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当前日本与魏玛德国的相似之处 -- 随性自在

共:💬62 🌺27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当前日本与魏玛德国的相似之处

引子:

看了《观察者网》的这篇文章:

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http://www.guancha.cn/LiuHe/2013_10_10_177495.shtml

的一点感觉。

前面对10点共性的讲述就不说了。关键是后面的三点思考,尤其是第一点:

1、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

比较研究的结论和目前欧债危机的加速恶化形势告诉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的思想方法,对危机态势做最坏的准备,同时努力争取较好的结果,既要应对突发性外部冲击和震动,又要做好应对危机结构性变化的长期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有两个场景必须预防:一是危机升温而产生的巨大外部震荡;二是危机迫使一些国家转嫁灾难而走向变换形态的战争。虽然这两个场景在近期出现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必须防患于未然。

continnu...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日本国内没有肃清法西斯势力

也没有肃清天皇,旧贵族。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有可能走上法西斯道路?但是周边环境不支持他像德国那样四处吞并。生活在中美俄的夹缝中,哪个都不是吃素的

我曾经分析过,科技革命和战争的关系。红黑客:【原创】聊聊科学技术革命,工业,经济增长和战争的相互关系。战争可能又要到来了

家园 谢谢。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家园 一、几个历史的相似点

1.旧政权的人马组成的新政权

观察一战后的德国与二战后的日本,首先给我们的印象就是:

新政权主要是由旧政权的遗留人员组成的:领头的分别是德意志帝国的军人兴登堡元帅和被定罪的日本帝国的战犯岸信介

2.不认输/不认罪的社会心态

一战后的德国,军人虽然退回了自己的国家,但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因为国内发生革命政府倒台导致无法将战争进行下去,而不是自己在战场上已经失败;

二战后的日本,不认罪的心态更是在各个方面表现:将投降淡化为“终战”--这是全国层面;将侵略军甚至甲级战犯的牌位都放在靖国神社中,年年都有国会议员、阁僚甚至首相都参加祭祀--这是主流层面;经常发生各种极右势力穿着旧日本的军装列队嚣张闹市的现象--这是极端现象?

家园 魏玛共和国要变成第三帝国,需要张伯伦之流配合

现在的中韩都不是,俄也不是。美国的作用是新的,魏玛的时候没有。

家园 二、几个对比

1、谁受到的经济限制更大?

一战后魏玛德国在凡尔赛合约中被索赔的战争赔款,被称为天量;二战后美国号称要吸取教训,日本的战争赔款只能称为地量--这里面也有中国政府的巨大“贡献”;

2、谁受到的军事限制更大?

按照凡尔赛条约,魏玛德国陆、海、空军总数分别不准超过10万人、1.5万人和1000人;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装备;禁止拥有飞机和潜艇;海军舰只最高限额为战列舰、轻型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鱼雷舰各12艘。虽然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但仍全由昔日帝国军队阶层控制。

二战后日本虽然在短期内被取缔了军队,但不久就以自卫队的名义恢复军事力量,人数大大超过魏玛德国的军队--目前军备上的实际限制只在大型航母和核武器上--军队建立时的领导层仍然是旧军队的领导层。

3、谁在领土上丢的更多?

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就不说了,单是阿尔萨斯和洛林--虽然我们多数都因为教科书中都德的《最后一刻》给人的深刻印象,可能认为那本来就是法国领土,但拜信息时代所赐,现在我们知道那里其实以德语为母语的人更多--的铁矿对鲁尔工业区的煤钢工业体系的意义,就足够说明了。

而日本,除朝鲜和台湾以外,明治维新到一次大战之间扩张的领土基本上都得以保留:按照开罗宣言,日本的领土应只在其本土及“战胜国规定的其他小岛”--那么至少应该是开罗宣言签字国的共同意志而不仅是美国的同意--由此,琉球群岛甚至虾夷岛是否属于日本都是地位未定的--而今天的日本甚至在第二岛链上还握有领土。

4、美国驻军对日本的制约,与法国在鲁尔工业区驻军对德国的制约,谁大?

今天的驻日美军,地面力量主要驻扎在琉球群岛--近日还确定主力将迁往关岛,日本支付86亿美元搬家费中的31亿--日本本土上主要驻扎的是海空军兵力。

法国在魏玛拒付战争赔款后,派兵占领鲁尔工业区索取赔款的是陆军。

我们知道,航母在大洋上是战力强大的武装平台,但在港内它的威胁比不上一条布雷艇;全副武装飞上天的空军战机破坏力强大,但在机场内,那也就是一个鸡蛋壳保护着的蛋清与蛋黄。

当年的法国占领军在希特勒仅仅几个营的兵力武装游行后,因为政府没有战争意志而不战而退;有朝一日美国驻日的海空军在基地被陆军包围,大口径火炮与防空导弹环伺之下,能不能保证比当年的法军表现得更好一些--尤其是有钞票遮羞的情况下?

5、核武器的心理作用,与马其诺防线是否有类似之处?

今天与当年最大的区别,最明显的自然是导弹核武器的远距离大规模杀伤/毁灭能力。有人说就是这个恐怖平衡维持了战后近70年的和平。

然而,在法国已经放弃了陆基核力量、英国不仅放弃了陆基和空基的核力量而且准备在核潜艇上只装备一半核导弹、在俄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核武库更新甚至无钱拆毁失效的核弹头、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美国财政能力越来越捉襟见肘的时候,超饱和打击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是越来越不可信,少量的核弹头能否保证突破未来的反导体系的防御?

一句话:核武器遏止未来战争的能力,是否一定强于马其诺防线?

家园 后面会说到。

先说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排后面。

家园 三、时间点的比较

1、1929年经济危机的四年后,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2008年金融风暴--包括所谓主流媒体在内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是经济危机甚至不愿承认这是金融危机,只肯用“金融风暴”来淡化处理,我就不制造争议话题了,免得歪楼--五年后,日本也上台了一个在联合国讲台上说“如果你们要说我是个军国主义分子,那么请便吧”的人领导的政府。

希特勒上台后,采取以隐形扩张货币为主的各种措施扩大生产改善民生增强军备--实质是信贷创造需求,那时美国的应对措施是人为毁灭供给,包括在地里烧掉棉花、往河里倒牛奶--民众支持率极高;

今天的日本政府,是公开扩张货币制造通货膨胀,当前指向是以所谓“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目标指向是修改宪法获得战争权成为所谓“正常国家”--有外国驻军的国家肯定不是“正常国家”,所以最后目标必然包含“礼送”驻日美军出境。该政府当前的国内支持率也迭创新高。

2、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就是在经济危机爆发10年之后--因为货币扩张难以为继,有效需求不足只能转向扩张军备。

今天各国政府采取的各种宽松、刺激也都明显难以为继了,种种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在出台,矛盾也必将趋于激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的、最激烈的表现形态。所谓“政治智慧”,能解决利益冲突吗?最后是否必然走向武力解决?

2008年以后的10年,离现在只有5年了。5年后,谁是新时代的德国、英法、苏联、美国?

我国现在各种官泄的武器装备,或明或暗都指向2020年以前这个时间节点要投入装备,是不是意味着早在这些耗时长久的项目立项之前,已经有所预见?

3、这么短时期内日方是否有能力将军事实力提高到足以发动战争的水平?

当年的纳粹德国做到过,综合实力不在德国之下的当今日本,要否定其可能性实在很难。

当年的德国在30年代是当时世界科技的高峰,诺奖获奖密度极高,不在诺奖范围的数学界成绩也很突出。今天的日本虽然号称失去了20年,但拜雄厚的积累所赐,近年诺奖获奖也算源源不绝,以至于他们能“计划”要获得10几个奖项,而且差距也已经不大了;当代日本数学的成就也很突出。

从基础科学看,日本当前的地位还不能和发动大战前的德国相比,不过比之希特勒上台前魏玛共和国的中晚期,说差距不大不为过吧?那是一个基础科学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谁能说以后几年不是呢?

家园 四、周边国家环境比较

楼下红黑客说“日本周边中美俄,哪个都不是吃素的。”----历史上德国周边英法苏,同样不是吃素的。

自以为是同学说“魏玛共和国要变成第三帝国,需要张伯伦之流配合 。现在的中韩都不是,俄也不是。美国的作用是新的,魏玛的时候没有。”

我的认识是:现在的美类似于那时的英+半法:相对实力正在逐渐衰落中的主要国际规则制定者与维护者+战争意志已经和还在减弱中的占领军派出者。

--所以这里美国的作用不是新的,恰恰相反:目前看不到会有能最后确定局面的强大支援方存在,所有的玩家都已下场--欧盟不能代替当时美国的作用,它已经边缘化,可以类比当年的南美--那时的阿根廷也是发达国家的。

中类似于那时的半法+半苏:会爆发冲突的领土争端当事方+实力在迅猛上升的“口头上的”意识形态敌人;

俄相当于当时的半苏:背后的威胁者,迫使肇事方只能选择一个方向。

至于韩,极其类似波兰:紧抱老大大腿,也不放过占小便宜和口头过瘾机会的擦鞋垫,头一个被攻击的对象。

至于张伯伦之流,当今的美国不正在一定程度鼓励日本重新武装,激化和中国的冲突,这和当年指望祸水东引的绥靖主义者们有多少差距?

当然,就像英国既有软弱如张伯伦者也有强硬如丘吉尔者一样,美国也会有鹰鸽两派。最后的放虎出笼者多半也会是个指望祸水西引的软蛋。

通宝推:渔儿漂漂,
家园 结论

絮叨了半天,可以说结论了。

记得小时候看高年级的课本,有一篇叫做《惊人相似的一幕》,内容是评论苏联干涉捷克“布拉格之春”,苏共强迫捷共“邀请”苏联(华约?)出兵的事,将之与希特勒强迫捷克接受慕尼黑协定相比拟,语言颇有时代特色。其中一个很夸张的细节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希特勒在会议室里追得捷克总统围着桌子跑,逼他签字;苏共也做出了差不多的恶劣行径,最后得出结论: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相似之处。

1、会有某个时间点,美军会自愿半自愿退出韩国和日本,放开了日本的手脚。如同德国出兵莱茵兰,不再在心脏上被人扎着一把刀。

2、如同东亚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数次的事一样,还是韩国被攻占开始。

后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刘鹤先生文章三大思考的第三点是:

3、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比较研究的结论还告诉我们,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巨大冲击、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借鉴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警惕卷入不必要的国际事件,。。。。。。

“不必要的国际事件”,指的很宽泛。按空间距离和利益切身的程度看,中东什么的,多半是不卷入了,至多只在安理会嘴炮、否决;印巴一旦冲突,不卷入很难,但可能还能限制在武器援助、促进停火上。中亚的斯坦们一旦被三股势力扰乱,我们光靠扎篱笆就肯定是不够的,小股精锐出击怕是不可避免。

然而,一旦朝鲜半岛出事,中国几千年来就没能置身事外过。每一次有外来势力侵入,我们都被迫以倾国之力血战,胜则维持地区稳定,败则自己随后遭受更大的失败,平则就是最近60年的样子,随时被揪扯几下不得安宁。

希望我是错误的。

才力不济,草草结束。诸位见谅,轻拍。

结论
家园 希特勒这种人物可不是随便能出来的

当年纳粹崛起很大程度是希特勒个人的作用,而不是什么历史的必然。另外当年德国凡尔赛受的屈辱,大萧条后的苦难,都是如今的日本不可能具备的。

家园 这个比较太静态了

最简单地,中国现在正在上升,而英法当时已经开始衰落了。特别是法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已经没有再打一仗都决心了。

家园 花好文,以史为镜,就要多种角度都照照,

历史确实不停重演,可是哪回重演会是完全一样的呢?

有趣的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比如苏俄建立初期,上层领导人都以法国大革命为镜。 他们知道法国大革命的终结是拿破仑的军事独裁。而放眼领导圈子,最象拿破仑的人是红军建立者, 个性强势的托洛茨基。所以在后来的夺位斗争中很多有发言权的人自发的反对托洛茨基。结果放出来一个斯大林。

还有后来中国的 “斯大林晚年”问题。

历史和未来的互动很有趣的。

家园 光一个飞机发动机就够日本研究10年的

魏玛德国混得再惨,可奔驰和宝马的液冷飞机发动机还是世界顶尖的,被苏联日本纷纷引进,所以希特勒上台马上就能设计出好飞机。可如今的日本呢,被美国阉割得厉害。

日本当家花旦心神战斗机用的XF5发动机推力只有5吨,这年头战斗机的中等推力发动机都得8吨,J31装两台中推大家还觉得飞机太小呢,大推力发动机比如涡扇10太行发动机12吨起跳,老美F135做到20吨。5吨推力的战斗机发动机,给战斗机用太小,给教练机用又太大,目前世界上除了台湾IDF的发动机以外就是日本这个,台湾那个是因为大陆反对,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改了台民用发动机将就,而日本这个显然就是被阉割出来的,想造大的干爹不让,问题是就算干爹放手,发动机可不是简单放大就行的。

日本在XF5的基础上改进出大涵道比发动机XF7安在P-1反潜机上,也才6吨推力,据说曾经出现四台发动机同时出现故障,看起来毛病也不小。中国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涡扇20推力13吨,还在测试,老美呢,最大已经做到50吨了。

至于这几天媒体热炒的日本向英国提供发动机部件,其实是这么回事,这发动机就是中国也造的斯贝(涡扇9),英国人把斯贝改成舰用燃气轮机,叫海斯贝,日本80年代从英国引进生产了海斯贝用在军舰上,一直造到现在。斯贝是5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英国海军早淘汰了,但现在老船没备件可用,英国一看日本还在造海斯贝,于是要进口,斯贝这老古董目前也只有中日在造。

所以目前中日在发动机的发展上也算难兄难弟了,中国是经验不少但水平不行,日本恰恰相反,但谁都做不到一夜间跃进到世界顶尖水平滴。。。

家园 不管今天日本会不会、能不能步纳粹后尘

日本威胁论倒是应该在媒体上多宣扬,这种国家多敲打敲打没有坏处。能弄到英文媒体上更好,省得西方人总觉得日本是好孩子。其实中国人跟日本做了这么多年邻居,对这个民族的秉性很了解,骨子里就是很凶残很危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