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好还是玩游戏好---从个人学习,就医经历出发 -- 思想的行者

共:💬3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读书好还是玩游戏好---从个人学习,就医经历出发

我身体特别是记忆力很不好,所以我一直试图寻找一个游戏来让大脑在放松中进行锻炼,此前我主要是下棋,但是发现下棋的脑力活动还是太剧烈了些,我常常只能下几盘好棋,然后就几乎都是臭棋,总之就是各种漏招。

现在我发现一个很简单的益智游戏,而且脑力活动不是那么的剧烈---这就是80分升级---拖拉机。

我发现我玩了一两天拖拉机以后感觉人确实轻松了不少。此前很多纠结着的貌似都在放开。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玩玩游戏--特别是脑力活动不激烈的益智游戏确实很有好处。

但是我想问的是对于一个儿童,或者青少年,他应该是学习好还是游戏好呢?

我当年读书读成了强迫症,然后有一点类似于走火入魔的感觉到自己身上都是气在动,然后自己试图把那些气给搬动到什么什么地方,结果发现越来越糟越来越糟,以后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把身体搞坏成什么样子,也就开始有了疑病症,后来我就住进了医院。

当时在医院的时候,吃了多少的冬眠灵,一点用也没有,我依然处在担心马上就会睁不开眼睛看不见这个世界的惶恐中,后来是那位医生用了中药把我给稳定下来(他在西医诊断方面错误,因此控制不住我的胡思乱想,好在他的中医还可以,我刚住院的时候,听到一个女人在唱歌,那个女人因为失恋而精神崩溃,刚刚被这位老医生用中药给治好),但是也就是稳定住了病情,然后我下定决心要天天长跑,企图通过长跑把身体给恢复回去,有些效果,但是效果不大。

当所有的办法都没有效的时候,我想起一位病友的一番话。

我的这个病友经常在病房里引吭高歌,可以说当时他唱的歌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好听,然后他又讲了他写了什么诗,有哪些朋友,以及跟我讲了一些中医的道理等等。

可以在精神病院里常常是会有人才的。

他当时给我说了一段话说,他有一个朋友,生了病,然后他天天去打篮球,打了一年多,病竟然不知不觉的好了。

当年我出院回家以后,试了很多办法,感觉身体还是不行,最后就想了那位病友的办法,我找来乒乓球拍,天天对着墙壁打乒乓球,然后打了差不多一个月,病确实好了很多。

玩游戏,专注的玩游戏可以产生一种移情的效果,对于一些心结确实很有效,这是我的经历所证明了的。

我前几天玩拖拉机游戏,能够感觉到的是潜意识那种犯错了的负罪感在逐渐的呈现并且消失掉。

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老师和家长常常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斥责,因而很容易让学生导致一个浓重的心理阴影。

李娜今年的成功与她的教练把她的打错以后的负罪感的心理给主见的消融有关。

但是这种负罪感的消失不是一下子可以消失的,对于我来说,我很早就知道这种负罪感是不应该的,但是这种少年时留下的阴影在多大的层面存在,昨天玩游戏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到随着游戏的进行,从常常的自责---唉又打错了,怎么又打错了,然后我逐渐的把错这个词语给忘记---是不是可以说当年的负罪心理的症结已经给排除干净了呢?

但愿如此。

以上,我是从一个曾经有着严重心结的患者的角度去思考游戏的效用---适当的游戏有助于解开沉郁于心中的症结。

但是如果从头再来,如何给今日的家长今日的老师,今天的孩子关于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建议。

学习真的是非常重要吗?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当时的我们没有电视机,但是小伙伴们之间的各种游戏非常的多,玩的最多的是打游击的游戏,这类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斗智,看谁更会隐藏自己的游戏,还有一种就是追逐的游戏,比赛的就是谁跑得快,当然还有一些比赛准度的游戏等等。

记得有一次玩打游击,不知道怎么搞的,好像全村的大小朋友们都来了,一次游戏貌似来了一百多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我至今都搞不懂当时是怎么玩的。

可以说小学阶段的我是快乐的,大约到了小学四年级的下学期,我开始喜欢上了自学,自学起来还是很快,但是四年级读完,我就自学到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了。

想象下,如果我从读小学开始就像现在的小朋友那样天天要做那么多的游戏,后来要自学几乎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游戏有什么好?

游戏实际上是一种主动性的探索的过程,一个小朋友要玩游戏,就要思考自己该怎么样才能玩好,才能赢对方,他就要思考,而这个思考的锻炼是很有益的。

当然以上指的是益智类游戏,显然一些体力类的游戏诸如球类游戏对身体锻炼也有好处。

而学习是什么,学习常常是对一种确定答案的记忆和理解

而一个人成年以后要搞研发,要创造新天地,他面对的未来,面对的奥秘是不确定性的,就是一个创新者的最大障碍---答案是什么,答案在哪里,自己现在的方向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等等。

要自己搞清楚这些答案,没有人能够告诉你答案,而这方面的自主的思考,思考挫败以后的心理恢复等等不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那些确定的答案就可以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与其读那么多的书,还不如多玩玩游戏。

问题在于玩游戏会不会过量,会不会上瘾,为什么有人玩游戏会上瘾?

我个人的看法是玩游戏上瘾的人往往是因为有一个心结的存在,因此他需要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

游戏可以让你暂时从现实中解脱,让你从现实的紧张中放松,进而在放松中找到现实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企图不断的玩游戏来脱离现实,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他所处的环境例如他的父母他的老师是不是给了他不恰当的压力。压力之大以至于他需要通过过量的游戏来逃避现实?

换句话说,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只要环境的是一个宽松的尊重每一个人的环境,那么没有人会真正的犯什么网瘾,会过度的沉迷于游戏?

一个自尊的人然后尊重他人的人应该不会游戏上瘾。

但是过分自尊并且不尊重他人的人,这样的人需要通过打击别人来维持自己的过分的自尊,那么他也容易上瘾。

因此问题还在于你能够尊重他人吗?

我的结论是:一个被尊重的并且尊重他人的人是不会玩游戏上瘾的,对于渴望孩子成才的父母们来说,需要的是一是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人,然后就可以给孩子以充分的学习或者游戏的自由了。

家园 沙发,赞一个
家园 游戏的最大问题是可能会上瘾.

游戏的最大问题就是可能会上瘾,尤其是电脑游戏,体力游戏基本没有这个问题.

可能罗君你说的有道理,开始是因为心理空虚或者别的什么对游戏上瘾了.但上瘾的问题在于,你理智上知道不应该再上瘾的时候却无法自拔.那个时候很痛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