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苍狼白鹿:罗布藏丹津之变——黄金家族的最后哀鸣 -- 京华烟云AMIP
这系列很精彩。
虽然可惜,但是换个方向没准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是否续上这个帖看来只能随缘了。
出版社是不会愿意费力不讨好的,因此也只能发在网上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风向一转,你的书就红了。整个系列实在太好了,这么中断实在可惜,希望你休息一段时间后还能重新再来。
现在呢,要与时俱进嘛,建议你学习一下胡三省同学。作为文天祥、陆秀夫的同科进士,胡三省在宋末元初的战乱岁月,穷十余年之力,写成了《资治通鉴广注》,可惜在战火中烧毁无存。时年已经四十六岁的三省同学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变卖家产,再购《通鉴》,发愤重新作注。反正外面也乱,胡同学干脆闭门绝客,日夜奋笔,又花了十年功夫,重新写成此书。
其实,这件事情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虽然你的原稿没了,但是脑海中还是有印象的,而且记忆最深的往往是最精华的部分。别着急,慢慢来。读书嘛,是一件闲逸的事情。
网上有许多免费软件,比如硬盘恢复大师一类的.基本可以全部恢复
“川陕总督主要管辖陕西、陕西、甘肃三省”--四川?
比如罗布藏丹津和其家族的下场为何,喇嘛们在其下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清朝其后是怎么统治青藏的?
其实百度下都有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如果真实,忽必烈为何要祭拜司马迁?
司马迁很可能是第一个给少数民族正式做传的史学家,比如《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南越列传》、《朝鲜列传》等等,而且他也不怎么强调华夷之防,反而认为各少数民族与华夏原本都是一家,只不过后来像兄弟分家那样各过各的了。
具体来讲,比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秦灭诸候,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闽越王无诸及越王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等等,不一而足。
《史记》的这些内容也许经不起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推敲,但在与匈奴、滇、闽越等同样是少数民族的忽必烈看来,却颇为受用,也为他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既然大家本来都是亲戚,那谁做皇帝不都一样嘛——因而很可能,元世祖对一千多年前的太史公大有知己之感。
另一方面,忽必烈的老巢在中国北方也就是中原,他是从这里起家夺取皇位的,而他的精神导师郝经,郝经的学生、为元朝灭亡南宋的张弘范,以及主要谋士刘秉中等人也都是饱学之士。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忽必烈对汉族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元朝不仅为司马迁建了衣冠冢,还维修扩建了孔子墓和孟子墓,修复了已毁费的朱熹墓园,也就是说,司马迁墓的情况在当时并非个案。
至于所谓蒙古人认为自己是匈奴的后代,因而对纪录下自己祖先历史的司马迁心存感激云云,我觉得都是后人的附会,现存的元朝汉文史料没有这种说法,《蒙古秘史》等当时的蒙文史料也没这么记载,无论二者事实上有没有关系,起码当时的蒙古人——包括忽必烈——是没把自己当匈奴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