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和xiaobear1975的博客辩论记录 -- 忘情
虽然
但是
在目前体制的情况下,你要做成事,就必须利用体制的资源,就必须符合体制的行事规则。体制的行事规则是怎样的?上级如果来打招呼让某公司中标,你就必须让它中标。你要想从上级得到支持,就必须在经济利益上考虑到领导的秘书、家人、亲戚。你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则,首先在体制里就混不下去,遑论成就什么事业。
远的,说戚继光,也要贿赂宰相张居正,才能得到朝廷的支持,组织军队反击倭寇。近的,说周总理,我们知道文革中,周其实是很多“专案组”的头,打倒的很多人都是周同意的。老邓说周总理“说了很多违心的话,做了很多违心的事”,必须放在“文革”的大环境下理解。这是当时的大势使然,并不能怪他。
对跨越来说,也是一样。明朝除了戚继光,贿赂宰相的何止成百上千官员。文革中康老也是主持了很多“专案”,周、康可以说是党内斗争的活字典。与跨越同时,多少官员碌碌无为,心安理得地做了潜规则的俘虏。如果戚继光没有组织戚家军抗倭,如果周总理不是呕心沥血苦撑危局,如果中国铁路没有大发展,那么这些人也会渐渐地泯然于众。所以,戚继光的贿赂宰相,周总理的给审查批斗老革命做“专案”,以及刘跨越的“贪污”,都是在大环境下不得已的妥协,在他们各自身上都没有太大的比重。今天,有谁说到戚继光,还会去看他给张居正送了多少海狗肾,送了多少千金姬呢?我看资料,戚继光的俸银也不多,好像只有每年百两银子的量级。他也得从下面搜刮,我估计啊,除了奉给上面的,自己也得弄点银子。
所以,你要批判跨越的贪污,首先要批判的是这个体制,逼得有抱负有才能的人,先与之同流合污,如同“欲要入伙,先把个投名状来”。这个投名状就是,要实现铁路大发展,就需要得到千亿级别的投资,就不能做清廉的当代海瑞,就一定要进行私下的利益输送,一定要对上下左右官场有个交代,否则,是根本不可能的。回避这个现实,回避刘做的成就,孤立地看刘的“贪污”,是毫无价值的。
如果刘拿了国家这么多投资,什么事情也没做,那你骂他贪污,我赞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老兄的引申也是够怪的。
有谁根据没弄高级职称推出他热衷于掌权了?在忘情没说出他没高级职称之前,有几个晓得他的职称的?
奇怪引申,自立风车吗?有没有节操啊?
比起手握几万亿的审批权。。。
院士也就申请经费好点,待遇高些。对于已经位于部长级高官的人,手握几万亿经费审批权的人来说,算啥啊。。。
阁下这段话到底啥意思呢?刘跨越为了几万亿审批权所以不要高工院士的头衔?你这难道不是对立高工院士和一把手的位置么?
我认为他身为高官,未必在意职称头衔。怎么就成把一把手和职称对立呢?
有几个非高工部长?身为部长级高官的工程师,除了刘跨越,你能数出几个?
身为高官就不在意职称头衔,这个理由并不成立。
历任部长,只有两个高工,都是很早的正牌大学学历,不混官场,混到高工是必然的。其中一个搞了个院士。
不拿高工/院士职称==〉不贪钱
另:百度了一下历任铁道部长学历和职称,就两个高工(但是从学历看是必然能混到的),其中一个搞了个院士。
要不然我问你中国有几个助教大学校长干嘛。纵向比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80年代以前,8、90年代,2000年以后,各个时期对学历职称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盛光祖那个总经济师的职称比高工高。你百度来例子只能说明铁道部从一线基层干上来的部长比例很高。85年以后,6任部长,有3任是一线基层干上来的。刘志军是2000年以后当铁道部部长的,这个时期他没有用手上的权力给自己弄个高工职称,这一点很难得了。当然,你硬要说刘志军是因为手上有几万亿审判权所以懒得去弄高工职称,也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刘不是高工有啥稀奇。高工职称80年代末就很重视了,以家父单位为例,丁,傅那种学历必然是高工的。
刘不是高工有啥稀奇。高工职称80年代末就很重视了,以家父单位为例(一研究所。1000多人,300多工程师)丁,傅那种学历必然是高工的,90年代高工也满大街了。
刘志军在2000年以后却不用自己的权力给自己弄个高工职称,太不稀奇了。
他没高工有啥稀奇的?而且刘也没免俗,有个中央党校硕士的‘学历’。
当然,你非要说不稀奇,也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