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国纪事]从曹操的绝影谈优秀战马 -- 大宛良驹 -- 萨苏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征张绣的战斗中,乘坐的大宛马十分有名,如果不是这匹叫做“绝影”的骏马,老曹早就“挂”了。它不但神骏,而且善解人意,能够熬痛带伤把老曹从险境中背出来,自己终于被射死,因此被曹操后来将其与典韦,曹昂,曹安民一齐祭祀。
笔者对此查阅了一些资料,从现有材料看,大宛马应该就是现在的山丹马,体形优美,奔行迅速而且能够持久,更大的优点是易于驯服,服从性强,原产中亚细亚,经过汉武帝征服大宛之战流入中国,很好的改良了中国的马种。
中亚的草原素来就是好马的天下,其南部的阿拉伯马就是后来日军侵华的“东洋马”和马术比赛中“纯种马”的前身,而大宛马,则应该是它北部的另外一种好马了。它的身材比阿拉伯马略矮,但是依然比东方典型的蒙古马高大得多,而且远比阿拉伯马长于长途奔袭。这一点,在今天的山丹马身上,也表现突出。当时中国的马匹身高普遍在1.5米左右,而大宛马能够达到1.8米以上,而且身材修长匀称,故此被中原惊为“天马”。《三国演义》称的绝影等都应该是它的类型。
所谓汗血,是因为它生于西域地区的时候,皮下有当地特有的一种寄生虫,全力奔行时会导致毛细血管轻微出血 -- 这对马的健康和奔跑能力都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附会传说就成了很神奇的现象。当汉武帝取得大宛马后,史书记载经过几代就不再有汗血的现象,乃是因为这种寄生虫不适应中原气候,加上饲养的卫生条件改善,不再生存的原因。而同时记载其矫健也渐渐减色,有可能乃是因为近亲杂交,品种退化的原因。历史上对于汉武帝派李广利大军夺大宛马之战颇有微词,认为是劳民伤财的做法,实际上它的影响是大大改善了汉军骑兵的马种,使两汉铁骑在对抗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长期占据装备的优势 -- 李广利本人没有来得及享用他的胜利果实就战败于匈奴,十分可惜。以后东汉和三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再也不能靠他们的骑兵在汉族军队面前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宛马和它的杂交后代功不可没。
大宛马 -- 现代的山丹马是我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创作的原型,看看那个标志,就可以了解其英姿了。
晋朝以后,由于武将和骑兵逐渐向重甲方面转变,山丹马 -- 大宛马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它腰身比较纤细,细腰长腿(PLMM!),灵活但不善负重,对于两汉的轻骑兵来说得心应手,对于后来的重甲骑兵,就不是好的马种,南北朝的时期出现了铁浮屠等典型的重甲骑兵,山丹马就逐渐让位于比较粗壮而不够灵活的河曲马了。
某以为,关羽的赤兔马,可能是河曲马和大宛马的杂交品种,因为它同时具有奔跑迅速和善于负重的优点, -- 不要忘了关羽上一匹马是因为他太沉给压趴下的。而且董卓统治的西凉地区,恰好是河曲马的原产地,当然,董卓从中央带去的兵团中应该不乏比较纯正的大宛马后代。
可惜的是后世一直没有见到类似马种的介绍。考虑到河曲马和大宛马谱系较远,杂交的结果,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后代,赤兔马,大概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优良结果了,这个概率并不高。某曾经请教过一位农科院的朋友,他说这两种谱系较远的马配种,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会有两个负面影响,第一,马匹的性情暴躁,难以驯服;第二,后代繁殖率低,畸形可能性大。如此,赤兔马这类的杂交成功品种却很可能没有生育能力,所以珍贵无比。另外,当时的战马多半采用骟马,也许也是赤兔马可能没有直系后代的原因。
宋以后,重骑兵逐渐失落,而大宛马始终没能重新登上军事舞台的主角。长期占据北方的少数民族依然迷信重骑兵的冲击力,无论是西夏的铁鹞子还是金国的连环马,都钟情于重骑兵的落日余辉,而蒙古军团的迁徙式征服,又得力于耐长途跋涉,适应寒冷气候的蒙古马,结果大宛马在北方无法得到重用;南方呢,河川水网加上山区丘陵,小型的马匹更受青睐,既不产大宛马,也没有引进的需要,久而久之,马种都退化成了“三等残废”,韩世忠曾经得到一匹1.7米高的好马,就惊叹它太高,“非人臣所能骑也”,而奉献皇帝,可见当时南方的马种状况。到的明代建国以后,火器盛行,辎重增加,更强调马匹的载重和拖曳能力,大宛马得不到用武之地。只是在西北,默默无闻的留存下来。
最新得到的消息,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交界地区,发现存在一批野化了的大宛马后裔,它们的祖先曾经为人所驯化,但是因为某种原因重新回到大自然,故此保留了相当多的大宛马原始特征。也许,能够重新看到威震天下的汗血宝马,并不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了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以你的功夫,我想曹子桓这个人一定有新的看点。
好!!!
小弟小时候见过一张照片,是舅舅在兰州拍的骑马照,照片上的马感觉特别高大,舅舅个子有一米七几,他说自己才到马背那么高,而且照片里的马样子很神气,高抬着头,和常见的蒙古马低头的样子不一样。好像舅舅说这马来自新疆依犁,用他的话说,新疆什么都大,人,西瓜,马.....:)
我在德国看游行时见过骑警的马,说它有两米高我都信,太高大了!不知是什么品种,还有原来看苏联的红军片子,里面有个人的战马死了他伤心得不得了,说那是匹高加索马。这种马应该也算中亚马的范畴吧。
还有我对马呀狗呀追求纯种一直不理解,那不是容易产生近亲结合的后代吗?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从汉到唐中国马种并不矮小。宋以后才渐渐不行了。关键是丧失了北方大片产马区。对外交流有被切断。同时连年征战,原有马匹,死亡殆尽。而北方游牧民族追求的是忍饥奈渴的长途奔袭能力的马支。蒙古马的压倒性优势就不用多解释了。而作为马匹输入国的汉族地区当然也就没什么好讨价还价了,能用就很不错了。
看过一次赛马,好像欧洲的纯种马速度一流但耐力不行;蒙古马个子不高,速度一般但耐力十足。
好像传说中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宝驹都是骗人而已吧!
关于曹丕,兄弟是不用写了。因为曾经挑动群众斗群众,搞过一次关于曹丕曹植的论战,闹的鸡犬不宁,流毒不浅,不过很多朋友写的东西都比较有趣,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http://61.156.38.7/dh3g/bbs/list.asp?boardid=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