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投资(一) -- 陈经
以前政委是在看中央的“宏观调控”,对这个抱有希望,包括房地产在内这样的产业,希望由中央的“调控”给理顺了。现在政委说“不存在一个英明的中央”,也就是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不再抱那么大的希望了,就是各省自己去折腾吧。
不管政委这个看法对不对,可能无论如何还是比较贴近现实情况的。现在中央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做所谓的“全局掌控”,只能跟地方“博弈”着来,不知道这种“上下互博”的方式最后能演变成什么出来。。。
这个已经解释的相当清楚了,赞一下。
合肥老城区是个县城的底子,直到九十年代,合肥人口还不到百万,连科大旁边都是农村。新城区和旧城改造,是到了05年以后才大规模搞起来的,所以新城区旧城区差别非常明显。
合肥房子的均价不过在七八千,政务区的房价也没过九千,房价哪有南京那么高。
不得不说中国这几年在光伏行业的大投资拉动非常大,五十年代就开始搞电子级多晶硅,但半个世纪了,就是搞不出,因为差距是全方位的,投资差距也大,也就每年实验室的几个钱,没产业拉动。但是在光伏产业的巨额投资和大面积试产带动下,因为有了半个世纪的积累,有些东西是一点就透,几年工夫就成功量产电子级多晶硅了。电子级多晶硅要求的纯度是:99.9999999%到99.999999999%,行业内简称:9N~11N 光伏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就低一些:99.9999%,简称6N。
做事情的官员升官是应该的,赚钱应不应该另说。不做事情的官员才不应该升官。
你们这样的舆论,指责做事情的官员,反而放过不做事情的官员,等于是把官员往不做事情方面引导,这样是为了什么?
现在能网购的都网购了,昨天才淘宝上买了沐浴露和洗面奶。本人就在上海。
实体商业环境会被网络所侵蚀。
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动机与效果:中国的环境政策》,分析了2000-2009年涉及287座城市、976名书记和1075名市长的相关数据,发现GDP增长率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借债拉GDP的升官,还得上还不上无所谓),市委书记的晋升几率就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市长的晋升几率就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一个城市政府改善环境的开支,却与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晋升呈显著负相关。
虽然不能唯GDP论,但是GDP提高就是做事了,否则美国也不用研究怎么改GDP算法了。你这研究表明的就是做事情的升官了。
这个我同意是个大问题,不厚把大连和重庆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都建设的很不错,可是非但没升官,反而被抓起来了。
GDP衡量的只是产出,并不考虑成本.
只要不计成本,把坏账成本和环境成本等让百姓承担,很容易拉GDP的.付100块钱,让人把一堆砖搬到马路对面,就创造了100块钱的GDP,再花100块钱,让人搬回来,又创造了100块钱的GDP.听上去荒谬,但是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地造鬼城,本质和这是一样的。
大投资的秘密就是让百姓承担成本,地方官员和利益集团在造产出的过程中渔利。
根据这项统计,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话,升职概率将高于8%,如果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那么他升官的几率是负值。”
也网购么?除了周末恐怕没可能在家里等东西寄到再做饭吧?
光房租就愁坏了一批打工仔,不得不20多人挤在狭小的群租屋里头。
仔细想想,好像我家也就是蔬菜生鲜还去超市了…
不过菜场商户的租金也贵。
还有时间问题,正常菜市场下午5~6点钟基本就收摊,即使还有摆摊的,菜的数量和质量也不会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