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幸运的同龄人? -- 抱朴仙人

共:💬90 🌺49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时对比现在,就是均贫 vs. 先富,对么?!
家园 立场不同,理解不同

作者更加可能属于80后的loser们。

80后在物质上比老一辈当然丰富,但是吃饱饭、有许多衣服不意味着80后就应该认为自己比当年缺衣少食的老一辈们幸福吧?

1、80后的生活压力,其中的代表是房子。loser们房奴得当吧,那意味着什么?60~70这代人估计不少都是2000年后房价上涨的获益者,很难切身体会房奴的痛苦,有兴趣的不妨问问公司里买了房的年轻人。当然已经有不少60后的loser因为孩子的房子焦头烂额了。

2、80后loser们上升无望的精神压力,社会上好位置都有人占着,比如家里有背景的人、70后、60后;80后想上位当然不容易。80后的loser羡慕的是你们当初有那么多的机会,上位相对容易。

我想仙人无非是想告诫年轻人要踏实做事,其实80后的loser们也就是倒倒苦水,发泄一下心里压力、不满,转过头去还是安心做房奴的。

家园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值得自豪的地方

x0后也可以写庆幸自己生在x0年代,没必要苛求的。

家园 幸运下一站

等83年的人满四十岁,也就是十年后,会有同样的作者编出类似的段子来说:“我们出生于1973年--1983年的人,是共和国最幸福的幸运儿,要好好珍惜……”

这个表达基于这样的事实:领导着各行各业的人基本上是年龄层为40-50的,处于事业上最辉煌的时刻。这一decade的人:

1、婴幼儿时期,化肥杂交水稻开始普及,没饿着;

2、89前门,我们上小学,电视开始普及,忙着看动画片,没碍着。

3、该追星的年龄,港台巨星璀璨,经典迭出,血气方刚的时候,有海量的香港警匪片谈江湖恩怨兄弟情仇;

4、考大学的时候,大学开始扩招;

5、找工作的时候,金融危机还没开始,买房子的时候,踮起脚尖还够得着;

6、我们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2023),中国综合国力赶超美帝(或许),不用再在韬光养晦的大背景下憋屈地与西方谈商业合作了。

7、我们退休环游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能得到20年前美国游客的待遇,至少大使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也是或许)

总之,要珍惜生活,活得精彩。

通宝推:天河行,
家园 这就是生活态度的区别

乐观的人看到半瓶水会说,真好,还有半瓶呢;悲观的人见到半瓶水会说,真惨,就剩半瓶了。我就是六二年出生的人,我感到我是幸运的,正如你所引用的微信一样。总之,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完全在于个人的感受。

家园 回错了

DEL

家园 没必要为反对而反对

后辈已经很难理解,作为国家出钱培养的知识青年(记得上一条的公费二字吗?),毕业的时候要想写下“不服从分配”这几个字,是非常严重的事。那往往意味着你没地方可去,在一个全国都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国度里,不服从分配往往就意味着流浪街头,而且没有什么粮票布票给你。

其实,就算你找工作不愁,不管去了哪个单位,你要想离开,不但要单位批准,而且是要交赔偿金的。

如果奴隶生活也算是有工作,微信的作者当然很幸运。可惜连国家都觉得这样太过分,才会推动人才流动,才有了人才交流中心,给那些不愿意做包身工的人一个放档案的地方。

比如这一段,包分配有包分配的缺陷,但是把包分配比作包身工,这绝对过分了。您也是老前辈,难道在您眼里,过去那三十年人民过的都是奴隶生活?那现在的年轻人为了一个铁饭碗挤破头难道是为了求做包身工?

在你们这代人眼里,包分配制度再怎么不好,也不能否认,包分配制度至少让人没有朝不保夕的压力。更不用为了找个好工作,大学还没毕业学生和家长就各显神通找路子。取消了包分配,难道学生和家长各显神通找路子的情况就没有了?我看这种现象比包分配的年代更严重了。

家园 嘿嘿,煽情文而已,不用较真

这类东东网上不少呢,记得以前还听过一个“生于70年代”

家园 别的不扯,一线城市的光房子就挣了几百万吧

人家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你一套房子

啥都不管,就这个就足够了

家园 这个我同意

我就是这个年龄段的。除了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没奶,奶粉还受限制挨过饿(没有吃的,把冲刷奶瓶的水给我当奶喝),其他时候没挨饿过。其他时候没有受到这个社会的亏待。

我虽然不用在国内买房,不过同学的确是买的起房的,现在房价上涨,估计个个都几百万身家了吧。而且也纷纷走上领导岗位了。大学毕业时,找工作还容易,中兴华为是被挑拣的,不一定乐意去的。

家园 仙人跟我老爸同年

想把此帖给老爸看看,可能会被扩散,求授权。。

家园 仙人的确文如其名

我趋加追订你,写的朴实

家园 仙人跟我老爸同年

想把此帖给老爸看看,可能会被扩散,求授权。。

家园 同意这个说法,和人高矮关系不大,那时都是28车,26车都

很少。

家园 幸运儿再下一站

1984——1994,

1、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在一身,没听说过温饱还是一个问题;

2、这时拐卖儿童现象好像还没成气候,我们都活得好好的,对了,我们都看的是彩色的动画片;

3、中学……(不知有些什么值得一提的记忆?)

4、只要想上大学的基本上都能上,全国平均升学率约75%,不知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啥意思;

5、参加工作的时候新劳动法已经实施了,能够相对体面地打工,找工作难与民工荒并存,只是我们不稀罕;

6、城市面貌超英赶美,上一批人走上社会的时候,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没法想象;

7、参加工作的时候股市在谷底徘徊,上一批人多年的积蓄大都被史前大暴跌收割走了;

8、国家而立,我们而立,国家极盛,我们事业走上巅峰……

预计的不多写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