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邪恶国家”任我行 之四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 -- 顾剑

共:💬71 🌺4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邪恶系列"之四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 3/5

“邪恶国家”任我行 之四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

3。蒲甘

曼德勒是我从云南去缅甸的一个中转站,古都蒲甘Pagan,才是我的真正目的地。所以,我在曼德勒只呆了一天一夜,下午回旅馆取了行李,打车去机场,直飞蒲甘。到地方之后,旅馆如约派车前来接机,直接入住Kumudara Hotel。

缅甸历史上,公元九世纪(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晚唐),缅甸出现第一个独立统一的王朝,蒲甘王朝,从那时起的四百年间,蒲甘是缅甸王国的第一座首都,直到忽必烈攻灭大理国,再南下灭缅甸蒲甘王朝。

蒲甘王朝四百年间,佛法昌盛,在伊洛瓦底江边,大约方圆42平方公里的这个区域内,不断造庙建塔。蒲甘最鼎盛的时候,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宋朝,先后建造了上万座塔和寺院。今天留存下来,大约还有2,3千座大大小小的佛塔,如果算上砖土遗迹,上四千处,如今,全在伊洛瓦底江边,这片浓绿苍翠的热带平原上,星罗棋布。

蒲甘平原的日出。(唯独这张不是我拍的,在维基上看到,实在漂亮,爱不释手,于是贪天功为己有,借花献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唐人杜牧有诗形容南朝佛事之盛,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百八十?和蒲甘比起来,太小儿科了。这里,是将近四千的数量级!

伊洛瓦底江自北向南流淌,到蒲甘这里,由东向西拐了一个弯,继续滔滔南下。就在这个拐弯所形成的右岸三角形平原地带,古代缅人开始建造首都,同时也开始了修建佛塔的进程。因此,今天的蒲甘地区,大致呈一个三角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地图上,我标出了三片城镇的名字:Nyaun-U, 蒲甘旧城,蒲甘新城,并用红圈标注了几处最不容错过的寺庙。

在这片三角地区里,旧城景点最集中,最好看,但是旅馆很少。绝大多数旅馆,集中在南边的蒲甘新城。我的Kumudara度假村,也在新城。蒲甘的地区很大,三点之间有四边形公路连接,这个四边形,长边10公里,短边4公里,再加上四条公路中间圈起来的范围,步行肯定不可能。

蒲甘这里,和同是古庙群的柬埔寨吴哥窟不同,这里的三轮摩托Tuk-tuk,不怎么做包车一日游的生意,大多只限于点对点运输。比较通行的方式,可以从酒店前台包小轿车,或者租马车,租自行车。我为了自由,是租自行车的,酒店前台就有,按天算,每天6千多Kyat,十来美元吧。自行车最自由,也最便宜,但是在蒲甘租自行车自由行,有四点不便处,你必须吃得起苦:第1,这是热带,无遮无拦的暴晒。我用的美国防晒霜,SPF 110,连这都不管用。第2,这片地区虽是平原,地势仍有起伏,上下坡加上天气闷热,对体力要求很高。这么说吧,我自认为出门玩的体力很强,需要的话,一周内4天在长途汽车上过夜,每天早7点步行到晚7点,12小时只吃一顿早饭,不喝水,不上厕所,对我来说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我怕热,尤其怕闷热,一路骑车要上坡下坡,我早上8点半骑车出门,十分钟之内,汗出如浆,半小时之内,整个人已经跟刚从河里捞出来的没有什么区别了。就是这样,一天走走停停看寺庙,爬塔,等晚上6点半回到酒店,整个人基本虚脱掉。第3,缅甸的公路上灰尘很大,汽车马车从你身边开过,你身上会均匀地覆盖一层胡椒粉。第4,去蒲甘,一般会登上一座塔,看日出或者日落,这算必备项目。但是,太阳升起之前,日落之后,天黑的时候,蒲甘的路上没有路灯,也没有路牌。一方面你在镇里找不到路,另一方面黑灯瞎火的,汽车从身边开过,也不安全。解决办法,要么你自带头灯照路,要么租马车或者汽车,有司机认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是,我仍然喜欢租自行车的自由,想去哪里都行。我将来会再去蒲甘。如果再去的话,我仍然会选择自行车。

从左下角的蒲甘新城出发,我沿内陆公路向东北骑行,方向是机场。蒲甘新城没有太多著名佛塔,饶是如此,随随便便在荒草掩映之间,你就会经过很多荒芜的砖塔,密布在荒烟蔓草之间。

这是出新城,上公路之后,我遇到的第一座比较大的佛塔,Dhammayazak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已经过修缮,你可以登上塔座,欣赏荒原丛林中,处处红砖佛塔的景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登塔瞭望的那一刻,非常震撼的。

沿公路再向东北,路左的荒地里,这座Payathonezu红砖塔,比例非常匀称。尽管未加修缮,没有镀金,仍让人赏心悦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沿四边形的南长边到大路口,再直行就到机场了。这时要向左转,沿短边北上,到达江边的Nyaung-U镇。这个镇上有很多旅馆,向西出镇,沿江公路(北长边)不远处,有整个蒲甘地区最辉煌的大金塔,Schwezigon塔,它修缮一新,三层塔基上,座落着圆满的覆钵形塔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chwezigon塔,首创三层塔基,覆钵塔身,顶上嵌宝这种形制,是日后很多伟大佛塔的范本。最著名的仿效者,就是仰光市内,缅甸国家的象征,施韦达贡塔Schwedagon。

这座大金塔不但本身贴金箔,周围一圈,还环绕着无数小型金塔,和金叶子的摇钱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继续向西骑行,到伊洛瓦底江拐弯的地方,就是蒲甘古城。古城周遭仍有城墙遗迹,城内城外是蒲甘大规模佛塔最集中的地区。这是东门外的阿难寺,Ananda Templ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庙的红色镏金主塔52米高,四角四座副塔也贴金,它建成于1100年前后,标志着蒲甘佛塔建筑样式从早期向中期转化。主塔的镏金顶,从蒲甘平原的各个方位都能远远望见。塔下有庙,寺庙中四个方位,分别有四尊十米高的檀木镀金立佛佛像,每一尊的手印不同,表情也不同。

进城以后,一直骑车到最西北角,临江的悬崖上,有蒲甘最早期的佛塔,布帕亚塔Bupay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上去,形状很简单,早期建筑么,建于850年,相当于唐朝。从这里俯瞰伊洛瓦底江最妙。

穿城而过,出南门。南门内这座白色寺庙Thatbyinnyu,体量巨大,塔顶高63米,是蒲甘中期佛塔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整个蒲甘地区,最高的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南城门,跨过大路不远,有一条向南面的丛林荒原深入的土路。沿着这条土路走到尽头,是Dhammayangyi塔。此时大约5点半,将近日落,这座塔可以登上去,是蒲甘平原上,最好的几处观日落的地点,一定要早去,在塔最高层平台上,占好位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在塔顶平台等日落。背后远远可以看到Ananda寺的红色塔身和镀金塔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长镜头拉近,好像仙山楼阁的,那不是古塔,是蒲甘古城里面的蒲甘考古博物馆主楼。其实距离我站的塔还相当遥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塔上看夕阳下的蒲甘平原,深绿的丛林背景当中,星星点点红色砖塔,如恒河沙数,间或有很高的镀金塔尖出挑起来,天际线就变得特别有层次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那天我等了半天,临落日的时候,天边起云了,没有看见太阳从伊洛瓦底江对岸沉下地平线的情景。但是夕阳西下之前,斜阳向东照射着整片蒲甘平原的丛林和佛寺,景色已经足以令人回味良久。我个人的看法,觉得一样是热带丛林里的大片古代庙宇群落,缅甸的蒲甘,和柬埔寨的吴哥很类似,连建筑年代也相近,很难不把两者拿来比较。蒲甘这里的佛寺和塔院,很多经过现代修缮,塔顶镀金,还有像Schwezion这样完全修缮一新的巨型金塔,比吴哥更好看。

看过日落沿大道南下的时候,天色渐黑,在新蒲甘找回旅馆费了一点周折。因为很累,我没有在外面找餐馆,回房间打开空调,好好洗了个澡,先睡了一个小时恢复体力,然后才能爬起来去餐厅吃晚饭。

第二天,我仍旧骑自行车,沿南北向的公路短边北上,几乎又回到蒲甘旧城南门附近,沿路看了几处昨天日落之后没有参观的古塔。再回到新城以南,江边的Lawkananda塔。这座塔虽然也完全镀金,像缩小号的Schwezion,但经过昨天的震撼,倒也不觉得如何特殊。据说,Lawkananda塔下,供奉着佛牙舍利。这座庙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临江的位置。从江边走上高处的寺院,宽大的台阶有古榕遮荫,台阶边很多面对伊洛瓦底江的长椅,坐在这里凉风习习,远眺江心的摆渡船,江边的儿童在玩耍,老牛在江边饮水,还有蹲在江边,用木槌使劲拍打来洗衣服的妇女。觉得古意盎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未完待续)

通宝推:松阿察,
家园 这些佛塔里面是什么?

是不是用来供奉舍利子的,还是寺庙的一部分?现在里面还有和尚吗?

家园 当地人对美元纸币的崭新程度非常挑剔,多折一下或者比较旧的

不只在南亚,南美洲也是同样的情形,据说是因为当地银行为了避免假钞,不是崭新的美元纸币在换成当地货币是要打折扣。

家园 不会有那么多舍利子哈

有些塔,里面是庙,是佛像,象Ananda塔,有些里面是壁画,有少数塔据说是真的有舍利的。大多数塔都已经废弃了,是作为旅游景点来修复,但是仍然有一些塔从属于寺院,仍然有和尚。

家园 老天啊,封个印保佑缅甸永远这个样子吧,这些佛塔太好看了
家园 请问缅甸寺庙里面佛像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比如是否像国内一样是三世佛的格局?

是否也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几位菩萨?

造像和国内的差异大不大?

家园 四大菩萨的像我在缅甸还真没见过

在缅甸看过很多塔,但是寺庙大殿看得很少,不过,缅甸是小乘,跟国内在供奉上的差异非常大,中国是大乘佛教,连教义都有很大区别。我对佛教不那么了解,尤其上座部佛教,所以我在缅甸的寺庙里面,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只看见到处都金晃晃的:)

家园 谢谢,我猜也是这样

有朋友去泰国,也发现和国内的造像差异很大,完全不知道供奉的是谁

家园 【原创】”邪恶系列“之四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4/5)

“邪恶国家”任我行 之四

缅甸:多少楼台烟雨中

4。仰光

从蒲甘继续南下,飞仰光Yangon。

仰光,现在已经不是缅甸的首都了。缅甸军政府,做事情一向拍脑袋,2006年,政府迁都中部的奈比都Naypyidaw。新都没有人听说过,这不奇怪,因为它根本就是2002年开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其实也不是完全新建,这座城市的位置,在中部古城平满纳Pyinmana郊外3公里。历史上这个国家的称呼,缅甸,Burma,现在也改称 Myanmar了。我估计,这些举动,和保持国家各民族统一有关:Burma指缅族人,人口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此外,缅甸联邦里面,还有钦邦Chin,克钦邦Kachin,蒙帮Mon,若开邦Rakhine,掸邦Shan,克耶邦Kayah,克伦邦Kayin,这都是大的少数民族命名的“自治区”。缅甸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总共135个民族,比中国的民族数多出一倍半。保持统一,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要从“缅人的国家”Burma,改称Myanmar联邦。仰光今天仍然是缅甸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但是位于最南端的海口上,不如新都位置靠中间,便于控制北方的民族地区。

我傍晚到达仰光机场,坐出租到达Thamada旅馆。第二天早上,先打车去城北最远的一点,Swe Taw Myat Paya,佛牙舍利塔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寺塔非常新,里面供奉着一颗佛牙舍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寺院地处郊外,占地面积很大,附近有国际佛教大学,校园和寺院连片,园林环境非常雅致。

从这里,我沿南北向主街往回城的方向,步行2公里,来到缅甸宝石博物馆。缅甸生产多种宝石----除了钻石不是缅甸的长项之外,各种宝石都有----而且因为缅甸比较与世隔绝,缅甸境内的宝石玉石价格,应该比国际市场上便宜很多。“缅玉”非常有名,大家去云南旅游的时候,都知道云南出产各种玉石工艺品。我在云南听导游说,其实云南本身并不产玉,都是缅玉,缅甸本身加工水平和珠宝设计水平跟不上,因此大量出口玉料,在云南加工。仰光宝石博物馆,同时也是宝石市场,我呢,第一对宝石学不了解,生怕受骗,买到假宝石,第二也确实是没钱,所以,采购宝石这一项,与我无关,真正叫作“入宝山而空回”。我去博物馆,纯粹为了开眼界。在仰光的宝石博物馆里,可以见到全世界最大的蓝宝石,6万3千克拉,接近12公斤重!还有全世界最大的未经雕琢的红宝石,最大的璞玉(已经切开,但还在玉胎里面)。其它精美的宝石首饰不计其数。

这座缅甸宝石博物馆,在一座四层建筑物的顶层,星期一关闭,参观的时候不准拍照,相机必须寄存在储物柜,所以无法留下照片。下面三层楼是珠宝商场。不知道这里买珠宝,是不是应该全都是真的?我对宝石是在没有研究,既不敢买,也买不起,呵呵。

仰光城的市中心,南临仰光河入海的港口区。我从北向南逐次游览。市中心北边缘,茵雅湖以南Inya Lake,有好几座重要的寺庙,以象征缅甸国家的Schwedagon大金塔为中心,东西展开。我从宝石博物馆打车继续南下,一座一座参观。

这是施韦达贡佛塔以东,Chaukhtatgyi Paya寺的巨型卧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Chaukhtatgyi寺的马路对面,小丘顶上有座Ngahtatgyi寺,寺内主殿有一尊五层楼高的座佛。向西,越过施韦达贡塔,城西靠近仰光河岸的地方,Kohtatgyi寺里,也有一尊高20米的巨型佛祖座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了,说了那么多,这,才是主角:Schwedagon佛塔,或称瑞喜贡佛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之所以想去缅甸,完全就是因为三十年前,1983年1月号《世界之窗》杂志封面,刊登了这座金塔的照片。当时我上小学,家里订这份杂志,双月刊,第一次知道攀登乞力马扎罗的赤道雪峰,波士顿交响乐团,波士顿城里贝聿铭设计的汉考克大厦,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都是因为这份杂志的封面。还有“麦克唐纳”快餐,“闻滴”汉堡----现在的名字是麦当劳,Wendy's,甚至于当时17岁的足球明日之星----马拉多纳, 都是这份杂志里看到的。

别笑!八十年代初,一个小学生,能知道这些,眼界算相当宽的了。哪儿能跟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的小朋友比?

直到今天,我家里的书架上,还保存着1982-1984年全套18本《世界之窗》。

瑞喜贡金塔,是缅甸最为神圣的地方,传说有2500年的历史,据Lonely Planet上说,考古学家认为,是公元6到10世纪之间,由蒙族人建造的。(维基百科上也是这个数字,而且没有注引出处,估计也是从Lonely Planet照抄。或者反过来抄袭也未可知。可是,考古学家也定得太宽了吧?如果可能性的置信区间跨越4个世纪,那实际上就是说,考古学家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那么,这个引用的科学意义何在呢?)

到15世纪,瑞喜贡塔的顶端高度,达到今天的98米。此后历朝历代,迭经重修。给塔身贴金之举,也由15世纪的勃固王朝开始:Shinsawbu王后,率先捐出等身重量的黄金,制成金箔覆盖塔身。她的女婿Dhammazedi更进一步,捐出自己夫妇等身重量四倍的黄金。目前塔顶高处,风向标上,装饰有1100颗钻石,总重量278克拉,外加1383颗其它宝石。再向上塔尖的纯金圆环上,镶嵌着4351颗钻石,总重量1800克拉。中央最珍贵的一颗钻石76克拉,位于全塔最顶尖处。

瑞喜贡金塔,不仅塔身富丽堂皇,而且它坐落的台基上,本身还有很多小型金塔组成的塔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缅甸的柚木建筑雕刻非常漂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塔上这么多黄金钻石,难道没有人明偷暗抢吗?缅甸是佛教国家,这里是整个缅甸最神圣的地方,谁敢起贪念呢?

Schwedagon瑞喜贡金塔的神圣之处,在于塔内供奉了佛祖的八根须发舍利,还有俱留孙佛(Kakusandha)的法杖,正等觉金寂佛(Konagamana)的淨水器,迦叶佛(Kassapa)的袈裟。

说到舍利,缅甸是佛教国家,境内供奉舍利的佛寺,着实不少。在仰光,有三大寺之说,大致建于同一时期。瑞喜贡佛塔寺,自然排名第一。其它两座,一是市中心交通大圆环当中的Sule Paya,它在缅甸国会对过,两条交通要道交汇的十字路口,形成一座巨大的交通圆环,圆环里,就是这座金塔佛寺,比瑞喜贡金塔小些,没有那么多宝石,但也是全塔贴金,周围很多小型金塔。全世界大概没有哪座城市,交通环岛上竟会有一座寺庙,有一座金塔,金塔里,还供奉着佛生前掉下来的一根头发。

三大寺中的第三座,在市中心临水的南侧,沿江大道上,叫做Botataung Paya,也保存有佛发舍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庙内空间呈向心的扇形分隔,在中间聚拢。这是其中一个扇形房间,屋顶墙壁全部镀金----当然,你刮不下来的,墙面有透明玻璃保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Botataung Paya,1943年英军轰炸仰光码头的时候,一枚近失弹正好炸中佛塔,全部被毁。1948年缅甸独立之后立即开始重修,在重建过程中进行了发掘,还真的找到地下乘放佛发舍利的宝匣,这些宝匣上刻有古代南印度文字(舍利来自印度),和蒙邦古文字。揭开层层宝匣,人们真的发现里面有两根卷发!

最后,缅甸国家博物馆值得一提。那里有缅甸末代国王的宝座,王冠和袍服,轿辇,英国殖民统治初期被掠夺,收藏在英国,二战之后缅甸独立之时,印度总督,英王的表弟路易斯·蒙巴顿伯爵,将这些象征国家主权的礼器,归还缅甸。(蒙巴顿是二战时期的东南亚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官,海军元帅,现在英国女王的表叔,70年代被爱尔兰共和军刺杀)。

(未完待续)

家园 Myanmar和Burma意思都是缅人的国家

缅甸政客没有顾教授想象那么开通,Myanmar和Burma意思都是缅人的国家.

同一个东东,不同的发音罢了。1989年军政府改的是英语中的用词从殖民时期的Burma改为Myanmar。

东南亚和东亚国家一样,在近百年中,民族主义是在不断的壮大。暹罗Siam在1939年更名为泰国Thailand就是为了提醒大家这是泰族人Thai的土地, 当时泰国的Nation-building和泰族民族意识是建立在针对华人的基础上的。第一对Siamese Twin暹罗双胞胎就是暹罗出生长大的华人兄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华人和华人文化在法律上公开歧视,也是泰国开的头(当时其他东南亚地区还是欧美殖民地)。

30年河东30年河西,现在相对而言,泰国华人比其他东南亚华人在当地的待遇好多了。 当然也可能正是因为当年泰国的强制同化政策,泰国华人普遍融入当地社会(当然也没有马来西亚和印尼那样的宗教隔阂)。

家园 那么Myanmar这个词的来历是什么呢?

Burma是主体民族缅族,那为什么Myanmar也是缅族呢?

家园 ”邪恶系列“之四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 (5/5)

“邪恶国家”任我行 之四

缅甸:多少楼台烟雨中

既然是“邪恶系列”,自然要讲讲风俗民情,历史和政治。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缅甸人非常友善,这一点,在整个东南亚基本相同。但和泰国,马来西亚的不同点在于,缅甸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劳动力和物价也超低廉,但却没有受益于国际贸易和对外开放。缅甸是世界上最贫穷,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非常封闭。这里主要是政治原因。可能有人会疑惑:一个佛教国家,最多是爱好和平,与世无争,怎么会被归入“邪恶国家”系列呢?其实,缅甸军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被国际主流社会所抵制,处境非常孤立。中国算是缅甸军政府在国际上,为数寥寥的朋友之一。

这就要讲到昂山素季家族,和缅甸现代政治史了:

19世纪后期,英国殖民者灭亡了曼德勒的缅甸末代王朝之后,直接统治缅甸。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和吴努,在30年代,都是仰光大学的学生,参与要求独立的学生运动。1938年,昂山离开大学,投身政治运动。1939年,缅甸共产党成立,昂山是首任总书记。他还加入了印度国民大会党。1940年,当时中国在抗战,日本占领中国半壁河山,正对东南亚虎视眈眈。 昂山因为反英活动,被英国殖民政府通缉,离开缅甸,当时想去中国,寻求中国(也许还有苏联)共产党的支持。结果在中国境内,被日军截获。

日本特务搞分化拉拢最拿手了,在中国的满洲国,华北自治政府,汪伪政权,都是例证。这次,日本成功说服了昂山,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缅甸独立,而跟日本人合作。昂山秘密回到缅甸,带出几十名干部,到达当时日军占领下的海南岛,接受日本军事训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昂山在泰国组织“缅甸民族解放军”,引领日本人进攻缅甸。1942年初,英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全面溃败,日军占领缅甸全境,成立缅甸政府,昂山出任伪缅甸政府国防部长。

我觉得,为了独立而投靠日本法西斯,引狼驱虎,这算是昂山将军一生的污点。如果昂山的生命到这里结束,那他比汪精卫强不到哪里去,也就是个“缅奸”而已。

但是1943年之后,昂山逐渐看出日本人不可能真正给予缅甸独立,随着日军在冒险的英帕尔进攻战役惨败,昂山开始和英军接触,在缅甸伪军中秘密组织武装力量,准备反正。1945年3月,英军大规模反攻缅甸中部,昂山领导缅人在仰光举行起义,调转枪口打击日本鬼子。抗战胜利后,出任缅甸联邦的议长,继续领导独立运动。就在这一年,他的女儿昂山素季出生。

1947年,昂山和英国政府首相艾德礼达成协议,缅甸获得独立。昂山本应出任首任政府首脑,却在1948年正式独立前夕,遇刺身亡。昂山将军的早逝,使他成为缅甸现代史上的一位完人,半个世纪之后,也是他女儿昂山素季重要的政治资源。----昂山素季本人,其实从来没有想当一名政治家。昂山遇刺时,素季只有3岁,19岁入牛津大学攻读学位,其间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英国人Michael Aris,1969年毕业之后,昂山素季在纽约联合国工作过三年,1971年结婚,丈夫Aris是研究喜玛拉雅,不丹和尼泊尔文化的知名学者,国际权威,后来成为牛津大学教授。他们有两个儿子,1985年,昂山素季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你看,这份履历,直到1988年,昂山素季已经43岁人到中年,一直是一位学者,居住在英国和印度,相夫教子,过着安静的生活,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从政的野心和行动。我觉得,昂山素季被视为当代圣人,“最美丽的缅甸女性”,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她的背景很纯粹,没有个人野心,不是她选择政治,而是政治选择了她。

回过头来,再说缅甸独立之后的政府:昂山的亲密战友,吴努成为首任缅甸总理,基本上从1948年当到1962年,其间只有两次换过人,一次几个月,还有一次两年,两年的这次,总理是吴奈温。

吴奈温,当年也是追随昂山在日本受训,与日军合作,后来反戈一击。独立后,出任缅甸军队总参谋长。他在1958-1960年接替吴努当过第四任总理,然后又把位置交还给吴努。1962年,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吴努(吴努坐了4年牢,之后流亡国外,1980年回国,1995年以88岁高龄去世)。奈温这一独裁,一直延续26年,到1988年全国爆发大规模示威,才宣布退休,其实仍然“垂帘听政”。1998年之后,退休已久的奈温才渐渐丧失影响力。他的家族贪腐问题严重,2002年,女婿和外孙被判处死刑。奈温于年底病逝,享年91岁高龄。

就在1988年的抗议高潮之中,昂山素季的母亲中风病危,她回国照顾母亲。当时抗议群众遭到军队血腥镇压。昂山素季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她深信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一方面缅甸的抗议运动需要一个领袖,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流血的悲剧愈演愈烈,演变为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甚至走向内战,昂山素季也深感有责任,来引导运动走向和平的抗议轨道。就在这种情况下,素季是被形势,还有自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被动地推上了政治舞台。其实,昂山素季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这一政治理念,和她的父亲,缅共创始人昂山将军,完全不同。

1988年奈温终于退休,1989年昂山素季被军政府逮捕,1990年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政党以绝对多数大获全胜,军政府赤裸裸地拒绝交权,宣布选举结果无效,继续监禁昂山素季。就是因为这一点,激起国际社会愤慨,直到今天,缅甸军政府,被国际主流社会孤立了二十多年。

昂山素季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实要我说,缅甸的现代政治史,和中国,俄国相比,还真的不算特别血腥,当年吴努,奈温失去权力之后,倒也能够得享天年。缅甸军政府迫于国际压力,不敢从肉体上消灭昂山素季。他们想迫使昂山素季自动离开缅甸,永远不再回国。这样,国际社会上容易交代,国内影响也能消除。但昂山素季,我觉得,有种知识分子认死理的执拗劲儿,不从事政治则已,一旦从事了政治,又认准了真理,一定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她被监禁数十年,其间数度释放,数度收监,数度再被软禁,就是拒绝离开缅甸。因为她一离开,在国内就完全被边缘化了。1997年她的丈夫Aries查出患了癌症,已经是晚期,当局一再建议她回英国探病,甚至提出保证,允许她再回国坐牢,昂山素季出于对当局的不信任,都没有离开。1999年,Aries病逝前,昂山素季去英国大使馆,录了一段诀别的影像,寄给丈夫,仍然回到被软禁的住所。

你说,昂山素季这样做,是政治家的无情?是对真理的执着?是知识分子认死理的执拗性格?

所以,缅甸在国际社会中,成了一个“邪恶国家”。不是因为它的人民,而是政府的军事独裁。

缅甸的一般人民,都非常善良,而贫困,即便在首都仰光,也处处可见。这是我从三楼的旅馆窗口,拍的仰光日落时分的街道。不是通衢的主干道,但也不是特为找平民窟。就是市中心附近,一个典型的生活区域吧,当地人的住宅区和市场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比较堂皇的建筑,市中心原来的国会,欧式建筑,坐落在一大片植物园和池塘中心。看多了缅甸金碧辉煌的佛塔,这些欧式建筑,可以算是很好的调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缅甸普通人上下班骑自行车的很多。女性,无论老幼,都爱在脸上涂一种淡黄乳白色的植物粉浆,叫做Thanaka树的汁液,据说,有清凉,芳香,防晒,细腻,保护皮肤的功能。我很奇怪,要说美容做面膜的话,在家涂涂也就算了,可是缅甸的女性,都是白天出门在脸上涂着两块,怎么能好看呢?当然,防晒可能是一个原因。但这审美标准,和我们的文化差异,也太大了吧?

缅甸的物价非常便宜(当然,是按照黑市汇率换算的,按1比6的官方汇率,就贵上120倍)。我在三地住的旅馆都不错,都不到30美元。热带水果多,街上很多鲜榨果汁,在仰光街上现榨的甘蔗汁一杯300Kyat (800Kyat合1美元),渴了,在卖椰子的摊上坐下来,买个椰子,先喝汁,喝完请摊主给你劈开,用小勺挖椰肉吃,就是我一顿午饭了。

我很高兴地说,看来,我们的文章,能有一个看到光明,充满希望的结尾:在我10月游览缅甸之后不久,缅甸军政府出现了政治松动的倾向,11月昂山素季最终获释,12月美国国务卿第一次访问缅甸,并会见了昂山素季,2012年4月她当选国会议员,5月底出访泰国和欧洲,这是昂山素季被监禁24年来,第一次能够自由地离开缅甸并返回。

其实,我不是为昂山素季这一个人高兴,而是看到缅甸当局,与国际社会和解,越来越获得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赞扬。这样一来,闭关锁国的形势,可能很快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缅甸的人民勤劳而善良,让他们为军事当局的错误而付出数十年贫困的代价,是不公平的。以后,随着国际援助到来,国门打开,外资注入,缅甸有这么多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宝石,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我希望,他们的经济会越来越好,普通人的生活,可以很快脱离贫困。

作为一个旅游发烧友,我当然也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看到我游记的朋友,会去缅甸,无论对西方还是对中国游客,缅甸会越来越容易去旅游。

至于我对昂山素季本人的评论,我想这么说,事情都有一体两面性。从人格上来说,她绝对无愧目前世人把她目为半圣,“缅甸最美丽的女人”,乃至东方最美丽的女人,她都当之无愧。这不仅因为昂山素季和平主义的政治理念,使她像圣雄甘地一样,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客观上说,也因为她的家世(而且,昂山将军在独立之前早逝,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还因为她本身无意从政,是被形势推上去的,这样一个背景。

但是从实际政治上来说,将来一旦昂山素季出任总理,她是否能有足够的政治手腕,治国经验,来对付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矛盾,还令我怀疑。缅甸是个多民族国家,多少年来靠军方铁腕统治维持统一。实行民主之后,国际援助和外资会进来,各邦都想分一杯羹,也都想为自己争利益,争独立,军方维持原有强势地位的欲望也不会削弱。当年,昂山素季没有选择政治,而是政治选择了她。她的资源是道德力量,精神力量,她从小学习和信仰的,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体系,未必适合缅甸这个东方国度。我的确担心,昂山素季作为政府首脑,决策的时候,容易受到局部因素过大的影响(比如亲身经历,或者某一两个亲信顾问的意见)。她可能更适合象圣雄甘地那样,作一个精神领袖。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昂山素季的故事,可以去看2011年的英法合拍电影《The Lady》,中文直译《昂山素季》,也译作《因爱之名》,导演是法国名导吕克·贝松,主演杨紫琼。杨紫琼从形象上,倒确实和昂山素季相当贴近。可惜,这部电影在国内被禁,可以在网上找找看,BT或者电驴上,能下载到英文或者法文版,字幕文件很小,在人人影视上很容易下载。

到今天为止,我去过87个国家,很少有几个国家,象缅甸这样令我震撼,尤其是蒲甘寺庙群的景色。我负责任地说一句:假设埃及以东的整个东方,你只能选一个国家去游览,排除咱们本国中国在外(评价祖国很难公平),连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包括在内----那么,去缅甸吧,你不会后悔的。

(全文结束)

家园 国际主流的态度就是俺美利坚的态度。

美国和缅甸的关系回温倒不是因为军政府变好人了。这是美国”回到亚洲“外交政策的主要一步。

本来西方世界(包括印度)封杀缅甸是因为1988年军政府血腥镇压学生运动,然后又在1990年否认选举结果。

1989年缅甸北方的邻居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为神马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不能持久,而对缅甸关门22年呢?

因为缅甸不重要,所以封杀缅甸可以占据道德高度又不用付出大代价(对西方来说)

同样,现在美国带头对缅甸网开一面也是因为缅甸北方的大个子邻居。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发现因为缅甸的被封锁,中国在缅甸的势力越来越大。 记得1998年,Accenture(当时好像还是Andersen Consulting)来加州理工招人,

一张填表上有精通的语言, 其中中文有三个选项:

Chinese (Mandarin)中文普通话

Chinese (Cantonese)中文粤语

Chinese (Burmese)中文缅甸语????

俺想难道Accenture在金三角接了生意????

缅甸军政府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在缅甸一头独大,也在寻找机会四出下注。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当然中国也没有把所有的蛋放一个缅甸篮子里。 中缅边境那四个民族武装控制的特区和中国有说不清的关系。佤邦那两万人军队的给养是哪里来的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家园 看这个

Names of Burma

家园 老兄从芝加哥暴力区高中考到加州理工

牛人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