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上海 -- 晨枫
这帮子搞结构的,审美情趣真是不堪啊
不过这个红房子的服务员是上海本地人吗?本地人不至于连我这个“乡下人”都知道的辣酱油都不晓得吧?
青菜是水份高的菜,所以控制水份为要,洗完菜下锅前注意沥尽附着的水,在炒菜时注意绝不要加水。其次油要恰到好处,油少了炒不香,“酌量”。少量料酒,朗姆或者沙东奈葡萄酒似乎比绍兴黄酒更合适一点。然后动手时注意用盐也需要“酌量”,多了固然不行,太少菜的鲜味钓不出来。每片菜最好以原本的叶片为单位,不要横向或纵向切开,这样买菜时就需要选不是太大棵的菜。翻炒火候也需要适当,炒不到位有生腥气,过头当然就烂成一团也不行。快起锅时加少许糖,以基本尝不出甜味为准--这个似乎就是本帮菜“甜”的来由,其实糖是加了的,但是甜味不应该显出来--加糖有类似添加味精的效果。
最后的秘诀,就是整个炒菜过程切记不可盖锅盖,一捂,菜就完蛋了。全程--也就几分钟的工夫--需要聚精会神的翻炒,注意菜色细微的变化,火候到时果断收工,装盘。
另外,青菜也有时季,需要秋冬,特别是霜降以后的菜,看去精神饱满,短小精状的才好。看夏菜肥大到趴手趴脚,疲塌单薄的样子就知道不好用。
但现在说不好,很多外地来的年轻人上海话也说的很好。
希腊人看到了要抵制还债,罗马人看到了要发兵来打。
开饭店?
想象那里曾经存放的那些标本,恐怕胃口不会好……
80年代的美好回忆,95年陪美国回来的表姐去吃了一趟,破坏得干干净净。
不清楚各领馆执行的力度。看到美国那边是这么解释:
这是中国驻美使馆签证处网页刊登的新信息。中国驻美使馆参赞兼总领事陈雄风29日对中评社记者说,这意味着只要相关人士提供中国境内亲属出具的邀请函及亲属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结婚证书、出生证明等配偶、子女关系证明文件,即可申请比现在通行的两年有效期更长的签证。如果以往申请过中国签证,并能提供相关记录,将更有助于获得长期多次签证。
在接受中评社记者独家专访时,陈雄风指出,过去几年中国驻美使馆尽力为美国人赴华旅游、经商、学习、工作申请签证提供便利条件,严格遵守中美两国的协议,为赴华旅游、商务和留学人员发放一年多次有效的签证,在此基础上还为美籍华人及其配偶和子女签发两年多次有效签证。
陈雄风表示,中方还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视实际需要和情况,积极扩大为需要经常往返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的经贸人士、华人群体及其直系亲属发放更长期的签证。
根据中美双方的统计,2011年中国公民来美136万人次,美国公民赴华212万人次。2011年中国驻美使领馆共签发近92万个签证(未包括中国驻其他国家使领馆签发的数字);2011财年美国共为中国公民(包括台、港、澳居民)签发113.84万个非移民签证,其中包括94.5万个给中国大陆居民的非移民签证。
至于外界近期关注的外国访客赴华申请签证被要求出具邀请函或机票、酒店预订单的政策,陈雄风表示,根据中方签证新规定,旅游签证申请人原则上确实应当提供符合要求的邀请函,但对于赴华从事个人旅游的申请人,如不能提供邀请函,也可提供往返机票和酒店订单。有关规定可以在中国驻美使领馆网站查询。
陈雄风强调,邀请函制度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中方规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并非专门针对美方申请人。相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申请中国签证手续仍十分便捷。
一直主管签证和领事事务的陈雄风进一步阐释道,其实出具邀请函的要求并非今日才有,此次中国驻各国的使领馆是按照统一部署规范办事程序和要求。中国驻美使领馆已统一从今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
陈雄风解释,邀请函可以是手写的,也可以是打印的,可以是传真的,也可以是扫描的,但需要有邀请人的签名,不能是单纯的电子邮件。对于一些在中国既没有邀请单位,又没有亲朋好友,就是想到中国去进行个人自助旅行的“背包客”来说,提交机票订单和酒店订单等行程证明也可以。而且实施这一规定后,签证受理时间不变--普通签证4个工作日,特殊需要可办加急,1个工作日即可拿到签证,受理程序也没变。陈雄风说,那种所谓中国签证新政策可能影响外国游客到中国旅行的说法没有根据,从近一个月的签证申请量来看也没有什么变化。
对于有些华人回国探亲,以往是到了使领馆就办签证,现在却被要求出具邀请函,觉得有些不方便,陈雄风表示理解,但他指出,让自己在国内的亲朋好友出具一个邀请函并非难事,而且在提供相关证明后,还可能获得比以往的两年更长有效期的签证,较之中国公民申请美国签证的状况,总体来看还是便利许多的。
最后陈雄风强调,中国一直本着便利中美人员往来,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原则,尽力为美国公民赴华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目前中国驻美使馆领馆的拒签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申请签证本人无需面谈,办理签证无需预约,签证受理过程也明显较短。中美相互给予对方公民更长时间的签证有效期,从中方来说没有任何障碍。
那些洋房、宫廷饭店的地方还有多多少阴谋、毒杀呢,人家不是照样吃得欢天喜地的?
我记得小时候年节吃邻居做的打糕,一想起就觉得美味无比。现在那么多鲜族餐馆,各种档次都有,总觉得没有一家的能有那样的味道,我总觉得是自己家做的要比餐馆的精细缘故。直到后来一位鲜族同学笑曰:你那就是小时候吃不着啥东西罢了。想想,应该是这么回事。
我家是87年我读大学的时候搬走的。 哦德大搬到南京西路去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be59c30100plr0.html
很cute哦。看来德大和红房子一个德行。另外说一句:除了死考究的一小撮外,外国饭店98%也是只有一刀一叉一调羹,换刀叉的少之又少,北美、欧洲都是这样,即使5星级饭店也是一样。
居然有不少人和我说陆家嘴这幢楼真漂亮,难道这几位爷祖上都在鬼子炮楼当差?
在五角场上大学时候,邯郸路上也有个红房子小饭店,当然不灵了。毕业后有次去上海,特意去了一下正宗的红房子,就记得吃过蟹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