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英国人自豪的茶 -- 燕人
当年学化学专业,家母曾问:“会不会中毒”
笑答:“反正都是被毒死,学了知道,不学不知道罢了”
当然这是搞笑了。不过国内的食品,茶叶算污染比较厉害的,幸亏我们不学小鬼子吃抹茶(说起来他们吃抹茶还是从中国学去的,茶道倡导者之一就是
否则都吞下去了,泡着喝喝,无所谓了
但是目前中国执法不严,很多违禁农药仍在使用,最近生姜里面非法滥用违禁农药涕灭威就是一例。
茶叶里面也有类似的例子
到是一些绿色和平解读为致癌的农药,如多菌灵,其实没有那么可怕。致癌是个广泛的概念,但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就包括香烟(吸烟或二手烟)、烈性酒和槟榔,好像也没见哪个对这几个吓得要死的。
但是,总的来看,茶叶还是农药残留的重灾区,问题比其它食物多,好在茶叶只是泡,不吃进去,能迁移到茶汤里面的就少很多了。另外,不幸的是重金属超标,茶叶也是重灾区(重金属是和土地相关的,有些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重金属迁移的更少)。
本来中国的茶叶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英国人为了运茶,特别设计了极品的快速风帆船-飞剪船(洛杉矶快船队那个快船,就是这种飞剪船),新概念英语里面那个卡蒂萨克号也是飞剪船(现在是保留下来的活动博物馆)。
可惜因为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从宫廷上品,贬到地摊货的级别去了,好大一笔生意,让阿三占了便宜,可叹!
你可以看看这个链接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releases/food-agriculture/2012/04/lipton-pesticide/
差不多他们测得到的,我现在也都测得到(常见阳性结果的也就那么十几种农药吧,总的测定项目有一百多种,大部分农药还是没有检出的)
其实我原来在联合利华工作过,那时候就爆出过一次,过了六七年了,还有类似的问题。
毒性到还在其次,毕竟残留量不大。但是很多检出的农药都是已经不让在茶叶生产上使用的了,执法不严,生产者更缺乏安全意识,这是最让人揪心的。联合利华其实也是蛮倒霉的,毕竟每一批原料都检测,成本太高了,茶叶还是很不均匀的原料(同一批分成几个小样,测得结果差异比其它产品要大)谁叫他名头比较响呢
报道引用了广东中山的地方统计数据,后来其他媒体也有做这方面的专题,从报道看,癌症的增加已经是大趋势
在周末的鱼摊上有的,满香的,就是太油
荷兰那儿的人好像很会吃油炸食品。我记得在街头上吃过炸鱼块。
印度茶取代中国茶,朱自清先生说得很对,实际上就是一个不让利权外溢。英国商人搞到茶种后,在印度雇佣当地人种植,成品返销英国,这里的利润比从中国茶商进口要大得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原因。印度原产与中国茶树相类似的植物。经过与中国茶树杂交后产生的新植物产出的茶叶味道更合英国人口味。
所以说阿三并不是占了便宜。英国人和印度人在茶叶贸易上还是有所作为的。
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1945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1946年10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吴为公 李树平
1995年7月于南京
晨枫何时何地给出朱自清先生“不正经”的评语
我对老兄的看法非常不以为然。你如有空,不妨写文驳斥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文字。
我查看了一下茶叶类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其中只要求9项农残项目(六六六、滴滴涕、顺式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乙酰甲胺磷、杀螟硫磷),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9项农残检验要求即可获证生产。一般来说,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均参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要求以及国家监督抽查规范(CCGF 107—2010茶叶,以下简称国抽规范)执行,国抽规范里面要求的农残项目稍多,也只不过16项(六六六、滴滴涕、氯菊酯c、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c、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甲胺磷、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乐果、敌敌畏、喹硫磷),重金属方面无论许可证审查还是国抽规范都只有铅一项。
基于上述框架所限,无论是基层监管部门抑或是承检机构,在监督抽查检验中都无法做得更多(对于标准理解比管理部门更深刻的企业更不会做得更多)——公正地说,在此框架范围内,至少上述的全部项目检出不合格的并不是太多。
这里面也有监管成本的问题——有限的监管经费无法承担所有项目的检验。但生产许可证审查按说由企业付费检验,应该要求更多的项目,抬高企业进入门槛以达到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但现在许可证审查要求与监管要求倒挂,比监管要求还宽松,这就是标准修订滞后的问题了——国抽规范至少还在2010年修订了一次,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自2006年后就没修订过。
他到我办公室来玩...我晃晃茶叶盒...里面没声...只有末了...
我断断续续拉长音...给你泡一杯...西湖...龙井...茶叶.......最后...来一个字...末...
把他口水吊的...
这是80年...他喝着我的西湖龙井茶叶末...说着...这茶叶还是对的...
他讲...前几年...去杭州灵隐寺玩...
正闲逛着...有俩婆婆神神秘秘的告诉他...要龙井不?自己家产的...不能自己卖...价格便宜...
要...左拐右拐来到一山后...
从草窝里提出一旅行袋...
那时没塑袋...粗糙的包装纸...
买了两斤...坐在公交上回旅馆...高兴呀...忍不住打开再看看...
边上一杭州人...说...你这茶在哪儿买的?这是老茶婆...
啥是老茶婆?
这些茶都是从旅馆招待所收集的...再加工的...
朋友再看看...再看看...扔到窗外去了...
后来...他一见到那些铁丝篓子兜着的茶渣...就想到老茶婆...
以后他见我就叫...茶叶末...
我一见他就叫...老茶婆...
但是其实世界各国的食品安全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走了不少弯路的。早期的食品安全思路,是没出事就算是安全的(无罪推定),所以漏洞一大堆。
即使是美国,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是2011年才颁布的。
而现在看来,食品安全适合有罪推定,没有证明是安全的东西,就不许在食品行业里使用。记得当年苏丹红出事儿的时候,记者问标准制订者:“为何没有检测方法标准?”有一个很冲的回答:“是否需要制订食品中毒鼠强含量测定的标准?”
就象这次山东非法使用“神农丹”于生姜生产一样,又很多剧毒农药,我国因为特殊的原因,在一些作物上还保留着登记,但是不许在茶叶上使用(通常的蔬菜肯定也是不能使的,一是食用部分无遮盖,沾染太多,二是生长期短,来不及降解),问题是这些农药都是买得到的,有人非法使用,监控难度就太大了,我们现在的检测能力都覆盖五百多种农药了,还是有很多测不了的,要是每一项都监测,那食品贵的普通人都吃不起了
没有相应的标准,又如何去检测?
有罪推定是必然的,问题是你只能在危害安全的事件已发生后(例如三聚氰胺、塑化剂、特富龙涂层……),才能针对已发生的问题去做相应的检测。(什么?难道不能预防么?——谁特么闲得没事干去批批检验刚出厂的封装饼干里是否会含有毒鼠强?)
回到农残这个问题上,100多种农残,肯定不可能所有都批批全检验。但如果不覆盖全部的话,如何确定生产者使用了非法的农药(或者过量使用)?
从生产销售的环节上去限制非法农药的流通可以解决部分的问题,但对于违规过量使用(合法)农药则很难予以全面且有效的监管。对于后者造成的农残问题,除了检测之外别无他法——这就又绕回去标准的问题上了。
其实植保专业和医生一样,是非常高技术的专业;西方的办法是把他们训得和医生阶层一样,垄断农药的使用;但对于中国国情不适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