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26):庖丁解牛 -- 本嘉明

共:💬371 🌺3251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中芯国际不是在武汉和成都都有厂房吗?

这些地方都没搞好,到香港就搞好了?

香港最多就是多个港口嘛,芯片里面,运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台湾凭什么把技术给你丫?

家园 商榷吧

“中芯国际的产品虽然性能平平,但如果在香港设第二分厂,中芯出技术香港方面出资金,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大产能,是可操作的。多增加的产能,对国际市场倾销一部分,另一部分中央引导,在国内消化。芯片量大价廉,国内的可应用范围就更广,能开拓新产业机会,增加其他就业量。这样投资固然还有些风险,但肯定比全国大上高铁的投资小吧?”

中芯国际利用武汉重庆等地方的投资搞了很多厂,都是赔得一塌糊涂。中芯国际的问题不是出在倾销上,而是能力不够。很多国内芯片设计公司都不用中芯国际。

用这种“合作”来扶植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TG政策让利一样,落了下乘。

最好的办法是向新加坡学习,用组屋堵住“地产党”的路,逼他们转型。不狠狠教育一下地产商,他们不会主动转型的。

转型之路是尸骨堆砌起来的,而不是温情脉脉照顾起来的。

家园 香港未必需要更好

许是试验一下民粹破坏性有多大?

家园 大陆芯片上不去有二个原因

1、核心设备不可能对华出口(所谓隐性巴统),同样估计对香港也会限制,想想当年很多禁运设备都是从香港转口内地的,美国等不会不知道。现在很多设备甚至软件要求接入互联网,控制你的使用目的地并方便进行技术监控。

2、大陆集成能力不行,这点香港可能会比大陆好点。

香港要出现台积电这样的企业也难。

家园 台湾技术不多

集成电路设备控制在美国日本等国手上。

家园 瓦森纳协定对香港几乎没有限制

但有所谓最终目的地管控,就是不能卖到大陆去, 除此以外都是可以的。

当年蓝牙因为可以用于军事,对大陆管控,但是香港不在管控范围内,所以许多公司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交货地点,规避这个规定。

家园 香港工科很差,没有人才!

港人都去读神马会计,法律,人文学科。殖民地典型特征!

港大虽然排名前,都是搞理的,工科极差!

所有香港大学的科研经费加起来,还不如浙大。

当然,你可以说引进蝗虫人才,但香港人又要不愿意了。

家园 搞高科技产业,

虽然收益高,但其特点决定了受益的是少数人,问题仍然未解决。

家园 郎咸平说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告诉我们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是李嘉诚抛弃中国资产去英国,实际上他是在贯彻自己的这么一个理念——提高投资回报率。不管这个投资在什么地方,在英国也好,在中国香港也好,在中国内地也好,反正他只是努力地追求投资回报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092672395_0_1.html

家园 千金买骨

香港,是一个涂了金粉的农业社会,扁得差不多一指宽的高楼就是庄稼,地产党就是地主,小商户就是佃农,买了房的市民就是农奴。楼价畸高/工业缺失/“被殖民意识”浓厚,这些都扼杀了香港在经济上思维上,对世界的认识上,全面均衡发展的机会。对于真正上规模的现代大工业,不要说杀猪,他们连猪长啥样都没见过。香港的人文界思想界,眼界极为狭隘,学养极为单薄,董桥陶杰他们到英国留学,会学工程吗?说老实话,我看陶杰的文字,有时觉得是通过GOOGLE翻译在看一个英国兰开夏郡从没离开过英国乡下的45岁农民说话。

这样一批读书偏科的所谓“才子”,还要眼高于顶,看不起门口那个散发着重工业的汗臭味的“野蛮人”,奴家不劳你个臭男人来搭救......

我所说的“发展局”计划。其实失败的风险很大,但就算失败了亏了,上千亿的港币,鼓捣个10几年,热闹个10几年,还是行的,就当是富豪们做善事捐给红十字会了。这些项目的存在,宣传,争议,被游行被包围,会让井底之蛙的香港年青一代,看清别人家还有哪些新天地,不要再这么“西式冬烘”下去了!五四运动,想要替中国请来“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结果呢,今天德先生据说在香港,赛先生肯定在内地,谁比谁高一头啊?互相学习才是正道。“发展局”计划就是个巨大的“科普计划,启蒙计划”,不这么搞,香港还继续自闭着呢,还不开化呢。

这样的实业项目,要在高地价高工资的香港生存下来,第一要高投入高回报,第二产品要面向未来面向内地,第三要用工少自动化程度高。所以这对于解决当下香港青年人就业没有帮助------你们游行完了罢课完了,就去饼店打工好了。但这会让年轻人渐渐羡慕工程师的职业而不是那些所谓电台名嘴,去发愤苦读,接近这个目标。我要的是这个。

有人丢弃,就有人拾取;有人毁坏,就有人搭救。毁坏香港的,是只知道赚钱到死,毫无社会良知的地产党(当然他们也捐款,但不足以弥补其对社会的整体伤害);搭救香港,只能靠那个野蛮人了。

香港的GDP其实只有2740亿美元(2013年),大陆是91813亿美元。香港占3%,就是说,香港全年的GDP,大陆大概一个礼拜就都干出来了(这还是高估了香港的,因为香港90%是服务业,自种自吃,各种服务计价偏高。香港对大陆的有形贡献很少)。几个省级的土豪,中央搬不动,还要和颜悦色地劝他们赶紧多做点善事,表埋头赚钱,稍微讲讲政治------这种耐心,会维持多久呢?

家园 说到庖丁

就是展望未来的香港特区政府,会如何施政。这个庖丁,可能就是梁特首,也可能是下一任特首;可能是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首,也可能是整个特区政府决策层。

香港目前的特点,可以这么说:

1)北京完全不指望从香港得到哪怕一点点的经济利益,反正我不赔倒账给你就不错了。所以你发达不发达,无所谓。

2)同时,北京不能容忍香港衰亡,因为衰亡本身就令北京颜面尽失;而且衰亡会带来动荡,迫使北京收起笑脸,显出雷霆手段,陷入某种长期的上下对抗泥沼,由于国内舆论老实讲比较幼稚,可能迫使北京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昏招,从而在国际上丢脸。

3)而香港想要长期稳定,以目前的条件,相当困难。北京害怕问题,回避问题,已经拖得太久。现在被“占中”一逼,无法模糊,被迫表态,其实还是在见招拆招的被动之中。

现在有很多政治问题的复杂和黑幕重重,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但本着直面历史的态度,有些问题,比如香港高楼价的来龙去脉,那我们是可以回顾一下的,这里面没有任何可以故弄玄虚的地方,但说起来会比较长篇。

香港的高楼价,地产党并非罪魁祸首,甚至不是第一嫌疑人。简单来说是这几点:

1)TG执政前30年,逃港人数庞大,香港人口非正常增长很快。

2)由于英占香港地区里,只有很小一块是永久割让,其余绝大多数面积(新界)是租借,1997要归还,因此港英迟迟不予开发,400多万人口,猥集港岛(当时所谓的“市区”),促成“地少人多”的社会心理。

3)由于联系汇率政策,港币同美元挂钩,港英当局拱手让出央行职能,无法控制货币发行(理论上讲,只要拿来美元存入货币发行局,就必须对应发行港币)。而香港借大陆开放之利,当居中买办,收益巨大,大量美元涌入,必须发行港币,形成长期的货币超发。

4)在货币超发下,普通市民抵御通胀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购买住房保值。

5)67暴动后,港英了解到TG无意收回香港,并错误解读为97年后,可以“主权换治权”(即主动归还已割让地域的主权,换取大陆同意,仍由英国负责整个香港地区的治权若干年),从而自麦理浩时代起,大规模开发新界,房产业形成良性循环。而市民被压抑很久的购房刚需,得以释放。

6)“中英联合声明”后,前景明朗;香港社会的财富总量又高速增长;港英当局的“土地财政”刻意制造高地价;房价上涨过快,诱使大批工商业主放弃主业,转而炒楼;普通市民既为保值又好赌敢于冒险;银行推出10%首付的按揭贷款。所有这些因素累加,形成惊人的狂涨效应,自1990年左右开始,10年涨了10倍。

香港的社会病,不是打击几个地产党,就能治愈的。地产党的豪夺,初期很大程度上是顺势而为,现在才是尾大不掉。最好的办法,是维持房价(或缓降),在年复一年的通胀中能够“实际降价”,同时提高市民收入,转移支付缓解贫富差距,使后来者买得起房。如果用这套方案,而不是一味“打黑充公”,那么地产党其实是可以争取的统战对象,关键是找到对的路,官商愿意一起走。

这个要仔细说,篇幅就长了,这里先说个大概的意思。现在网上有些文章,说香港“气数已尽”,或者亲中的《大公报》直斥所有社会动荡,是英美搞事,当局无辜。这两种说法,我看都不对。

通宝推:卢比扬卡,打铁的,
家园 楼主高看香港了

文中自己也说了:软性经济

董建华曾想搞过高科技和中药,机会稍纵即逝,香港是在向正常中国城市定位回归的过程中。

家园 本大的着眼点在于房价上涨的理由

哪怕有1万条理由,也不能成立。类似条件的新加坡,现在人均GDP更高,高端房价相差也不大, 但是通过祖屋制度,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

房价,归根到底是一个收入再分配的问题。香港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房租是大头,香港社会80%的财富创造都归于房地产的这一条链, 已经人神共愤了。日韩台湾, 多少有自己的工业,房租占工业的比例不大,所以房地产参与全社会财富分配的比例远比香港低。人类历史上房地产如此之大的比重,香港可算空前了。

香港实行15%的均一所得税,0%的遗产税,纵容富豪巧取豪夺, 已经充分表明了富豪吸血社会底层的格局。

不彻底打破这个格局,香港永远不会新生。芯片厂之流,就算建起了了, 惠及几千人而已,也是周氏婆婆妈妈式的维稳,不值一提。

通宝推:我们的田野,廣雅疏證,天狼星,
家园 没错,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香港地产党正过着有史以来最好的日子,舒舒服服食利的同时还能顺利操作民意把怒火引向政府和大陆,指望他们退让,怎么可能。这是一场战争,幻想说说软话撒点钞票就赢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家园 现在时间点不利

现在芯片厂成了吞金怪兽。投资一个14nm的芯片厂,金额估计在300~400亿美元左右,将近2500亿港币,中芯自己也没有玩过,没把握。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肯定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投28nm以上的芯片厂,建设3~5年,建成的时候已经落后了,不被港怂骂死?

中央政府一定要中芯干,起码补贴40%,也就是1000亿港币,港人再投资1000亿,中芯去银行贷款500亿,项目失败的可能高达70%。

有这个钱还不如请远大去,1000亿港币的启动资金,贷款2000亿,一共3000亿港币的资金,市场价买几块地,准备建15万套公租房,做租赁市场,把房子的租金打下来。哪个地产商不服,就在他家楼盘的附近开一个新盘。

租金降下来了,这个社会才能恢复活力。

通宝推:水过云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