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共:💬208 🌺1880 🌵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内一线城市的公立教育早就逐步接轨了

什么小手放背后这是老黄历了,很多人都是拿自己童年的印象在说事,根本没有睁开眼睛看看现实的世界。

家园 更令人伤感的是其实还没被洗

由于某些因素,继续滑下去。

话说回来,搞理工农医的,真比搞琴棋书画歌舞的过得好?会做的真的比会说的过得好?

f河友的选择我觉得没什么不对,无非是基于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有不同意见论事就好了,对人进行调侃,我个人认为有点不厚道了。

f兄成也罢败也罢,总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没坑人害人。他说的事大也罢小也罢,也是存在的。

在此言之有物的河友表示敬意。

家园 F的问题在于肯定自己的同时一定要贬低别人

还记得他刚下河的时候,先是猛批魁瓜,然后猛批福建移民,然后上升到猛批“强国”人民……就他自己清明睿智,洞见中外。而且火力还挺猛。这样拉仇恨的结果就不难预料了。

家园 胡建人在一起不避人大声说胡建话

我们家出门都是东北味的,人家不避你,觉得你听不懂,想听不到都难……

家园 如果以实践为判别标准

那么你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也随你。我的实践时间跨度比他大,公私校案例是他三倍,不同学校数可能更多,因为牵涉我的隐私,我只给结论。

家园 你这个结论也没有说清楚啊

你的经历,成就成名和私校有没有相关性呢?

大学肯定是有相关性的

中小学,不好说

家园 对国家来说快乐轻松教育就是个陷阱。

对个人来说,就是放弃未来。对女孩来说,上私校是为了嫁一个有钱的富二代。对男孩来说就是学一些虚伪的上层人的行为方式,和到处曜富,到头来真实本事一点也没学来,而且还没有公校出来的孩子那种敢打敢拼的作风。如果你想让你孩子结识一些当地的上层家庭的孩子,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那是做梦。除非你的孩子很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能和他们混在一起。我就看见薄瓜瓜好像还可以。

我最推崇就是咱们国家2000年以前的教育方式。这边的教育把绝大多数聪明的孩子最后也给教育成庸人。没有理想也没有目标,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意识,中学毕业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大学毕业了也弄不清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私校唯一的好处是他们中学毕业了,大部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家园 坦率说我和f的教育观点差别很大

我认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从行为上看是艰苦的事,其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我作为一个父亲,我希望孩子能为自己的进步自豪,能从知识增长,思想提升中体会到悦愉。我一直引导孩子们直面困难,为她们的成长而喜悦。

我说“伤感”,只是因为字里行间觉得,f河友一直努力的抵抗被洗脑,却又不得不做出与被洗脑者同样的事。

同时,我觉得教育问题,因环境,条件,诉求,认知,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和体验,只要不违反道德人伦,都是无可厚非的。都是凡人,那么过凡人的日子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血汗,行行有白骨,冲着状元去总比冲白骨去有志气吧

龙凤鼠的界限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能守成,已是不错,能进一步,是巨大的进步。越阶,这不是光有个人能力就行的。

有点乱。简单说,我不认同f对教育方法的观点,但我认同他的看法是正常的观点。

家园 我对目前的“快乐”,“素质”深恶痛绝

就是打击先进保护落后,就是打击上进鼓励庸懒,就是把公学变私学;就是重资源轻能力。

通俗的讲,就是拼爹。

诛心之论,就是夺权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加分”“独立招生”“校长推荐”。

想想这个是土共的错,没事教什么马列毛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

家园 快乐教育在中国行不通

家长就不会同意。当然,如果富豪们愿意给他们的孩子搞快乐教育我倒是不反对。

家园 共产主义的人民没有愚蠢的权利!!!

否则整个国家民族就是万劫不复

通宝推:盲人摸象,审度,
家园 稍微说几句

我比较赞同“97年的鱼”兄的意见,而反对F老弟的自以为是。

我儿子在读大学二年级,工程学院。他当年考SAT的成绩还可以,离常春藤有一点点距离,进美国好一点的工程专业名校是做到了,不过最后还是放弃美国的OFFER,在本城上大学,当然这个大学也差不到哪里去。进大学时我们一家去开新生家长会,院长直接就警告新生们课业会多么繁重,小子当时就被吓得脸色发白。一年级倒是出乎他意料地轻松,现在是二年级,老师们狰狞暴露,孩子完全被整傻了,功课真是来不及做,我们两公婆这么伺候着,还是缺觉。这才明白为什么他的学费是本校其他文科专业的两倍多,他的学习量确实是其他专业学生的2倍以上。我不认为他快乐,但这是必要的痛苦。

说完这个,说说我对教育(专指本科教育)的理解。

我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治疗。

第一,你不可能用一种疗法去治所有的病人。第二,有效的治疗,必定是痛苦的。没有病人是喜欢医院的,顶多让你不会怕到宁可自杀也不去医院就差不多了。医院不是戏院。

将来有AI了,AI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不是怕疼怕麻烦吗?甭治了,胳膊不好就锯掉,装个假肢,那个假肢已经比原装都要灵了,力能举鼎------F兄你愿意不愿意?

为什么在美加的小学,初中,流行“快乐教育”?美国我不知道,单说加拿大。所谓“文质彬彬”,原意是指“既斯文,又质朴,各占一半”,一个孩子的成长,有“街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环境共同培养。简单说,如果街头教育是粗鲁,粗犷,粗糙的,那么学校里自然容易流行“精致教育,快乐教育”,因为学校在某些专家眼里,就是对冲社会的“乌托邦”,社会上他们没有能力做到的,在学校里整个人造黄油的替代品,糊弄------唉,一出社会就可怜见的,先幸福几年是几年呗。

加拿大的初级学校教育的理念研究,完全是由本地白人把持的。之所以盛行“精致化,伪娘化,快乐化”,我个人看是因为这些所谓砖家,在他/她们成长的时代(70年代),加拿大的街头教育是相当粗鲁的,专家权威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家庭原因,在学校受霸凌原因,或其他原因,有某种心理问题,是可能的。加拿大的国球是冰球,冰球比赛,是允许当场打架的,唯一的要求是你要脱下手套,徒手打。在赛场上打死运动员是经常的。这还是正规比赛,在街上小屁孩们瞎玩呢?反而不会打了?好,野蛮的是男孩是吧?我孩子上初中时,学校里一个女生自杀了,学校不肯说原因。

一个小孩子,没有“发蒙”,没有基础知识,这样他/她就是柔弱的,易受骗受伤的,可以看作一种“病态”,需要治疗,强健体质,准备好应付恶浊的现实世界,所以教育就是治疗。“快乐教育,快乐治疗”,孩子怕疼,就可以不打针,或者有钱嘛,雇个穷孩子代表自己挨这一针,那你这”傻病”还治不治?

今天看,我儿子要比其他孩子多挨好多针,我看着都心疼,但专业是你自己选的,人生道路是你自己选的,咬牙忍着吧。如果这所“医院”让我儿子今天就快乐了,我反而要投诉它。

另外一点,这种小时候的“快乐教育(治疗)”,确实容易把孩子往文科方向上引导,因为艺术让人膨胀,成为成功的艺术人士需要你的自我意识膨胀。而理工科的NERD,那些谢耳朵们,反而很谦卑,因为他们在浩瀚的理工知识海洋里,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无能。我想这是美国经济构成逐步重金融轻实业的原因之一,因为新替补上来的劳动力,越来越畏惧数理化,他们弄不来。他们弄不来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痛苦地学习过。而没有痛苦地学习过,就不懂得敬畏。

强调一下,我不是说这种“快乐教育”不好,而是它不能包治百病,没必要吹得跟什么似的,具体到这个学校,不就是花钱装B吗?跟着个啥都蒙圈的富二代,孩子能学到什么社会真相?

通宝推:parishg,王小棉她妈,chestnut,卢比扬卡,梓童,一鸿,天河行,ING,西电鲁丁,发了胖的罗密欧,strain2,北纬42度,盲人摸象,脑袋,cindia,
家园 孩子最难

我对我的儿子是偏向于严厉的方式,有些坏毛病,譬如上幼儿园的时候喜欢拿别的 同学的橡皮,笔,刚开始先说,当面说可以,还是继续,打手心,打了两回记住了。他眼泪汪汪的,我也心疼。我现在就是不知道这样对他将来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如果女儿呢? 不知道如果她有这小毛病,该怎么处理?

家园 我猜楼下回帖的没一个人有孩子在这里上中小学的吧?

包括老本,孩子也不是在这里上的小学? 好像全部都在隔靴挠痒~

加拿大怎么教育孩子,俺还是想听听的,不管哪一类看法~ 没有亲身经验的,对楼主的批评,恐怕也都不在珢结儿上。

所谓加拿大的快乐教育,恐怕楼主并没有给你们讲出真实情况。。。真实情况很值钱的,哪里有白给的~

俺也不会白给,俺就听~

家园 博雅教育

美国所流行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应该是从英国传来的。究其本质是为贵族子弟们所设计的,长期优化而来的。如果你真是贵族,那应该是还可以。如果不是呢,那就要小心了。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崛起,世界真的改变了。以前可行的,以后就不一定了。轻轻松松上ivy,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