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共:💬1454 🌺9773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家园 首页说了咱不带TG玩的

修正射击诸元是弹道导弹姿态控制的一部分,和惯性器件感应到偏差发出修正指令减小误差从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个不能叫变轨,轨道还是那个样,只是位置变了点儿而已。

变轨是指完全改变纯弹道飞行的轨迹,不再是个理想化的上抛物线。比如正在上升突然变平飞了、正在下降突然拉起了、从月球上看本来飞了个直线突然变S形了,这样才叫变轨。

变轨一般都在外太空实施,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改变其飞行轨迹所需要的推力比在大气层内小的多,所以不需要很庞大的发动机,小火箭就可以。专用于变轨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液体的比较有优势,因为多次开关机可以多次变轨;但固体推力大,可以比液体发动机变得范围更广,各有优缺点。

俄海军现在还在用液体发动机推进潜射洲际导弹,那是出了维修检测厂房后就灌注好的。

家园 不算入轨后修正,飞行中1000公里能调整多少公里?固弹

修正射击诸元是弹道导弹姿态控制的一部分,和惯性器件感应到偏差发出修正指令减小误差从本质上是一样的。

不算入轨后修正,飞行中1000公里能调整多少公里?特别是固体导弹

家园 本来就该很排场嘛

TG的东西咱说不好,但您看白杨的战斗出动,那绝对比TG壮观多了。记得有一年看到报道,说载了白杨的发射车在初春的大地上肆意机动,演练战备巡逻,结果道路翻浆车一下就翻了,那照片我看了好久都舍不得撒手,太刺激了。后来白杨再出巡就有同样底盘的配重车开道了。

其实车多了也没啥不好,白杨那么大的车就算耍单出去照样被发现;车多点围个桶阵还能杠点核爆冲击波,效果怎么着也比侏儒载车那难看的斜坡强吧。

家园 调整区域肯定是个环扇形啦,我可没体力去计算,头疼死了
家园 过奖了!

能有人看我就很开心了,最好再多来侃侃。

家园 这,实在忍不住问下

这刺激的照片还有可能找到共享吗?

家园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呢,念念不忘啊

家园 具体数据不要,大致的能否给出个
家园 胡说一句,用导弹或无人机载一次性发报系统上传信息。
家园 无人机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多谢提醒!我还在固守冷战模式思维确实落伍了。

家园 那就问个冷战年代的问题:)

据说苏联曾装备了一种末日作战指挥系统,这种系统的用途是:一旦主指挥系统遭受核打击歇菜了,该系统的指挥火箭立即发射升空,向核武装力量发送核反击命令。换言之,即使国家、军队领导人在美国第一次核打击后被消灭,苏联也能进行大规模核报复。

不知苏联装备过没有?特此一问。

家园 这应该有点演绎成分

我是没听说苏联真的搞出了这么个东西,而且似乎没必要以这种方式发送命令。

核打击只能摧毁指挥所,不能摧毁通讯手段;至少深埋地下的通讯线路和长波电台不可能完全被摧毁,平时在太空保持静默的备用通讯中继卫星也不容易被打下来。只要领导机关还活着,命令就能被下达到核反击部队,犯不着为了通讯畅通开发指挥火箭。

苏联也是认真准备全面核战争的国家,所以和美国一样拥有大Boss乘坐的空中指挥机、核反击备用指挥所,再加上莫斯科周边部署有核战斗部反导武器,其领导及领导机关在第一波核打击后的生存能力似乎比美国同行还能稍微高一点。

而如果连领导机关都不幸全挂了,那么应该无法进行核反击了,为什么,知道发射密码的都死了。以苏联高层对军队忠诚度的猜忌,核密码绝没可能放在各荣膺列宁/红旗勋章的近卫导弹师中,没有密码连弹上电池都无法启动,更别提发射了。

家园 您这话我想了快两天还是没明白啥意思

恕我驽钝啊

家园 这个问题实际是在问射击范围了

我这边思维一直没跟上您的步伐,想多几遍后好像明白您要问啥了。

不算入轨后修正,那意思就是说仅仅主动段能调整多少喽,这不就是在关心导弹的射击范围有多少度么。弹道导弹肯定可以做到360度射击啊,不然固定井里的导弹就得采用人盯人战术了,这明显不科学。

那么您的问题我就能精确回答了:不算入轨后修正,飞行1000公里可调整幅度理论值为6283.185公里;固体液体没关系。:-D

家园 我表达错了,其实想问的是1000公里飞行中段能调整多少

我表达错了,其实想问的是1000公里飞行中段能调整多少

就是着弹点半径范围变化,大致有多大范围

刚才我说得入轨指再进入大气层后变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