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对刘牢之的评价 -- 支持李梅
刘牢之是军人不假,可是他首先是人,而且,在王恭所谓兴晋阳之甲的时候,刘牢之不是不清楚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的倒行逆施,以当时的封建论理道德和正统的观念,清君侧是很受拥护的,为什么刘牢之出现了首次的背叛呢?因为他贪恋官位,从
一个普通参军变成都督六州诸军事的方面统帅对刘牢之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比做人和公理
还重要。此外,王恭对刘牢之的表面的轻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第一次他的背叛
虽然因为是利欲熏心但是包括司马光在内都没过多的谴责他,就是朝廷内外对他抱有理解的
也有人在,但是,后来,他出卖司马道子父子并且准备对付桓玄的时候,为什么连刘裕、何无忌这些人都反了呢?“一人三反,何以自立?”一个人不论是军人还是政治家,如果毫无
原则,只有自己的蝇营狗苟的私利为主,随意变换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提出了政治主张,你以为会是什么高明的东西吗?一个从事政治的人,(军人也是从事政治的人),如果没有起码的利他观念和起码的信念,那么,他只能是最后变成垃圾,这是毫无奇怪的。
回来我们看刘裕,为什么,桓玄那么多的军队抵挡不住刘裕几个人的几千人马呢?是北府兵
的神话吗?不是,因为在孙恩起义时,谢琰的被杀已经证明了北府兵的沦落。再者说了,几千人对付上十万人的虎狼之师,如果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内,桓玄怎么会一败涂地呢?所谓
的原因就是人心的向背!
桓玄是阴谋家,他不如他的父亲桓温,因为桓温是权谋家,权谋家往往要权衡利弊,而阴谋家只要既得利益。桓玄以欺诈取天下,称帝一百天,天下人心背之,刘裕趁势而起,一呼百应。当公理展现于光天化日之下时,实力的较量就演变成道义的较量,你信不信?我信,这话是祖父和我说起的,他说当年国共之战和抗日之战,为什么都是以少胜多,人心是最大的
砝码。怎么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呢?就是这个意思。老百姓平时是棋子,但是,他们
的印象一旦形成共识时,能力就足以改变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后来称帝的刘裕在当时就是正义的化身。而刘牢之居然连这样一个道理都没有搞明白,我以为他不配做军人,至少不是真正的军人,说成走卒更合适。
而且,刘牢之的阴谋的本质和桓玄没有区别,所以,包括他的儿子刘敬宣在内的人都认为他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归路。所以,他只能自杀。这是一切专门耍弄阴谋的人最终最好最可能的
归宿。把这样一个人,一个比较卑污的人说成无辜,我认为是对历史的嘲弄。
《东晋门阀政治》是一本好书,但是,他不能告诉你所有的道理。
炮变成毛笔了。
同意。刘牢之的选择属於“非受迫性”选择,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担负责任。
好文章。
所谓功狗,无论怎么功高盖世,总是要找个主人来投的。如果主人对他不好,只想另投他主,不想取而代之。牢之一人三反,都是弃旧投新。如果说他是阴谋家,这阴谋倒也是浅了些。
刘牢之本来应该是刘裕,他比刘裕的条件要好的多,如果他有效地利用王恭挟其以自重,后来的历史可能改写,但是,刘牢之不是一个具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热衷于官位的本身,这让他最终把命也送掉了,而且,还留下了骂名。
好文章,难得。
你这种说法并不稀奇,就像我说的,以往绝大多数对刘牢之的评价都是围绕这他的性格和才智展开的。而他的性格和才智也的确存在着缺陷,中国的史家总是喜欢在这类小细节上作文章。但这些细节是不是就能真正的解决历史问题呢? 要说贪恋权势,刘裕不贪? 先是为不反桓玄而弃刘牢之,而后是为晋室而反桓玄,最后是反晋室而自立。这也叫一人三反了吧! 同是一人三反,为何刘裕成功而刘牢之获恶名呢?
可见“一人三反,何以自立?”并不能真正解答历史问题。我本人信奉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我相信历史的发展是有其体系的。刘牢之的时代正是门阀政治的末期,而在其三反的过程中,北府兵完成了从门阀政治的工具到独立力量的转化过程。没有这一步,刘裕后来的成功起码会困难得多。就象军事学的形成,从开始的混战到后来战术战略上的成熟,靠的是无数经验和实例的累积,孙武写<<孙子兵法>>也是对先人经验的总结嘛。
之所以说刘牢之最终的失败反映了本来是门阀士族的工具的伦荒武将转化为社会统治力量时必然出现的曲折,是因为武将要成为统治力量需要经验与客观条件的累积。刘裕并不是偶然出现的,就算没有刘裕,也会有张裕,陈裕来完成对门阀政治的最后一击,但,刘牢之的累积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