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不能进入资本主义的几点思考 -- 删ID走人

共:💬55 🌺1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商业能发展的前提是土地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

中国的大一统,让人口早早到达当时科技水平能够到达的上限,商业发展的空间受限。

家园 这个观点被希腊时期商业活动所否定。
家园 是的,关键在于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

无非是首发的那个,叫做“工业革命”而已。

这需要好几样东西的结合:

1.科学技术

2.金融、经济技术

3.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

但并不需要资产阶级执政,这可以从后发国家的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工业化的历史看出来。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但和资本家几乎没什么关系。

通宝推:北纬42度,老老狐狸,
家园 环地中海贸易其实是环地中海海盗

由于海盗杀人,整个地中海海域的人口一直不高,农业生产的压力不大。

家园 在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今天

在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今天,还谈论这种过时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哪个资本主义能活到明天?

家园 第二点很重要。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家园 这就有个问题了,作为超大规模的农业文明国家

古代中国能否自发进化到工业文明?

家园 似乎不可能。航海的技术要求比农耕高了个数量级
家园 只是航海的需求吗?和形式逻辑发展水平有无关系?
家园 简单说: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后发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发国家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在英国普及,主要是两件事:

1.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机械化

英国传统上是毛纺织业大国(英国是羊毛原料产地,14世纪由尼德兰工人引进毛纺织业,从此英国不再出口羊毛,呢绒成为主要出口商品)。英国的棉纺织业则是1585年尼德兰革命时,移民引进的。英国的棉纺织业并不发达,以曼彻斯特为中心,质量也差。到17世纪末,印度棉纺织品占据了英国的纺织品市场。18世纪初,英国政府禁止印度棉布输入,但英国殖民地又能大量输入廉价的棉花,使英国的棉纺织业拥有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和法国传教士带回的中国水转大纺车技术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元代,水转大纺车曾相当普及,但它不能加工棉纱,明代后被淘汰。

2.蒸汽机的改进

蒸汽机早在17世纪甚至16世纪,就有人发明,但和现代蒸汽机相差很大。真正意义上的实用蒸汽机是英国铁匠纽科门在1712年发明的,结合了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的蒸汽汽缸活塞,和英国工程师萨弗里的蒸汽抽水机。萨弗里的抽水机有很多致命缺点(如抽水高度受限于大气压),并不实用。1699年,他在皇家科学院展出了这种机器,同时申请了专利。萨弗里曾雇用纽科门帮他制造蒸汽抽水机,并给予了专利许可。纽科门的蒸汽机,用于煤矿排水,很快畅销,到1733年专利到期后,迅速普及全国。但是纽科门的蒸汽机非常耗煤,只能用于煤矿排水。

真正推动工业革命的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不但提高了效率,还使其成为通用机器。瓦特是苏格兰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和作坊主,母亲是贵族。瓦特为了成为仪器制造工,离开家先后到格拉斯哥和伦敦当学徒。1763年,瓦特受格拉斯哥大学支持开设工作室,负责制造科学仪器。在修理学校的纽科门蒸汽机模型时,提出了改进方案,并申请了专利。1775年,他和机械制造商马修·博尔顿合伙,开始生产和改进蒸汽机。同年,威尔金森建成用水车驱动的卧式镗床(约翰·威尔金森是镗床的发明人,原本是用它来制造炮筒的),用于加工瓦特式蒸汽机的铁制汽缸部件。1781年,瓦特公司的雇员威廉·默多克发明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使蒸汽机的往复运动转为旋转运动。到1788年瓦特发明调速器,1790年制成汽缸示动器,现代蒸汽机终于成形,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前述的棉纺织业也使用它代替水力,工业革命自然就一发不可收了。

现代蒸汽机在中国(确切说是大清)不可能被发明。当时的中国钢铁业、钟表制造业都不发达,主要是因为没有军事和航海的需要,特别是钟表,仅仅作为奢侈品制造(苏钟、广钟)。当时也没有科学机构(如大学和科学院)和专利制度。数理化方面的科学著作,明亡后不再引进,也没有发展就停滞了一百多年,基本上处于牛顿以前的水平。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工业是提升生产效率的手段,利润是加载在生产效率上的回馈

秦国的军工生产其实就有工业化的雏形。显然秦国工人没有变成无产阶级,而只是国家的长工或者职业种姓。秦王也没有往大资本家方向转变的痕迹,只是变成皇帝。吕不韦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出个皇帝,而不是打造商业共和国出来,所以他只是商人,而不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就是我是谁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只有在组织化的集体中磨练出来。有党的领导,工人也能变成无产阶级,商人才能变成资产阶级。和有教化,部落,城邦才能往国家进化一样。

绝对垄断自然是往绝对权力方向发展而不是打造小资,中产阶级。中国历史上的中产阶级(良家子)国家脊梁也是不断进化的,从分封的贵族到门阀,再到参加科举的地主阶级。 工业生产的手工业业要变成国家重要的内政部分,显然催化条件要高出一节出来。资产阶级要出现,要先有一个规范市场,创造财富的手段,再有独立意识形态。大航海时代提供了三者,没人能垄断大海;远航贸易,殖民地提供足够的利润,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租不如炒股的经营环境;充沛的资金,市场也打通了科技发展->利润的工业革命道路。

通宝推:删ID走人,
家园 照你这个逻辑,世界上还有不是强盗的吗?
家园 蒸汽机的发明意味着一切都不同了

蒸汽机需要煤和铁,使用蒸汽机的机器也需要用钢铁制造,这彻底带动了煤和铁需求。蒸汽机又彻底改变了煤和铁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产出。形成了循环。

英国的冶铁业一向不发达,英国有丰富的煤矿,但都属于深层煤矿,需要蒸汽机抽水。另外,英国铁矿储量大,但是他的铁矿石含磷、硫等杂质太多,所以要把生铁变成熟铁就不行。当时英国生产机器的生铁大都从瑞典、俄国进口,他们要用大量原料把生铁换回来。英国靠蒸汽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冶铁过程中,鼓风机由蒸汽机带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两个重要发明,一个叫‘搅炼法’,一个叫‘碾压法’,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蒸汽机,可以去除杂质,这样炼出来的铁就可以做机器部件了。从此,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对瑞典、俄国生铁的依赖,这一点对英国的贸易来说很重要。

1800年左右,英国的煤和铁的产量比世界上其他地区产量的总和还要多,19世纪中叶之后,产量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2/3,当时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钢铁出口国。

蒸汽机的结构相当复杂,在1800年瓦特的专利到期前,普及程度较低,但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1826年,英国已经拥有1500台蒸汽机,到19世纪中后期,蒸汽机在英国已经完全代替了水力。杨教授说:“到19世纪20年代以前,英国蒸汽机的生产还是个别订货。比如你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到瓦特的公司订购,然后他们会去工厂实地考察,造好了之后运过去。20年代以后才开始批量生产。这时欧洲大陆也看到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这样就开始从英国订货。英国就以机器制造业这个行业占领欧洲市场。”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全欧洲都开始迅速应用起蒸汽机,增长速度远超过英国。而美国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能购买,还能仿制设计,普及蒸汽机早的多。在1840年,美国蒸汽机总数早已超过了英国。第一艘轮船也是美国人在1807年发明的。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注意英国在蒸汽机发明前已经非常强大

18世纪,西班牙彻底衰落,成为了法国的附庸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等陆上强权崛起,当时奥斯曼帝国依然强大。但能竞争海上霸权的,只有英法两大强国。法国国力强于英国,但英国地理环境优越,通过强大的海军和外交手段仍能和法国对抗。在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这是英国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在蒸汽机发明后不久,18世纪末,发生了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紧接着就是拿破仑战争。应该说在这个时期英国仅仅是刚享受到工业革命的甜头。导致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是1812年俄法战争,而俄法战争的导火索是拿破仑为了遏制英国商品出口,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但如果拿破仑不进攻俄国,英国的硬实力不足以击败法国。

家园 工业化是以机器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

秦朝完全没有这个条件。中国历来都有把矿业和手工业者集中起来,生产农民不生产的手工业产品的传统,到明清也一样,但是没有机器,谈不上工业化。

资本主义推动工业化的手段,是用剥削的利润购置机器,扩建厂房,机器效率的不断进步又能压低工资,增加利润。而不是简单的雇佣更多人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