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听话听音——语音乱弹 -- 桥上
特别是在词尾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发音似乎总是不大对,被欧洲人纠正。
但是关键在耳朵,th和s大家听起来不觉得有太大区别,除了最早几节课老师盯着嘴看,再后来就不会有人老纠正了。但是一出国,被各种吐槽...
只不过当时正好接触了吕梁方山的一交警,发音习惯和包大仁一样;同学的母亲是阳泉那边的,无双偷偷咕哝过一句,好像是揶揄佟掌柜的,调调十分相似。躺在沙发上三心二意的看电视杀时间,恍惚觉得真像啊。较真起来,当然差别很大,风马牛不相及的程度,两对被配对的地方人们之间肯定还是沟通障碍。
而就说我生活的地方,十多公里范围内“水”的发音有“腹”“许”“蓄”以及少见的“户”、省城官话的“岁”,我老婆也有时开销开销她弟弟的口音和她不一样,哈哈
我观察了一下我们那方言跟普通话的区别(当然也可能只是口语与正式的区别),就是说起来省事省力不费劲。主要表现就是尽量少动下巴,少动嘴唇,少动舌头。
略举几例:
1. 需要张大嘴巴的元音变成不需要张嘴的元音,就是a,o变成e。例如,“我”变成“额” (o变e), "汗“"汉”等变成类似“河”,“看”变成“可“;
2. 省略某些音。例如,”你“变成”嗯“ (ni变n), ”对“”队“等变成"帝”(dui变di);
3. 多音节词语连读省略。例如,“不晓得”变成“表得","东西”变成“东亦”;
4.其他类似sh变成s, n变成l, 后鼻音变成前鼻音,也貌似是减少了舌头的运动幅度,有偷懒之嫌疑。
估计口语非正式场合,我们大家还是喜欢偷点懒、省点力,这可能也是我感觉自己说英语比较费劲的原因之一,因为据说要说好英语就得非常夸张的发音。其实不光是英语,汉语正式场合讲究字正腔圆,我这说惯了口语方言的用普通话时,总是给人有点含混不清的感觉。
一般由口语开始
上学的时候,要么为了酷,要么为了好玩,要么有其他原因,班里的男生在某几个头头引导下,慢慢形成一套独特的语音体系。不仅仅是各种习惯用语,连普通话和方言里的语音都改了。过了一阵子,老师都听不清我们在说啥,别班的人甚至本班的女生都得慢慢仔细听才能听得明白
后来论坛上的人见面,也都沿用了网上发文的习惯,张嘴就是,偶素XXX
空间和交流圈的区隔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产生的语言分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在没有固定标准的情况下,分化到阻碍交流的程度,只是时间问题
然后faver, mover啥的说得我们云里雾里
直到说到brover,我们才猜到他是说他一家子啊
利物浦那边的人说f word,听起来让人想笑……
安徽江西浙江交界的那一片,有些方言区的人,完全不会说拼音r,比如热,比如日
高大上的法语就这样,嘴动得跟花一样却不用张大嘴,英语需要张大嘴的音实在太多,但为了有法国那样的贵族范儿,嘴动起来也要矜持,像美国人红脖子这样夸张的动嘴,一看就是乡巴佬,呵呵。。。
消費兩通寶推薦
速度有點慢Request failed with status code 500
稍後將自動關閉
第1次送寶失敗,等級不夠????
做成語無得寶,無收入
連送寶都不行???
鐵手出來
这需要申请,然后经投票决定,但现在这个申请机制是否还能远转,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