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统计的二三事 -- 不器

共:💬137 🌺1113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又见3000万,你好歹搞科学研究的

能严谨一点么?

家园 我倒是很奇怪真有人相信

也很奇怪当年有人相信蓝田股份的数字。

家园 窃以为地方统计造假与宏观统计结果不对立

我相信楼主说的都是实话,但这个实话不足以否定天行贱转发的观点,要否定,需要两条件:所有地方虚报,而不是瞒报,上级统计组织无修正直接采用虚报数据。

中国gdp数据不太离谱,可以从发电量,汽车销售量,石油消耗量等等所有的实物数据看出来。当这些实物数据都超过美国(农产品总量数据则远远超过),而gdp却只有后者三分之二,可以肯定的是,地方虚报的数据一定被修正过

毕竟许多数据不是从基层汇总上去的

家园 郭凯:提高统计质量刻不容缓

本文郭凯写于2010年,现在看起来仍然很值得参考:

原文写于8月底,发于一周前的《瞭望东方》。写此文的源头是因为看到了王小鲁先生关于灰色收入的研究。这个版本写得谨慎一点,随想版见横看成岭侧成峰。此文发出给编辑后不到一个星期,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发表了关于改革统计数据的一番谈话,其中包括公布环比增长率等。我没有任何小道消息,这次撞题,纯属巧合。

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全球经济陷入自由落体状态之时,从中国到世界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还有普通老百姓都在关心同样的问题:中国经济表现如何?经济减速有多严重?经济复苏何时发生?直到那时,一个原本只是专业人士才关心的事实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国既不公布环比GDP增速,也不公布用支出法核算的季度GDP。所谓环比增速,是指这个季度相对于上个季度的增速。它与中国惯常公布的同比增速不同,同比增速衡量的是相对于去年同期的增速,环比增速比同比增速更能反映短期的经济走势。而支出法核算的GDP指的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耳熟能详的四大块。只有知道了这些数据,才能知道各种需求的强弱。后来,尽管国家统计局亡羊补牢的开始公布支出法GDP的各项增速,但仍然十分小心的说这些属于初步核算。国家统计局并不是在谦虚,中国支出法GDP的核算能力仍然相当弱。而至于环比增速,因为春节的影响,国家统计局至今未能找到解决方案。

重提这些,是因为这是一件很典型的关键数据缺失,从而使得政府制定政策难度增大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最后的危害并不太大,毕竟即便没有精确衡量,经济的大体走势还是可以从各种其它信息中推算出来。但有些数据,比如说通货膨胀,其精确性的高低就会对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胀的水平不仅涉及每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制定货币政策要关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胀率相差一个百分点,甚至半个百分点,都有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松紧需要进行调整。可是,不仅中国的通胀数据时常遭受普通百姓和学者的置疑,人民银行在有一段时间甚至另起炉灶搞了自己的通胀统计。网民的置疑是一回事,而当中央银行都不敢相信统计局的通胀数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还有说不尽的房价。国家统计局的房价数据不仅跟发改委的数据打架,统计局数据所显示的房价水平之低,增速之慢,似乎已经完全扭曲了真实的房价状况。如果房价的真实水平都没法在统计数字中体现出来,各种针对房价的政策究竟以什么为依据?调控是否成功又如何知道?

还有我们的收入分配问题,这个当下也许是最热门的问题之一。要调收入分配,至少得知道人们有多少收入,收入从何而来。最近广为关注的王小鲁先生关于灰色收入的研究,就让中国官方收入数据的可信度遭受了严重考验。根据王小鲁的估算,2008年中国居民“隐性收入”高达9.3万亿元,其中“灰色收入”达5.4万亿元。这个结果会完全颠覆所有已知的关于中国收入和收入分配状况的统计。诚然,王小鲁的研究方法存在商榷余地,具体的数值不可能完全作准,而且如果收入真是“灰色”的,真相也可能永远都不可知。但除非王小鲁错得一塌糊涂,完全不着边际,否则我们的官方统计怕是存在重大遗漏。

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的差强人意,并不是统计局一个部门的问题。事实上,尽管有上面这么多缺点,中国统计数据质量这些年其实有了长足的进步。换句话说,过去我们的数据问题更严重。中国是个转型国家,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动中,做好统计的挑战也相当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统计本身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人那么聪明,那么勤奋,不可能做不好。如果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更多的恐怕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投入问题和制度问题。中国需要一个现代化的统计体系,需要更广泛的覆盖国民经济的每个角落统计基础设施,这些都要求人员和资金的投入。让统计数据摆脱政治的影响,中国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太大动干戈,比如说,各地统计局能否考虑改为像海关和银监会那样中央直属?

中国的经济政策会越来越由过去大手笔的改革变成细致的微调,所有这些都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好的统计数据,政策制定者就会像是没有仪表凭感觉在开飞机。坐在这样的飞机上,颠簸还是小事,出大事故的风险怕是也会成倍提高。

家园 连发三个回帖,早已是心情澎湃,严谨不了啊
家园 带着问题往前走,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看得出兄弟还年轻,本猫倚老卖老几句废话,一颗赤子之心不要灰了,以后慢慢你就会发现,不止统计,这个国家所有事情都是如此,甚至全世界所有事情也都是如此。但凡能看到的,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团体的个人的,值得骄傲的成绩,值得佩服的成就,背后都是一本烂帐。世界的光鲜背后,原本就是污秽龌蹉,哪里都是如此。如果只看黑暗面,到哪里都只会是垂头丧气。毛泽东当年一心救国加入组织,尚还被组织反复炮制多少回?他有一次灰了心放弃了,哪有今天的中国?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来成大业者,无不是牢牢记住这十六字,咬紧牙关往前走。共勉。

通宝推:桥上,范进中举,rentg,四夕乐,aaa313,休眠火山,
家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说的不是河里,是楼主所说的社会。

我也是完美主义者,如果是我在楼主的位置也一定会走一样的路。不过我现在也意识到这个社会本就不是完美的,各种黑暗和造假本就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如果不这样,有人的利益会有损失,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所谓挡人财路胜过杀人父母。理想状态只能存在于理想中。

当然我不是说同流合污,关键是立足于现实来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当然我自身也做不到,因为这需要对人性和这个社会的深刻认识,所以我也只能在这里空谈。

当然我也不是为了在这里水一贴,我想说的是,楼主大可不必关注楼里的人的意识之争,这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屁股”所在,就像鸭子不可能说服鸡认为游泳是过河捷径。楼主的目的应该是来说一下自己所接触到的统计工作,而不是来找认同的。隔行如隔山,楼主的文章让人能看到一个工作的另一面,不管怎样,我感觉很受益,所以希望楼主继续。

家园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越老越是明白这十六字的不易啊。

这辈子估计都做不到了。

家园 我相信LZ所说的为真。但如此下去,gdp总量如何保证如实

反映经济运行。照lz这个操作,我们的gdp早50年就超过美国了。

最早听忙总说过,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都是讲政治的结果,正真掌握真实数据的是国秘二局,具体他们是如何核实数据真实性的,也不知道。

如果中央的数据来源不是靠地方汇总,他们如何统计的?也太匪夷所思了。

家园 做过一段数据工作,确实如此,不过变化明显

应该说过去10年中国数据统计进步很大,刚开始都是大家自己报,很多上面要的项目都是奇葩数据,我们根本搞不定,当然就乱报,乱报很多年一开始和楼主一样有罪恶感,不过一开行业会,就发现其他单位比我们有过之而不及,越大的越牛逼。

不过自从上级2010年搞了系统,并且系统公开了,社会上直接查对,换句话说我们报的数据直接是透明的!这就要命了。一刀切的结果是2010-2012数据出来很多后遗症,不过2013开始数据就已经非常准确,没办法数据出来不准确,直接被发现,没办法瞎报。

所以,真正的还是要让社会有动力监督,比如企业的经营数据神马的,直接与税收挂钩,这些数据直接上网,企业自然会参与博弈的,透明化、技术化、让各个参与方有动力参与博弈,监督自然就建立起来,基层工作也好做点,实实在在做人感觉真好

家园 想了一下,再加16字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家园 【原创】数据还是有意义的

关键在于和兄弟单位横向比,历史上纵向比,所以单个数据没有意义,但是一比较就出来了。即使是吹牛,也不能凭空吹的,这就是做过若干次普查的老法师的经验。

比方A市一直比B市差,那么发展速度上面你可以快那么点,不过不能是人家几倍,造假也有学问不是?

家园 看来乱报数据是各行各业的通病啊

我和楼主不是同行,但我们行业有其特殊性,我们有行业内的统计报表,据我所知,以前也曾经较真,近几年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开展了几项大的运动,把几个系统彻底玩废了。

对于楼主所言,中央ZF是最直接受害人,我觉得有道理,但是那ZY统计局就是最大的施害者。

关于解决措施,我有一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的监察室,以县区为单位,每月随机抽取一个地方,基层上报的数据进行实地复核,发现造假的,视轻重对所在地的ZF、上一级ZF进行问责;对所在地的统计部门和上一级统计部门进行严重处理。

家园 统计调查队是中央直属公务员吗?

地方上的统计局和统计调查队不是一条线?

我在某次招国家公务员的名单上看到了参公招考里招了不少这个职位的。

能不能解释一下?

家园 财政局、税务局、银行才是了解真相的圣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