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议天基武器 -- constant

共:💬222 🌺10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印第安人被灭族可不是枪炮的功劳哦

西班牙人靠的是身上携带的天花等欧洲病毒,印第安人对这些毫无免疫力

不然的话,就靠柯尔特斯那几百人带着前现代的、下雨就不灵的火绳枪,能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几百万人?

征服墨西哥以后,为了保证供其掠夺的人口,西班牙人也倾向于怀柔政策。为了收服人心,派出大量传教士去给印第安人洗脑。可又是病毒,让他们的工作适得其反。有回一个传教士进入一个从未与欧洲人接触的印第安部落传教。结果在该教士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几年下来,原本有数千人口的部落死得只剩下几十人。

印第安人遭遇这样的浩劫,民族自信、宗教信仰,甚至生存意愿都被彻底打垮,大量集体自杀。因为他们发现,在疾病面前他们纷纷死亡,欧洲人却安然无恙,这不是印第安的上帝抛弃了自己的子民、派白人来消灭他们的明证吗?

通宝推:constant,
家园 我那是拿枪炮打个比方

代表在进化道路上更先进的集群而已。

不过您说的这些我还真没关注过,多谢指正!

家园 我觉得还是控制近地小行星变为卫星性价比最高

我觉得还是控制近地小行星变为卫星性价比最高

选3-5颗不大不小的,太大不好控制,太小威力不够,大气层就浪费太大,50-200米直径最好。

从5米-20米直径先选颗做月球卫星试验,在接近的时候无人飞船绕飞改变其轨道成为月球卫星。最好能对接或着陆直接用燃料控制,在背面试验利用动能冲击人造新环形山,有机会再搞大的玩绕地飞行。为了控制(别出篓子),飞船一次出动两艘(可以对结成空间站),一艘载人并装备核弹,先变成离地球几万公里的卫星,再出动载人飞船对接,对外号称这是地球威胁,中国拯救地球+废物利用登月中转基地兼新空间站载体,选这个为了降低成本云云。轨道路线一定选好……

载人飞船带几枚小炮仗,实在难以控制就有选择(太空垃圾分布)的毁掉,可控制就当在轨核弹。按照质量(千克)乘以速度(米/秒)的平方公式计算,只要入地角度正确,怎么也比千万吨级的核弹威力大得多,精度不够也可以制造地震或海啸。

通宝推:constant,
家园 恩,互相交流学习

您比较关注技术方面,我比较关注西方人撰写的历史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西方的世界征服史,其实有时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伟光正,更多是靠一些偷偷摸摸的卑下伎俩,取得他们事先做梦也预想不到的“成果”

在文明的水准上,我一直觉得,中国,甚至印度、日本等东方古国,从来就没有输给过西方。即使近代之后军事上完败,也只是在杀人技术、敲诈勒索手段上的不如人,这反而显示出东方民族在人格、道德水准上的更胜一筹

看看皮萨罗怎样对待印加帝国皇帝的史实,不禁冷笑:难道这就是西方所谓“伟大的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征服者、弄潮儿?中国的历史上可曾有过如此无耻之人!

他假意邀请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一起到军队当中用晚餐,以示对帝国的尊敬,随后撕下伪装将印加王俘虏,其手下的12人也被杀害。

印加王阿塔瓦尔帕为获得自由,同时也考虑到囚禁期间他的兄长瓦斯卡尔可能对他的王位造成威胁,于是许诺向皮萨罗支付巨额赎金,即用黄金填满囚禁自己的房间,并用白银填满其他两间屋子。皮萨罗同意了阿塔瓦尔帕的请求,但是当阿塔瓦尔帕的承诺兑现后,皮萨罗不仅没有释放他,反而无耻地将其杀害。

家园 您真是相当喜欢借助自然界的力量啊!

我花了一下午时间靠墙想了想,觉得您这个方法确实是最节省资源的打击手段,而我以前完全没想过借助外层空间已存在的物体实施对地打击的问题。

仔细回想了一下,《Starship Troopers》里的外星“低端”文明就是通过改变彗星轨道来袭击地球的。很明显,这是非常高效的毁星手段。

战略清则门门清,感谢您再次震撼了我!

家园 我只是缺乏浪漫细胞顺带帮抠门领导出主意而已

我只是缺乏浪漫细胞顺带帮抠门领导出主意而已

干实事,能省则省,余下的领导花差

11月末12月初最亮彗星彗核有多大?据说最亮时有60个月亮亮度

“战略清则门门清,感谢您再次震撼了我!”

老兄一定经常和领导打交道,我可不敢当

通宝推:constant,
家园 我这可真是发自肺腑之言啊

您又不卡我脖子,犯不着高抬您是不是。

站得高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干实事,能省则省,余下的领导花差

这句就相当了不得,一语道尽了想干实事的最基本原则。

-------

ps:我对天文完全无爱,彗星的事您还得再费心多查查。

家园 打击地下目标,能否不减速,改变一下末端打击方式

打击地下目标,能否不减速,改变一下末端打击方式:1、最后几公里改为垂直攻击;2、弹头转入垂直路线时弹头分为两部分(其实还是一体,弹簧+工装+阻燃聚氨酯弹开相隔n米,中间最好有软的弹衣抵抗高热),前半部分只管动能打击,后半部分照旧;3、为防止引信出问题,后半部分弹头多加两种引信,一种是机械定时引爆装备,多次变轨应该是液体弹,大致时间也好估算,再入轨解除保险,机械出问题核弹自动爆炸,另一种感受到再入大气层高热时n毫秒自爆;4、如果可能的话,核弹头类似穿甲弹聚能装药,主要针对地下;5、这样搞核弹当量肯定锐减,但成本也低,另外只要开路就好,几万吨当量够了,第一枚到达几十秒或几分钟后续普通核弹头跟进打击大坑;6、为减轻抵抗,第一枚核弹抵达前后各几十秒各落一枚纯动能弹,吸引防空火力+制造地震。

这种方式大概威胁不了夏延山,不过威胁几十米深的掩体够了

家园 一同探讨高速钻地打击方式

如果有红外、可见光成像等高精度末制导手段加持的话,CEP小于10m是能轻松实现的;当然透光耐热头罩怎么解决另说。这样的精度就不再需要弹头分体了,直接打两发再入体完事,第一发靠动能砸个大洞,第二发直接靠加速度感应,碰到硬的马上炸。这就可以解决对地下目标常规攻击的问题,当然核攻击还是会比较困难,即便碰了就炸可能也来不及保持核装药变形量在容忍范围内。

现有引信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机械定时起爆的阶段,几十年前就能做到误差在100m内的定高起爆,而且还不需要无线电测高、只专心数放射源脉冲数就行了;这样在预置射击诸元后靠计算飞行时间来实现精确定高起爆轻而易举。

至于聚能爆破核战斗部,这个确实可以只凭现有引信、装药技术实现空爆钻地打击,而且靠高能射流替代战斗部钻地是完全可行的。可惜地球上应该还不能成规模制造出可以有效汇聚千吨当量级核裂变能量的材料,更别提核聚变了。但这确实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实现难度肯定比搞引信、装药攻关低不少;值得一试。

如果核爆射流真能钻入地下掩体,那就根本不是在开路了,完全可以执行彻底毁伤,反正就是一个当量大小的问题。

很多不带齐弹头的洲际导弹在主动段结束前都喜欢放一堆诱饵,分轻重两种;轻诱饵主要干扰地基雷达、再入时烧掉,重诱饵实际就是动能弹头,再入后吸引敌方火力,然后再砸它一下。

----------

ps:看看啥叫双赢: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通宝推:迷途笨狼,
家园 大个头的聚能装药当巨号碎甲弹不知道行不行?

如果有红外、可见光成像等高精度末制导手段加持的话,CEP小于10m是能轻松实现的
”,个人认为一点不现实,首先什么距离什么速度才能保证从1环上升到10环,其次很容易对抗和误导,91年伊拉克军方这方面似乎是猪头。

可惜地球上应该还不能成规模制造出可以有效汇聚千吨当量级核裂变能量的材料,更别提核聚变了

做人不能太贪,两-五万吨够节约了,总得多留点打击余量。

如果核爆射流真能钻入地下掩体,那就根本不是再开路了,完全可以执行彻底毁伤,反正就是一个当量大小的问题。

感觉还是1+1比较好,第一枚几万吨的给掩体(周围几十米够了)开口子,第二枚几十万吨的普通核弹主攻,第一枚聚能打击方向不对,另地下掩体肯定有很多隔断,因此还是大个的好,即使这样,30-50万吨应该绰绰有余。既然用核武器了,干脆多加点u238(第一枚也加),远处的隔断冲击波毁不掉,只要自动交通毁了,穿防护服爬出来没破皮也是白血病晚期。

很多不带齐弹头的洲际导弹在主动段结束前都喜欢放一堆诱饵,分轻重两种;轻诱饵主要干扰地基雷达、再入时烧掉,重诱饵实际就是动能弹头,再入后吸引敌方火力,然后再砸它一下。

这个第一次看到,长见识了。不过这样动能打击力太小,反正重点地下掩体肯定是个位数的地下指挥中心级别,上大点的也划算。

怎么穿透几百米的夏延山岩层,想不出可行办法,大个头的聚能装药当巨号碎甲弹不知道行不行?

老铁真勤快,刚刚我送宝也有点回礼,不过一向比较穷……

家园 日本人的作品,欲不哈日亦不可得啊。

何况您看的还是日版。

不过我觉得既然都承认有了“深远影响”(这一点上我也是,而且对于很多其他中国80后恐怕也是成立的,而且恐怕还不止这一部作品),那非要赌气不接受其日本来源是挺傲娇的呵呵。怎么说呢,那个时代的日本文化确实有其魅力,不然简简单单的动漫游戏不会让全世界都着迷。

可惜现在已经完全堕落了。

家园 现有的空爆核弹本身就算是碎甲弹的一种

SS-18的搭载单弹头时专门用来攻击夏延山,大于2000万吨的当量如果命中正上方也应该能保证彻底摧毁了。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超大号的碎甲弹,虽然不能紧贴起爆导致效率极低,但确实也震碎了。

光学成像导引头的制导精度和距离没关系,只要分辨率够高就能足够精确。至于速度快慢只影响动作幅度,和精度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也就是说只要分辨率够高、动作执行够快,就可以实现极高精度的打击。难点还是在怎样研制出既高度透光又完全隔热的头罩,光学导引头本身的现有技术已经足够了。至于抗干扰,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多光谱复合成像完事。

上万吨的当量想要靠预置材料汇聚恐怕得靠重大工程技术突破才有可能。但有了这样的工程技术,对方一样可以用来发展防御外壳,或者干脆来个预置反应装甲,这就有点意思了。

前后串联确实更好,而且即便没有这样的设计,实战时也会采用这样的战术。不过裂变材料还是太宝贵了,能不用就不用;想附加杀伤完全可以靠化学战剂实现。

洲际导弹带诱饵很常见啊,基本上第二代开始就都具备了,签署反导条约后大家都暂时不装了而已;这玩意一点技术含量没有嘛。至于重诱饵对地动能打击,那只是我开的玩笑,除非正好砸地表掩体上,不然真的只是敲门小石头而已。而且重诱饵现在也不太用得上,毕竟大气层内拦截技术暂时还无法对洲际再入弹头构成威胁;而对付中段反导肯定还是充气的轻诱饵划算。

-------

您就别老是给我宝推了,我最近有点空闲就拿来写回帖了,完全来不及看别人发的主帖,所以有钱花不出去,富裕得很呐

家园 有一种老式机枪马克辛...就是一水桶冷却枪管...

把弹体外层装上水...或冷凝剂...快到地面时自动脱掉...炸药部钻地...这事就成了...

家园 对三防严密的乌龟壳隔断化学战剂怎么用比较好?

固体导弹弹头现在最大多少当量?50-100万吨?装上燃料能保持战备几年?

好像大个头全是液体的,加注燃料就得好几天,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敢冒火险

2万吨TNT当量核弹大概要用多少铀和钚,感觉和在建核电站需求比不过是毛毛雨,我知道45年利用效率很低,现在怎样了?

想封锁指挥中心,铀238应该管够,“

想附加杀伤完全可以靠化学战剂实现
”,对三防严密的乌龟壳隔断怎么用比较好?

家园 凡事都要辩证地看待嘛

把每个日本人都剥离开单独看待,可能还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居多,毕竟文化素养基础高、提升快。但把这些相对优秀的个体有目的地汇聚在一起,其整体表现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经济不行了其文化水平自然要大幅下降,确实可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