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果中国要建一千艘航母 -- bshu
中国有钱吗,会破产吗?假定一艘航母造价40亿人民币,一千艘就是4万亿。这么多钱新高哪来呢?从政府来,还能从哪来呢?
财政部将发行4万亿国债,利息百分之五。国债发行是个竞标的过程,实际利息可能高些,也可能低些。结算的那一天,银行系统内当然是没有那么多现金的,这时中国人民银行要站出来进行回购(repo),购买银行系统中现有的旧国债,同时把现金释放到银行中。财政部在银行的账户有了钱,写了一张4万亿的支票。钱花完后政府的资产一边多出一千艘航母,债务一边多出了四万亿国债。民间的资产一边减少了四万亿实物资产:造航母的物资和劳务,同时增加了四万亿国债。注意中国政府所花的四万亿变成工人的工资,企业的利润,最终又以存款的形式又回到银行系统中来。整个民间净值赠加了四万亿,再减去政府的税收。
当国债到期时,政府会被你逼得上吊吗?完全不会。他不过是重复上一过程发行新的国债把你持有的旧国债换回来罢了。这里我们一点也没考虑航母的“现金流”和“可承受利率”。
中国的全国资产肯定在400万亿以上。
但这么多钱一下子涌入市场,通胀是必然的。资产价格上涨,汇率下降。
然后
A过去。
对吧!
外推到国家,要知道这俩者是有本质不同的。所谓“现金流,优质资产,套现”完全不着边。
那么通货膨胀呢?政府做事永远是不差钱的,但社会的物资和人员是有限的。造航母的钢材就不能用来造房子,也不能用来造不锈钢锅。政府在和民间竞争有限的资源。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取决于社会生产能力是否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大量工人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那么政府的赤字支出并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当然可以用国债应付赤字,不过还国债和国债利息还是要从赤字里出来。这就进了债滚债的无限循环。国家当然可以拉下脸来用通胀赖账,这样谁这么傻来买你家国债,要么用高利率吸引外资,要么用行政手段强推。高利率国债不就是自己往自己脖子上套驴打滚债,外资可不像国民这么好收割,可是会发动政变推翻政权的。所以信用评级,对需要外资买国债的国家很重要。
对内强推国债还不如直接加税,解雇公务员,难道国家还能在街上抓人,掏钱包强卖国债,要求银行强卖,开户必须走一半钱在国债上?
国企加价收割国民时,政府还可以开个听证会作作面子工程。国企上缴的税是一分钱不能少的,还能在前面吸引火力多好。政府拿不缴税的外资私企可没这么多办法,来收缴私企,国进民退看看,小心又来个政变。
中国上升期,不加税和福利性服务增加的羊毛都出在地产上涨,土地开发的羊身上。
工资也涨了,能够吃得起肉了,有人不高兴了,“通货膨胀”。你多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难道我们们需要把社会相当一部分人至于饥饿状态以抑制所谓“通货膨胀”?
更好的办法是能生产出更多的肉使大家都能产上。这要求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这么多航母吗?这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这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美国有句话“每张牌桌上都一定有个傻瓜,如果你看不出其他人中谁是傻瓜的话,你就是那个大傻瓜。”
如果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三年期国债收益率5%,一个是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一个完全没有还本付息的风险,一个存在挤蜕的风险。一个随时可以转换成现金,一个只能等到存款到期。你说你要选那个?政府需要强迫你吗?
我在南京探亲时有个深刻印象,中国早已进入银行比米店多的时代,每个银行都在兜售理财产品,为什么?因为民间有巨大的储蓄需求。国债的发行满足民间的储蓄需求,提供了一个高质量高流动性的选项。国债在整个金融系统中起的是中流砥柱的作用。
曾经有几年澳大利亚政府完全消除了财政赤字,不需要发行国债了,但这一决定遭到澳大利亚金融界的强烈反对,最终财政部只能改变初衷。
有人说你看中国的外汇基金只买美国的国债,不买中国的国债。言外之意基金经理们都是拿高薪的精英,他们不当傻瓜,你为什么要?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中国的外汇基金管理的是什么?中国的国债是以美元欧元日元为单位的吗?你说他能买吗?
有人要问,这钱为什么不能投资在股市上呢?从长期来看,股市收益远高于国债收益。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凯恩斯有句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大家都是要完蛋的”。股市长期回报高于国债,这长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选的时间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很大随机性。换句话说如果你运气不好,你投资股市的收益完全有可能不如国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