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二月二龙抬头,得闲也说说古今十六字令 -- wage
今年元旦前看到熊腰兄的这篇文章,又逢毛诞,小谈毛词十六字令非常喜欢,当时就收藏了。文尾
十六字令作为词牌中最短者,要在16个字中构建完整的艺术形象,确实很有挑战性,作品少,佳作就更少。十六字令古人又名《归字谣》,应该是认为张孝祥同题三首是代表作了。据说是隆兴北伐失败后写给张浚的,可是我看着就是有一股幽怨颓丧之气,同样写隆兴和议,不如他自己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主席是湖湘精神的继承人和光大者,自我评价就是霸蛮的虎气与灵动的猴气兼具。拿主席的《山字十六字令·三首》与前人作品比较,气魄雄壮与文笔灵隽确实都远超古人。百度的说法通常认为第一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征服高山的精神气概。第二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大,实质上是写红军在万山丛中英勇战斗的雄伟、豪迈的气概。第三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坚,实质上是写红军崇高、坚韧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我还有一点个人见解:这三首写作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应该是长征中对于从南岭到云贵高原中国第二阶梯群山的整体印象。连起来看,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作者从驱马登顶、远眺四望到山下回望的完整过程:首先是快马加鞭,登山之中无暇他顾,不觉登顶之后,回首仰望,才发现山高天近已经是“山登绝顶我为峰”了。这画面是人动山静,心情是惊喜自豪;接下来心绪初定后举目四顾一览众山,如怒涛磅礴,如万马奔驰,一看就令读者想起《七律·长征》中对相同山景的描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画面静中有动,除了抒发主席此时的豪迈之心绪,根据在云贵登山观景的体验猜测,其实也有俯视之下,以飘动白云作为参照物,群山化静为动的写实一面。这就是人静而山动,心情则是舒畅壮阔;最后一首“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那明显就是下山之后立马回首来处,倍觉高山之挺拔如破天剑而又厚重如擎天柱。此时人山俱静,相看两不厌,联想主席另一次对于破天与擎天的用典“不周山下红旗乱”,心情应该是以山自许,于华夏存亡之际决心只手挽天倾了。
从艺术构建的角度,《山字十六字令·三首》分开看是写山之高、大、坚,合起来就是于景动静结合,于情人山合一,正是雄壮中有奇丽的至高艺术境界。再从写作背景看,《山字十六字令·三首》写于中国革命最危险的长征途中,可是字句间豪迈冲天、乐观自信直欲透纸而出。比之同样号称豪放派,北伐成败寄望于公侯,于群众却只看到儿样啼的张孝祥,主席自强不息,相信人民,与人民共同奋斗不止的革命乐观主义就远高于其上了。
《天安门诗抄》 中有无名作者仿十六字令三首,
碑,傲立苍天真神威。清明日,落在鲜花堆。
碑,迎送倾盆泪雨飞。英灵在,来年更光辉。
碑,刺破青天更雄伟。千万载,年年春风吹。
这明显就是学习主席作品的成果。固然文笔格律都差的远,但是气魄格局已经高于几首古人作品。作为政治家的主席当年对于 “四五”运动定性虽然是反革命,但是相信以主席内心“只是teacher”自我评价,最终看到人民又能以诗言志,导师心里还是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欣慰与骄傲吧。
主席的文采和诗词估计是后无来者了,可是他的虎气和猴气,乐观加实干,确是每个真正中国人可以而且应该继承的。期待河友共勉之。于此龙抬头之日,以本文为中华文明之复兴而点赞
我写这些确实只是零散看法,之所以不自量力发出来,就是想抛砖引玉吸引同好:我想以主席为师为战友看起来不敬,其实是更符合他意愿的
有“九天俯视之概”。读其文,真是文如其人。
当其书生年少之时,即有如此胸襟眼界,令人叹服。
多少豪杰,一见倾倒
的确是卓然不群了。有个有些八卦的问题想和兄台聊聊:现传据说一师同学后人提供《心之力》到底是不是主席作品。公认最能体现主席青年志向是致黎锦熙信。其中关于立志与本源,小人与君子说的都很深刻。相比之下,《心之力》有些玩弄词藻,内实肤浅了。
感觉不似毛翁文章。
请兄台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