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共:💬208 🌺1880 🌵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还不懂?

有权的人、有钱的人都愿意搞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要由他们来决定!这意味着平民百姓的小孩儿连站在起跑线上的资格都没有了!

家园 "来美国追寻快乐教育,4年后梦碎一地"

来美国追寻快乐教育,4年后梦碎一地

"在美国,刷题是常态,而且到了高中,一定要超前学, 因为申请大学时需要看学生的GPA(学分绩),高中科目的分数满分都是4,但为什么很多申请名校的孩子GPA都超过4呢,那是因为他们修了很多AP(大学 预修课程),这些AP课程都是大学的内容,是提供孩子选修的,因为AP课程满分是5,所以孩子修的大学预修课程越多,成绩考得越好,那么孩子的GPA分数 就会越高,而申请好的大学也越有希望"

"教育,从来就TMD不是快乐的!"

家园 纠个错,洪七公从来没说过黄蓉教不了

事实上他教了黄蓉打狗棒法,并且黄蓉学的非常好。降龙十八掌黄蓉学不了,因为这个是阳刚的路子,不适合女人。

你这个学校肯定是私立的,肯定比公立的好些。不过嘛,其实这种学校是拼家长的:孩子学了一大堆精英做派,什么分享啦、创意啦,这些都很好;问题是,怎么才能先变成精英阶层呢? 一个扫大街的人、端盘子的人需要很有创意吗?换个角度,一个普通人的孩子和比尔盖茨的孩子上同一个学校,玩的一样好,最后他们能取得一样的成就吗?

所以不要看不起刷题,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更重要。

家园 将来会有的

毕竟现在才是第一代富人,整个社会还没富足到干什么都行的程度。

说实话国外这个也不见得能持续,这其实也不是他们的主流价值观

家园 这个属于臆想

跟皇上用的斧头是金子的差不多

事实是没有哪个富豪的老婆是傻白甜,人家也要智商情商都高的。

家园 我觉得吧,得要先把“深入思考能力”这种东西先定义好

才能继续讨论,

如果说,“深入思考能力”指的是人脑的“跳跃性思维”的话,应该指的就是人脑的这两种能力:“概念建模(共性归纳)能力”、“概念联想(共性推理)能力”。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两种能力应该是人脑先天形成的,很可能与人脑神经网络的初始形态有关,这种能力很可能在第一个人脑神经元细胞分裂时就已经决定了。

但是,人类的强大,并不是因为人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库,想象一下,如果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库全部去除,那么,人类与动物也许并没有质的区别。

正是因为人类有不断累积得来的知识库(虽然这个库里的垃圾也很多),所以,人脑可以通过长期持久的后天学习,给人脑灌输大量概念,然后训练出“建立在大量知识基础之上”的“推一及二”的思考能力。

这个效果,与人脑“跳跃性思维”表面是类似的,但本质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这种“推一及二”的思考能力常常仅在某个受训练的特定领域有效、并且需要定期强化来保持。而人脑天生所具有的“跳跃性思维”能力,只会随着身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随年龄增长而变差)。

家园 艺术是寄生物,是随着人类的活动方式变化而变化的

这是我的看法。

比如说,农耕时代,上层和下层人的生活节奏都缓慢,所以,不同文明的古典音乐也清一色的慢节奏,因为快节奏的音乐根本就无法引发那个时代人的情感共鸣。

到了资本横行的现今,慢节奏生活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大多数低层P民被资本的鞭子抽得团团转,同时打几份工时间表要按分钟排,快节奏的音乐于是就因“更能引发普通人共鸣”而得以流行。

好吧,其实我觉得吧,“艺术”这个东西,跟表现个性、表现品味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它只不过是一种利用心理暗示原理而得以流行的低劣“神秘主义”忽悠手段,从某些个“艺术家”们圈钱、骗人的手法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依靠人脑生理缺陷而存在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毒瘤。不同的是,宗教为害更大,你敢相信,在人类飞船登月、宇宙飞船已经飞出太阳系的今天,地球上居然还存在着“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名的法律,保护那些神棍“合法忽悠傻X们”去相信“处女生子”、“死人复活”这种鬼话的权利。

通宝推:山药糕,97年的鱼,吃土的蚯蚓,老阿,李根,
家园 楼主的确说出了国外低年级的一些特点

鼓励,启发教育,show and talk, 国内很多还是小手放背后看老师等等。俺以为国情文化都有原因。哪个好?

国外是要混圈子的,家长不是那个圈子,强送孩子进去,孩子心里自卑。而且将来的差异很大程度看父母资源,而非学校教育。至于中产的学校一样作业繁重,课外补习弄死人。即便去了把人往傻乐方向教的差校,将来温饱还行。这是由于其社会多年富强保障到位造成的。其缺点是中下层不向以前那么好来钱了,将来堪忧。上层本来就靠祖荫,没啥硬本领。像英国,它的低年龄科学教育很薄弱,不止数学。小孩子没有向上空间,最大的愿望是当歌星。政府还总是不解为啥有好大学但劳动生产率上不去。

但好的一面是鼓励研究能力,从零开始看到一个项目或状况,如何衡量,如何着手,如何表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到一定程度。将来AI泛滥,俺觉得学啥都可能不行,快速上手的能力是必要的。这恰恰是国内教育的一个短板。

总体讲,国内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但感觉主动性和体能需要加强。至于其他,真不一定适合国情。

家园 艺术也有其革命性的一面,关键在如何表现和应用

人对世界的直观感受往往来源于大量生活常识的积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艺术。艺术对于开拓人类的视野,提出人类探索事物本质规律的方向,激励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年前,我读到一篇文章,大概是两弹一星元勋们在失败之际,同声背诵《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我早就读过,从来没有意识到它有如此的感染力,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正面观察艺术的魅力的。其他艺术形式还有国歌国际歌,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电影董存瑞白毛女,等等等等,都有这个特性。

家园 哦,连费厄泼赖都做不到,吹什么“特别有正义感”呢?

阁下自己写的,

替换这个学校教出来的孩子未必适应中国社会,特别有正义感,守规矩,心地善良,很友善很大方,又特别能依靠自己的思考,分辨是非黑白对错

(不会再删除了吧)

所以呢,

原来所谓的正义,就是 “You can not judge me, I am justice itself”吧。

那守的规矩嘛,看来自然是“对我有利的规矩才能存在”啰

我想做的美梦啊,应该就是,

加村人民在如此友善大方、明辨是非的统帅们带领下,对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热情地伸出友爱之手,让那些穷得只能瞎折腾的都得享乐土,世界和平可期了吧?

家园 私有制社会必然如此,自己人优先嘛,所以说笑而已
家园 就是看着楼主文章的逻辑乐呵一下

现实里这些年也算接触过不少烙印,只遇到过一个说话还算实在的,而形形色色的奇葩率比国人高太多了,一再刷新我对于做人下限的认识,干翻傻白甜确实不成问题。

阶层自然不是保险柜,

不要说富N代的落魄,就是看看一百年前的大英帝国气势,再看看现在的英吉利,已经沦落到经常在笑话楼里刷脸了

所以说起来,我还是有点好奇那些传言中的西方传奇家族如何能撑起这么多年的,毕竟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啊。

这么牛哄哄的传奇家族们也没成为大英帝国的统帅,或者协助统帅,太让人扼腕了

家园 在Amazon找书 Rich Dad Poor Dad

作者Robert T. Kiyosaki

国内有翻译本《富爸爸穷爸爸》。

我借的图书馆的版本是2001年的,记得书里提到过,他曾经很早的时候就作为理财专家被请去给一群十来岁的富二代讲解投资理财的问题,级别是千万以上(可能细节记忆有误)。

有钱人自己有条件有见识能折腾得起,和学校有啥关系。

家园 我直说两句。

如果以考入美国藤校为标准,或者以以后成为名人,如大公司的CEO,CFO为标准,你去查查各所谓名私校的毕业生的去向,和它们近年来的历史,你就明白他说的和你认为的是否正确了。

脑袋都被洗了,而不自知。

家园 您说的对,关键看怎么去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