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村见闻 -- 领域时空

共:💬167 🌺144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农村见闻

我是农村人,但是脱离农村已经十多年了,反而能够以一定的距离反过来看农村。我对农村观察和思考的越多,就觉得农村不但是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个有趣的问题。具体的三农问题和文献我没有时间和功力进行梳理,所说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和观察。

技术进步与农作物种植变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山东沂蒙地区的农村耕作技术还处于传统状态。尽管八十年代初已经实行了农田承包,每家每口人都有口粮田(自留地)和人均田地(要交公粮),但是在耕作技术上还属于牲畜动力和犁铧耕地,主要使用农村粪肥,较少使用化肥。几乎每家都养着驴、牛或者骡子,都有一套木柄做的犁,配有耕种各种作物的其他整套工具。最重要的是没有水泵,这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技术工具,其他工具是基本工具。

由于没有水泵对水量进行有效调节,作用生长进而作物种类都受到自然降水的制约。山东沂蒙地区降水的春季降水、夏季降水和秋季降水对作物影响不一致。春季降水影响播种,无论早来玩来都会来,只在于播种早晚而已。夏季降水和秋季降水就要影响作物的收成,遇到夏旱尤其是秋旱,当季的作物收成就受到影响。为分散风险,必须种植多种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红薯、荞麦和花生(食用油以及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烟草,此外还有大豆、芝麻等。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需水量不同,在没有水泵灌溉时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红薯和花生的替代性。花生要比红薯经济效益高,但是必须要有较高比例的土地种植红薯,原因在于两种作物的生长特征差异。红薯属于淀粉积累性生长,从夏天开始根茎就积累淀粉,有水就多长,没水就少长或者不长,但是总会有收成。花生就不一样,从落花到成熟中间,有一段关键时间是花生果实充实阶段,如果缺水就会严重影响收成。没有水泵,就不能多种花生,就要看天吃饭。

当时作物比例由多到少是红薯、花生、冬小麦、烟草、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零星种荞麦和芝麻。

随着水泵普及,农村调节用水量的能力逐步提高,可以较好地满足花生关键成长期的用水。作物的类型逐渐变化,首先是高粱和谷子消失,然后是红薯消失,花生的面积逐渐增加。高经济价值的花生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水泵从一村只有几台到现在每家一台,手扶拖拉机也是每家一台,传统犁铧等工具基本消失不见,以后大概只能在博物馆见了。现在基本上每家土地主要种植花生,其他种植小麦用作人的主食作物和玉米用作牲畜主食作物。一年种的小麦够两年吃,如果不是政府补贴小麦种植,估计小麦面积还要少。两年三熟的轮作现在基本是一年一熟的花生种植,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农民用水量调节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花生种植的效率仍在提高。花生种植的流程是春季的耕地、拉沟、点种、喷除草剂、盖膜,夏季的除草和灌溉,秋季收获流程是拔花生、晾干、摘果和去皮。耕地和拉沟用手扶拖拉机,点种、喷除草剂和盖膜今年已经实现机械化,由于地膜下使用了除草剂,夏季除草工作量很轻,主要是灌溉一两次。秋季工作量最重最长,而且仍然在使用人力。这样一来,农民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春天播种期和秋天收获期,可以用十天半月来形容——播种用十天可搞定,收获用半月可完成,其他时间农民真的很闲。

被技术进步解放出来的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形成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增加收入,他们大量外出打工,形成不离土地又远离农村的人力大军,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问题。这又是另一个庞大话题了。

通宝推:njyd,老虎五,方恨少,Leono1,自以为是,jet,里海虎,拿不准,PCB,凡卡,苦药汤子在美国,桥上,不远攸高,辉汉如雨,朝雨,三笑,青颍路,西瓜子,云中飞,巫师唐望,agenda21,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想问下化肥的使用情况,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化肥的

是否使用化肥是否是粮食产量增减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联产承包制的推广?

家园 个人观点—三十多年来改变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样东西

1980年代是化肥。有没有、用不用化肥,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分水岭。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几千年来人类基本上只能在扩大面积上做文章,这种扩大面积有的是向自然要面积—拓荒,有的是向别人要面积—兼并。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周期律,可能是很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根子恐怕还是土地。直到近代人类才真正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另一个途径,就是用化肥去改变土壤成分,从而突破土地面积的局限,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1980年代,是中国农村化肥大普及的年代,也是中国农业挣脱传统农业束缚的时代,也许还是中国社会开始告别历史周期律的时代。

1990年代是农机。有没有、用不用农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农村和现代农村的分水岭。我这里说的农机,包括拖拉机、水泵等一般意义上农机,也包括电力、柴油等特殊意义上的“农机”。农机的使用,使人类突破了体力束缚,大大改变了原有是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一方面,使用农机增强了个体劳动能力,小家庭(一夫一妻加孩子)也足以应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造成了传统大家庭的破碎,进而淡化了人们的家族、宗族观念,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日趋自由。另一方面,使用农机后个人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必然要向农村之外转移,继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乡下的农民开始打工,城里的工人开始下岗,两者之间多多少少有些联系。

2000年代是手机。有没有、用不用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农民和现代农民的分水岭。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述中,工人阶级是先进的,而农民是落后的。即使是最了解中国农民,最依靠中国农民、最深爱中国农民的毛泽东,也没有在宪法中给农民一个与工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一直到最近城乡人大代表选举比例也才实现统一。在传统的观点里,农民是分散的、愚昧的、落后的,一盘散沙的农民似乎注定是无法建设新世界的。感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有无数的山寨手机商,带领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一步跨进了信息时代。小小的手机,大大拓展了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农民对外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民手机的通讯录里,不但有三舅、二哥、四姨等传统角色,而且有了张老板、李工头、王供货商等等新人物。人际关系的拓展,带来了机会,带来了财富。当无数农民工在火车或街边的小摊上互相留下手机号码的时候,一张看不见的网开始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了他们与资本的博弈能力。从此之后,哪里有工作机会,哪里给的工资高,哪里的某个老板习惯拖欠工资,哪里可以学到某种技术,这些信息在几秒钟之内就传到了千里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封闭的、愚昧的、一盘散沙的,这样的形容词就离农民越来越远。

30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当然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肯定不是几个东西就能改变的。但是,在我看来,化肥、农机、手机这三样东西无疑是有代表性的,它们可以作为我们观察、讨论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化肥的背后是化学工业,农机的背后是机械工业,手机的背后是电子工业,或许这三样东西也可以作为我们观察和讨论中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互动关系的的一个切入点。

2010年代已经过去三年了,但似乎我们还找不到一个东西来代表这个时代,最少我还没有找到。也许是互联网,也可能是互联网与手机嫁接出来的智能手机,也可能是高铁、高速和村村通公路共同搭建起来的现代交通体系,也有可能是某种非具体的东西,比如某种类型农民合作组织……

中国变化太快,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通宝推:PCB,myDday,大厨,迷途笨狼,老沛,达雅,唐家山,怎这样呢,路远无轻,金书,亚东,zyy,随机微分算子,三笑,史文恭,青颍路,西瓜子,云中飞,巫师唐望,
家园 没有化肥,再联产承包都是扯淡

土地的单位产量跟联产承包关系不大

刚刚联产承包的时候,村里每隔3、5年需要调整一次土地

因为各个农民家庭的成员数量有变化,土地肥沃成度不一,灌溉难易不一,所以每次调整土地都需要抓阄来确定地块,就这样,还会吵到不行,甚至斗殴

家园 关于农机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是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很少。要高产稳产,还是依靠了良种、化肥、精耕细作,苏联美国那种粗放的机械化耕种没用,又不是北大荒。

家园 "中国变化太快,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Can't agree more.....

家园 三十年来,改变中国农村的因素实际只有一样东西。

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膨胀太快。

家园 农业机械化对提高产量还是有用的

举个例子,春季播种的出苗率和土壤湿度关系很大,这就需要选择雨后的某个时间段来播种,这个时间段往往非常短暂,一般可能就三、五天,甚至只有一两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抢抓农时。

如果一户农民使用拖拉机,一、两天之内可能就可以把自己的土地耕种玩;如果他使用畜力,同样的工作量,可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简单地说,农机提高了农民对抗自然的能力。

家园 以前和华源凯马接触过

农机真的是问题多多。凯马下的农机厂家,规模极大,产量极大,效益极低。华源在农机市场高位介入,恰逢高台跳水,套住资金无数。那时对农机的定位就是为降低劳动强度,而非提高生产效率服务。另外农机公司也是个体制内的奇葩,农机价格涉及农民利益,又利润限制,有国家补贴,结果各级农机公司把销售链条拉得很长,农机公司掌握的量,超过农机厂家一年的生产量,成为供需双方都必须面对的上帝。而他们心里头又有没有农民的利益、农机行业的利益,有多少呢?这是个大问题。

家园 手扶拖拉机很耐操

农机价格和补贴到底如何,这是小农无法和无资格关心的问题,只要机器值得买和好用,初始价格高一点也是出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不对称,影响较小。

就我所知,手扶拖拉机极其实用。就用途而言,可以耕地、拉沟、运肥运粮等运输,可以盖地膜,可以做灌溉时的动力机,许多发明都以手扶拖拉机为载体。因此只要一家有了一台拖拉机,就可以逐步添置很多使用的小型机械工具。以种花生为例,以前拖拉机只能用来耕地和拉沟,现在就能够喷除草剂和盖地膜同时搞定,操作熟练两人每天3-6亩地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现在还有了花生点种机,我还没见过。而且毛病少,操作简单,有油就能跑。

至于农机生产和销售,是机械制造和销售流通环节,大多数农民接触还少。

家园 土地流转与中国工农业结构双稳态发展

有观点认为,中国小农经济效率低,土地固定在家庭手中限制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应用,因此要推动土地流转,把土地通过市场交易流动起来,让可以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市场主体获得足够的土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我觉得出发点是对的,方式未必对。我从粮食生产方式、土地兼并集中和中国工农业双稳态发展分析。

我国小农粮食生产未必是没有效率的。我国是一个大国,更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因此,农业无论怎么改,怎么提高效率,都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美国属于机械化农场式生产,生产效率是高,有数据说一个美国农民能够养活多少人等。可是还有数据说美国农业生产收集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几乎相等。另外我国平原少,山地和丘陵多,适用于机械化大生产的土地要比美国少的多。山地和丘陵的粮食种植,还是需要小农式的精耕细作。在平原地区,小农式生产方式相对于机械化和规模化效率是否低。从许多方面的因素来说,可以找到低的因素,如水短缺时的漫灌技术和滴管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的先进性,种子与疾病防治等,小农生产的分散性的确会影响粮食产量。在许多平原地区,已经出现了种粮大户。种粮大户的土地怎么来的,是不是一定是土地流转来的,我未掌握资料。总体来看,平原地区适合机械化规模生产,山地和丘陵未必适用,小农生产有其灵活性。

土地兼并集中。土地使用权流转后,理论上不可避免的遵循资本集中原则,历史上不可避免地重复土地集中的现象。土地集中,就意味着许多农民失去基本的生产资料,就需要被城市和工业体系所吸收。如果不能吸收,遇到生产生活的波动性,就会出现贫民窟。就像现在城市白领,如果家庭夫妻一方失业,影响不大;如果双方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就会影响家庭职能运行;如果双方失业还有农村土地和亲戚,就会重返农村,进行另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如果连农村土地都没有,就基本成为彻底的卢瑟一族了。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美国)和意识形态(印度),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就会降低,那才是真正落入历史周期律。

中国工农业双稳态稳定发展模式。这个是我想说的重点。我从有序性创造稳态对农民工的生产方式分为三类。一是农业生产方式,属于有序性创造程度较低的稳态,二是工业生产方式,属于有序性创造程度较高的稳态,三是失业,属于最低的有序性创造稳态,就是不创造。农民工离土不离乡,就是保持农业生产低稳态条件下,同时进入高稳态运行状态。微观讲,如果失去打工的工作,就可以进入农村进行低稳态生产生存,不至于形成失业这种最低稳态。根据系统学原理,系统中的自由能总要通过改变系统结构纳入到系统。失地失业农民到底会以什么方式纳入到农村和城市系统,相信只能是个成本高低的问题,而不是无成本的问题。从宏观上讲,农民工的这种灵活性保证了中国经济体系工业和农业双稳态的稳定运行。工业繁荣时,大量农民工进入工业生产体系,经济危机时,大量农民工返回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的好处是超稳定,因此中国经济获得了低成本的庞大劳动力来源和失业大军吸纳机制。这算是中国成功的秘密之一吧。

如果土地流转和兼并集中发生,中国将失去农村这个中间层稳态结构和吸纳机制,中国经济将在高稳态和最低稳态之间交替运行,这样的稳定性就会差得多。中国农村机制的历史性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任何超出时代特点和局限而试图破坏这一双稳态稳定结构的企图,要么是空想的要么是别有用心的。

农村土地流转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不是可以用数据和模型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社会的、微观的、宏观的,各种因素都缠绕在一起。自组织发展,试点推动,实践改进,才是中共最为务实和有效的方法。

通宝推:拿不准,dongdream,海峰,
家园 农村新生产方式的尝试

花生每亩地产量大概是400多斤,每斤花生大概是5块钱左右,一亩地每年收入2000多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等支出,大概有1500元。我村人均有2多地,不超过2.5亩,还要种些小麦和玉米当主食,留一些花生榨油。因此每年人均净收入约是3000元。此外还有养猪羊等其他次要收入。但是支出包括教育、医药,有线、电视、冰箱和电脑等支出,日用支出等,尤其是小孩的教育,到了大学花费剧增,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要盖新房娶媳妇,支出也不少。因此只靠种地远远不够,而且种地时间一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如何利用时间和劳动力创收是比种地还要重要的问题。

大部分农民劳动力外出打工,近的在镇上县里,远的在外省和国外,属于农民工范畴,以后再谈。还有一部分农民依然留在农村进行着新的农业尝试:大棚种植、牲畜养殖和规模化生产。

大棚种植主要是用塑料大棚种植瓜果蔬菜。花生主要是春种秋收,冬天土地空闲,而冬天的蔬菜贵,因此利用冬天土地间歇进行大棚种植,收入也颇为可观。一亩地大棚固定投资需要1000多元,主要是作为支架的水泥柱,可用多年,塑料薄膜,可用两年,主板做固定用,可用多年。种植技术要求也不高,找个老手带一次就会。刚开始大多种植西瓜,冬天育种育苗,开春三四月份就可以卖西瓜,越早越值钱,可以卖到两块钱一斤,后来就是几毛钱一斤。后来随着种西瓜的越来越多,价格也就越来越低,种植种类逐渐向甜瓜、香瓜和黄瓜过渡,早春的价格可以卖到四五元一斤,最后就是几毛钱一斤。一亩地总能保证5000-8000元钱。但是整个周期要持续3-4个月,每个家庭最多能够种两亩,大部分是1亩,因为活很累人。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月的收入就比较低了。我哥种过两年,后来一比较,还是外出打工更划算,而且还没有干农活累。我的一个堂叔,种大棚的技术很好,每亩的收入也很高,算是我村比较有名气的,坚持了几年后,最终还是加入了打工大军。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区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水平提高,不成规模化的大棚种植的回报率已经低于外出打工。现在除了一些不能和不想离家的青壮年还搞大棚种植外,基本没有个体大棚种植。

牲畜养殖包括大棚养禽类和生猪养殖。禽类养殖主要是大棚养鸡和大棚养鸭,正常情况下回报率与外出打工持平甚至高于打工,但是鸡鸭成长过程容易受传染病侵袭,必须一开始就在饲料中拌药,所以大棚鸡鸭都是喂药长大的。即使如此,遇到传染病还是成百成百的死亡,损失全部由养殖户承担。2012年我一个初中同学养鸭,全年只有一棚是赚钱的,其他都是亏钱,因此整体亏钱,现在计划外出打工。养猪受疾病和价格影响较大。生猪有几种病比较致命,我知道的有五号病(口蹄疫)和蓝耳病,有时候蓝耳病传染会很快,是养殖户的梦魇。我曾听说外村有因为养猪遭受传染病侵袭而自杀的事儿。我村的支书是我儿时伙伴,前几年贷款养猪,养肥了的猪一头头死掉,杀伤力非常强,现在他的猪圈已经空置了。从价格上来说,猪肉作为我国主要肉食,早已超出了正常商品范畴而成为国际间经济博弈和通胀传导的战略性商品了,因此几个价格波动下来,大点的散户基本上承受不起波动而退出。我的另一个堂叔,前几年还在养猪,现在已经去抚顺打工了。现在只有养鱼还算是正常,不过受到水体限制而有限。牲畜养殖的主要约束在于小资本无力采用先进的和规模化的技术,在市场波动中也不容易成活。

规模化种植。新闻报道有商品量的规模化种植,这个在我们那边不典型。我只知道我村有一个香烟烟草的规模化种植,虽然规模比较小,只是超出了个体家庭范畴而出现了承包和雇佣。主角还是我村的支书,初中文化,有过前科。由于农村党组织基本瘫痪,现在担任支书的主要是三类人——退伍军人、当地能人和黑社会。由于逆向淘汰,结果基本是黑社会当支书。不带褒贬色彩的讲,暴力加权力赋予了支书支配资源的能力,而当地政府和信用社也愿意支持一下能人经济。黄烟曾经是当地经济作物,我初中学费基本靠种植烟草,可是同一块地种植烟草次数多了,就会得菌斑,卖不上价钱,后来就没人种了。经过多年后,土地回生,烟草公司又鼓励农民种烟草。不过现在烟草烘烤技术进步了,有专门的烘烤室和红外烘烤技术,不是一般的小农资本可以介入的。支书就贷款建了烘烤室,承包土地和雇人种植烟草,算是规模化经营了。具体的种苗、种植和烘烤技术都由烟草公司提供和协助。今年我家岭上的三亩地,就被承包去种烟草了。这是正在尝试的一种模式,具体如何,有待继续观察。

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经过制度性的土地承包,技术性的化肥和机械使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在有些地区,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发展的出路,而在类似我家乡的丘陵地区,规模化生产受到地形限制,产业化也存在与外部市场连接的脆弱性问题。到底是种植新的作物类型还是采取新的生产组织,依靠技术进步还是依靠城镇化和工业化,现在仍然处于摸索过程。

通宝推:随机微分算子,rentg,西电鲁丁,西江城,本嘉明,
家园 现在土地已经基本固定

前几年有一个农村土地三十年不同的政策,已经实施,无论地多地少,人口增减,土地三十年不变。比如我的户籍已经迁出,我妹妹已经嫁出,但是土地仍然是我家里的,所以我爸妈两个人占有四口人的地。而我哥哥和嫂子结婚时是两口人的地,后来有了一女一子后,土地也没有增加,仍然是两个人的,四口人占两个人的地。据说现在又在进行土地确证工作,是不是为土地流转做准备就不知道了。

家园 农民的生产资料和资本量还是很小

除了土地承包的制度性因素外,农民的生产资料,更确切的说是生产工具的变化,体现了农业的发展。刚开始是没有土地,承包制后有了土地。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大型牲畜,如牛、驴和骡子,刚开始一个家庭养不起这样一个大型牲畜,必须是父母兄弟一起的大家庭才养得起。后来单个家庭也养得起了,再到后来是单个家庭开始配备水泵和手扶拖拉机,现在是家家都有水泵、拖拉机、点种机、覆膜机等。这是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但是这些生产资料包含的资本量非常低,仅仅达到与自有土地相匹配的程度。在土地没有流转之前,或者农民仍然保留着自己耕种土地的传统时,大资本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还不普及,或者刚刚出现。

手机的出现延伸了农民的社会关系和市场关系,使农民能够在更广泛的市场配置自己的劳动力,但是农民的资本量有限,即使获得知识和技术,也难以独立发展。我们村有通过融资规模化发展的个人,败的居多,正在做的还要继续观察。

手机的功能其实跟固话差不多,即使是智能机可以上网,所起到的作用大多是聊天和玩游戏。除了市场范围的扩大外,我还没有见到手机的重大影响。倒是农村宽带的普及和电脑上网的增加,为技术和知识传播提供了条件。据我所知,农村上网居多是看电视剧和电影,对了还有一个是网络举报村干部贪腐的,这是我这次回家过年刚听说的。

机械化之后,我们村似乎遇到了瓶颈,一直没有更好地提高生产力的方式,但是摸索一直在进行。

家园 粮食增产没法归到单一因素

八十年代初公社时期就有化肥了,只是越到后来化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越多和越复杂。肥料主要有粪肥和化肥,粪肥来自于家畜,但是随着化肥的普及地位逐渐下降,使用方法也开始改变。刚记事的时候,粪肥都要弄碎,耕好地再拉沟(用犁做成垄)时,用粪筐均匀地洒在沟里,当然化肥也一起洒在沟里。这样就至少需要一个人扶犁,一人洒粪肥,一人洒化肥,至少三个劳动力,因此生产组织是一个大家庭。后来化肥的效力和使用量高了,粪肥的使用就不那么精细了,不用弄碎也不用准确用到垄沟里,只需要直接用拖拉机拉到地里,未耕地之前扬开就行,反正都在地里。化肥的使用分为基肥和作物生长中的施肥了,基肥还是要准确地洒在垄沟里。耕地劳动力需要两个,夫妻就够了,大家庭组织开始解体。大家庭解体表现是夫妻小家庭就能够胜任农业生产,不再需要附属于父母和兄弟的帮助了。家里人经常感叹:人越来越自私了。自私的原因是一个家庭很少用到别的家庭的生产帮助了,大家各过各的。但是由于其他的单个家庭不能胜任的事情仍然维系着农村的社会组织,这个以后会提到。

化肥的使用非常重要,是农业的一个飞跃。以玉米为例,除了耕地使用钾肥磷肥等基肥外,还要在玉米涨到半米高时,趁雨追一次尿素肥(含氮),否则产量会减少一小半。所以说化肥提高了粮食产量,其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但是生产力是逐次释放的,承包责任制也属于一次生产力释放。在承包之前,我村分为两个生产大队,西边一个东边一个,尽管现在大队已经消失三十多年了,但是仍然影响着村里的向心力。我家住在村西,经常听到大人称呼村东头的那帮人;我爸经常自称社员;这是题外话。听我妈讲,公社的时候就开始用化肥了。刚开始实行土地承包时,首先是分口粮田,其他的土地还在公社干。但是大家对公社的地责任性低,远不如种自己的地。种小麦施肥的时候都是用手洒。用手抓一把化肥洒的长度有限,有两三米的距离,然后再抓一把化肥,接着撒下去。两把化肥之间,要求撒化肥的人停一下,否则施肥就不连续。给公社干的时候,撒化肥的根本就不停,所以两把化肥之间有一个空缺,长出的小麦也是一处好一处不好。给自己干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都仔细的很,产量也高。

农村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制度性的也有技术性因素,土地承包属于制度性的,的确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这样释放的生产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机械节省时间和劳动力,产量就不会提高地这么多这么快。此外还有农药使用、种子推广、地膜推广、微量元素使用等技术性因素的综合作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