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出现 -- 林风清逸
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是很不正常的一对矛盾。
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对于经济上的问题,说不太多。不过之前谈论军事问题的时候,忽然想到积累的问题。仅就我的理解,谈谈对这对矛盾的看法。
以前看过一些文章,对比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的经济政策,和第二个三十年的经济政策,结论是对比之下,前三十年重积累轻消费,后三十年重消费轻积累。
换个说法,重积累轻消费,就是喜欢长线投资。重消费轻积累,就是重视短线收益,短平快。
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吃的前三十年的老本。
比如说人力资源。建国初,中国的人力资源远不如印度。但是前三十年逐步推进的教育普及,为我们带来了巨量人才。初中,高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一步一步按照节奏培养了几百万毕业生。大学生的大批量培养似乎是90年代末的事情,主要是朱相教育产业化时期(当然教育产业化弊端很多)。这样,初中,高中,大学,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有相应水准的毕业生投入劳动力市场。
三线建设、乡镇企业,培养了全国性的工业氛围,特别是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是改革开放所享有的人口红利中供给侧的最强大基础。
后三十年的执政者能够游刃有余地执掌国家,能够顶住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这些雄厚的底子。
这几年东南沿海出现用工荒,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本质问题就是原本的三线工业建设培养的产业工人、乡镇企业培养的产业工人都已经老去了。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产业工人去支持供给侧维持较好的生产效率了。
80年代乡镇企业红火一时,而后很快衰落。以1990年元旦为界限,至今已经二十六年了。当时的产业工人,举其大略,则即便是十几岁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经四十多岁了,大多已经退出了生产一线。
而且,由于当年的生产水平已经落后于现在的工业需求,所以过去的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在刚出门打工的时候,也是存在一定不足的。
可是,现在进行工作的新生代劳动力,在加入企业之前,基本没有什么工业意识。而且他们也没有经过集体农业的组织培训。他们的组织程度已经倒退回到了松散的小农时代。其组织程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要求。他们作为产业工人的水准,还不如以前那一代人初出茅庐的技术水平,以至于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
工厂是现代化大工业,工厂需要的工人必须具备基本的组织纪律性。在过去,农民在乡镇可以从事乡镇企业的工业劳动,也可以通过大队公社的集体农业来获得组织纪律性。可是在后三十年,这几十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劳动力,都没有这样的经验。考虑到他们的高辍学率(大批农村学生因为学习环境极度散漫,惧怕参加中考而放弃进入高中的任何机会),以及极度贫困的乡村教师所带来的教育失败,他们甚至没有机会在学校里获得足够的组织纪律性。
工厂不喜欢这样的工人。
而大学生们也遇到了问题。他们的数量很多,但是显然不是为了一线产业准备的。
于是,用工荒+就业难,同时涌现。
人力资源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人力资源危机,是供给侧的供给侧,是真正的供给侧问题。
因为人力资源危机,培养工人的困难加大,招收新工人的困难也加大,改良的困难也就加大。
经济学家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比如工厂工资太低,工人不愿意外出打工,比如大学生能力太差,工厂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工人。
这种解释无法回避一个问题:
以前的工人,能力到底有多突出,以至于工厂愿意给他们足够高的工资?
还有一个问题:
大学生是因为能力差才上的大学吗?
经济学家这一个解释,简直就是逼死教育部的节奏。而这实际上不是教育部可以承担的责任。这是“社会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责任。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国家经济战略在人才设计上存在问题。
毛泽东指导余秋里的小计委,编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要求三线建设,被批评是“以战备为中心”、“投入偏大”、“效益偏低”。有意思的是,第一,毛泽东在编制计划时明确说,虽然计划原本的目的是“吃穿用”,但是不妨碍首先提战备。也就是说,本质上仍然是打算搞吃穿用的工作,仅仅是保留了战备优先的名义做幌子。第二,毛泽东在编制计划时就压缩了投入规模,如果按照原本的样子来做,投入只会更大。所以如果这就是“投入偏大”,那么毛泽东不干预,投入还要更大。至于效益偏低,看你怎么算账。那么多的产业工人,我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据说,在数十年后,薄一波谈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应该说,在毛主席直接过问下制订的‘三五’计划,的确是一个有骨有肉的好计划。”
且不论薄一波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有一点是突出的:
后三十年的经济战略,忽视了人的因素。
毛泽东曾经说,他不想做什么舵手,领袖,导师,他只是一个教师。
他准确地把握住了一个关键,就是人。
这里有两句话,跨越了两千年历史长河而前后响应:
毛泽东说:“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材,共产党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
荀子也说:“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
一个注重培养人,要求又红又专。
一个注重抓住势,只求抓到耗子。
用工荒和就业难之所以同时出现,就在于最近几十年里,我们的社会经济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递进机制。
没有人培养产业工人。
我还记得当年有多少书本在鼓吹比尔盖茨,大学热盛极一时,退学创业也盛极一时。当时有量大名人,比尔盖茨和比尔克林顿。只不过如今形势变了,如今的形势是“杀死比尔”:盖茨被指出是依靠背后雄厚的势力做了剽窃的强盗,克林顿也被披露是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但是却没有人去发展产业工人。
工业社会不发展产业工人,那还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毕竟智能化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取代他们的地步。
从我所看的来说,后三十年的经济模式,似乎并不是一个可以踩着鼓点踏着节奏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只不过我不是经济学家,很多事情并不懂得,也许是我看错了呢。
劳动力商品化要求劳动者的技能特化,但是特化的技能构成在现实中就很难迅速调整。
另外,劳动力商品流动很容易受负面经济环境影响:现代失业者往往不愿意长途迁移,因为风险会更大,同时潜在收益却不明确。
比如需要女工,就业难的是男人
能够吸收大量工业人口的企业的利润和薪资水平无法满足城市子弟因资产(住房)升值而产生的对收入水平的期待。
DIY文化在城市里没有需求,在农村没有技术人口来支撑。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在个人层面缺少交集。于是“车库里的创新”就无从谈起。
莫非有人坚持不懈地在送囧?
再来朵花平衡一下
不能同一个帖子又囧又花,只能给你上一个帖子花了
我再举个别的例子,你看看,比如
都是粮食,大米过剩不等于小米不缺货
还有,都是水果,苹果过剩跟鸭梨缺货也可以同时发生
虽然都是劳动力,也不都是一模一样的,还有种类和水平等等的区别,毕竟也工业化这么些年了,不是劳动力等于力气的年代了,劳动力短缺跟劳动力过剩的现象确实可以同时发生,比如有的行业劳动力短缺同时有的行业劳动力过剩
比如美国,自己的失业率摆在那里,还要接受移民,接受高科技的技术移民可以理解,问题是连非法移民都要,原因是高价的白大米过剩,低价的墨西哥小米短缺
对吧?
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
唉,我希望我把这点事儿掰开来也揉碎了
有个毛的人才储备。
你去看现在各行业,哪里看出来是毛时代培养的人才和工人了?
这个问题,说不定是劳动法造成的。
大约两年多前,我去香港,买了本饮食杂志,找好吃的,里面有篇文章,是采访餐馆老板,老板大吐苦水,说被政府的最低工资搞得很惨,事情是这样的,洗碗工的月薪涨了,忘了多少钱,应该要7,8千港币,问题是前台的侍应虽然不在最低工资的行列,但没有理由洗碗工涨工资,他们的工资不涨,然后楼面经理看到侍应涨了,没有理由挨了那么多年,由侍应做到经理,工资只比侍应高一丁点,于是也要求涨。而饮食这一行,竞争激烈,老板根本不敢对顾客加价。
可以想象,有的老板资本雄厚,可能就范,允许员工的工资加上去,这样的职位,起了个标杆的作用,当然也有老板利润不够厚,不愿就范,不加工资,员工流失,重新雇人,但工钱比同行低的话,待业的人宁愿等,也不愿受雇,很自然就会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情况。
那个时候,还没有反自由行,生意已经难做,现在看,失业增加是可以预料到的,年轻人闹事也是可以预料的,看看旺角被捕的人,除了学生,有多少是无业的?
这个故事,不知道与国内的现象有没有共通之处?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大量人员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巨量资金流入市场,物价暴涨,但是掌握资金的是少数房地产商和不事生产的暴发户。于是并没有资金投入生产,但是物价却上涨了。由于城市拆迁较多,补偿也较高,这些暴发户很多是城市居民。
由于房地产业繁荣,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行业疯长。比如装修之类。
由于暴发户的存在,与直接消费相关的行业得到疯长。比如饭馆之类。
但是,人吃饭毕竟是有限的,何况暴发户们吃饭也就那么回事。
所以结果就是物价起来了,生产性企业去并没有起来。
那么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工人呢?
并没有获利。
而且他们的企业也由于消费物价的暴涨遇到了危机。
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既然暴涨,那么相对来说,其他行业如果维持原来的水准,就算是衰落了。
特别是,由于物价的暴涨,国家必须提高工资进行应对。在一般情况下,工人的工资大多就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略有结余的状态,物价暴涨,工人就会遇到生存危机。那么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国家就必须提高工资。
于是结果就是雪上加霜,本身就相对衰落的“实体经济”,在人力成本提升之后,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衰弱。
于是出现了房地产业狂欢与经济不景气并存的状态。
看来,房地产的畸形繁荣真的很可怕呢。
国家现在又开始搞房地产了……
看来又是一轮新的经济冲击。
考虑到国家经济从2008年至今已经经受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冲击,筋疲力尽说不上,略有虚弱是必然的,那么这一轮的疯狂会不会勉强撑到明年两会就终结了?
话说,我记得某相当年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搞()经济是很有一手的,名义GDP增长率个位数,差点不到半十,后来硬是修正到“正常”。但是别人搞经济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名义增长率远远高于实际增长率,每次修正都是大幅度降低,从几十修成十几,像他那样从几修成十几,还是很少有的。
话说,这一轮的疯狂会不会勉强撑到明年两会就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