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支持邓小平 -- 夏至欧锦

共:💬92 🌺966 🌵4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二世所为,比痛骂他老爹过瘾多了
家园 【原创】阴天是太阳不好,月缺是地球不老实

1、恢复高考时还没十一届三中全会,那得华拍板

2、3-7开妥善?那黠公自己该怎么算,最多45分

3、558887个右派就5个没平反,当初老毛说划5000,他执行中扩大了多少倍

4、喊出口号不如做出样子,基层科技进程、教育是退步的

5、快咽气了还干政

6、老江上位他说了算?杨家将怎么回事?

至于朱,好好的国企故意整垮得太多了,真懂经济!

7、主要防左,是右边没空间了

8、军队经商他的德政,军人地位下降他的德政……

9、43工程建设时期他还在写检讨,永远不翻案

10、他管得了谁?张爱萍说不上天安门就不上

他南巡干涉老江政策是真的

11、“主动让出”????????

我想起了禅让的美丽传说

12、天塌下来有毛顶着,月亮始终可以借助太阳的光辉

阴天是太阳不好,月缺是地球不老实

还有哪些,我有空接着唱和……

家园 只要共产党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沙皇一言既出

邓小平子龙颜大悦,说的话太和他意了-----这句话可以用来评论西西河里的相当一部分自称毛左派实际体制右派,再引申一下子,只要毛主席画像还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就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还叫共产党就还是社会主义。

打左灯右拐,这个策略忽悠得太牛了,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

家园 【原创】评价一下邓小平做的几件事情(二)

这个帖子谈谈楼主提到的第2个问题,关于土地承包。这篇里面数据会比较多,可能有些枯燥。

2、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接二连三地开支大兴土木,先是建瓦房,然后建楼房。

在这里有两句话,单独拿出来都是正确的。第一,邓小平确实推行了土地承包;第二,农村确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吃饭问题。80年代初期农民也确实大兴土木建楼建房。

但其实问题的关键是,这二者之间究竟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前面已经讲了毛与刘邓在工农业发展上的各种分歧,而土地问题又是其中的焦点。毛主张人民公社,刘邓则主张分地单干。78年前毛路线占压倒优势,农村只有少量自留地;78年到82年是一个过渡时期,之后刘邓的承包单干占了压倒优势,只有少数地方保存了集体经济。

30年来,土地承包一直是官方宣传中改革开放的重大功绩。按照官方说法,在实行承包后,农业生产几乎有了奇迹般的发展。这固然基本上是事实。在这里我不想把78年到85年间农业产量、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诸如小岗村之类的神话再重复一遍。但显然的问题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并不说明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仔细考察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会发现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奇迹般地"汇集在了一起。

第一、气候。1978年是一个前后十年内的重大灾年。而82年到84年则是难得的风调雨顺。

第二、良种。以代表性的杂交水稻为例,76年播种面积几乎为零,78年播种面积约400万公顷,而到84年就达到了近900万公顷。

第三、化肥。70年代末开始农业的化肥施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到85年大致比78年翻了一翻。同时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第四、水利。1978年整个中国的灌溉面积是1952年的三倍,大部分的增长发生在1965年以后。

第五、粮食价格。79年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20%,农产品平均价格提高25%,同时超购农产品加价50%。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除掉气候因素不可控之外,其他因素为什么会“奇迹般”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汇集在一起,其实只要了解前30年的经济发展脉络的河友都很清楚,在此不赘述。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不可否认的是,包产到户理论上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有促进,进而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同时有如此多的与包产到户改革无关的有利因素出现,实际上掩盖了人民公社农业与承包农业本身的区别。而其中农业增产究竟有多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承包是有很大争议的。林毅夫曾经使用新古典生产力方程研究78年到84年间的农业,认为家庭承包在增产中的贡献占到47%。但是这项研究遭到很多批评。比如说林毅夫没有考虑气候因素,也没有考虑杂交品种的贡献,也没有考虑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效应,也没有考虑粮食价格的激励作用……即使按林毅夫的计算土地承包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也没有过半,可以想象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的话承包的贡献就会小得多。另外,新古典生产力方程本身也受到很多批评。

其实我认为,要正确评价包产到户对农业的影响,关键无非在于分离变量,排除家庭承包之外的因素的干扰。对此,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对过渡时期共存的集体农业和家庭农业进行比较,而不是把改革后的农业作为整体与改革前进行比较。因为很显然,气候、良种、化肥、水利、价格等因素对集体农业和家庭农业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这样区别就仅在于不同的生产关系本身。

我手头资料不多,大概找了如下两条。

韩丁(Hinton)考察了80年代初期山西一个没有分地的公社,发现其农业生产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产量也经历了急剧地增长(单位是蒲式耳每英亩):

1978: 46

1979: 71

1980: 88

1981: 96

1982: 103

82年产量比78年增长了2.23倍。而同时期作为承包典型被树立起来的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从78年到82年增加了2.42倍。两者相差不大。

布拉莫尔(Bramall)则考察了80年代初四川分地较早的县和保持集体体制的县,结果和韩丁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集体化的县也经历了产量的提高和谷物生产的增长,而且增长率与去集体化较早的县相比至少相当,甚至更快。

从这些研究资料看,我倾向于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的增长与包产到户的关系即使有也是比较小的,至少绝对不如30年来宣传得那样大。

理论上讲,承包单干的确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发展较好的人民公社中通过改革完善工分制度同样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然而,承包单干同时给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制度性的,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机械化的倒退。许多曾经机械化程度已经比较高的公社在改革中把机器一并拆了分掉卖废铁。相对迟滞一些的效应是水利设施的退化。在改革初期,恰好享受到了此前水利建设的好处,但随着时间推移,改革前积累的水利设施逐渐崩坏,而被打成个体的农民无力修缮,结果造成了灌溉面积停滞甚至略有下降,成灾面积反而增加。另外,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财政的恶化,对农业的高额补贴无以为继,对农业的投资也大幅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在80年代后期造成了农业发展的停滞。

综上,在我看来,造成80年代初期农业繁荣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制度性的。而前文所列技术性原因实际上又来自于改革前。人民公社制度组织起了农民利用农闲开展水利建设,重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机械,在重工业成型后70年代初又利用国际形势缓和的机会大力发展轻工业,为农业提供了足够的化肥,科技的发展又为农业提供了良种。

还需要指出的是,毛眼中的农业不仅仅是农业本身,而是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着的。在工业化初期农业为工业提供了资金,而工业发展起来后又为农业提供廉价工业品如机械和化肥。很多人只看到了前者而没有看到后者。更关键的是,毛主张通过农村的工业化逐步消灭城乡差别,而不是盲目地推进城市化。有时间的话后面我再单独谈这几个问题,顺便可以回答楼主的第3条。

最后,有意思的一点是,邓自己似乎对承包农业远不像他的吹鼓手那样有信心。在改开十年后,在展望90年代的时候,邓曾经表示,他认为90年代的其他领域都将取得顺利的发展,但他唯独担心农业生产。(见1987年10月31日《中国日报》。)也许在邓的心里,对于承包的神话的认识比许多人清醒地多。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农业也就真的如他担心的那样,一路走向“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了。

通宝推:ghui,陈王奋起,farrish,联储主席,阿蒙2008,天天向上A,西安笨老虎,紫梁,纹石,偶卖糕的,左手拈花,自以为是,jboyin,wlwl12,chalet,gzdcl,老老狐狸,星河,阳明,hwd99,zhikantie,pads,戴口罩的画眉,回旋镖,黑色眼睛,衣香楚楚,铸剑,ifuleu,赵行德,发了胖的罗密欧,烤面包的胖大叔,
家园 吃饭问题的解决是因为有了化肥

第3条,吃饭问题:

集体力量解决不了,

单干就能解决?单干就是成功的秘诀?

是化肥技术,和育种技术的进步解决的吃饭问题

家园 然也,强调承包的作用就是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原子弹

也没啥区别

家园 看问题要辩证地看。。。。。。

1、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为以后的进步奠定基础。

------------

这个要跟当时的内外形势结合来看。能把重心转到经济上,中国也是付出重大代价的,客观上丧失一定自主权,在台湾问题上跟美国妥协,让军队忍,让军队经商,自己放弃空中战略运输能力发展等等。

2、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接二连三地开支大兴土木,先是建瓦房,然后建楼房

-----------

当时看,好像百利而无一害,实际上,农村承包制度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停滞,甚至倒退。基层动员、组织能力的衰退,基层黑社会化、宗族化等。而且现在的结论是:农业的出路和方向应该是合作化,而不是单干。

3、因为解决了吃饭问题,发展了市场经济,取消了供应制,布票、油票、肉票、粮票先后失去了作用,退出了历史舞台。

-------------

吃饭问题解决,一个是象袁隆平这样扎根基层的科学家长期坚持攻关,突破了产量问题,另外一个是化肥、农药大量应用。一句话,中国农业科技水平刚好在那个时期取得突破。

4、强力收回香港。

----------

这个事情干的不错。

5、强力镇压动乱,在制度上保证了国家稳定运行。

----------

按李相日记说法,邓是犹豫不决,算不上强力。

6、逐步取消了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

让一个国家和政党的领袖屁颠屁颠跟在一个普通党棍后面,美名曰高风亮节,取消终身制度。

8、恢复高考,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人才匮乏,到今天的大学生供过于求。更重要的是,高考让千千万万普通工人农民的子女改变了命运,成为了专业人士。

-------------

这个可以有。但大学生供过于求好像是地雷阵教育产业化的功劳。而且普通工农子女之前进大学确实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现在是毕业就面临失业。

9、市场经济,使得1958年的口号变成现实,那个口号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千千万万大胆创业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掌握了巨大的财富。

---------------

猫论和摸论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评论。

最后说一点,邓对自己家属可是约束得不怎么地。

家园 我有类似看法

我一直都有和岳阳兄类似的看法,认为土地承包制度的作用没有宣传的那么大。更进一步,现在很多关于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描述也是不客观的。为了凸显改开后的所取得的成绩,贬低了建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说什么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是不相信的。

潜水两年多了,头一次回贴,头一次送花。原来因为文笔不好,一直不敢发表自己看法。本着学习态度,这两年来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发现,要不断练习才能培养自己表达的能力,而不断的表达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岳阳兄将我想讲却讲不出的东西表达出来,让我很受鼓舞,决定以后积极的回帖,发贴,不断的练习。

家园 呵呵,我其实也是潜水的

我在西西河也是新人。来了几个月基本也在潜水,翻翻河泥。最近正好在看农业改革方面的材料,然后看到这个帖子,所以就冒个泡,顺便把看过的材料整理一下。

其实您有点太谦虚了,我看不出我的文笔比你好。不怕您笑话我对自己的文笔也很不满意,尤其是在国外住了几年,写出来的东西都像是译文。但我还是厚着脸皮写了,写完以后改来改去尽量让它看着比较像人话。

再说其实网上发帖无所谓文笔好不好。我觉得网贴就好像当年的大字报。毛主席当年之所以要把包括大字报的四大写进宪法,我的理解关键就在于大字报的门槛低,普通工农群众只要有基本的读写能力都可以写,不管文化高低,都可以发表意见,这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相比之下公知精英们每天叫嚷所谓开放报禁之类,但报纸不是普通人都能办的,首先要有钱,然后可以收买些所谓知识精英,结果就是舆论完全被把持在少数人手里。

现在我们有网络,情况多少好一些。当然网站也不是人人能办的,还是会有不公平,但总归相对好一些。至少在西西河舆论环境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但即使我们有这个平台,如果我们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文笔不够,有看法也不发表,岂不是辜负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的期望,您说是不是?

我本来想多写一下前30年工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以及农村工业化的问题,但这几天比较忙,恐怕要朝后拖一拖。不过如果你也有兴趣的话我想推荐你一本书,对建国后经济发展感兴趣的朋友我也推荐看一下:

Chris Bramall.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下载地址:

gendocs.ru/v31356/?download=1

是英文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中文版。我也是听别人介绍,才刚开始看,感觉很有帮助。作者是Bramall,我在文章里引用了他的一个研究。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通宝推:天天向上A,
家园 1978-1985年间,还有很多农村是集体化,

虽然是逐年在减少的(强推单干的结果),尤其是1982年之前。

家园 你不理解目标与手段的不同性质

简言之,邓是把发展经济当目标,而毛是把发展经济当手段.

当目标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没有上限.目标完成得越好得分越高,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以至于中国现在拜金主义盛行.

而毛显然理想化一点,把发展经济当成是实现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的一种手段.手段是有上下限之分的,所谓过犹不及.

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毛犯过把手段当目标的错误很多.比如大炼钢铁.钢铁产业本来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手段,不是越多越好的,要跟国民经济相适应.但大炼钢铁变成目标后,一年要多少多少吨钢,完全不切实际,只能遭到现实的反击.再比如阶级斗争,本来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手段,作为手段不能扩大化.但如果把阶级斗争当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么当然就会无限扩大化.谁搞阶级斗争最厉害就是最革命.其实最革命也是把手段当目标的例子,革命难道就一定是好的?

所以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目标是崇高的也是远大的,但毛缺乏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毛的追随者(或者伪追随者)有意无意的引导实施下,把某些阶段性实施的手段当成目标而无限扩大化.因为总目标很难完成(共产主义这个目标怎么完成?),所以为了得到功劳,有必要把实施的手段当成阶段性的目标,从而获得功绩.

邓及其他的追随者也一样,发展经济是目标,从中延伸出GDP目标,发展速度目标.

通宝推:自以为是,
家园 同意你的包产到户并不是吃饱饭的根本原因

但像很多人一样,你只看到了农村机械化的倒退,这确实是事实.但我想问的是,农村实行了机械化,农民的数量减少了吗?这些农民去哪了??

实际上,包产到户前后的根本区别在于,下地干活的人的多少.包产到户后,实际上比机械化使用的农民更少.这就是一个很多人忽视的地方.

机械化实际上在产量上并不比单人的精耕细作有优势,它的效用在于节省大量的人力.然而80年代的中国农村,这些节省下来的劳力有地方可去吗?根本没有!

所以如果不包产到户的话,即使有了机械化,他们还是被束缚在一亩三分地里.那样的机械化意义何在?

而分田后,即使没了机械化,一家种个几亩地,空余时间就够了.我家里父母是双职工,但我母亲是农村户口,所以家里分了三个人的地,我母亲我和我弟弟.比全劳力的少点,但也有近二亩.种这二亩地比双职工辛苦吗?实际上每天下班后到天黑时种种地就完全够了.最多农忙时请一个星期假.

所以包产到户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把人从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家园 俺认为应该把邓小平理论和他晚年关于共同富裕的错误观念

以及改革失败的消极论调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解释一些社会现象。

家园 岳阳说的几条至少在我老家完全不对,

“第一、气候。1978年是一个前后十年内的重大灾年。而82年到84年则是难得的风调雨顺。"我父亲是生产队长,70年代和80年代气候差不多,气候对水稻的影响一般是五年3平1丰1歉。"第二、良种"杂交水稻对增产的贡献只有5-10%,早期的杂交水稻抗病力差,易患稻瘟病.纹枯病,对水肥要求高,常规稻直到80年代末大约还占40%播种面积。"化肥"化肥当然贡献大,但当时生产队只有两头牛,连打谷机都买不起,有钱买化肥吗?我们分地不到2年,几乎家家有牛,有打谷机。盖因分地增产,可以卖多余稻子,农闲时可外出打工,手头才有余钱。"水利",我这儿早期耗费大量人力的不切实际的水利工程,到80年代几乎都没发挥作用,80年代灌溉还是靠人力。“粮食价格”,农民自家都要饿肚子,粮食价格再高有屁用。我亲身经历是农民不愿把粮食卖给国家,每年收征定购都吵架,甚至要出动警力强征。增产有多种原因,分地最重要,分地在增产中的贡献占到47%,我看差不多。

通宝推:leqian,
家园 就地工业化。当时已经有社办队办企业了。

改开后所谓的乡镇企业的前身就是社队企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