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所经历的---- 中国大学 vs 美国大学 (1) -- bnugirl
我入校第一学期就是提项目组“还账”,就是之前向学校借钱,然后用发票还钱。nmd发票才有70%,还明显不全是借钱这段时间消费的,因为其中有的吃喝之类不能报销又是近万,剩下的只得了一句话“实在不行买假发票吧”。老板师兄们轻松吧
唉,至于说扎堆报销还要排队半个上午、手续不全各种跑...这种事情,如果自己不清楚,全让别人最后接手甚至说擦屁股...真应该替别人想想
从孩子家里回来后一个宿舍都在挠头
这就是思维定式的问题
人分为三种
1、爱好物理,但是分数不够
2、分数够,但是不爱好物理
3、分数够,爱好物理
高考作为分数筛子,把第一种给筛掉了。美国大学入口相对宽松一些,可以多重申请各个学校,就把第二种给筛掉了。
一进一出,就显得美国物理系爱好物理的人多起来了。
如果没听明白,但是也没说什么,多半是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是逆来顺受的问题。
从主题帖看到这里,我很能体会你的感受。尤其是现在有小孩子了,经常是看着他们很可爱,又经常觉得他们很不可理喻。有时候往往就是从不同角度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说到中美或中外之间的差异,个人感觉,存在就是合理,不是一个点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面的问题,得从一个大的系统去看。也是很有意思的。
的确有你所说的现象,不过总感觉应该是以前的情况了,现在应该少了。以前是能上大学就是跳进龙门,现在大学生太普通了,上了大学还得考虑毕业后就业的问题,选专业应该现实很多。你说的动力不足的那些学生是不是因为选不到好专业,就暂时先找个地方随时准备跳槽的。象以前有不少人进了大学后,什么都不上心学,只管托福GRE,基本属于此类。美国这边,上大学学什么都是自己想要的,学习动力的确大多了。
我看到一个亚裔面孔,就习惯性的想和他们讲中文,除非是完全确认不会讲中文,和亚裔面孔讲英文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可能不少人和我一样的情况
至少也得要国外医院的出生证明,加上有法律效力的翻译文件才行啊。
以前封建时代凭借着垄断,知识分子成为食利阶层以及统治阶层,但随着社会进步,这个阶层最终会退化乃至消亡。如今的重商主义算是从根子上挖了知识分子的老底,有真本事的成为学术圈一份子,其它的老老实实去打工。
本科不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人关心iTunes U,以及 coursera.org 这类的?都有课程直接放到网上的。如果是纯粹希望用英文学习,不计较学分的话,也是很不错的资源。
这个还真不是为了学到东西才去干的,单纯获得信息的话,直接狗搜最快捷,这个年代狗搜技术是不断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
但是人是沟通动物,一个人苦思冥想,活着干读报告,对自己的兴奋点联想能力,远不如在跟别人一起讨论甚至辩论的时候来的多。当然前提这个人还是能够沟通与说话的,都是达斯汀霍夫曼那样的Autistic Savant,是不可能通过沟通获得灵感的。
问题是大部分人不论多有才华,达到达斯汀霍夫曼那样的水平还是很少的,因此大部分人还是需要通过讨论表达从垃圾分析中找到闪光的地方,因此这个表达与沟通能力就很重要了。
如果没有落户的需求,计生委只要证明该人没有在我处办理准生证,然后该戳就完了。本来就没有在他们哪儿办理准生证啊,他们只是证明一下这个事实而已,可是他们偏偏就喜欢拿权利难为别人。
沟通以及表达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文理学院的学生一般积极性好些。
很多州里的公立旗舰大学一堆混毕业的,1/(1/2+1/2)=2的笑话来源一般都是这里,但是学生反正不在乎,老师教简单点、给分松点就能混过去。差点的一些公立大学因为有很多第一代大学生,学生反而积极性很高,但是又不灵光,这才是老师的噩梦。
私立名校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怎样了。
是真正前沿科学,必须研讨的课程。有些教授在公司里兼职,但是要保住教授的头衔,学校会要求必须一/两年开一门课。
难道是要开一个“没有开过准生证”的证明,而且这个证明必须在计生委开过准生证之后才能开?
第22条规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