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无军徽亮相的中型战斗机粽子(上) -- TopGun

共:💬70 🌺90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发现个现象

歼11BS那个事故楼主不厌其烦每次都跟第一次说一样用力。

大概不需要逢沈飞必提吧一遍。

家园 TVC发动机不能着急

TVC发动机大家看到比较多的可能是毛子的,当年忽悠了印度一把。印度花钱让毛子玩够了,这才琢磨着往T-50上搬。老美F-22上的很突兀,好象石头里蹦出来的。其实老美早在F-16上就玩儿过了。兔子的也不能首先堆在新机上,估计要在成熟机上先练。什么时候有一架J-10上装了,就有盼头了。如果哪天什么征兆没有真上J-31了,那八成是阿三来买粽子了。

家园 牺牲的试飞员已经不会讲话。

牺牲的试飞员已经不会讲话。

这也是后来J-11BS再次发生重大险情的原因之一。当然,原因之二、之三等,应该包括有人利用了牺牲的试飞员已经不会讲话。

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道貌岸然地栽脏牺牲的试飞员。

现在,我又看到有人阴阳怪气地嫌我提牺牲的试飞员提得次数太多了。

家园 说粽子不是全制动尾翼不好,是不是有点过了!

F20是用的全自动尾翼,但是飞控也不是一般的难吧。估计成飞现在也不能成搞定吧。沈飞粽子有没名分,又要出口抢时间。装个一般尾翼应该算正常吧。等全自动尾翼像DIS进气道一样做成白菜了。沈4再换上也不是不行吧!

家园 商榷:另一个角度看设计

沈飞四的设计定位,决定了它要确保足够的空优性能,F35的设计理念不能用来套此飞机。如果说沈飞四是按缩小版的F-22设计的,这点可能性更大。

按这个思路整理下去,V型尾翼的可行性几乎没有存在的可能了。首先V尾结构的飞机,上了天就只有YF-23,结果这飞机被机动性能更强的YF-22斩落下马,大垂尾在大迎角飞行机动下的优势这是可以肯定的。再次,在JSF竞标的第一阶段,麦道公司方案同样也是V尾结构,结果第一个出局,虽说无直接证据说明V尾就是出局主因之一,但是随后波音公司方案,那个也是无尾布局的X-32也不得不追加水平尾翼,这让人们更有理由质疑V尾或者类似布局的合理性。

再说二元矢量控制,国内这方面只有研究文献,未见实物装机,所以一步到位的矢量喷管可行性反而不大,毕竟新机型不大可能用上这风险性不小的新技术。二元矢量这个技术看起来很美好,结果就只有F-22这一家在用,不说额外重量,不说推力损失,未来矢量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不大可能是二元而应该是三元矢量控制。现在还在亦步亦趋的讨论粽子的二元尾喷,这一老美玩了20多年还不一定打算玩下去的技术,这才算是保守?

其实相对F-22,粽子细节方面改动也不算小,DSI进气口,更类似F-35的三角切尖翼形,证明其在飞行气动上也有自己的考量,保守不一定是错,F-15没有用上大边条和翼身融合,外型酷似MIG-25,但这丝毫不妨碍其作为一款及其优异的三代机型。目前粽子的更多细节还未放出,但有这20年材料,计算机设计,电子技术的进步,不能说粽子就仅是一款F-22/35的缩水劣化版。这对沈飞设计院那些还充满奋斗精神的员工来说,这不公平。

新型战机研发有着大量资金的消耗和严格的测试验证环节,如果说沈飞这个项目还依然只是个不思进取的钓鱼工程,那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可是咎由自取,但是如果能带来一款具有同F-35类似竞争力的中型战机,这对海航,空军抑或是军工外贸都还是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毕竟,这款飞机不需要像F-35那样背负足够坑爹的设计指标,就像美国人所说的:不需要STVOL设计余度,不需要超大航油指标,不需要尴尬的弹仓设计,不需要满足高标准对地攻击的额外设计,而这一切合理设计的定位都有效降低飞机的研发难度。(当然对老美来说是提高飞机性能)

家园 是吗?

首先,是几个飞行员不能讲话啊?

第二,飞行员不能讲话,飞机上一大堆记录仪还不能讲话吗?

试飞用机,别的没有,记录仪一大堆。而且黑匣子不也在吗,你以为那么大的责任是想推就推的?

家园 支持多讲

不能好了伤口忘了疼

家园 个人感觉

使用者和设计者看问题是不一样的,使用者对设计思路、技术沿革不熟悉,分析问题的原因不可靠,可靠的是对现象的观察的问题的过程。原因分析还是要设计者来做。但设计者切忌忽略使用者的观察,有些和想法不符合的现象反映了真正的问题,要是不抓住,就要由着设计者想象的问题的思路误入歧途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您这个可就是哲学高度了

中外新机研发都有这问题,跳出飞机还有这问题

家园 你才是真的沈黑
家园 三元矢量推力是指轴对称矢量推力吗?

为什么这就代表了未来呢?从气动、隐身来说,三元都不及二元。有的时候不是“元”越多越好啊。

家园 老铁也同意您的观点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问一个可能已经过时的问题

就是J10A和J10B,与F16和F15的空战功能相比如何?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F16和F15实在是从小时候起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代神机,其外形优美、作战能力到现在都是许多国家的主力,特别是在日韩台都普遍装备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很想知道一个大概的比较结果,提前说声谢谢。

家园 是我表达不够准确

三元矢量推力是指轴对称矢量推力,国内有模型展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有接近实物级别的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轴对称矢量喷管相关公开国内论文数量远超过二元矢量喷管,研究程度比较深,毕竟这个技术主要是是为机动性和飞行控制服务的,优先考虑的方向应该是方向控制这个环节。

再说国内这方面技术传承方向偏俄系,俄国人在轴对称矢量喷管方面一直坚持研发,这方面肯定有其研究下去的意义。而美国人是各种类型方案都一直保持研究,不过实际军用的应用只见F-22的二元矢量喷管这一家,其他方案只见于实验验证机型。(F-35的STOVL矢量喷管应该算是二元的)

在气动方面,轴对称矢量方案有利有弊,但是对原机体影响相当小,设计有其方便性。隐身方面的确二元矢量喷管更有设计上的优势,不过即使美国人,也没有完全把宝押在其上,相应的轴对称矢量喷管也会考虑隐身修形。如果注意下F-35的尾喷管,估计轴对称矢量方案会借鉴其隐身方面的处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空优战机来说,轴对称矢量推进的好处与坏处要综合考虑和衡量,目前看来,轴对称矢量方案是各国研究的最重要方向,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其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家园 轴对称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和现有发动机相容

而且重量较轻,实现较简易,推力损失也较小,所以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坏处是对雷达、红外隐身无益,对超音速后体减阻也无益。轴对称比矩形多了一个偏航控制能力,但矩形可以通过半滚然后俯仰实现同样的控制,动作多了一个,但还是做的到的。说起来,不到隐身和超巡,确实没有必要花力气搞矩形。

F-35B的转向喷口是完全两回事,不属于轴对称或者矩形的范畴,那是椭圆管斜切对接扭转,说起来比较罗嗦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