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李品仙与唐生智的私交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八十九 -- 习之
李品仙与唐生智的私交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八十九
习 之
李品仙与唐生智原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①的同学,北伐之前,李品仙一直奉职于唐生智的手下。北伐之时,唐生智之部连战皆捷,都与李品仙戮力同心,鼎力相助不无关系。唐生智被迫下野后,李品仙的旧部归白崇禧所辖,但李品仙对待唐生智仍以自己的长官对待。
抗战开始之时,李品仙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军长,唐生智则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城防司令。但当时正处在上海战事刚刚败下,南京城已是无兵可用,无险可守的状态。作为南京的城防司令,随时都要做好牺牲殉国的准备。当时李品仙兵驻徐州,白崇禧路过徐州时对李品仙说:“孟潇②这次是非常的危险,他的一切后事又是你的责任了。”李品仙听了神情黯然。第二天,他立即派了一个营的轻兵开赴浦口悄然驻扎,以作策应。果然,到第四天,唐生智从南京突围出城时,李品仙立即命令早为之准备的轻兵出兵接应,方保得唐生智安全无恙地撤退到了徐州。
南京失守后,唐生智辗转来到武汉面见蒋介石,请求引咎辞职。蒋介石念其当时他在南京大敌当前之时的大义凛然的气概,当时将其搁置未议,直至次年才免去所任之职。唐生智也以父亲病重为由,返回湖南东安原籍闲居。这时的李品仙却在大别山地区担任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带的防守任务,身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1集团军总司令以及安徽省政府主席等五六个要职。他把自己每月的薪奉的一半寄给辞职闲居在老家的唐生智,每逢年节还要特送节礼。唐生智每每向人说,他一生之中革命屡遭失败,唯有一事没有失败,就是交了李品仙这个朋友。
1944年,安徽省参政员选举,除去中央指定的名额之外,实属安徽本省自己可以有权选举的名额只有四名,但角逐者却高达五十名以上。于是,这五十多名角逐者纷纷找中央有关要人出面举荐,李品仙均置之不理。不料,在正式选举的前三天,唐生智修书一封推荐一个名叫刘启瑞的人,请李品仙美言促成,而唐生智推荐的这个刘启瑞,安徽省的这些参议员又都不太熟悉,使得李品仙相当为难。李品仙只好亲自拜访安徽省参议会议长江彤侯,说这次选举,其他人他都不参与意见,唯有唐生智介绍的这个刘启瑞,他必须促其成功。中央任何人所来的推荐电报,他均可不理,只有唐孟公③的这个举荐他为公为私,为道义所关,他都不得不服从。江彤侯把李品仙这番话向其他参议员说明,大家均为李品仙的为人仗义所感动,一致为之捧场附议。
后来,这刘启瑞当选为安徽省参议员后,也曾给李品仙拍了一封电报致谢。李品仙拿着这封电报对人说:“其实,刘启瑞应该谢的人不是我,而应该是唐孟公。我只是服从唐孟公的命令而已。”
——————————
注:①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
校。创建于1902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
校,民国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②③ 孟潇 唐孟公 孟潇、唐孟公均指是唐生智。唐生智
(1889.~1970.4),字孟潇,号曼德,湖南东安人。保定
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
军前敌总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事参议院
院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等
职。
作为南京的城防司令,唐生智配得上您以上的赞美之词吗?关于当时南京守城之战的书籍很多,大家的公论是:一个率先弃军逃跑过江的总司令对不起还在战斗的十万将士和几十万老百姓。
您的以上文字感觉是直接引用而来,而且估计引用的是台湾方面某些人的回忆文章。曾经读过台湾出的《传记文学》,前后有几十本之数,所以对某些气息有似曾相识之感,大家彼此好像不是活着同一个历史里。个人感觉在引用此类文字时还是必须仔细甄别为好。
只不过此事深究的话说不定就究到委员长头一,最后不了了之了。
看看都刷到八十九了……
这劲头是要屠版啊。。。
以后大家打开人文艺术一看,呦嗬,全是民国洗地文。
这几件事能看出来这俩是好东西么
守将弃城逃跑,成就了“大义凌然”;
‘选举’任人唯亲, 便是“为人仗义”;
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龌龊事,描画成“遗闻佚事”。
楼主继续慢慢贴,我很有耐心慢慢看。
没办法收回,出来申明下。
我就不必评论了,每人献花一朵〈此注:楼主除外〉
这才是本篇更加适合的标题
我代表月亮原谅你,。
"攘外必先安内"等于"攘外必先杀内",而且还是在日本人在中国国内的情况下,日本人占的中国的地方不算"内",也不需要"安",只有杀土共算"安内",这应该是民国继承中华文化最好的例子
首先我要谢谢诸位热情的参与拙文的讨论!
不过,我想就二个问题提出我的一点看法,提供大家进一步讨论:
一,有人说“以他在南京的表现,枪毙都不为过”,我觉得说这句话的可能不太了解当时的情况。据我所了解的史料,当时蒋介石召开会议商议南京城是守还是弃的问题。当时除蒋介石想守以外,其他的人无一不是觉得只能放弃,而蒋介石说要守,也不是真的要守,他也知道守是守不住的,且在一月之前就做出了中央机关转移重庆的决策。他说要守只是因为一个泱泱大国的首都,不战而弃,太没面子了。在这种状况下,唐生智站出来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这就迎合了蒋介石的内心想法,故此才有南京保卫战一说,不然南京城只有一枪不放,逃之夭夭了。 再说,最后他敌不过日军而弃城,也是有蒋介石的指令的。 作为蒋介石也深知唐生智虽勇气可嘉,但最终南京城是守不住的,他只是要唐生智抵挡一下,尽可能地挽回一点他的面子,二是为他及政府的撤退多赢得一点时间而已,故曾电报告知唐生智:“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所以,后来唐生智到武汉面陈蒋介石负荆请罪时,蒋介石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他是有此因在前的。 试想,他的这个表现,难道要枪毙吗?如果他要枪毙,那国军所有的高级将领则将要统统枪毙了!
二 也有人谈到李品仙的“仗义”之举,实为任人唯亲。 我觉得这是也须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不能拿现在的认识水平来看,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俗点,要拿当时人们普遍的认识水平来看才行。不然历史上的先贤,就肯定没有一个好家伙了!就本件事而言,首先不是有几十个上面来向他打招呼的,他不也一概置之不理吗?按现在的话说,那不也是“廉政”吗?
好了,大家说了那么多,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也说这么二点,参与大家的讨论。
但此贴在下献花一朵,只为您的探讨问题平和的态度,和您介绍了更多您评论历史人物所依据的史实,这样我们就可以就事论事的讨论些东西了。
但是献花不等于同意您的看法,相反,我依然对唐生智观感不佳,品论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只有奉为英雄和拉出去枪毙这两个选择,就算唐不至于要拉出去枪毙,那也不等于他就是英雄了。
战前会议,大家都认为守不了,蒋执意要守,他站出来挺蒋,还说出来“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这样的牛逼话,这就勇气可嘉了?这么说了,那么唐做到了吗?您受累,请告诉我他之后的哪些光辉事迹称得上您给下的“大义凛然”这四个字?当然他保全自己逃出来也能理解,毕竟比当汉奸的那群国民党将领们强,但和那些为了保卫国民,真正做到誓死不退的那些响当当的英雄又如何?没有超出常人的付出和牺牲,没有超出常人的精神和意志,就能成为英雄,古今中外您能说出哪怕一个吗?唐就是个一般人,和我一样蝇营狗苟的一般人,我凭什么认为他就“大义凛然”了?
我想我们臧否历史之前,还得有一个大家都承认的基本价值观,否则您在这里找知音,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