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F135发动机 -- 晨枫
看到一段文章,有些数据有点意思。
F135的核心发动机与F119相同,也就是说,高压压气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是相同的。风扇(据说军用战斗机涡扇里风扇包括低压压气机?)和低压涡轮要加大很多。这是为F-35单发出力要求大大提高而考虑的。只要放弃F-22的高速要求,这其实不难做到。民航发动机的核心发动机不比战斗机的大多少,靠的是高得多的涵道比,而外涵与内涵的推力之比正好等于涵道比。这样,在核心发动机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8:1的涵道比就比1:1涵道比的推力增加差不多8倍。当然,同样核心发动机大大增加涵道比的话,很多功率要转换到外涵,内涵推力肯定要下降,这只是一个比方。
F110的涵道比大概为0.87,F119据说在0.3~0.33,那F135呢?文章说,57%走外涵,48%走内涵。这里肯定有笔误。要么是57:43,要么是52:48,也就是说F135的涵道比至少1.08,有可能高达1.36。这比F110或者F119高得多了,难怪军用推力和加力推力可以做得那么大。问题是,这么高涵道比的话,高速性能肯定糟糕,性能最优区上缘实际上在跨音速,M1.6的性能好不了。个人估计,跨过音速后,外涵出力急剧下降,主要是内涵在干活。所以所谓F-35全机内挂载所以可以有效地满“外挂”达到M1.6,这可能是一厢情愿。
F135的压缩比达到28:1,比F119的26:1还高,这是靠两级低压涡轮和加大的低压压气机做到的。同样,这是为跨音速以下的速度优化的。为了更大的推力,与F119相同的核心发动机要达到更大的出力,所以热工参数进一步提高。简单地说,温度更高。发动机设计的最高温度是一个“软极限”,这可以在可靠性、耐久性和最高性能之间折中。现在还不清楚F135是否在可靠性和耐久性上做出牺牲。考虑到这是单发应用,前景似乎不是很光明。但另一方面,F119采用单级低压涡轮,F135采用两级低压涡轮,这是增大风扇出力所要求的。这不仅增加起飞、低速到高亚音速段的推力,还对F-35B的垂直-短距起落特别有用。事实上,两级低压涡轮的要求正是由F-35B的STOVL要求决定的。这对F-35A和C是有点“奢侈”了,但也留下了增推的余地,以后F-35A和C提高最大起飞重量的空间很可观,但高速性能依然受到高涵道比(相对于战斗机发动机而言)的瓶颈的限制。
F135和F119都采用三区加力燃烧室,所以加力不是“要么全开,要么全关”,而是可以三级调节。另外,加力燃烧段有弯曲涵道,对发动机涡轮有所遮挡,改善隐身。
F135的推力要求达到191.27kN,实际F135-100(F-35A)和-600达到182kN加力推力,120kN军用推力,F135-400(F-35B)的加力推力有所下降,“只有”180kN。但PW漏过口风,说理论最大推力可达220kN。这当然是不考虑bleed air和各种损失的理论极限,可能也在温度的极限。
说道温度,F135的叶片温度已经超过材料融化温度,全靠冷却技术在撑着。不得不赞一下美国的发动机技术!
另外,PW透露,F135的重量比F119多600公斤,那就是2370公斤。结合182kN的加力推力,莫非推重比是……7.83而不是传说中的11???
另外看到一段,英国人在研究“台风”与F-35整合的问题。在“红旗”演习中,如果“台风”与F-22合作,一般是F-22在高空高速巡逻,通过对全局的态势了解指挥当炮灰的“台风”出击,并在对手太硬的时候自己直接出击,帮“台风”砸门、拔牙。但F-35不能这样用,没有足够的速度和高度。F-35只能在空地作战中通过比F-22更优秀的ISTAR(Intelligence Surveillence Target Acquisition Reconnaissance)和隐身指挥“台风”,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出手帮忙,拔掉对方指挥通信或者防空基地,但对制空作战中的作用只字不提。
F-35在空地作战中的作用从来不是问题,但作为美国之外盟国的主力战斗机,空战永远是第一任务,F-35用于空战主力会怎样呢?
根据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的文章,在6月23日一架F-35的F135发动机发生起火事故后的全面检查中,有5台装机的F135发动机没有通过检查而被取下,其中飞行时间最短的那台只飞了66小时,起火的那台飞行时间也不长。
从以上信息来看,这次一共有6台装机状态的F135被集中发现出了问题,不清楚这次全面检查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但6台所占的比例应该不小。
另外,在6台中就有至少2台的飞行时间很短,甚至只有66小时,这很有点让人大跌眼镜的感觉。
随着试飞强度的增加,进来问题转移到发动机了。不过我不是太担心,这种具体的技术问题给点时间总会解决的。
”解决”技术难题之后,跟最初的目的离得有多远了。
F35再见,A35你好。
他们还有F22呢。理论上他们180架F22对付地球上任一单一国家空军都是有把握的。再说他们还有F22生产线重开这个选择?35当空战主力只有盟国。35出售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美国有军事条约的,这些国家和第三方动武基本上都会牵扯美国。自然有很大可能将F22牵扯进来。从这个角度看,35空战能力稍弱不但不是缺点,反而成为盟友间紧密联系的优点。要是空战能力强反而不好。甚至有可能就不会出售了。
所以还是我在歼20刚出来时说的:等歼20量产服役后,用来“打倒美帝国主义”还是不太够的;但用来“打倒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是足够了。F35作为四代/五代的低配机型,跟F22的战斗力相比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差距的。
但盟国空军是要靠F-35包打天下的,从天上打到地上,F-35空战不力怎么办呢?
只是盟国是把这当成空战、空地兼优的“全能”战斗机来购买的。盟国没有高低搭配的能力,更没有空地搭配的能力,要的就是全能战斗机。
闪电II可能成航空史上的短促的闪电
因为只有美国有f22这种争夺制空权的高级货。所以在剧烈冲突中盟国将不得不依靠美国空军的f22。至于一般冲突,能够抵抗f35的第三世界空军就不存在。因为35空战不如22,但实际上的战斗力还是比三代或者三代半要高。所以即使发生了美国不参与的盟国单独对某国家冲突,35胜任还是有余。不太可能发生空战不力的情况。
f35这些问题都是强者的烦恼。实际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f35和天顶星科技也差不多。很多国家还有大量的二代或者三代早期型号呢。
比如,假如第二次马岛战争又开片,英国凭借35理论上完全可以轻松击败阿根廷。35对付这种冲突包打天下问题不大。(前提是老毛子或者中国的四代外销机不大规模出口。实际情况也就是老毛子的四代外销没影子;中国的四代出口即使解决了发动机,大规模出口也是不短时间以后,还有各种限制)
通过大量扩散f35,实际美国的盟国也将被迫将本国的事关全球的决策依附于美国。尤其在牵扯到大国之间的冲突的时候形成依赖(其实就是针对中、俄吧。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这个资格)。相当于只有美国能够决定重大冲突是否发生,烈度等,对盟国的控制力比外销f16的时代实际加强了。这可能是美国有意这么搞的。也可能是无意中形成的这么一个副产品。从这个角度看35也是必须要搞下去了。
事情总是有特殊情况的,比如日本和韩国,F-35要面对的可能就是中国的歼-20了,这就有点吃力啊。换句话说,依靠F-35的话,他们就没有独立的国家安全政策了。毛子的T-50出口后,对F-35的压力也不会小。
涡轮叶片多次出现裂縫。只好加大检测频率。这种问题一般是没搞清故障机理。彻底解决很难预测时间表。
日韩有特殊性,原因在靠中俄。日韩和美国都有军事条约,国家安全政策的所有层面都从根本上受美国控制,说是盟国,其实等于半傀儡,根本不可能有大的自主权。他们的f35单独面对歼20t50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唯一特殊的就是处于"模糊地带"的冲突。比如钓鱼岛。美国说钓鱼岛处于美日安保范围内,但是没有明说或者说只有中日真打起来才有可能知道这个适用范围的力度是多大。比如军事支持方面,情报支持等不动武方式和出动f22的动武方式其实都是军事条约范围内的,但是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只有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美国采取了降低条约实质内容的前提下(不实质出兵),日本的f35才有可能单独面对中国的歼20。苏岩礁、北方四岛等围绕日韩这两个国家的问题与此都有类似的地方。
t50现在只有印度买,离其他的f35装备国最近的是新加坡,其他多数在欧洲、中东、东亚。互相之间威胁很小。而且t50这个进度,等它成熟可以出口了,一是面临出口的仍然是猴版的现实,另外等它可以出口估计需求市场已经被f35撑大了胃口塞满了嘴,加上各种限制,能出口到哪里,出口多少都成问题,自然威胁就会非常的小。毛子这个型号最大刺激的还是先西欧再东欧的欧洲国家加紧装备f35.
毛主席说的。
容许保有相当程度的自主,这正是美国霸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