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生活小窍门】如何把CD上的音乐弄到硬盘上去(一) -- 1001n
一看这题目,肯定有兄弟嘀咕了:你不在隔壁接着写你的密码,怎么又跑信息技术这边卖弄来了?
这我一定要解释一句,真不是这样的……有朋友问我这方面的问题,而我呢?嘴笨,又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于是干脆写成帖子,看啊看的也许就明白了。
同时我想,也许别人也有这样的疑问呢?能多帮一个人,就多帮一个吧――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才有了这个生活小窍门系列,呵呵。
文中所及,都是很基础的东西,各位高手看完笑笑就算了――不过要有什么概念性的错误看不过眼,尽管板砖来砸――我总觉得,挨砸以后的进步特别快,嘿嘿。。。
好,正文开始……
――――――――――――――――――――――
如何把CD上的音乐弄到硬盘上去……必要性就不多说了,嘿嘿。下面就来聊聊这个具体的操作,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杀猪杀PG,各有各的杀法――咱这些小伎俩只是自己习惯的一套做法,肯定有更牛更方便效果也更好的,各位兄弟但凡知道,千万不要吝啬,只管拍砖便是:)毕竟,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嘛,大伙一起进步提高,多好,呵呵。。
说起来,我总是管这个过程叫“压”。当然,肯定不严谨,不过确实比较简明。而做起来简明的过程,说起来就稍微麻烦一点了。特别是音乐这东西,不深究的话听听就是了;稍微深入研究一下,里面的麻烦还真不少。我稍微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压的原理是什么;
2、压成啥样比较好;
3、用什么来压;
4、怎么压;
5、压完以后怎么办。
现在,就从第1步,“压的原理是什么”说起吧。不关心这些烦人理论的兄弟,尽管跳过本节便是:)
1、压的原理是什么
电脑能够播放音乐,必定有其道理。简要来说,就是把音乐记录为某种格式,然后电脑通过软件对该格式的文件进行解码,输出音频信号,最后通过音箱回放出来。看上去是一句话,实际这四个过程都很麻烦。好在,既然有了电脑这个东西,咱们人脑不就解放了么?――除非准备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否则,还真不用去细细研究这个具体过程了。
现在,就让我们把一张CD压进电脑吧。以我这台电脑为例,光驱是I:盘。
首先,放好CD,在 我的电脑 - I:盘 的界面里,我们可以见到:
打开CD所在I:盘的样子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每个*.cda文件的图标,都是播放软件winamp设定的关联格式的图标;这个设置,是我机器上的设置――换言之,这些*.cda文件在我的机器上,默认都是通过winamp打开的。而这个winamp,我们后面再说:)
可以看见,我这CD里有18首歌,名字格式都是Trackxx.cda。这个Track,在这里就是音轨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们的名字实际就是音轨1.cda,音轨2.cda的意思。
那这个cda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就是Compact Disc Audio的缩写,也即“光盘音频”的意思。既然有这18个文件,我们把这些文件“拖”到硬盘上,不就完成复制了么?呵呵,想法很好――可惜,一定失败。关键在于,CD里的音乐,实际上并不在这些cda文件里。不信,我们就把这18首歌全选,看看属性吧:
Ctrl+A全选中后的结果
从左下角的统计可见,18个文件,容量总共只有792个字节。一张CD,容量应该是650兆左右;而现在才这么小,怎么可能?莫非我被JS给骗了么?
不是。这就涉及到windows系统对光盘的识别了。实际上,CD里的歌曲都在,只不过,它们不是以windows能识别的“文件”方式,而是以特殊的形式存在的。这个特殊的形式,就是所谓的“音轨”。
难怪windows识别不出来……
不过,windows识别不出来,不代表别的方式就不行――如果什么方式都识别不了这些音轨,CD机又卖给谁呢?呵呵。。。
所以,为了看到它们,我们就得借助软件。而如果只是单独为了“看见”这些音轨,而专门安装什么什么软件的话,又实在有点没必要。因为,大凡可以编辑和播放音乐的软件,其实都能“看见”这些音轨。在这里,我们就不单独去研究怎么看见这些音轨了吧。
现在假定我们已经“看见”了这些深藏不露的音轨。那么,该怎么对付它们,才能让它们乖乖地被“压”进硬盘呢?
办法只有一个,“抓”。抓到了以后,就可以把它变为windows可以识别的文件格式,进而,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后续的格式转化操作了。具体来说说,这被“抓”下来的音轨,一般都被保存成*.wav格式的文件。
而这个wav格式,其实就是waveform,“波形文件”的缩写。它的具体参数,比如支持44.1kHz取样啦,16位音频啦,等等等等,这里就不详细提了。关于*.wav文件,我们只要记得以下三个特点就可以了:
一,wav格式记录的音乐质量一般可以媲美CD,是电脑音乐各种格式中质量最好的;
二,质量最好,所以体积也最大,操作巨不方便;
三,所以,wav格式一般都是个过渡格式,用来转化成体积更小的音乐格式。
以上三点,是wav格式文件的一般特性。有人说,我可以把别的格式的音乐文件弄的比wav还大……当然可以,汗……但是,wav格式保存的音乐波形变化,是从CD上直接抓取的“一手”格式,本身没有经过其它编辑和转化,实际上已经是原始格式了。之后再怎么变换,理论上讲也不可能比它更逼真了――何必还非搞个比它还大的呢。。。
CD盘上的音乐一旦转化成wav格式的文件,后面的操作就百花齐放了;如何取舍,就得看你有什么装备,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了。于是,我们再来说说,压成啥样比较好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2、压成啥样比较好
这个问题其实是最不好说明白的问题,关于它的讨论,在无数论坛上都一直在争。既然争了这么久都难以得出一个终极结论,可见,压成啥样都有道理。而这个道理之前提,就是作为欣赏音乐的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放在你面前的,一般来说,有这么三个主流格式选择:mp3,wma,ape。
其它格式当然还有,比如什么ra,vqf,ogg,mid,xm……等等,至少几十种吧。但是这些格式要么是压缩的太狠导致保真度不够,要么是特定播放器格式,……总之一句话,不够通俗/庸俗。而咱们,不就要最俗的么?嘿嘿。。
mp3,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详,也就是MPEG-1 Layer-3,全称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1 (Audio)Layer-3”“动态图象专家组-1 (音频)第3层”的意思――真够难受,还是英文缩写mp3比较简单。顺便说一句,这个MPEG可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定下了好几种跟音频和视频相关的压缩格式。比如,MPEG-1,在视频压缩上对应的就是VCD;MPEG-2,对应的就是SVCD、DVD,等等。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windows媒体音频的缩写。而Microsoft这个老大,就不用介绍了吧:)
ape,有时候也称为mac格式,是Monkey's Audio Codec(猴子音频编码)的缩写。这个猴子在音频编码界可事实大名鼎鼎,它开发出的ape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一种音乐格式。闲话少叙,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音乐格式的比较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从理论上讲,未经压缩的音乐文件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因此,如果单单从质量上讲的话,ape格式肯定是毫无悬念地胜出――它就是典型的无损压缩。从体积上讲,ape文件大约是原始wav文件的一半大小。
比如说,我那CD上不是有18首歌么?而那CD的容量比如说是650兆――标准的CD容量――那么,每首歌的wav文件的大小就应该是36兆左右。而压缩成ape格式后,差不多就是18兆一首的样子。
再来说wma格式。之所以把它夹在ape和mp3之间介绍,是因为这wma属于典型的骑墙派――它既支持无损压缩,又支持有损压缩。而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都是用的有损压缩。
采用有损压缩的,还有mp3。
其中,mp3通用的设置,一般是128kbps,16位立体声压缩。这个128kbps,就是说播放的时候,每秒播放128kb的内容。算一算就知道,一分钟是60秒,就要播放7680kbps。而b和B转化的比率是1:8,也就是:
7680kbps/8(转换率) = 960kB(小b变成了大B) ≈ 1024kB = 1兆
结果是:在上述的标准设置下,每1分钟的音乐,其对应的mp3文件的体积,大概就是1兆的样子。
而CD的工业标准是:容量650兆,可以记录74分钟的音乐。那么按128kbps的设置,这74分钟的音乐压缩成mp3大概是
960kB*74(分钟) = 71040kB = 69.38兆
也即一张标准意义上的CD,转化成标准设置的mp3,其大小应该是约70兆左右。
在这里,如此不厌其烦地计算这个mp3的体积,是为了做个对比方便。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各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它们的大小吧:
比如刚刚抓下的wav格式,应该就是CD原来的大小,也就是650兆;
ape格式,大概是wav的一半,即325兆;
mp3格式是刚才算出来的69.38兆;
之后该wma了。一般而言,wma格式采用64kbps的设置后,其效果就基本可以和128kbps的mp3抗衡了。这时候,它的体积自然应该是mp3的一半,也即
69.38/2 = 34.69兆。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mp3也好,wma也好,压缩的“位率”也就是那个kbps都是可变的。在mp3上,最大一般可以设置到320kps,而wma一般可以到192kbps。先放下这些不提,我们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说。
从刚才的对比可以看出,从体积上看,优势最明显的自然就是wma格式,几乎是把CD压缩到了原来的1/20,而音质依然相当过的去。从这个意义讲,岂非是wma格式是最好的选择了么?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这样,也不是这样。
关键之处在于,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效果,以及,你的电脑音乐硬件的配置,等等。只有这些都搞好了,才能决定你应该采用什么格式的音乐文件。
具体地说,特别是在mp3和wma的选择上,各人往往取舍不同。在我个人听来,mp3格式的音乐,往往比较厚重,甘醇;而wma格式,则往往比较清亮,细节丰富――当然,这都不绝对,只是我的一些感觉而已。如此说来,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看每个人的欣赏口味了。
如果你想要毫发无伤的音乐,硬盘又富富有余,推荐你使用ape格式,这样听到的基本就是原汁原味的CD;
如果你硬盘紧张,或者不喜欢太大的体积,或者比较青睐那种“清冷的数字声”,那么不妨用wma;
如果你硬盘紧张,又喜欢听“温润一些的声音”,特别是人声音乐,那么还是用mp3吧。
-------------------------------------------------------------------
以上这些都是泛泛而论,而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咱只能是就总体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罢了。例如,既然wma格式只有mp3格式的一半大小,那么我用192kbps的设置来压缩wma,岂非就相当于384kbps的mp3了?
如果你这么做了,我只能说:除了文件体积比64kbps的设置状态大了4倍以外,你根本不可能获得4倍以上的音乐质量提升――能不能有个30%的提升,我个人都很怀疑。问题就出在,你的机器配置如何了。
下面是个简单的音乐播放流程:
音乐文件 --播放软件转化为数字信号 -- 声卡 --输出模拟信号 -- 音箱回放
可以看出,到底是什么格式的音乐文件,只决定你听到的音乐的第一步。选择何种解码核心的播放软件,使用什么样的声卡,这声卡“数转模”的效能如何,输出的信号衰减和被干扰情况如何,音箱本身音质如何――通通都会影响你最后的听音感受。换言之,这对最后听到的音乐质量,都会有影响。
在这里,我也只是根据我的实践,泛泛给个推荐配置,放心,大家一般都配的起。这里也得事先声明一下,无论是音频的硬件和软件,都实在有太多太多的选择;我这也是试过不少以后,到现在依然认为可取的设置,这里只是推荐一下而已:
播放软件:
winamp 2.7x系列,winamp 5.0x系列
声卡:
首选新加坡的创新(Creative)生产的SoundBlaster Live!系列,一般SB Live!5.1系列的声卡就可以了,价格现在在北京中关村大概是300-500人民币之间,视具体型号不同而不同。
其实就是我自己用的Creative SoundBlaster PCI128D,效果也相当好,现在的价格大约是200左右,不过不太好买――多年前的产品了,呵呵。。当然还有很多选择,比如德国坦克(TERRATEC)啊,傲锐啊,等等。
至于很多人机器上主板集成的声卡,有没有必要升级成独立声卡,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个人看法是,集成了CT5880以上的音频芯片的主板,作为一般音乐欣赏足够了――这个CT5880,其实就是PCI128D声卡上用的解码芯片,呵呵。
而集成所谓AC’97声卡的主板,大伙就要小心了。因为这个AC’97只是个一般性的标准,符合它的集成声卡可太多了,比如CT5880也算其中之一;简单的说,就是良莠不齐。有兴趣有耐心的兄弟不妨去看看这篇超级详细的AC’97板载声卡的介绍文章吧。 外链出处
输出:
曾经听说超级发烧牛人,连接功放和音箱之间的是金线,一米一万多――咱就省省吧,电脑就别HIFI了……但是,这根连线附近最好也不要有太多干扰源,什么乱七八糟的连线啊,嗡嗡工作着的冰箱啊――举手之劳,清理一下也许音乐就更好听了呢?呵呵。。。
音箱:
这又是个麻烦话题,咱还是一切从简,直接推荐吧。在国内的兄弟,强烈推荐惠威(Hi-Vi)的音箱,效果确实相当不错。我用的型号是m-20w,是这个样子di:
m20w,老实说,这个样子还真是挺漂亮的,官方介绍在外链出处
而我向往的是惠威的这一款书架箱,T200a:
T200a,样子很科技,但是音质真是好的没法说……官方介绍在外链出处
人民币两千多,呵呵,暂时向往中……顺便说一句,这死惠威就是从来不降价,几年前就是这个价了。。。
有兄弟说了,为什么不推荐Creative的音箱?莫非是我有偏见,又抑或我是惠威的枪手?真是苦笑……创新的箱子我自己买过三套,给朋友推荐过两套,当时都觉得不错――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跟惠威一比,你就知道什么叫塑料声音了……当然,是跟价位差不多的比。。。
关于音箱形式的问题的,比如说,到底是2.0的书架箱好,还是x.1形式(包括2.1,4.1,5.1,7.1,这个点儿1就是低音炮)的音箱更好,这里就不讨论了,太麻烦……反正,要欣赏音乐,还是书架箱好,当然,得是上了档次的书架箱。如果还兼顾着放DVD,播放大动态的声场,那当然还是x.1的好。不过前提是,你得把电脑和高清晰电视连一起……
不喜欢惠威的兄弟,当然也有别的选择。比如漫步者和冲击波的几款高端产品,也还算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说,“我可没那耳朵,用不着那么贵的音箱”――呵呵,谁都有那耳朵。极为细微的差别咱听不出来,但是进了电影院,还是知道里面的音箱就是比家里的好――总的来说,在声卡和音箱的价格方面,有这么个说法:
音箱的价格,至少应该是声卡的两倍左右。
否则,声卡的优势确实就被浪费了。。这个只是一个说法,供参考;具体的,兄弟们就看着办吧……
-------------------------------------------------------------------------------
扯远了,接着说音频格式的选择。如果硬件上去了,那么ape是首选;硬件条件还不错,wma和mp3也就都可以接受了,具体用哪个,看个人喜好吧。
在我这里,则是两个都有:下载来的,一般都是mp3;自己压制的,一般都是wma格式。不过,我一般采用96kbps或者128kbps的位率压缩wma:一来,咱硬盘空间还支撑的起,稍微大点没关系;二来,96kpbs的wma仔细听,是比128kbps的mp3音质好一点点……再好咱也听不出来了。而那128kbps的wma,纯粹是懒得改设置才搞出来的……
3、用什么来压
上面讲了那么多理论啊,比较啊,都是空中楼阁――看着让人头大不说,还用不上。现在,咱们就来准备动手操作了。
在操作以前,我们需要几个工具。在这里还得强调一次,而能达到这个目的的软件还有很多很多,咱只是介绍咱用过的工具中,感觉最好的那个,其它的都被我忽略掉了,呵呵。。。
虚拟光驱软件:Alcohol 120% 专业零售多国语言版 最新V1.9.2.2802完全破解版,大约7.24兆
为了给大家尽可能提供方便,查找到的下载地址,都可以使用下载软件进行多线程下载。。
肯定有兄弟说了,虚拟光驱我知道啊,那东西是玩游戏用的,,,怎么压歌这样的杀鸡娱乐活动还用的上这样的牛刀?
咱的看法是,要么不用,用就一次用好。辛苦压一次歌不容易,谁也不会再翻回去压第二次吧――而这一次没搞定,岂非是怎么听怎么不爽么。。。而直接用CD压,非常容易把握不好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光驱读盘能力不好,或者盘面被划伤过,整个读取过程就无法流畅了,甚至搞的后面都进行不下去。。
所以,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先把CD制作成虚拟光盘。换言之,把实在的光盘转化成硬盘上虚拟出来的光盘,然后通过对这个虚拟光盘进行操作,读取绝对要流畅的多――不是说,硬盘的读取速度相当于200倍速的光驱么,呵呵;更重要的是,即便盘面本身有问题,也不会因此死机了,大不了压出来的部分歌曲受影响,删除掉就是了呗:)
说到底,在压制过程中,绝对保证CD数据流的流畅是第一位的。其它的,我们都不用关心了,不是还有软件么?我们辛苦下载回来,这点活都干不好,留它何用?
闲话说的太多了。现在开始安装120度的酒,就是那个Alcohol 120%吧。首先对这个zip包进行简单解压缩,里面有两个文件夹。建议用那个“v1.9.2.2802破解版”里面的安装文件进行安装。
重新启动机器一次以后,这烈性酒就算装完了。现在我们把CD放入光驱,打开Alcohol 120%,如下:
左侧有个“主要功能”,点击其中的“光碟复制向导”,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注意,图中所示的光驱选择,有AVX CD/DVD字样的那个是虚拟光驱,要选择你自己真实的光驱才成――你的CD在里头呢,呵呵。。
至于速度,自己选择吧。理论上讲,速度越快,出错几率越高,也越容易“飞盘”――当然,这个飞盘不是刻盘时候的那个飞盘。我这里只做个演示,就没改变默认的最高速读取;
非常重要的是左下角,一定要把源光盘格式改为“Audio CD”。之后,下一步,变成这个样子:
选择你打算把虚拟出来的光盘,也就是两个文件放在硬盘上的什么位置。我简单起见,选择了G:盘的根目录,大家在这里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设置。只要剩余空间许可,其余选项不用管,下一步:
基本不需要改动,下一步:
开始喽~~在我的机器配置下,一张CD大概要用4分钟左右。
之后完工,Alcohol 120%弹出新的对话框告诉你虚拟完成,然后弹出CD。把CD拿走,对话框关掉就是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Alcohol 120%的界面。这里也做个说明,因为换了台机器演示,所以细节稍微有点不同――呵呵,反正不影响主要理解就是了。
现在回到Alcohol 120%主界面。左边刚才不是点了“主要功能”这个大项么?现在点下面一个大项,“选项”中的“虚拟驱动器”,如图:
把“虚拟驱动器数目”设置为1,如图
然后确定,就又回到主界面。这次,不看左边,而看右边了,具体的说,就是右下:
如图,右键点右下方最后一个虚拟光驱,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载入镜像”。这时候会弹出新窗口如下:
定位你刚才复制的虚拟文件,名字应该是Audio CD.mdf,和Audio CD.mds。由于换了机器,我把这两个文件拷在D:\temp\CD\下,那么定位就应该是
点中它,Alcohol 120%变成这个样子了:
OK,现在不用管Alcohol 120%了,我们第一步,虚拟CD的工作已经做完了,这Alcohol 120%已经可以关掉了。不相信?那就打开“我的电脑”,看看有什么新东西了吧:
看,Audio CD已经出现了……而我这台机器上,其实是没有光驱的,嘿嘿。。下面,既然windows已经认为有光盘在里面了,于是,我们可以着手开始压制CD了。
有朋友说,那么麻烦?我直接放进去不一样么?呵呵,怕就怕万一啊。以上这些办法,是保险的办法,当然也有点麻烦。但是如果这么做了,你会发现,除了第一次设置的时候麻烦点,其实以后再做还是很简单的……
……截图就够烦的,这一张张上传……唉,这年头,就数当雷锋最累……
继续赶工,希望一个小时之内能完工……
讲了这么多,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压歌了。这里,我还是只推荐一个软件,很老的Audio Converter Pro 4.05版,大概是两三年前的作品了。但是,它真是好用啊……为了写这个文章,我还下了它的最新版。搓火的是,它不支持我刚才虚拟出来的光盘。。拉倒,还是用旧的吧,反正一直用的也是它:
[/URL]注意,这个连接不支持下载工具,只能用IE下载,页面中下方有个“蓝芒下载”(HTTP),点它就可以了
下好了,解压缩,得到三个文件:可执行文件、汉化说明文件和注册表文件。
那个汉化说明文件不用管它,HAC-AudioConverterPro405-Fire文件是个自解压文件,指定好目录以后解压缩,新的文件夹中会有个setup.exe文件,正常安装即可。
装到最后一步,出来要求注册的画面。不管它,关掉。然后运行注册表文件,以后它就不会再烦你了――同时,你一次可以处理的曲目数量,也从最多10首变成无穷了,呵呵。。。
运行Audio Converter Pro,界面如下:
选择“文件”-“设置”-“CD音频”,如下:
点选“常规选项”,如图
这时候就看你喜欢哪种格式了。我一般习惯用wma格式,设置完成后是这样的,可以跟上图对比着看:
这里主要是改变了生成的wma文件名。G:\My Music\<artist> - <title>的意思是,生成的文件就是例如
G:\My Music\许巍 - 02.wma
这样的形式。如果你愿意,可以保留原来的那个<album>参数,比如 许巍 - 时光 - 02.wma。
在这个对话面板上,右方中间有个“更改”,点一下,弹出如下画面:
这个默认选择一般就可以了。如果愿意把位率再搞高一点,当然也是可以的,比如,点中那个medium所在,可以把位率从48一直增加到192。其它设置,不建议改动。
改完以后确定,再确定,回到了Audio Converter Pro的主界面,我们的设置就算完成了。
下面,就开始最后一步工作,压歌了~
直接点击那个“音频CD”的图标,变成
CD里的音轨都被列在窗口中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修改中下方的“文件命名方案”,把它改到你认为合适为止。。。顺便说一句,怪啊,刚才改动的保存格式居然没留住。。那就再改一次吧,呵呵。。。如图
点击最下面的“确定”,所有音轨被添加到工作窗口,如图
这时候如果想个别改变设置,可以用鼠标右键直接点选相应曲目,进行设置。
检查无误,点击“转换”图标,开工!于是软件老老实实地开始转换了:
很快转换完成,也就是三四分钟的功夫:
不过有必要提醒一下,特别是在使用虚拟光盘进行抓轨、转换时候,由于纯粹都是硬盘操作,机器往往呈现出不响应的“假死”状态。别担心,正常现象;等工作完了,什么问题都没了:)
全部抓完了,到保存目录看看战果吧:
这时候,有个叫01122B12的文件,那个不是歌曲,可以直接删除它。由于我没有具体指定歌手名称、专辑名称和曲目名称,所以歌名都有点乱……
从操作上讲,这样的歌曲已经可以听了。但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名,看着糟心。。。怎么办?
改!
――――――――――――――――――――――――
时间太晚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按????坐毙比按音??坐毙的容邋性低得多吧……
我一般是用EAC的,呃?|西柬邋性能相??不邋,然後用lame?壕涂梢粤
一个Sumsang的Mp3 player以后我才弄过一下。
我用的就是Windows Media Player。成品是wma,音质不错。说实在的,我买的国内那些CD音质本身就不高,用320bps的MP3也于事无补。
非说比mp3好多了。他压出来的都是128kbps以上的wma.
大梦方醒,上来就看到Highway兄和wildpig兄的回复,呵呵,这里也做个说明吧。
其实,我过去也用Windows Media Player压wma,速度也是挺快的。从道理上讲,使用WMPlayer制作出的wma应该是最“标准”的,毕竟是它们自己的格式嘛。。
但是后来不再使用它的原因之一是,在我们安装完windows后,这个附带的WMplayer上,往往缺失了从CD压制mp3的功能……
见图,如下:
为了验证这个模糊的记忆,我刚才又在两台机器上都找了一下。没错,确实是都没有。而在旁边的参考,给出了一个微软自己的介绍页面;在这上头,它的WMPlayer是有压缩mp3的选项的……如图:
链接在这里:
为啥子呢?我一直都没太想通,莫非这是M$力推自己音乐格式的结果?说到底,有人喜欢mp3,有人喜欢wma,M$又何苦非让大伙用它那一种呢?偶尔我都需要压成mp3格式的啊……总之是从那以后,我就很少用WMPlayer了。
而上文提到的Audio Converter Pro,可以很自由地选择你喜欢的压缩格式,并且,它还支持以及mp3、wma、wav格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换言之,它可不仅仅是用来对付CD的……当然,将mp3转换成wma以后,体积变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更多的噪音,反过来也是一样。从这个道理上讲,不推荐它们之间的转换。不过如果从网上下载了wav格式的音乐,用这个转化起来就非常方便了。
其实,能够转换音乐格式的软件实在太多了,甚至就连winamp,大名鼎鼎的播放软件,一样可以压制mp3、wma甚至ape,前提是把插件一律装齐。但是,我也没推荐它,因为它的设置很容易弄错:听歌也是这么操作,压歌也是这么操作,很容易该听的时候弄成了转换,该转换的时候又变成了播放,……令人很烦恼。诸如此类的软件其实还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功能太少,就是压制效果不理想――用超级解霸中的音频解霸压缩一下mp3就知道了,呵呵――或者就是,界面设计不理想,容易出错。
wildpig兄提到的划痕问题,也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其实,在虚拟光驱部分,本来是打算介绍CloneCD(现在也叫CloneDVD)和DaemonTools的,这确实是一套绝配的工具。具体说,CloneCD管抓轨和复制出虚拟光盘文件,而DaemonTools负责把这个光盘文件虚拟成光盘。但是一个个介绍起来太麻烦了,而且,有了酒精120%这个又能虚拟,又能烧录的全能冠军以后,那两个软件用处也就不大了。
而使用那两个软件,有一个好处,就是整个工作流程了解的非常清楚。如果CD刮花了,在windows默认设置下,一般要读几次;而在CloneCD中,你可以把这个数字设置成99,意思是读不出来不许休息……;盘花了,windows读不出来,系统容易丧失响应,最后死机;CloneCD不怕这个,读不出来就一直读,但是机器不会死。最后,实在搞不定了,CloneCD可以标记出这些读不过去的扇区,然后继续往下读取。并且,你可以设定,如果读不出来,那么一次跳过多少扇区:从1-999个(印象中是这么多吧),以尽最大可能挽救CD上的音乐。
从这个角度出发,使用虚拟光驱,并不简单只是为了加快读取,而是为了防止CD上经常出现的刮花导致系统down掉。特别是时间久远、经常聆听的CD,往往多少都有这样的问题。而话说回来,本篇文章所写,其实也就是针对这些值得“抢救”的CD而言的,呵呵。
最后强调一下,其实如果是新CD,一般不需要虚拟,直接拿Audio Converter Pro压制便是,一般都不会出问题。当然,愿意用WMPlayer,那也不错啊:)
5、压完以后怎么办。
上文说到,压出来的歌曲名字一律乱七八糟。怎么对付它们呢?用手工一个个改?当然可以,但是,不觉得太辛苦了么?呵呵。。。面对这样一捆捆的文件需要重新命名的,我们就需要批量改名工具。这样的工具依然很多,有的是什么都能改,有的不是。
跟以前一样,我依然只推荐一个我用的最爽的工具,就是拖把更名器――SRename。
地址在这里
页面底下有几个连接,为防盗链,只能用IE下载。那个“蓝芒下载(HTTP)”我试了的,速度还不错:)
安装完成之后,点击xTools.exe,然后添加你准备改名的音乐。就以昨天压制的结果为例,将所在文件夹中的wma文件全部选中,添加之后出来以下画面:
纵列的最后是个圆圆的橙色w的图标,意思是,这是wma格式的音乐。现在正式开始修改。而在修改以前,我们得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是:到底要改成什么样呢?
一般在我自己的机器上,我都是这么改的:
歌手 - 歌名.wma
现在就针对这个设置,实地改一把。而要改出这个效果,我们恐怕得分三步做:
1、加序号于文件名前;
2、删除原文件名部分;
3、修改为自己需要的格式。
说起来麻烦,实地操作一下就知道,其实很简单。现在就开始第一步:加序号。
在主界面上,点击序号。在展现的面板中,找到模板,并在随后的对话框里输入# - <SELF>,并点击右边的添加到 → 预设,这个工作就做完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在整个预览栏里,修改后的文件名已经出现了,如图:
修改的选项大家可以自己改动一下。比如在勾上不足位补齐的前提下,有个位数的选择:选择2的时候,出来的序号是01,02,03这样的;如果选择3,则是001,002,003这样的。如果不勾上“不足位补齐”,选择2或3的结果就分别是……9,10,11和……99,100,101这样的。一般而言,一张CD上的歌曲都不会超过100首,但是都多于10首。所以,选择2,并勾上补齐,成为01、02、03……09、10、11……也就可以了。
确定可以了,就点击序号左上角那个小小的对勾,刚才的设置就被实现了,如图:
顺便说一句,在整个列表的最右边,这时候出现了小对勾,那就表示按刚才的设置,已经对该文件操作完毕。如果某个文件没有被改动,则这个小对勾就不出现了。如此一来,可以很方便地得知究竟改了哪些文件。
现在开始第二步,删除原来的文件名。既然是删除,当然就不再用序号,而选择它后面的删除了。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序号后面的文件名长度是不等的,有长有短,很难说到底删除几个字符才对头。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指定从第几个字符开始删起,一直删除到文件名末尾,也就是到扩展名为止。这个功能的使用,需要把扩展删除前面给用小对勾选上,如图:
这里,我们选择从第3个字符删起,一直干掉30个字符――是狠了点,不过这样就不用细细去数到底该删多少了,反正不超过30就都够用了。在这里也得强调一下,如果是中文字符,一定要记得一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比如,4个汉字就是8个字符,如果你只删了7个,那么那剩下的半拉字符会把大家都搞成乱码的――呵呵,其实也挺好玩。
验证无误,继续点左上方那个对勾。于是,操作完成,如图
看,现在的场面多干净……现在就可以开始进行最后一步,也就是修改为自己满意的格式了。我一般是修改为“歌手 - xx.wma”,现在就具体举例为1001n - xx.wma吧,也臭美一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定要在文件名里添加信息,因此,我们就从删除跳到添加,开始准备工作了。
这次比较简单,序号已经平整了,只需要在文件名前添加后面的对话框输入你想要加入的信息,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001n - ”,也就可以了,如图
确认无误,还是点击左上方那个对勾――OK,一切修改完成了。
以上这些,就是一次修改的全过程。实际上,这个拖把更名器功能非常强大,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深入琢磨一下。在大批量修改文件名字的时候,这个拖把基本就可以完成各种你想要的命名结果了,当然,关键是你得想清楚具体的步骤,和操作的先后顺序。有时候,我觉得这个还真有点考脑筋了,呵呵。。。
拖把里面还有很多的模板,如果需要,可以直接调用,也是很方便的。特别是,它不仅有一般改名工具都有的通配符功能,还进一步引入了正则表达式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一些修改,可以象列方程那样,参数变了,结果也跟着变。比如说,上文中的# - <SELF>,就是一个例子。<SELF>,表示自身;用了这个表达式(或者该叫函数?呵呵)以后,文件名自身就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了。如此等等,功能强大,不一而足。
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很牛的功能,就是对mp3文件的内置标签ID3v1和ID3v2进行修改。这个ID3到底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当你用winamp等播放软件放一首歌的时候,显示的名字并不是它的文件名,而是这个ID3标签里记录的名字。因此,对此进行修改,实际上就相当于直接修改mp3在winamp里显示的名字,这个功能可也是批量的哟,呵呵……
更厉害的是,它支持文本命名。举例来说,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mp3专辑,发布人很好心,把每首歌的名字都给列出来了。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下载回来的歌曲都是01.mp3,02.mp3这样的格式,还得手工一个个对照人家的发布名字改过来。
――有了拖把,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把发布的那些歌曲名单copy下来,然后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这些歌名复制进去;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有废话,应该是以下这个形式的:
别离
不别离
爱别离不别离
就不别离
不别离拉倒
那也不别离
随便
不要什么.mp3的后缀,不要前面有空格,一个歌名占一行,这样的格式就成了。
然后保存,再用拖把打开下载好的mp3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点击最上面的更名-调用文本文件命名,定位在你刚建立并保存的那个文本文件就可以了。然后你就可以看见,原来改名这么简单……
同理,点击最上面的标签-利用文本文件写入标签,还是定位文本文件,之后再按你的喜欢稍微修改一下――然后你在winamp里就可以看见,那些乱七八糟的歌名,现在都清静了……
拖把还支持繁体的BIG5和简体的GB2312之间的转化――在下载的某些歌曲特别是港台歌曲中,内置标签常常是繁体字。现在,用这个功能一下就搞成简体字了,非常非常的简单。
在标签命名和标签写入两个选项中,按你的爱好,按它的格式(嘿嘿),尽情发挥想像吧。。。
当然,拖把还支持日文命名转换,支持网页标题命名,支持文件的CRC32命名……总之,拖把在手,批量改名这样的工作,基本上就不需要别的工具了。。。
最后得强调一下,对于wma格式的文件,拖把的老版本似乎支持的不是太好,具体来说就是wma格式文件的标签写入似乎有问题。而在这个新版本的表现如何,因为时间太紧张,还没有来得及详细测试。不过对于mp3格式的,大家可以比较放心,这个拖把足够对付了……
其实,前文提到的酒精120%,和Audio Converter Pro,功能都是很强大的,文中只是简单涉及了跟音乐欣赏有关的部分。有兴趣的兄弟,不妨摸索一下。毕竟它们都算是比较经典的软件,也必有过人之处,呵呵:)
------------------------------------------------------------------
本篇就全写完了。。。也希望能对大家在平时欣赏音乐能有所帮助吧,果然如此,我就很高兴了:)
兄弟也算烧过几天,也攒了点货。俺见过的传说中的极品是“银”线,银接口,大约1万多1米的样子。俺自己用的也号称是银的,但便宜得差了一个数量级,估计是“烂银”或者潮银。
以俺的耳朵听不出区别来。但俺认识一个高人,真的能够分辨出线材来。
用银做导线还比较好理解,好像中学物理课本说了,银的电阻率是所有金属中最小的。金子也行吗?这线材总比金项链要粗吧。1001兄以后如果请俺去他家听音乐,俺一定自备剪刀1把,趁他不备,咱也剪段金项链回家献给俺娘子。
谁家有咱就去谁家
咱也只是五六年前听说过而已,这样的牛人也是没见过的。。但是印象中,说的的确是“金线”,从线材到接口,一律纯金。。
另外也是据说,有些音频器材,用了纯金的接口――只不过低端点儿的是镀金,高端点儿的是包金。至于为什么非要用金子,特别是纯金,我也实在想不通:纯金那么软,怎么当接口呢?即便是在铜接口上镀层金,接插几次之后,金层不也磨扁了、磨没了?――纯金的延展性可是最好的啊……而这样的器材似乎还不少,价格也不是特别离谱,或许金子用的还不是很多吧,呵呵。。
莫非只是为了突出它的“高档”?天知道
呃等好事怎能少了兄弟我
金狙俺?]用咿,不咿??初的??卡是??通AWE64 Gold,呃?砘锏纳?花钷接口就是??金的。似乎是??了?p少接狱不良的可能,比如呃??耳?C狙接口如果松了就??爆音,??金的大概可以劫合得比蒉撅密,呃?泳筒惶?容易有噪音和爆音吧。
另外我迂得偕音箱不如耳?C,???囊糍|?r格比而言耳?C高多了(耳?C奄最最NB的森海塞??Orpheus??内售?r好像是199999,呃遑拿????音箱也就是??中上等水?拾桑?。一千多弄台???C耳放,?汕Ф噘I只HD580,呃效果????足?蜴敲郎先f的音箱了
并且可以选择文件质量,从128Kpbs到最高的320Kbps。我做了Celine Dion一首歌,使用的是320Kbps,文件大小8.1MB。听了听,效果还不错。好像比3.27MB的wma文件好那么一点点?
如果使用Loseless WMA格式(无损压缩),那么文件大小是24.6MB。效果真的那么好吗?我是听不出来。How about you?
我使用的是Media Player 10。准确地说是10.00.00.3802.
河里真是什么能人都有。
玩儿的起“胆机耳放”,老兄跟我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佩服啊佩服。。
不过果真如此的话,一般的CD,其本身就成为音质的瓶颈了,,特别是在国内,有多少CD是真正24位录音的?听普通CD的话,老兄这装备实在是大大浪费了,呵呵……而果真如此武装起来的话,即便非要用电脑欣赏真正的24位CD,普通的娱乐级声卡看来是够呛了,至少至少也得Audigy2的水准,或许需要上专业声卡了……
而这时候,mp3、有损wma怕是通通的不能考虑了,只有搞成无损wma或者ape格式,甚至直接使用wav格式了,呵呵。。
又,我个人倒是不太喜欢耳机,特别是头戴式的。听一会儿音乐,两个耳朵附近就汗涔涔的,夏天冬天都一样,听久了头也晕……使用音箱回放,倒起码有个好处,就是老兄和老兄的她,可以一起听啊,是不?
老兄可真是老玩家了,那时候就那么舍本儿花银子在声卡上了?我比老兄晚点儿,大概99年1月攒的电脑,用的是创通(也就是现在的创新)PCI64。去那个黄村电子市场(现在该叫海龙还是太平洋?)以前也是打算买AWE64 Gold的,人家说没货,不过PCI64倒是刚到……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