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覆本嘉明兄:對台灣現況與民情的分析 -- aiguille
经历过两个所谓的大数据项目了,一个每天产生200W+的数据,然后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曲线什么的;一个每天单点数据在80M左右,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和预测(通信基站)。做完了以后,说实话不清楚现在行业里面说的大数据到底是什么。个人认为大数据应该分为BI和AI两个层面,BI就是将数据建模统计分析,形成图表和告警,AI是自我学习,回归耦合,扩充或者细化现有的公式。很遗憾的是现在行业内的大数据仅仅是BI,就是数据保存,然后用的时候按照不同维度将数据呈现出来。
所以对国内的大数据,实际上是悲观的。这些项目存在的意义仅仅是换个名词将SAP当年做的东西重新做一次。如果大数据不基于机器学习来实现,统统都是XX
康得新2010年上市,股价翻了20多倍,公司总市值已经650亿了。
很小的公司,业务刚刚取得突破,还没有啥名气。具体名称就不泄露了哈,不好意思。
我的看法和楼主差不多
回头我去看看他们的报告,不过呢,要拿今年年底的报告对比看一下,才知道哪些做了哪些没做,实际的阻力多大。传感器这个呢,我同意这个判断,相应的A股已经反映的很好了。前天习大大去海康也是其中的意志的体现。
另外,我倒是看到交通系统的壁垒有突破的趋势,上海公交这个app已经可以实时调取公交的信息和路况,说明公交公司和交通执法大队的数据接口已经可以互通共享,就是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收费。
硬骨头是,税务/人口/公安/卫生。这些部门的壁垒不破,一个字,难!
那个时候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需要大量的信息。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必备材料。而这些信息,除了从各种社会关系那里探听来的,就是从统计中得来的。所以那个时候就研究了一下统计,还打算考进统计局直接接触一下,可惜人家没要。平时就偶尔摆弄一些公开的数据,推算一下形势。可惜后来发现,即便是推算对了,但是就一般升斗小民的经济实力,很多事情也只能采取即时回报的策略,当时没有回报这个事基本就黄了。因为,一旦发生波动,其他强势方都不会保护你的利益。
最近两年大数据非常火。其实大数据也就是重视统计罢了,不过特别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和概念,却极大的推广了这个统计概念,远比采用旧有的统计概念做推广效果强烈得多。由此也可以见到,请两个小工打点清水刷一刷广告牌,找个设计公司重新做个招牌,老店变新店,那是多么的重要。
从统计到大数据,可以看出,只要有应用,类似概念就会提出。
对此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事情自己不去做,别人就抢先了。。。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很着急啊,可惜事情终究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就是没人敢明说啊。
我做事思路很简单,不管你啥数字化方案,只要只搞数字化,离不开芯片传感器,离不开算法。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这样的干。
都认同我一个想法。我们因这个想法而聚集在一起,这个想法是,我们需要尝试一种组合方式,既能实现项目任务,又不需要因为项目任务本身赋予人在组合中过度拟合的权力与责任。我们相信基于这种理念的,开源架构,可以最终形成符合数字化需要的经济组合方式。或者说我们在试图摸索出一套能符合数字化社会进化需要的经济组合方式,这种新的尝试在大航海时代叫信托,在自由放任时代叫公司,在垄断时代叫有限责任公司,到今天统治世界的经济组织是由一个个上市有限责任公司构建成的跨过财团。而数字化一定会有其与之匹配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特征的存在。你说,这种想法是不是本身就很有趣呢。
学习了
从2年前我就开始研究这一块,至于国内的搜索到的资料大概从7,8年前就有相关的资料了,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以往的运行模式来预测今后的走势,要编程实现的,消息驱动也是当中的一块,具体有谁在做不知道,听说在国内市场策略已经进化好几轮了,很多公司都在研究这一块,现在就是快鱼吃慢鱼了,国内应该叫量化投资吧
“尝试一种组合方式,既能实现项目任务,又不需要因为项目任务本身赋予人在组合中过度拟合的权力与责任。”
看到上面这句话,我就知道葡萄们所思考的,其实和科技狗们所考虑的很类似。比如,我们最近一直琢磨的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构建新的、更有效率的的科研组织方式。与之相应的是,我们有可能在两到三年之内在一个小领域开始创业。
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既要了解领域的过去,又要明白未来,真的很有意思。不过这种事情思考起来很费脑子,尤其费脑子的是两点:1、如何使各方利益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自组织、自运行,而不需要平台之外力量的过多干预;2、如何兼容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在不违法违纪、不伤天害理的情况下完成整个系统的构建和启动。
俺们目前还只是有些懵懵懂懂的想法,还需要很多时间去烧脑子、琢磨细节。不过我总觉得,从小领域入手,比从大角度去做,更有可能成功。科技领域的突破往往领先于社会领域的变革,祝愿俺们自己能如愿以偿。
最后说句题外话,琢磨来琢磨去,我总有种直觉:我们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恐怕只有一条康庄大道:回到主席,从主席再出发。
不是帝国主义的资本家,因为目的反帝
好比当年中共的目的是抗日时,不搞土改还团结地主
现在毕竟全世界还主要是私有制,香港就是个样子,让各国资本家放心的样子,其实也包括中国国内
就跟抗日时中共搞统一战线让很多地主很嚣张,同时很多农民很难受一样,现在就是很多资本家很嚣张,同时很多老百姓很难受
但是没别的办法,一个家庭总有多吃多占的,也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必须不计较这些,用当年的话说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所以,中国崛起的路跟中共夺取中国政权的路一模一样,先搞个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就是有根据地了,然后巩固根据地,抗美援朝好比井冈山第一次反围剿,抗美援越好比第二次反围剿,当然还要发展军力巩固根据地,再就是搞统一战线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还有以农村包围城市,世界的农村就是第三世界国家,城市是工业化国家
传感器只是把别人的探测头回来封装一下加个控制电路啥的。算法只是搞个杂烩啥的,这样投机取巧的公司太多鸟太多鸟。
要走出一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路,谈何容易。——但不容易,就要走赢家通吃的帝国主义模式吗?
央视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大国崛起》,其实叫“帝国崛起”才准确。——可惜它们没想过要拍一部《帝国毁灭》。那样的话也许能叫那些鼓吹中华帝国的人思考一下中国走上帝国主义的后果是什么。
轻则亡身,重则灭种,那时你我成为炮灰难道不是注定的吗?
还有纠正一下:
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和所有人竞争。
2015-05-31 鲍迪克
阅读 54146
上个月应邀去湖北某地参观,在考察一家混合所有制的机械装备企业时,接待我的刚好是层留学德国的大学同学。他说,他们公司的核心技术都来自德国,但现在产品不仅在全球取代了德国公司成为“隐形冠军”,而且还“逆袭”了德国市场。
我说德国人会这么傻,把核心技术都告诉你?这不等于杀鸡取卵吗? 他说,德国人在卖我们技术时,当然会有所保留。不过我们还是拿到了对方的主要技术。再加上我们的自主研发与改进,所以他们的技术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德国。
我当然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拿到德国公司的主要核心技术的。他看别的大v们都走开了,悄悄和我说:这个只说给你听,咱们自己知道就行。我们先引进了德国公司的一些零配件和装备,然后根据协议,对方要派两位工程师来培训我们员工如何操纵。根据协议,我们每天每天支付2500欧元培训费,为期40天。
我说:卖给你设备和零件,就要教会你使用,很正常啊。何况除了卖零件和设备,还赚了你们20万欧元,
他说:我们后来了解到,我们支付给对方公司一天一人2500欧元,但对方给工程师的出差补贴只有一天800欧元。也就是公司赚了6成。然后,我们就悄悄给了他们每人10万欧元,让他们把自己掌握的其它核心技术都告诉和培训给了我们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如果购买或者研发,花1000万欧元都未必能拥有。
我说:据我所知,欧洲人职业道德都很强,这么干能成吗?
“屁话!”他用典型的武汉话说。”现在欧洲经济不景气,企业利润下滑,多数技术和管理骨干的加薪都被冻结,谁不想找新的收入增长点?”现在不仅工程师都在出卖技术秘密,很多企业老板也都在卖企业,很多企业都拥有全球顶尖技术,现在去买是最好时机。
我说欧洲企业家往往都把家族企业当儿子养,很多都经营了几百年了,这么会舍得卖?
“屁话!”他又说了一次,“你看看现在的欧洲年轻人,几个人愿意创业的?而基层基业的,愿意守业的也越来越少。何况,守业也越来越难,很多都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生存。”力了。
我说:拥有核心技术,怎么连生存都没办法。
“屁话!”他第三次说这个词,“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技术搞不到,核武器技术都能买到!但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不行,技术再好也没用。欧洲人的管理水平至少比美国人、日本人落后30年和15年,欧洲各种劳动保护制度,比咱们30年前还僵化。现在唯一值钱的就是这点一代代人积累下来的这点技术了。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好的关于“体制问题”的素材。但因为涉及商业秘密,没有和大家分享,前天这个同学已经离职创业了,于是把这“三个屁话”拿出来说说也无所谓了。
也许五毛鲍迪克是无心为之,但我除了看到中国制造无孔不入之外,更看到了他在嘲笑德国人以及欧洲的劳动保护制度比前三十年都保守。
再沿着最近被骂的狗血淋头的中等收入陷阱论,其实两者甚至是三者说的不是同一件事么。
太祖拽着中国赶上了工业化的末班车,但要赶上帝国化的末班车,恐怕屌丝们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