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给数学学习困难户的一个建议 -- 给我打钱87405
这个结论符合我的观察,有没有这方面的理论?
80里的八分之三是盈利(60%=3/5,总计就是进价8/5,就是说80的3/8是盈利),80里的四分之一是损失(20%=1/5,售价是原价的5-1=4,损失就是80的1/4)。计算起来极简单,30-20=10。
虽然说,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已经知道了这一点,即:
如果已知A+B=C,A:B、A:C、B:C中已知任意一个,就能求出另两个(或者说另两个相当于“隐形信息”)。
这其实是基础知识。
但遇到此题时,能不能想到这一点或者说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出发,很难说。
即便能想到,在解题时挑战性更大,因为:
已知盈利60%,相当于知道B:A,要求的是B:C;
已知亏损20%,相当于知道B:C,要求的是B:A;
这相当于要套用两个公式,或者说是走两条不同的路径,而且80的角色在盈利和亏损中是不一样的。
难度系数高出一个等级。
“想不到”大抵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见过,所以想不到,这需要积累,另一种是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吃透。后一种常见。
就拿本题来说,理论上说,学生两种解题思路都掌握了才算合格,这个合格是指搞清楚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比”而言)。但实际上,多数学生是想不到第二种思路的,而且这当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便是老师给他们讲解第二种思路,他们也会感到厌烦——80怎么一会是部分,一会是整体呢?
但是,这道题出现在分数内容当中,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如果要求两种思路都会,这要求是高还是过分呢?这其实是大众教育的一个困境。
思维清晰,就不需要写出来,写出来总会比较慢,反倒影响思维效率。看到那道题就能在脑子形成能变动的图像,这个能力看来多数人都不大具备,所以一般人还是写出来会好些。
《越狱》里面男主角把路线计划写出来才能理清思路,然后还要刻在背上,说明思维力度和记忆力都不怎么样。
在这:懒厨:呵呵,我又有问题了
学生遇到的难题,往往都是复合题,或者习惯上所说的综合题。
先说什么叫复合题,好比复合句,是由多种“结构”不同的小题合成的一道大题。而解出复合题,读懂复合句的关键就是找出“关联件”。
实例
先学一个知识,记为知识一:
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量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另一个。
知识二:
知道a和b的比值,知道了a,就能求出b。但这个知识学生却不认同。
为什么?因为要将这两个知识扣起来,需要找到那个关联件。关联件就是当我们说“a和b的比值”时,a是被除数,b是除数,a和b的比值是商。但这个关联件是隐性的,所以学生不认同。
知识三:
如果知道a+b=c,那么a:b、a:c、b:c三个比值当中知道了任意一个,就能求出另两个。
现在出一道复合题:
已知a+b=c,a与b的比值,c,求a
解题需要前面的三个知识:
调用知识三:通过已知的a:b求出a:c
调用知识一、二:在已知a的情况下,要求c,就需要求出a:c(在其它情况下统称为求出a与c的关系)
为什么单独讲知识三时,能求出a:c呢?因为a:c是显性的,它以“问题”的方式出现。
为什么在单独讲知识二(这里默认已经将知识一和知识二关联起来了)时,能求c呢?还是因为a:c是显性的。
为什么在“复合题”中意识不到这一点呢?因为a:c这个关联件是隐性的。
一句话,解不出,读不懂,很多时候就是找不出隐性的关联件,甚至意识不到这一点。
del.
以一道三、四年级的数学题为例。
小明买了一个练习本,花了3元,又买了2支铅笔,每支1元,问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堂上常见的板书是:
步骤1:求出铅笔的开销
步骤2:求出总开销(练习本+铅笔)
可这并不是解题思路,这是求解步骤。我们是先有思路,后有步骤。而双路径是解决思路问题的利器。所以如果是我来板书,就会这么来写:
路径1:要求总开销,就得知道各个部分的开销(倒推)
路径2:根据练习本的单价和数量求出练习本的合计开销,同理求出铅笔的合计开销。(正推)
路径1和路径2在哪会师呢?练习本的合计开销,铅笔的合计开销。这两个量直接出现在题目中了吗?没有,所以它是隐性有形的关联件。
关键在于,我们是怎么发现这俩的踪迹的呢?我们有一个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倒推。
显然,路径1是倒推,也就是由所求出发,逆向寻找还需要什么,路径2是正推,是根据所知来挖出隐性信息。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提出问题很重要呢?因为倒推,是有的放矢,而正推往往是天马行空。
可是正推真的要比倒推“低级”吗?这要看在什么范围内来讨论这件事。如果放在一个特别大的范围里,就会发现,正推这种充满了偶然性的过程,其实扮演了重要角色 。
说回数学。我要指出的是,求解步骤和解题思路不是一个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老师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呈现出来,就应该写出来(其实我相信老师在讲这道题时,都是讲过思路的)。我在主贴中的的范例其实是不正确的,这是在默认已经知道了思路的背景下写出的求解步骤,而不是解题思路。
写和说,这两种不同的表述形式,给人的暗示是不一样的,前者更郑重。
所以,这里的一个关键就是:双(多)路径。正推强调读出隐性信息,倒推强调逆向思维。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关联件问题。有了最基本的双路径,找出关联件就要容易多了。
自然,平时也需要主动积累读出隐性信息的经验,并建立一个这样的意识:“一个简单问题中的显性问题,到了一个复杂问题中就成了一个隐性关联件”。
最后说一句,这不是我发明的,祖上说:殊途同归。
抡开杀的话,让一般的业余5段六子也是砍瓜切菜。后者的水平无论放在哪里都可以称为业余高手的
按照胡煜清的说法:目前上海的行情是:顶尖的业余5段(基本是职业水平)能让比较面的业余5段(小孩子升段赛里打出来的)九子
不管那个业五有多面。除非那个业五不把职业当职业,也不把自己当面五。我觉得胡煜清这句话调侃的成份大些。
这个好好练练说不定是这个运动的下一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