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国重器》 -- diamond

共:💬302 🌺3015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进不去是因为国企越来越少

但若是两家企业,公私各一的话,国企无论工资、福利、就业人数都比私企要强。

家园 欢迎交流

服务转型对各行业、各企业来讲,其意义及必要性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对中国企业,情况差异就更大,采用一刀切或行政命令的方法,绝对是行不通的,前几年大海炒的“腾笼换鸟”就是一个失败案例。

但对于一些有基础的行业和企业来讲,服务转型不仅仅是一个噱头。就拿IBM为例,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服务公司,它的能力和优势就是“帮你完成业务”,这不仅仅是宣传,而是它的战略。当然,它有一系列的软件、硬件,但单一的产品或软硬件的组合并不能代表IBM的影响力。IBM卖了PC,还要卖服务器,为什么?联想收了THINKPAD,成为了世界一流的IT企业了吗?

产品就像宝剑,管理就像是剑术,而战略就是运用宝剑和剑术做什么事,是打家劫舍还是行侠仗义。对客户而言,买宝剑的目的是防身护体,那么,我们也可以提供保镖服务,客户就不用买宝剑练剑术了。这是服务转型的一个案例。工业领域,GE在推工业互联网,西门子在推工业4.0,都是服务转型的方向,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服务转型解决了单一制造企业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

服务也可能成为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有助于企业打破已有的商业格局,典型案例是海尔和三一。海尔通过服务及对服务的宣传取得溢价。三一的产品质量不如一些进口品牌,但它建设了一只庞大的服务队伍,保证了用户设备及时维修,维护了用户利益,服务成为竞争优势。

以上说的是企业战略,从国家战略来讲也要具体分析。工业领域中国有两个巨大优势:巨大的产能,充足的技术人力资源,但目前,产能和需求不匹配,大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形成的就业压力也不小。服务在某些行业可以成为推动产能走向国际市场,消纳技术人员就业的助推器。

所以,我反对的是空喊服务转型,但对于有基础的行业和企业,应该大力提倡服务转型。

个人见解,欢迎交流。

家园 国企的问题是体制森严

国企的问题是体制森严,反映到管理上就是制度健全,流程僵化;反映到技术上就是学霸横行,一言堂压制反对意见。所以很多有能力又不容于现行体制的人不得不出来获取更好的发展。

家园 我这里主要说的是流程行业

我是搞流程工业方面的,就我了解的学生就业情况说一说。我们这所工科为主的学校(2流985重点)每年吸纳就业的大户主要还是各大国企及相关设计院。此外航空航天口各大科研院所也招一部分人(主要是信息口和机电自动化相关研究生)。学校就业办说大型国企每年需完成一定的吸纳就业指标。尤其是去年和今年的就业情况严峻的形式下,这部分岗位往往就是许多最后没有着落本科生的保底。

不可否认信息、服务等行业的民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在钢铁、有色、石化、电力行业等流程行业,吸纳就业的大户的确是国企。而流程行业是真正的基础性支柱行业,工业占比很大。地产、国防、农业无不依赖这些行业。而且,大型国有企业,无论从经济意义、技术意义、政治意义上讲,是真正的顶梁柱。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民企的做法就是停产,把工人裁掉,只保留一部分管理人员,等到市场回暖能够有利润了再从新招人。哪里有劳动法,更不要说什么补偿方案。而国企不同,同样产能的国企用人远远比民企多。不景气的时候还要考虑WeiWen因素,更多时候搞所谓“分流转岗”。国企许多工人和技术员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吃喝实际上就指着这个工作。现在国企搞多元化,甚至闹出国企养猪的笑话,的确是被逼的。当然,从市场派的观点来看,这么搞就是扰乱市场,把工人惯坏了。但是客观看,这些国企客观上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环保问题上,当然也有有问题的国企。但民企的问题实在太大。我在山西、辽宁、湖南考察,民企的作为不光是污染,而是搞破坏。漫山遍野挖得千疮百孔,方圆多少里乌烟瘴气,让人痛心。我还没有见过国企敢这么搞的。奇怪的是,被媒体的眼睛盯着的总是国企。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在说吧。

家园 我知道的国企工资

就是忘情他们那个系统,上海工人,40岁左右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月工资“万把块钱”。民企工人眼热哈。

铁路附近居民,孩子读大专的,在想着怎么可以进铁路哈。

家园 国产吊机已经全面超越进口货了

不管是汽车吊,履带吊,建筑塔吊,港口吊,行车。

徐工已经做出全世界起重能力最大的履带吊。

家园 这么说我算一个啦

电子厂的手工焊锡技术,我做的不错了。

还会用电动缝纫机。

机床、冲床、刨床、铣床、加工中心都分得清楚。

甚至懂金属回火,有成功操作经验。

看得懂机械图纸,会打开CAD软件看图。

电路图也大概看得懂。

表面处理也略懂哈。

刚从学校毕业的菜鸟电子工程师,说不定还可以跟我取一点经。

家园 很贴切和贴切的比喻。
家园 恐怕是所有大型企业的通病,也是有其不得已的
家园 在河里找到另外一个帖子,对此话题讨论得更加深刻。

链接出处

家园 近30年的生活经历

老父是武鼓中层干部,70年代进厂。下面的言论都是据他所叙及我的目睹。我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因性格的缘故,它是我心里的结。

据说当年差点进了156个苏联援助重点项目,鼓风机是工业万精油,无论轻重工业都需,小至几十公分高,大至巨无霸,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学等等,有点类似航空发动机,叶片进气道嘛,说错了大家批评,嘿嘿。

一度很旺有自己的独门产品,各路鼓风机厂都来学习,俺初中时就偶遇了北京鼓风机厂厂长。二千人的厂,不算特大,但国内知名度高效益好,举个例吧:我父亲70年代起就在国内四处购买各类生活物资再平价供给给职工,河南的猪肉、大庆的煤气、本地供不应求的汽水、啤酒,厂子没银子哪能这样。

80年代有出口电站风机。90年代技术及经营负责人是清华的研究生,资格极牛,之后被迫出走,如今是上市公司陕鼓动力的高管。

80年代老厂长在职工面前极有口碑,效益好奖金发得足,宿舍楼大礼堂拔地而起,还给攒下了一笔资金供日后技改,一番欣欣向荣局面。为此我父亲放弃了调至机械局的机会,因为工厂效益好、收入好过公务员,哪像现在考公务员挤破头。

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宣口出身的某先生崛起,尽手段上位,老厂长短期入狱出狱后病逝。将之前攒下的资金用于跑上市。在市场经济思维冲击下,经营部门承包制,开始了少数人赚钱吃吃喝喝、大部分职工垫底的状态。股份制改造发行内部股,强制职工购买,早已经是烂帐,对内抢劫?呵呵!

由于沉浸于成立环保股份公司跑上市,技术升级停止,据说3000万资金没了。慢慢市场竞争力弱了,进入萧条。

2000年左右被东湖高新开发区兼并,进入地产游戏流程。一大半职工宿舍区、小半厂区被拆迁。厂子进入破产流程,由经营某骨干联合原高层购买,转由私人经营。而这位骨干及其弟是目前武汉知名的大哥!

我98年在市区购买了新房,并鼓动家里放弃厂区集资房,2000年拆迁时将全家搬离,至今不主动回去,因我当年子弟小学最亲的哥们,如今在那里的菜市卖西瓜,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们,小学同学大部分进厂当工人,20岁出头下岗!

通宝推:然后203,清风居士,聚沙成塔,山海马甲,surfxu,icedshining,积吉,shinji,
家园 进步很大

不过液压件还是靠进口货

家园 是的,私企是别人的私有财产,政府和公众无权置喙

私企完全是其极为有限的股东的私有财产,为几个股东的利润最大化服务,其他的不是他们愿意关心的。而国企是国有财产,理论上全体国民都是其股东。所以国家和公众有权要求国企保护环境、爱护工人。

家园 应该是市场经济的两极分化效应在用人上也有所体现吧
家园 遥想当年,徐工差点被卖给美国公司

幸好薄熙来主政商务部,给拦了下来。今日徐工全面超越美国公司了,返观英雄落难,不胜唏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