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糊扯 -- 胡里糊涂
所以你引用的资料其实是没有出处的,我也不认为这个作者是个对工业认识水平不错的人。
在上贴中已经说了,这段文字对运十研制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过程做了完全相反的解读,他或者是不懂工业,或者是别有用心有意误导。其余他列举的事实与他想表达的观点也没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比如这段:
——设计能力与制造能力是工业界(在做突破性产品时)永恒的矛盾,制造能力向设计能力靠拢,设计能力向制造能力妥协,都是常见做法,不靠拢不妥协,那才是胡来。
还有这句,从文中看不出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前面那段关于工艺的讨论,只是说那些工艺土,但并没有指出这些“土”工艺会造成哪些设计指标达不到要求,他似乎想暗示结构强度不行,但实际上运十的静力试验一次成功,而且与设计指标非常符合。而且设计方也坦率地指出,因为经费问题,没有完成疲劳试验,所以飞机的寿命还不得而知。
运十的研制并没有完成,有的问题究竟是研制过程中的问题,会后续的工作中逐步解决,还是最终都不可能解决从而对运十的结果造成重大影响,这段文字也没有讨论,他潜意识里是把研制中的运十当成已完成研制商业运行多年的飞机来讨论了。
相反,你标题里提到的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一次有意义的攀登--谈运10飞机研制的经验和教训》,我觉得里面的反思除了那些政治表态的文字,基本上还是比较中肯的。
是94年95年的事情,96年就找上空客搞AE100,总之当时是想自己走路,但不找个拐棍就不会走路,波音麦道不肯帮忙就找空客。。。
60年代先进水平的三叉戟80年代末就从民航退役,进口的图154早早就停飞甩卖,引进苏27时被强行搭配一架图204,就没有航空公司要,停在天津机场吃灰好多年,貌似后来被空军要去改装成空中加油机
运10再怎么改能不能赶上三叉戟的水平都难说,肯定比不上图204,三叉戟无论航电还是发动机比运10高出一个档次,三叉戟配有世界第一款盲降系统,发动机斯贝的涡轮前温度能比运10的高出200度。
所以运10就算不死也别指望民航了,只能指望空军海军买了去当特种飞机。但80年代末海军刘华清要搞加油机,空军表示没兴趣,最后海军自己出钱搞,但海军钱还得给舰艇,能花在飞机上的钱有限。所以按照当时空军没兴趣海军没钱的情况,就算空军海军买也买不了几架。
是啊。
从经典737转型的前夜。
估计美国人也没有想到:
NG新世代会卖的那么好,
中国的是市场会那么大,
空客可以如此身段柔软加手段老辣,
中国的同型机也出来了。
只是波音的步子差的不是一步啊。
波音在中国的完成中心是给737定妆的。
空客的完成中心是搞A330的。
高下立见啊。
Leap 1A vs 1C, 一场好戏啊。
不过,对中国来讲,波音737没有落户上飞,也是一件焉知非福的事。看看日本在787上被美国扯的弹。不能不出汗啊!
连这种宣传的八股文都只是说200个小时试飞没有问题,更多的都不敢写,实际上连试飞大纲要求的200小时都飞不够,后面89年空军跟海军对运十2号机复检时发现大梁开裂变型,主承力骨架变型,没有修复的价值。而且你有没有认真看那两篇文章,很多细节不在我给出的那里,前前后后都有
要是踏踏实实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搞一个轰六改客运而不是搞领导人专机,或者不找上飞这群坑货找西飞这样真正造飞机的,运十早就成功了,虽然后一个选择受到中国工业水平限制,民航不可能要,不过作为领导人专机充一下中国航空工业的面子还是凑合的。
毛子的飞行员是真的在飞行中喝酒的。
在巴基斯坦和新疆都遇到过。那时巴基斯坦和新航都湿租俄罗斯的图154。
IL86,新航买了2架,后来又卖回去了。
IL86设计的非常巧。不用梯车。自带楼梯。就是发动机不行。
我还在美国坐过MD82.
飞拉斯维加斯。老而弥坚。
上次参观一个奥地利火车博物馆,80年代客车速度时速才到120公里 。
你让以前铁路需铺路通车时候怎么搞高铁?????即便如此你认为当年没技术储备?新世纪后高铁技术直接井喷出来不成啊?
大家可惜心疼的是,运十既然飞上天了,这个平台留着培养大飞机研发人才多好,花不了多少钱啊(参考三门峡,现在国朝搞泥沙问题基本傲视群雄哈)。结果被各种手段下给断奶饿死了????
后面要再搞大飞机,又是从一片空白从头搞。。。当年搞运十时候搞出来的航材,发动机,机载配套设备等成果就算运十下马也能用在别的地方。结果都被一锅端了。搞ARJ21时候,这方面的水平还不如搞运十的时候。。。
河里关于运十也讨论过多次了。很早晨枫就写过《运10之死与中国民航飞机工业的复兴》里面也提到:运10下马的决定也许并没有错,但运10的技术成果和技术队伍不应该一风吹,三机部和后来的中航总对运10的技术善后没有尽责。技术和经验是靠积累的。我们不能一面叫技术缺乏经验不足,一面把已经好不容易到手的技术和经验轻易放弃。即使技术不先进了,基本功还是在的。这里,积累不光是在量上,而且是在时间的连续性上,断裂将使以后的工作必须重起炉灶,在低级劳动上重复。也许中国应该改革目前的航空科研、设计、生产体制,将一条龙体系中基础研究甚至部分型号预研的部分分离出来,组建统一的NASA和TsAGI一类的国家研究机构,并统管全国的风洞、发动机试车台和试飞设施,以使基础研究和骨干技术力量不受型号上下马的冲击。另外,飞机下马或退役后,其整体或部件常常可以在别的领域继续发挥作用。比如水轰5,作为反潜机已经落后,但作为森林灭火、水上救生、海岛补给等,还是很有用的。不要弄到自己的水轰5退了,反向俄罗斯或加拿大进口水上飞机。相反,以色列在“幼狮”计划下马后,以其航电为基础,开发了大量升级套件,现在甚至替换到新进的F-16上来了。
网上看到过类似说法,不过没有看到过出处在哪里。
虽然我也是看别人说的,不过没见过运十党举过什么权威资料来反驳这种说法,而且运十试飞好几年连试飞大纲要求的200个小时都不够,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至于说中央不拨款没油试飞也就运十党会信,那拨款是以继续组装三号机的名义申请的,实际上想一下就知道,试飞就要几千万,这运行成本不上天。要不是实在不行,都说支持运十的上海市难道连200吨航空油料都没办法调拨出来,让运十把试飞大纲要求的两百小时试飞全部完成?
如果反过来,以五对一,自然会想法不一样。
另外一个好东西是配备的电动剃须刀,没有电池,带一根弹簧线要插上交流电才能用,电磁铁结构,重量巨大功率巨大,对付络腮胡子非常好用。
飞了180多次的飞机,会有这么多严重的问题, 骗鬼啊。
落进下石的人古今中外从来不缺。刘志军进去了, 一大堆人来黑高铁的轮轴有裂纹,安全隐患。后来呢?高铁已经安全运营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