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推荐很有价值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纪录片《愚公移山》 -- 路很长
共:💬166 🌺922 🌵35
80年代某部队办的加工厂加工自行车零件就是从上海请的退休8级老师傅来
不是年龄的代沟
是阶级的代沟
我印象中河里有个和这一段话基本一样的话,无非是嘲笑文革只搞革命不顾民生,你仔细想想,饭都吃不饱,还去吃西餐?讲另外一个段子,说的是法国人的浪漫,兜里只有一块钱也不舍得买面包,而是买束花送给女人,你信吗?
通宝推:tanhuan,
总是有人喜欢瞎黑
复 听说过8级的
分母不一样啊,初期是所谓“恢复性增长”,修复因为战争破坏的生产力,后面就要依靠工业化,依靠技术进步;因为是引进的技术,所以其实依靠的就是规模扩张。规模扩张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就会出问题,不仅仅企业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你这个是田忌赛马, 上驷比下驷, 跟通常情况想去甚远.
拿工人阶级的顶尖水平和知识分子的普通水平相比, 会给人造成极大的错觉.
大学生毕业转正六十多块, 青工转正三十多块.
终其毛泽东时代, 知识分子的收入超过或则远远超过工人阶级的收入的,更不要说住房和其他福利, 虽然工人阶级看上去政治地位很高的样子.
当时很多年轻人到工厂去, 老师傅都是劝他们想办法去读书, 而不是继续当工人, 工人太清楚这个物质待遇的巨大差异了.
二级工38元6,到五、六级基本就要退休了。进到七级的很少,八级的稀有。
替换“女孩儿永远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不是“最小”,也要“偏怜”,更何况从小体弱多病,显得特别的娇。尽管家境不大好,父亲兜里只要有点钱,会带上女儿,来到淮海西餐馆,叫个汤和牛排,坐在一旁看着女孩儿吃的甜。终于,小女孩哭着撒娇:“爸爸,你不吃,我一个人怎么吃得下去?你不吃,我也不吃了,咱们就耗着”。没有办法,爸爸老大不情愿地为自己叫了个汤,才看到孩子破涕为笑……父亲去世多年后,当年这一顿顿的西餐,还老挂在女儿的嘴上,说个没完……
没钱下西餐馆的穷不算穷。
买不到商品粮。
只不过,1,居委会的大妈每天会来做思想工作。2,政府不给按排工作。
很常见的一个黑色幽默----知识分子是干部身份,如果犯了错误,那么会开除干部身份,去当工人-----当工人是一种惩罚。
终其毛泽东时代, 知识分子的收入超过或则远远超过工人阶级的收入的,更不要说住房和其他福利, 虽然工人阶级看上去政治地位很高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