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父辈的回忆:关于1942 -- maxer0

共:💬8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父辈的回忆:关于1942

最近好像冯小刚的这部电影挺火的,连俺爹这耳朵不灵,从来不去电影院的人也去看了一场。1942的时候他老人家才出生,所以大部分记忆都是从我奶奶那里来的。

我老家那是河南温县。县里有一条街,估计是现在那些商业街的雏形吧。很多小手工业者就聚集在那个街上,我爷爷,也在那里开了一个铜匠铺。 生意不大,一般情况下糊口倒是没问题。解放后俺家给定了个下中农,还是被团结的对象。

1942年的时候,俺家虽然有点小钱可也逐渐支撑不住了。我奶奶每天早上就把我爹喂饱了,然后扔家里,自己出去借粮食。粮食不好借,经常一出去就一天。我大伯那个时候饿啊,就自己去逮了蝗虫,用铁锅烤了吃。直到今天,他还听不得人家提蚂蚱蝗虫之类的词,听了就想吐。

那条商业街上,有个小地主,家里可能有点资产,在那里租了个仓库。那年月,仓库里也没啥,就放了两筐晒干的萝卜,也不锁门。往来的人都偷偷进去拿一点。他们家也不说,就当没看见。第二天萝卜又放那里了。就靠那点萝卜干,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后来建国后土地没收了,那家人生活也不是很好,但总有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乡亲,来看他们,来一次,总要提点东西,放下就走,也不多说话。历次运动,他们家都没受到多大冲击。

这个世界上,做好事不一定能得到好报。但是你做了好事,记得的人总是大多数。

家园 送朵花

下中农可不是团结对象,是依靠对象。下中农与贫农并列,称“贫下中农”,红五类啊!

家园 很象我爷爷在1949前的广东

家里有点地,爷爷会捉鱼,捉了吃不了的放 门口的水缸里,时不时 第二天鱼 就不见了,爷爷也不管。

后来解放后评成分,大家说:富农个鸟,顶多中农。结果就是中农了。

做人要仁啊

家园 是啊

为富不仁的,或许不是当时报,当事报,但等到报的时候,再想避开就来不及了。我在另一篇里说过另外两个地主土改的时候就被人直接开瓢儿了。

家园 我爷爷也是

我爷爷在青岛做生意。村里的人能带出来就带出来。村里来的人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再送点路费什么的。最后给评了个中农,要不然,我叔的工农兵大学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家园 在普通的农村里搞民主,实际上效果不错。
是啊
家园 土改、文革使得人抛弃了仁,现在的富绝对都不仁 仁的也

富不起来

家园 这是什么逻辑?明明说的是仁的富人没有在土改中遭殃,

改开以来提倡巧取豪夺嘛,白猫黑猫,无所谓仁与不仁,这才是源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