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说说现代社会男同性恋产生的原因 -- 匿名

共:💬28 🌺11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匿名 男攻和男受没太大区别

统计显示,没有所谓的真正单一的男攻和男受。男攻和男受一般都会在各种条件下互相转化。而男同一般不做性别倒置打扮(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人妖或女装癖,而女装癖往往是直男)。他们互相之间称对方为丈夫,而不是一个是丈夫另一个是妻子。

女同则往往是心理定位为男子。在男权社会中以 Dominance 女性为男性成功标志。

顺便说一下为啥会有心理定位。这其实和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有关。例如衣服其实不分男女,但社会习俗让其分了男女。小孩子往往对艳丽的衣物更为热衷(小孩的玩具颜色也是这样)。所以男孩往往会对女孩的艳丽衣物感兴趣,甚至试穿。而在子女多的家庭里,往往女儿会穿哥哥嫌小的衣服以节省开支。但如果据此认为男孩自认是女孩或反之是不对的。

在幼年期,如果家庭中母亲是强势一方的话,男孩往往会产生女性定位。这是因为社会准则是男性为尊和强大,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发生逆反。女孩正好反过来,产生男性定位。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俄狄浦斯情结,这种定位有时会得到加强。盖对于男孩来说,由于母亲强势,他把母亲定位为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父亲”。而为了得到母亲的爱,他必须把自己定位为女性来得到“父亲”的宠爱。反过来,女孩对于弱势的父亲则定位为俄狄浦斯情结中的“母亲”,由于自身定位为男性,则势必加强自己的男性表现来赢得“母亲”的宠爱。这种倾向发展到极致并固定后就造成了性取向的错位。

匿名 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所谓的直男相爱

在同性恋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人自认是直男但又“偶尔”和其他直男发生关系。这类直男从来不去什么同性恋酒吧之类,自身多居住在荒郊野外,身强力壮。他们找的性伙伴也是身强力壮的同类甚至发小,好友。但一般他们都是一夜情,或偶尔重复。没有所谓的“恋人”关系。

这些人认为自己并不是弯的而是直男。和另一些直男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直男。这种心理就是标准的 Dominance 心态。

这类同性恋在《断背山》里有详细的描写。当然,电影把其他类型的同性恋特点也混在一起了。

匿名 演艺界同性恋也多,如何解释?
匿名 这个有深度

还是第一次看到对同性恋的心理分析到这个程度的。

这么说男同与女同的哺育大致都与牝鸡司晨有关。这对于中国大城市引以为豪的妻管严是个警告。

不过心理是否能对物理有那么大的决定力,这是一个疑问。毕竟荷尔蒙的作用男女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不是直男,当看到女性裸体的一刹那不就全清楚了么?这是遗传论的基础。

匿名 那不叫“相爱”

直男奸羊奸牛都有发生,男人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找个洞就要用,监狱与军队中多数是这个情况,这不应该算在同性恋的范畴内。

本质上,直男是不在乎男女的,甚至是不是人都不在乎。男人的性功能发育的非常奇特,有个瓶子都行,基本就是条件反射,这是与同性恋无关的一个话题。

匿名 就是,不承认同性恋是一种变态,就没法进行治疗

人家会说这根本不是病,是高大上。

对,魏晋那帮吃五石散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匿名
匿名 自恋到变态自恋到邪性的一个结果就是同性恋

这种邪性的自我中心是害人害己的社会毒瘤。

匿名 断章取义

我搜了你作为资料的那篇文章。被引用的科学家说的是“性取向可变”,而这种变化不受对象的意愿而改变,也就是说其本人决定不了自己是变成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你无非就是想说性取向可以通过”治疗“来改变,而被引用的这位科学家明确说了,这是对她的研究的恶意误读。

匿名 顶此文,同性恋是一种后天的精神病

类似精神分裂症会危害他人安全,同性恋也破坏人类正常生活。

匿名 不认为你那个是同性恋

像我们小时候分男女界限,基本上都是男孩子一起玩,到处野,但对小伙伴从来没有过性方面的联想,这不能叫同性恋。

西方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倾向,什么都向性上面靠,乱七八糟的,很lou。

其实,除了性,人与人之间还有很多其它情感,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又为同性之间超乎一般友谊的强烈情感提供了很好的归类——义气,桃园三结义成为男性友谊的标准范例。

匿名
匿名 其实我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回复一下,我是想看看,我回复的时候显示是实名还是“匿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