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财政投资乘数 -- Irene王

共:💬68 🌺363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晕死。。。

快写完了,忙活点别的事,回来一看,浏览器无响应。。。。

简单说下吧,港区周边仓库装卸一个40'箱子工人的收入也就在200-300元左右,注意,是一个箱子,不是一个工人。自己找工人的成本会略贵,因为工人还要算上往返的时间,同时不是仓库的长期工人实际工作时间没有保证,有活干的时候当然要多挣一些。但是一般零工的价格也就在150元/半天左右。如果是就近的工人价格更低。内陆地区零工价格实际更低,但是如果仓库距离偏僻算上往返途的时间,大约也就是这个水平。一般一个柜子4个人两个小时必然搞定,而且是全手工,场站的仓库一般除了叉车没有地牛的。像你提到的200lb货物更快,根据美国内陆限重你的单箱件数不会超过220件,220件货物用dolly中国仓库的4个工人可以在1小时内卸完。

8个人1200元卸一个40'柜子,不知道当时情况当然我也不好乱说,不过我只能说这是个个案。500元两个四小时内纯手工搞定,工人还要感激涕零的说老板你真是好人。600元四个人两小时也算个好活。再对比一散货车货物卸货成本不过区区300元,你就知道1200的价格有多离谱了。。。尽管我认为现在对工人的压榨有些太过分了,但是单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的这个成本如果没有中间人的水分,那就是坑爹的成本了。

家园 受教了

我们在美国卸货的工作是日常的,熟悉一些。在国内的卸货是偶尔为之,工人也是在附件随便拉的,看来确实付了冤枉钱了。请教一下,在国内卸货,非港口区,这种散工去什么地方找比较容易?

另外说一下工作量。我们的箱子在40lbs以下,一般一个柜在400到600个箱子左右,7吨到15吨之间。分成30到60个sku,要求每个sku都搬运到指定的仓库货位。假如只是从车上卸下来,4个人1小时可能勉强够用,但是加上入库,2小时是必须的。

我每次发长点的帖子都是最后复制一下的。本来就是拙于写字的人,好不容易打了一堆,一下死掉全没了,再打一遍实在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

家园 "再打一遍实在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

严重Aglee。。。。

美国和中国的物流环境没得比。美国小仓库遍地,而且可能一个不起眼的仓库就会是某个500强的供应商,物流业从人员到设备,扩散的非常平均。中国大仓库设施一流,小仓库。。。。搭个棚子就叫仓库了。。美国的便利是建立在广泛发达的物流业基础上的,在中国一个地区的中心区域还好,到了下边,说文艺点,只能在最广泛意义上满足物流这个词的定义。。

装卸集装箱的散工虽然不算技术工种,但是有经验一些的必然要好一点,如果经常装卸的话建议找相对固定一点的人。怎么招人得看仓库在哪,一个大原则就是就近。折腾越少,工人心理的工资预期越低。20kgs的盒子更好办,一般人都搬得动。农村或者城郊可以找周边的农民,城区里可以通过社区找周边下岗在家待业的中年人,稳定、安全、要求低。至于工业园区,必然附近有固定的散工劳动力市场,找找就会有。如果是经常卸货的话建议还是长期雇用的为好,装卸工作业还是有相当危险性的,特别从箱子里头拖货物出来。

指定仓库货位神马的最讨厌了。。。高效率的作业方式应该是尽快把货物卸出来放到一个缓冲区,然后由仓库的设备和工人自己折腾库位的问题。如果说仓库没有自己的设备和工人,货物必须由装卸工来归位,那么你额外一小时的装卸成本实际是在为仓库管理成本买单。

家园 劳动生产率的统计也有很多名堂

现在的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的劳动生产率,计算的是单位时间的人均货币产出。这个叫直算法。

特别对一个国家而言,通常的算法用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个是社会劳动的增加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一个行业也是大致的算法。

这个有时真没办法,西方国家掌握定价权啊,中国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这个增加值就少了。自然劳动生产率就下来了。再有,就是看行业啊,注意到生产率的分母是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那么劳力密集型的行业,自然生产率就下来了;大工业之类的,就强一些,高科技什么的,更强一些,但是生产率最牛逼的,当属金融业啊,一个人敲敲键盘什么的,几千万上亿的“社会劳动增加值”就出来了。

我们举个具体例子,你可以看看:链接出处

西方国家有个几十个人,喝喝咖啡,做几个PPT,吹吹牛逼,接接单子。至于生产,制作甚至设计之类的,统统外包给中国,几百号人累死累活,这个增加值还比不上总部那些“核心竞争力”的持有者。这个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再有西方国家最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那么就算算第三产业。

比如啊,在美国,一个Food Court卖盒饭的小伙子,一天8小时下来呢,卖了100盒盒饭,每盒盒饭美刀8元钱,材料成本嘛,大约算两美刀吧,那么他的劳动生产率就是75美刀一小时。

同样的,中国街边卖民工盒饭的小伙子,一天8小时下来呢,卖了300盒盒饭,每盒盒饭人民币10元钱,材料成本呢,算一半好了,大约5元钱,那么他的劳动生产率就是177.5兔币一小时,折合美刀,大约是30美刀。

你瞅瞅,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就是低。

不过,具体到个人或是企业,通常生产管理上的劳动生产率用的单位时间的人工产出的合格品的件数。

例如上面说的盒饭,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美国的三倍。同样的,你算算实体制造业,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不低。

具体到陈经说的“把东西多快好省地造出来。”,如果按实物生产计算的话,这个还真没问题。

比如高速公路,你按从业人员的每人每年的公里数算算,我相信中国的生产率绝对是世界前列的。

当然,按西方的算法,从业人员的单位产值增加额,中国就没法比了。毕竟,水泥,钢筋什么的,大家价格相差不多,中国高速公路的造价一公里一亿,西方呢,一公里两亿吧,还是美刀!!

木有办法,市场特性和经营理念决定的,来西方生活久了,你应该能体会到这个差别。

家园 实际上我国劳动生产率还没有那么高

很多投资拉动型的GDP增长就经济性也没那么强。政府很多的投资都是收不回来钱。前几天听一个在政府里工作的朋友说我们这个直辖市政府现在把2015年预算的钱都花了,也许会有大动作要小心了。我想所谓大动作无非就是继续搞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让老百姓接盘,或是想方设法搞点名目加税捞钱什么的吧。因为我国前些年基础比较差,所以投资下去带来的增长率就很高,这点当然和发达国家不一样。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为了维持越来越难维持的高增长率,必须靠扩大信贷信用扩张了,所以主帖子里说这个问题还是确实存在的。有的人也许是性格太乐观的原因吧,总爱一味强调我们有多么不一样有多么强,实际上很多别人犯那些的错误我们也犯了,有问题的话还是正视好。

家园 敢情这财政投资乘数根本就没个确切说法

这几天美国要砍经费,一堆经济学家在预测砍经费对GDP造成的影响,所以自然要用到财政投资乘数。原来这帮经济学家对于这个数也没个准谱,有人用1,有人用1.4,大部分在1到1.5之间

家园 不一样

小麦是软的,可调节重心,且好抗,但如果是100斤的箱子,比如是正方形那种,你去试试。。。

家园 按照昨天听某个教授的讲法

10年前研究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的根本没人理,危机了以后一下子热门起来了。

最近几年出了大概十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有质量的文章,结论在0到4之间。

他用的比较八卦的说法是如果你认为这个数是一以上,那么你一定是个自由派民主党,如果你认为这个数是一以下,那么你一定是芝加哥来的经济学家,泾渭分明,以至于在经济学术会议上一眼就能看出一个经济学家是哪边的。。。似乎奥八顾问队的经济学家基本是信1-1.5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