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富士康唱赞歌,兼论苹果(上) -- 金口玉言
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工业设计如果不把制造方面的问题考虑进去,基本上做不好。好的设计师一定要非常熟悉制造工艺,材料特性。比如用什么材料才能达到设计强度,表面如何处理才能实现设计效果,加工过程如何控制才能保证合格率,以及如何在效果和成本之间平衡等。这些知识如果没有自己亲自跑到生产线上解决问题,靠纸上谈兵是学不到的。
所以才有所谓产业链的概念么,没有这些基础制造业,培养不出什么好的设计师。
这两天时间有限,随手说说
国际代工业的老大哥(发展时间)可能是伟创力,这个富士康自己的都承认的,一直到最近几年都叫伟创力是老大哥。不过现在富士康好像比伟创力更强更大了
不过代工其实不仅限于PS3和iphone ipad的,医疗仪器,运动器材,汽车部件之类都是可以代工的。不过个人推测这些代工的部件,肯定都是跟电子嵌入式电脑有关系的,否则没有优势他们也不会做
富士康做代工之前就已经是大哥好多年了,那个时候肯定排不进XX前一千名之类的排名。鸿海全名应该叫鸿海精密工业XX,因为鸿海精密做的核心业务,是做连接器,而做连接器的核心技术,最主要是在模具,其次对材料和工艺也要有很深的理解。鸿海不是做连接器第一人,但是却依靠模具,一举垄断了电子设备连接器50%-75%的生意,这个真正算是隐形冠军了
对,所谓的连接器,打开台式机,里面就是一堆,最明显的就是cpu的那个socket,当年(70年代),电子技术本身就一般,材料,模具之类跟现在更是没法比,所以一旦针脚之类连接不好,那这个板子基本就没法用了,或者会出现各种不稳各种问题。别看只是一个塑料壳加金属片(丝),但是要求却非常高,出了问题还真受不了
后来还开始做线缆,本质上还是连接器
各种不同设备要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连接器,所以(推测)也因此建立了对设备输入输出的了解
当时鸿海就是给电子制造企业和电子代工企业提供连接器,只要组装就要有连接器,电子设备的销售和制造波动,赶工,空运,也就是对制造和物流的控制压力,也会完完全全压到鸿海身上。所以鸿海也积累了制造,处理波动,赶工,物流的控制力
积累了这些,包括对模具,材料,工艺流程控制,对设备IO的理解,对电子代工需求波动和物流的控制力,积累这些东西,鸿海花了10年左右
有了这些之后,再去做电子代工,就非常顺利的,那就是真正的组装了
而这些才是鸿海,包括现在富士康,立足的根本,而不是那几百万工人
当然这不是说工人不重要,因为对大量人员的管理和调配,也是一个高端技术活,鸿海富士康也是要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才能做得好。但是说真的,鸿海和富士康的核心,始终是在我上面说的那些……那些才是真金白银
而这些都是鸿海80年代就做的非常好的,剩下的,无非就是自然延伸自然发展而已
此外大家看不起富士康,总会说:恩,这货不就是装电脑么,不就是组装么?我也会
那我换个说法,换点现在比较时髦的东西
所谓连接器啊,那其实就是那个中间件啊!(middleware的确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但是其实本质差不多,电压电流电信号就比XML交换数据容易么?)
所谓的组装,其实是系统集成啊!不是提供产品(product),而是提供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solution)啊!把各种乱七八糟的设备,集成成一个可以完整工作的系统,这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啊!
而且还要跟客户一起从需需求分析开始,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从玻璃到抛光外壳到电路布局到电池,全要有很深的理解啊!
其实鸿海干的就是IBM的活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从需求分析一路到TurnKey全部做好啊!这就是拿联想的钱,操IBM的心啊!
这么一说好像富士康就稍微高尚一些了
其实系统集成,提供服务,提供解决方案什么的,本质上也就是这样,翻过来倒过去都是一样,就看你怎么看了
P.S.:另外再说两句
其实鸿海富士康从连接器做到代工,真的是龙门一跃,以小博大,非常有气魄也非常惊险,这如果写出来也应该算一个经典的案例了
富士康(郭台铭)的野心非常之大,他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可是……由于种种限制做的比较艰难,可是现在他还是在跳跃,这个我也是很佩服的
富士康最近其实一直有想做的事,就是1.自己做渠道;2.自己做品牌;3.最近说的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其实做渠道和品牌是一回事,但是一般认为是两回事)
无论做成任何一个,富士康就都真的是怪物了,做到全球500强第一也不奇怪。因为我比较自私,所以有的时候看到他做的不顺利,就会希望多向他学习这个不顺利的经验,以便我自己做的更好
富士康还略微多一点。
它做渠道和品牌?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海外订单不要了?
装相是另一回事
富士康的工程师对其他的公司也介入的很深。HP的服务器,PC的设计,在设计阶段,就有Foxconn的工程师全程跟进。
恐怕不是企业间的较量,而是资本集团、甚至国家及文化间的较量了。凭富士康的体量,若没有实力组织在背后支持,是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
郭台铭近几年老的很快,尤其是原配夫人去世以后,所以他这几年的决策都不怎么样,也执行不了。
虽然觉的楼主贴的行文很随意,夸张,楼主贴中的一个链文还是有不少信息的。
1。没有大陆,富士康不大可能到现在的规模。
链文中第一节专门谈这个,”为什么iPhone只能在中国生产?“
2。富士康与三星的差距是根本性的。此楼中多次被提到的富士康的组装的经验和优势在当今发达的科技与工业大环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富士康的组装和神舟飞船的总装应该不好类比)。>富士康和别的外资代工企业一样,靠的是大陆的廉价劳力,廉价环境,倾斜政策和媚外风气。
3。从利润角度,富士康非常差。从链文摘出的下面俩段说的很清楚。(当然,相对而言,大陆劳工是垫底,因为富士康那点利润也是从他们身上轧的)
”“尽管如此,鸿海并不打算将自己长久捆绑与依托在“中国制造”这辆战车之上,按照“微笑曲线”的价值链理论,富士康一直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给他人作嫁衣,在郭台铭的规划中,走向产业链的上游才是鸿海的出路。”“
”“此外,尽管对制造业的中国机会信心十足,但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郭台铭:富士康这一庞大的制造基地给苹果代工的利润率只有不到2%。苹果的很大一块资金其实都流向了它的竞争对手三星还有东芝和博通等芯片供应商。”“
4。链文的标题和主题说明郭台铭对富士康目前状态并不满意,想升级。不过我感觉楼下迷途笨狼网友的说法可能性不小。除非象楼下mach网友所说,富士康等台企真正把自己溶入整合到全中国的国家利益中。(yy一下,若如此,统一也快了)。
据说是因为在自主品牌上与郭董有分歧,程天纵要发展自己的品牌,郭台铭不同意,理念不一样,只有分道扬镳了
中国的工业化当然不可能实现,中国的未来是高中低端制造业通吃,富士康会依然存在,还可能更强大,他的存在是要解决城市化后大量涌进的劳动力
一提到中国,就是廉价的
提到工人,就是血汗的
提到技术,就是低下的
提到产品,就是性能差质量低价格低的
提到利润,就是几乎没有和靠压榨的
提到企业,就是自己不赚钱补贴外国人的
提到廉价,就是靠压榨工人,破坏环境的,减免税收,免费土地的
提到政府,就是媚外的,给钱的,傻的不能再傻的
提到成本,就是低价电力,低价劳动力,没税收,免费土地的
恩……这么多年,这么多人,明明自己完全不了解,却也能不停传教,我都想要不干脆信了这个之后也连上帝一起打包信了算了
价格是什么?
价格是由什么组成的?
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形成机制有哪些?形成价格买卖双方是怎样博弈的?
折价和溢价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低价(廉价)?
说一个东西低价/廉价,是以什么标准?跟什么相比?
一个东西,以什么标准怎么断定它的合理价格?
具体到中国
中国有哪些东西是廉价的?
这个廉价,是以什么标准?跟什么相比?
中国这些廉价的东西,合理价格是什么?怎么计算的合理价格?
这些廉价的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这些廉价的东西,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劳动力为什么说是廉价?以什么标准?跟什么相比?中国劳动力的合理价格是什么?以什么标准怎么计算的?
环境(包括污染环境)的价格和价值如何计算?计算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招商引资,提供低价和免费土地,提供优惠的政策,减免税收,这么做的成本是什么?收益是什么?而且请按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期分别计算,而且请分别计算直接的成本和收益(就是政府跟这个特定企业产生的直接成本和收益),还有直接加间接的总成本和总收益,可以把所谓的环境啊之类的杂七杂八的都算进去
具体到富士康
为什么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人是“廉价劳动力”,这个廉价,是以什么标准,与什么比较确定的?
真心希望河里长于数据和善于计算的诸位能实地计算一下,我也想了解一下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