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MBA大厨 能卖又能煮 -- 晨枫

共:💬2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MBA大厨 能卖又能煮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05-01

中国太需要这样的实干出生的管理人才了。我还是这个观点:管理人才不能不懂专业,专业人才不懂管理也不能做主管,这就像Photoshop和画家的关系一样,只懂软件,最多只是一个软件操作员;只懂绘画(不一定要执画笔,但要懂构思、效果),也一样成不了事。

=========================

MBA大厨 能卖又能煮

● 李慧玲(北京)

熊康祺(摄)

  大董烤鸭店的总经理董振祥,顶着一个MBA的头衔,把烤鸭店经营得客似云来。他头上原来还戴着厨师帽。他曾得过世界中国烹饪大赛的金牌,也获行业协会颁授“中国烹饪大师”的称号。

  董振祥才是他的本名,但大家都叫他“大董”,连他的名片也印的是“大董”。

  大董在家其实不是老大,而是老幺,上面还有八个姐姐。之所以叫大董,是因为他的个子长得高大――1.92米,似乎是运动员的身材。但大董不是运动员,大董开的是烤鸭店。

选择当厨师 因为爸爸觉得能吃饱

  大董当厨师是有家族渊源的。父亲原来在天津一家酒楼当名厨,在家喜欢做饭,而且做得比母亲好吃,左邻右舍品尝过大董父亲的手艺都赞不绝口。父亲在94岁高龄去世后,大董从父亲留下的笔记中,发现里面的用料有很多是高档原材料,包括鲍鱼、鱼翅等。但是在家里没有条件做这些菜,董老先生做的是些家常菜,但至今他做的烧茄子、糖醋肉片、葱爆羊肉,味道大董还记得,却没有在其他馆子里找到过。

  父亲对大董的影响很大。耳濡目染之外,高中毕业时,大董对于自己真正想从事什么行业,走哪条路也还模模糊糊,他咨询父亲,父亲给他的意见,还是当厨师。

  “80年代初,中国还比较落后,吃饱了是社会主要的话题。当时也可能是直接从吃饭的角度,父亲让我选择厨师,因为这个行业应该能吃饱饭。”

  一个经历过中国现代历史上不同政权、不同时期的父亲,对儿子最单纯的寄望是儿子能够吃饱饭。但是他当时是否想到,儿子不仅吃得上饭,而且在给很多食客做好吃的菜时,自己的那碗饭是吃得很不错的。

时代给了他机会

  如果不是生逢其时,国民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了,大董或许仍在做他的厨师,又或者根本有了不同的际遇。

  大董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正好赶上中国经济80年代开始复苏,所以有这种条件。如果再早十年,就没有这种条件了,什么都没有,那就真只是吃饱了。80年代正好是我打基础的时间,大家物质条件比较宽裕,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机会,然后到现在事业有成,这是好事天成。”

  时代给了大董机会,而大董也没有辜负时代给他的机会。

  大董刚入行时被分配到国营的北京朝阳饮食公司,1985年到目前大董烤鸭店的现址工作时,这里叫做北京烤鸭店。

  27岁那年是大董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他参加了北京市第一届烹饪大赛,赛前的苦练之后,他纯粹以自己的技艺脱颖而出,参赛的四个菜中,“滑炒里脊丝”夺得了金牌,“拔丝苹果”则成为大赛中惟一得到满分菜品。

初次尝到失败滋味

  28岁那年,北京朝阳饮食服务公司另一家酒楼经营情况不太好,公司当时决定擢升大董为副经理。结果,大董把酒楼从每月7万元人民币的营业额提高到40多万元人民币左右。

  踌躇满志的大董在1992年又得到另一次机会,被派到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的麒麟饭店餐饮部任经理。但是一年过去了,大董没有像之前一样证明他能妙手回春,拯救麒麟饭店。

  麒麟饭店没有做成功,大董回到位于团结湖目前烤鸭店里来,降职当副经理。

  这个挫折对三十出头的大董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也成了他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

  “因为这个挫折,我进行反思:为什么那个店没有做好?后来我想通了,是缺乏管理的知识、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认识,只凭一种热情去做,而不是用管理理论去指导工作。”

  他说,当时经营一个店时,并无所谓把店搞规范,建立制度,而都是凭热情,就知道自己在埋头苦干。

  “那是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当时都是大伙儿让师傅出一个菜单,我们就用这么一个菜单做。至于谁上班迟到了,谁上班抽烟了,谁不戴帽子,卫生哪点做得不好都不知道。如何具体落实到市场需求,不知道。那种管理,不注重市场,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或者南辕北辙,他可能想吃饺子,你给他做面条,他想要米饭,你给他做馒头,那失败就很明显。”

一边学企管 一边研究菜肴

  认为自己不懂管理理论是失败的原因,大董后来就去上了大专,再念研究生,研究餐饮的管理理论,通过一边上学一边实践。

  上研究生时,他读了一本《名牌战略》觉得很受用。

  “我在上面做了很多笔记,在这种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把一个店做成了符合现代市场运营机制的,能够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经营的名牌店。”

  “现在讲企业文化。我们先定大的战略目标,今年主要的工作是做品牌,那往下在细的方面就有很多工作。比如服务上如何体现品牌、菜肴上要如何等。做品牌要有特色,特色表现在你的服务、菜肴的那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大董在整个访问中都不是一个滔滔不绝的人,但却突然迸出这样的一句话来:“知识是力量确实是有道理的。它给你提供了一条思路。”

  在一边学管理的时候,大董一边继续钻研他的菜肴,从人们将会越来越注意食品营养的思路去创造大董的招牌菜,同时也从精致的餐饮文化包装来经营。

  从1994年以后,北京烤鸭店的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到后来,公司给大董宽裕的条件,只要求他完成一个销售指标,其他方面不加以干涉,甚至允许他支配资金利润,这使大董有更大的自由来经营烤鸭店。到2002年,北京烤鸭店改制,大董和另外几个股东买下来,就把烤鸭店改名叫“北京大董烤鸭店”,并且扩充了烤鸭店的店面。

  现在,大董烤鸭店的门面是中国传统的装饰,而室内却亦古亦今。服务员在顾客点菜时,用来记录的是掌中电脑。除了卖烤鸭、红花汁鱼翅等中式的菜肴,最近店里也开始像西餐馆一样卖起各式咖啡来。虽然中西混合,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驻京的一些大使、来京的游客,以及本地人经常到这个店里吃饭。它和许多老式烤鸭店最明显的不同,除了在烤鸭的味道上,还有管理上。店里的服务员态度自然有礼,但又并非像一些新式、刻意讲究服务的餐馆,多礼得让人感觉服务员近于机械化。

集技术跟管理于一身

  厨师和经理是两个专业,用大董的话,“专业厨师做到头就是餐饮总监”,但是在中国的环境里,在国有的条件下,工人也可能当干部去。“如果上层认为你对工作有一种热情,你可以一级一级往上走”。

  大董说:“往往经理既是内行又是外行,经理在技术上是内行,他又具备管理的才华。所以餐饮行业经理懂得技术,更有助于他的管理。

  “我从厨师干上来,学了管理学知识,觉得这倒是一个优势,有些个经理只是管理方面很在行,但是这个行业更核心的东西就是烹饪。餐饮行业,客人到你的店里来有很多因素,比如价格问题、环境问题、交通便利问题,但以我的经验,或者跟很多消费者的交流,最终还是美味。所以因为我是从这个行业干起来的,所以更注重吃东西的味道。以我来讲,集技术跟管理于一身,在这个行业里更得心应手。”

  作为厨师,就像任何其他专业一样,如果因为做到某个位置就认为足够,那是不够的。

  “在成功后要知道如何再丰富自己,如何获取更多知识,需要自己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你是否善于组合、变化、吸收,或者加以改造各个菜系中精华菜品的营养,优秀的元素,形成你创新的菜系出来。这些需要你的阅历、知识的积累。所以我觉得这些年,前五年是基础,后面七八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现在这几年就是去广学博览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

  他说:“这儿的菜在主导一个潮流。餐饮行业,只有说第一,你才能永远保持旺盛发展。做第二、第三都不行,吃别人剩下的馍不香。你人家已经出了一个菜你去模仿,消费者已经不感兴趣了。最先拿出来,大伙才觉得大董又有新的东西,来争先尝这个新的东西。从某种角度说,你才有一个期待。”

  因此他自己出了菜品,人家觉得中餐也不是、西餐也不是,因为他已经融合了不同派系的特点。

  访问结束前问大董,集厨师和经理于一身,但是他认为自己更多是厨师还是经理呢?

  他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厨师。这跟最初一种烙印好像有关系,改变不了,也是跟这个行业的最根本,就是我刚才谈到的‘美味’有关。”

家园 沙发

挖河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