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漫谈国事 -- 温雅颂
不过你们的努力也是这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源泉。
有些苦难是不得不经历的,而且有些人能将苦难化作财富。与兄台共勉
河里缺右派啊。。。
原来一堆老人都不爱来这里了,你解决了大问题。
学习一点宗教知识:“如果事情发展良好,那是因为神在保佑你。如果事情越来越糟,那因为你不信神”
我的理解,当年的问题是生产出的东西没有人能用“合理的价格”买。
农产品卖贵了城里人买不起,所以农民没钱;农民没钱的后果是城里人的工业品农民也买不起。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如果有一个有足够购买力的市场,那就等于注入资金,所有的链条就都活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出口为主?就是因为外面的需求是有效需求。
如果真有江青在总理追悼会上的罪证,从76年开始早就像通缉令一样满大街都是了,还需要你现在这么费神吗?
就像站在麦垛上的摆拍,只有谁才会挖空心思要销毁?
所以关于江青的只有谣言——言,而没有真实的证据做支撑。这就是结论。
中华工业文明的建立与发展史,六十多年,其整体性岂是几个草民想割裂就能割裂的?
恰恰是千古完人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和他的同伙们,在篡夺国政之后,为了其权力的稳固,以权威官方身份,以一个荒诞的决议,至今高高在上撕裂了历史。
你也别莫名其妙乱划拉,显不出你多有理。看看谁和“柿油精英”站在一个战壕里呢,胡德平,任志强,茅于轼这些人都是谁放出来的?
和“柿油精英”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正是你在极力维护的人,可能也包括你自己。
劳动者买不起自己的劳动产品。问题在于经典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
经典社会主义的前提是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已经比较发达了
中国是勒紧裤带的社会主义,谈论中国的一切问题不要忘记中国是一穷二白起家的
你咋不说集体组织是圈养,不如一盘散沙的散养好哪?在你嘴里“圈养”的六七十年代,农田水利迅速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散养了,立马停滞甚至倒退,直到现在水利欠账,年久失修的报道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呵呵。
问题是存在的,这边走有这边的问题,那边走有那边的问题。
个体不如组织,集中力量能办大事。
但是,农村的组织化除了过去那种人民公社,还有其它可能吗?
没有啊。
农协?
想都不敢想!
那怎么办?
只有回到人民公社那一套去了。(你有这个意思么?)
也许,富裕了以后的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形式会有新的生命力(或至少一时会有新的生命力-毕竟整个社会有些物质基础支撑了,然后,再反复),但这不必然意味着否定以前的人民公社是不对的。人类社会是螺旋式上升的。
关键在于粮食剩余。
人均粮食占有量(自产+净进口)超过临界线了,自然就会发生粮食大规模转化为肉类这一过程。
当年从荷兰等西方国家引进猪、奶牛等良种,会不知道人家用饲料养猪、养牛?
家庭散养,还要去打猪草、收泔水、加红薯(红薯产量高、不占良田,但干物质并不多),不就是因为人均粮食占有量(自产+净进口)还没过临界线而已,粮食要优先用于人吃,而不是转化为肉类。
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饲料产业很可能会发展得更早、更快一些,很简单,价格调节嘛,你穷没支付能力你就少吃一口饭,他富有支付能力他就多吃一口肉,人口基数大,穷人削减基本需求省下来的粮食,足以发展出一个规模不小的饲料产业了。
你在前面扯“老人没死绝,我们江南农民那地方最富,吃得怎么怎么惨”。
然后真有“老实农民”这个没死绝的老人出来抽你的脸“分田到户之前我们没有吃糠咽菜,副食不够丰富这是实情。分田到户后生产方式反而退步了,更不要提整个农村治理急剧恶化,要不怎么90年代三农问题那么突出。”
然后你出来扯“圈养好,还是散养好?不要说养猪的,就是猪自己也有觉得圈养的好。尤其是搞圈养改散养。不能泛泛地说圈养好还是散养好。”,你在这里指桑骂槐指责老实农民是“觉得圈养好的猪”,
然后我出来反驳你的胡说。你改口“我只是谈养猪问题”?呵呵呵,以为别人看不出你贩的那点私货?
根据统计年鉴,从1959到1979,典型的公社体制21年,以1958年为基数(58年粮食总产1.98亿吨、单产103KG,为前期历史高点),79年粮食总产3.32亿吨、单产186KG,21年总产年均增长2.5%,单产年均增长2.83%。
从第一个一号文件发布的82年开始到2003年,同样是21年,以1981年为基数(81年粮食总产3.25亿吨、单产188KG,总产量低于79年,单产略高于79年),2003年粮食总产4.31亿吨、单产289KG,21年总产年均增长1.64%,单产年均增长2.13%。
不快,向他道歉,请跳过养猪看后面。
无论是数据还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