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爸爸的启蒙书之一 引子 -- 加祺爸爸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爱弥儿》
这篇博文原本是我正在写的《爸爸的启蒙书之三十 少规矩易成方圆》的一个段落,没留神越写越多,只好拿出来单独成篇,算是对学龄前孩子家庭教育的一个随想。单独成篇还是有些多,再分成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
“幼年健忘”和陌生的婴儿
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幼年期显得特别长。我们不是象其它动物那样,直接从婴儿期进入成年,而是需要经历漫长的童年期、少年期,到二十岁左右才能进入成年。漫长的岁月使得我们很难保留对自己童年时代的清晰记忆。尤其是当我们三四岁的时候,大脑结构迅速发育演变,母语和记忆的相互支持刚刚建立,使得我们成年后很难用语言来检索、回忆三四岁以前的经历,留下了所谓的“幼年健忘”。
于是,当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面对呱呱落地的新生命时,往往会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明明自己也有过做婴儿的时候,可是孩子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陌生。他们的全身都那么幼嫩,连头盖骨都是软的,摸都不敢摸;他们的表情似笑非笑,不知到底认不认识妈妈爸爸;他们的眼睛明亮清澈,可是常常只对着一个方向发呆。如果是邻居家的孩子,那也就“虎头虎脑”、“绝世佳人”地夸几句就完事了。可这分明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血脉,我们有责任把他们从零岁开始抚养教育成人。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狗怕猫逃、进幼儿园、幼升小、钢琴奥数?、小升初、初升高、七月高考、大学学费、找工作。这么多环节,这么多步骤,不能出差错,一步错步步错,一不小心培养个啃老族,任务就还不算完成。千千万万的年轻父母在抱着自己的娇儿爱女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即便是在非七月的美好季节,一旦被随意了解到的新闻、故事、广告所击中,马上会因重担在肩的觉悟而顿感头皮发麻。
家庭教育最关键
我们都是万物之灵,人人都有思想。遇到问题,总会去找办法解决。孩子的事情想通了其实也不算问题。无非是一靠社会(学校)、二靠自己(父母)、三靠孩子。学校、父母、孩子恰巧是教育的参与三方。在教育的参与三方中,父母的参与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最有潜力可挖的因素。因为学校偏重于社会性功能,很难说会为单独一个孩子提供特殊服务,完全依赖学校等于父母毫不作为,自动退出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孩子是教育的接受者,再新颖时髦的教育理念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完全依赖孩子肯定不靠谱。唯独父母一方,如果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方法,就可以显著地改变孩子的教育效果。无论在什么地方,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存在着成绩的高低,成绩好的那一批学生往往都出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何况,学校还只管学龄儿童的教育,上学以前的孩子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最关键”是一个秘诀,尽管这个秘诀是这样的显而易见,但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接受并身体力行。花钱花精力找好学校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第一不与家庭教育相冲突,第二父母无法控制效果,算不得诀窍;纯粹靠孩子自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父母同样无法控制效果。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得见摸得着,最值得我们亲身投入。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关键在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我们成年人之间相互沟通不一样,孩子在幼年期、童年期基本不具备人际沟通的能力。即便是到了青少年时期,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孩子仍然无法在沟通上达到和父母一样的思想深度。我的同学孩子大的都上高中了,经常感叹孩子怎么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了解父母的苦心的确不是一个高中生容易达到的高度。深刻的孝顺需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儿女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出来。到那时,我们的孩子才会了解到自己曾经的柔弱不堪;到那时,我们的孩子才会感受出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的哀哀父母之情,就象今天的我们对自己父母的感受一样。人生进入下一个循环,总有轮到孩子们自己发感叹的时候。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因为孩子在沟通上的被动,父母只能通过主动的观察、学习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观察、体会、学习和了解孩子,几乎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至少是学龄前儿童家教的最重要内容。在方法上,最有效的是代入法,我们假想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和孩子一起同步成长,自始至终地体会孩子的感觉知觉,享受孩子的玩乐兴趣,品尝孩子的成功失败,就象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那样,加入到孩子中去,做孩子的真心朋友。做到了这一点,家庭教育就是小菜一碟。甚至可以说,与孩子同步成长,做孩子知心朋友的过程就是家庭教育本身。孩子的世界千变万化,如同童话一般,如果我们愿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能够轻松享受童话世界里英雄偶像级的待遇,要引导他们学点什么、做点什么,还会是难事吗?
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的代入法要求我们首先对孩子不同时期的身心发育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状况,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在每一时期的感觉、知觉和思维,了解孩子可能的兴趣、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用知心人的身份陪伴、引导和教育孩子。
生长高峰、叛逆期和集中识字期
孩子身心发育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同步线性发展的,而是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鲜明的特点。大体上,可以把人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分为0-3岁的婴幼儿期、3-6岁的学前期、6-12岁的童年期、12-15岁的少年期以及15岁-成年的青年期。其中,婴幼儿期两岁左右、少年期12岁左右是孩子的两个生长高峰,身材体重发生显著变化。伴随两个生长高峰出现的是儿童的第一和第三心理叛逆期。生长高峰和心理叛逆期的同步出现提示我们,儿童身心发育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相互伴随、密不可分,体魄健全是心智健全的必要条件。
除了第一和第三叛逆期,在6-8岁左右,儿童还有一个第二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刚进小学,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开始注意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形象,随之产生成就欲和道德品质的萌芽。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集体对自己言行的要求规范产生冲突,导致叛逆期的出现。这一点特别值得小学低年级老师注意。不仅要避免当面批评孩子,连表扬鼓励都需要全班一起进行,以免其他没得到表扬的同学产生逆反心理。
6-8岁,还是中国孩子特有的集中识字期。由于汉字不是字母文字,不能见字拼音、随文识字,所以必须要有一个集中识字,度过“汉字关”的过程。中文识字是所有中国孩子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后,学习语言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全面过渡的必由之路。这一关没过好,抽象记忆、逻辑思维、间接理解、阅读写作等人类所特有的多数高级能力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婴幼儿都是近视
沟通从了解开始,孩子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孩子出生后眼睛的生理发育仍然在持续进行,视力发展也随着年龄而不同。新生儿视力只能辨别明暗;3个月大的时候视力约为0.01;1岁时达到0.2左右;3岁时达到0.5~0.6左右。通常宝宝视力到4岁以后才能达到正常标准(1.0),到12岁左右视力发展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
不光是视力,幼儿视觉的其它方面也有一个渐进发育的过程。新生儿基本上是个色盲,到六个月时才获得正常的“双眼视觉”,三岁左右立体视觉才接近成熟。
我们提倡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你知道幼儿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篇头的博客配图是我使用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视光学院Rowan Candy副教授提供的婴儿视觉模拟软件处理的两组玩具照片(分别为玩具熊和高卢鸡),反映婴儿不同时期(初生、四周、八周、三个月、六个月)以及成人眼中18英寸(约45厘米)远处玩具的视觉形象。之所以选用两组玩具,是想验证一条有用的经验:最吸引孩子目光的是圆圆的、大大的、颜色明亮的玩具,因为那就是妈妈脸的样子。试验证明这条经验是成立的,图中又圆又胖又明亮的玩具熊确实比形状不规则的高卢鸡更容易被辨认出来。所以,一个白餐盘,可能比你家里所有其它的玩具都更招新生儿喜欢呢!
有的家庭,常开着电视,两三岁的孩子凑到电视机前看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眼睛受到损害,就要求孩子离电视机远一些,远到和成年人看电视一样的距离去看。过一会儿,孩子又凑到电视机面前来了,于是再一次要求孩子到远处去看。这样反复几次,父母就觉得孩子不听话。其实,两三岁的孩子视力不到0.5,立体视觉尚未健全,颜色的分辨能力和运动图像的跟随捕捉能力也不够完善,如果让他们坐在按照成年人正常视力计算的最佳距离观看电视,必然会引起严重的用眼疲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杜绝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两岁以上的孩子尽量少看电视,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宜长,看电视的时候坐在电视机正面,离成年人最佳观看距离稍近的位置。三岁左右的孩子比较适合看节奏较慢、色彩鲜明、语调清晰、台词反复重复的动画片,就象“天线宝宝”那样。
狗怕猫逃:孩子的第一叛逆期
在模糊世界中摸索的孩子,拥有比成人更加多样化的触觉方式。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孩子出生后,触觉发展主要以反射动作为主。三个月以后,就开始利用手和口探索周围世界,嘴唇的触觉功能被他们利用得尽善尽美。八九个月大后,孩子的触觉发展遍布全身,开始尝试用全身部位感受刺激、探索环境。
与触觉密切相关、同步发展的是孩子的本体感和运动能力。
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新生儿最逗人发笑的地方之一就是不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到半岁左右还会聚精会神地端详自己的脚掌,以为是什么玩具。本体感负责对身体各部的运动控制和协调,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听说协调等许多极端重要的功能都和本体感有关。
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协同发育,是孩子运动能力提高的基础。人的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是0-3岁的婴幼儿期。从翻身开始,孩子逐步适应坐爬站走、奔踢滚跳等大肌肉运动,同时迅速发展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和全身的平衡能力。
一旦开始独立行走,孩子马上开始进行疆域探索,在所有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先用嘴唇,再用手足,最后用全身,触摸控制所有够得着的物品。一岁多的孩子拿起东西就往口里塞,那不是好吃,而是婴儿用嘴唇的触觉、味觉感知物品的形状大小味道;两岁的孩子重复不断地泼洒水液,那不是淘气,而是在感受液体的奇妙性质;近三岁的孩子基本上能使用工具,利用其它物品做台阶,设法获取家里面的所有物品,那不是不听话,而是在操演全部感觉器官,锻炼新近发育的观察能力。
这种疆域探索行为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儿童第一叛逆期行为。呵呵,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成人对儿童的偏见之深!两三岁的孩子心理发展已经产生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身体发展已经达到了方圆百米海拔六尺无所不及的程度,和一岁前成天躺着坐着装萌等吃的小婴儿已经是今非昔比、判若云泥啦。他们一方面隐约地意识到自己似乎无所不能,坚定不移地要验证这一有生以来最大的发现;另一方面又对周围日益明亮清晰的世界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沙子泥巴饭菜的质地、阳光清水空气抚摸肌肤的感觉、各种物体落地的声音、猫狗的尾巴、抽屉里面埋藏的宝贝、小孔小洞后面的秘密,一切的一切,都令他们心弛神往,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追索探究。如果不是身边大人的婆妈阻挠,他们愿意用全部觉醒的时间来做这件对自己一生意义重大的事情。本能告诉他们,如果在三岁以前不反复锻炼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觉,以及大肌肉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身体平衡能力,那么,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消极胆怯、脾气暴躁、粗心大意、发音不清、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不爱和人打交道等等一系列可怕后果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孩子,他们不顾父母阻挠、什么都要自己做、什么都要试一试的固执是一种天赋使命。毕竟,感官的锻炼、身脑的协调、运动能力的提高只能亲历亲为,父母无法代替孩子。父母不仅不要因为任何原因阻挠孩子的自主探索,要应该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更复杂的环境、更新奇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生活中尽情探索。唯一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两三岁的孩子需要成人24小时全程陪护,即便是安全措施做得再好,也不能松弛片刻。我和妻子事事小心,但仍然经历过孩子搭凳子摸灯泡、揭开墙上插座保护用钥匙“开门”、直接从滑滑梯上走下来的惊险场面。如果当时我们不在场,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如珠如璧,如眼如睛,如魂之所系,念念萦萦。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幼龙戏水,翔跃天成;如雏鹰展翅,万里起初程。
这篇博文是上一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延续,继续讨论0-8岁孩子身心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话题。
过早吃甜食不利正常食欲的形成
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不依赖味觉、嗅觉进行野外捕猎来获取食物,这两种感觉逐渐废退。人类的味觉和嗅觉在婴儿期、儿童期最为发达,成年以后反而逐步减弱,和人类种系演化的规律一致。
尽管如此,味觉和嗅觉的健康发育对婴幼儿形成良好的食欲和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在幼年时期,孩子最喜欢的是甜味,最排斥的是苦味,对咸味则不太敏感。所以,当孩子引进辅食以后,首先要注意调味宜轻不宜重,以免让孩子长大后形成重口味和偏食现象。持续不断地为孩子添加各种味道的刺激,对提高孩子的食欲很有帮助。国外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必须在八岁以前尝遍一生中有可能遇到的所有味道,八岁以后,对新味道要么会毫无感觉,要么会有过敏反应。
吃是婴幼儿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育儿过程中最容易犯错误的一个领域。生活中常见到爱吃零食、不肯吃饭和严重偏食的儿童,究其原由,都是大人处置不当。在吃的方面,孩子百分之百是无辜的,完全不应该由他们承担“不听话”的过错。
对甜食、零食的有效控制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任务。偏爱甜味是幼儿的天性,许多父母、老人宠爱孩子,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吃糖果、糕点、甜味饮料等零食。看到孩子开心的模样,大人们非常高兴。殊不知这是一种很大的错误。过早接触甜零食很容易加深幼儿对甜味的偏爱,阻碍他们尝试和接受新的味道,从而大大增加他们培养正常食欲的难度。而且,孩子的食量是一定的,吃多了零食(甜食的热量高,吃过后最容易不感饥饿),就没胃口吃主食。这样养育的孩子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没有食欲,大人们又担心孩子吃不饱,只好追着喂。喂也喂不进多少,过一会儿孩子又会吵着要吃零食,经不住孩子撒娇的大人只好又掏出糖果、糕点。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不仅孩子正常的营养需求得不到保障,孩子的饮食习惯培养也成为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培养出对正餐旺盛的食欲之前,杜绝零食,特别是甜味零食。孩子在婴儿期的时候,母乳和配方奶粉都是微甜的,说明他们能够适应微甜的口味。从添加辅食开始,幼儿就应该均匀接受各种味道的刺激,避免任何一种味道占主体地位的情况发生。一到三岁的幼儿身体发育迅速,只要把一日五餐(三次正餐、两次辅餐)安排好了,各种食材、各种味道均匀搭配,孩子的正常食欲很容易培养出来。在此之后,再给孩子少量的零食吃,对正常食欲的影响就小多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不会再偏爱甜味,即便是吃零食,也会更愿意尝试各种味道的零食。
吃饭是件高难度的事情
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也是一件大事。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知道,象成年人那样坐下来,使用餐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一顿饭,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件高难度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培养孩子用餐习惯的过程中,特别容易犯下欲速而不达的错误。
三岁以前的孩子,对同一件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不超过十分钟,他们的各种感觉还不完全发达,手指精细动作能力还不强,基本还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如果大人不注意,已经开始给他们吃零食,那么他们在用餐的时候往往还不觉得饥饿。食物的味道、质地也可能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这些因素集中在一起,使得幼儿很难顺利吃好一顿饭。
在这件事上,没有规矩是最好的规矩。
首先,控制孩子的零食,让孩子坐到餐桌前来的时候处于微饿而有食欲的状态,是父母亲的责任。强迫一个没食欲的孩子吃饭是不讲道理的,也注定不会成功。孩子的用餐时间不能象成年人那样规定成几点几分,只能根据他们的食欲进行调整。同样,孩子吃饱了就应该停止进食,没必要定量。定时定量对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要求过高。
其次,孩子把食物洒落在饭桌和地板上,是因为他们的精细运动能力还不够强,属于生理原因,不是不听话。特别是幼儿开始学习使用餐具的时候,父母亲不能操之过急,要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对食物的洒落最好是视而不见,绝对不能批评。父母干涉得越多,批评得越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反而会学得慢。国外的孩子用餐,是从手抓开始,经历挺长一段时间后过渡到使用勺子、叉子。而我们中国孩子一般是从喂食开始,过渡到勺子,再过渡到筷子。在用餐习惯的学习培养方面,国外的孩子幸福多啦!
最后,尽量不要喂食。一旦孩子开始表现出使用餐具的兴趣后,就应该迅速过渡到让孩子独立进食,并且从此坚持下去。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勺子、筷子的使用,一般几天就能学会。如果大人看到孩子用不好餐具就代劳喂食,反而会显著延长孩子学会的时间。任何原因的强制喂食都应该绝对禁止,这种方法只能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厌恶感。同样,用诱骗的方法来使孩子进食也是必须避免的,因为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拒绝进食。
神秘的母语习得
和其它感觉相比,孩子听力的发育更早更快一些。他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能够听见妈妈的心跳声、血流声和讲话声。新生儿焦躁不安时,妈妈的声音以及模拟的心跳声、血流声能够让他们迅速安静下来。三个月的时候,耳朵的生理构造就相当完善了,远比眼睛的发育要早。但是三个月之前,由于鼓膜过于幼嫩,新生儿不适合坐飞机,以免飞机升降时的气压变化损伤鼓膜。
可能是因为幼儿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幼儿的听阈比成年人大得多。成年人的平均听阈在26dB以内,而新生儿的听阈在60~70dB。随月份增长,新生儿听阈值逐渐降低,听敏度增加,到两岁时接近成人听力水平。所以,两岁以前的幼儿有些“耳背”,尤其是对于隔墙之音,听敏感程度仍然较低。许多时候,他们不是不听话,而是真的没听到话。
三岁的孩子,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身体发育高峰和第一次叛逆期,他们的各种感觉和运动能力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们都长得象个小大人啦。除此之外,他们还偷偷摸摸地干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重要到足以把人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的大事:他们习得了母语!
母语习得是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地球人都知道,任何一个正常儿童都能通过自然习得成功地掌握其母语的口语,这个过程无须教学,发自本能,效果显著,三岁的孩子就能和别人进行多方面的口头交流,五岁的孩子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法体系,能进行一般性的日常语言交际。不少学派的心理学家、语文教育家一直试图对儿童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习得母语进行研究,提出多种母语习得机制和理论,但对于如何描述儿童母语习得的具体过程,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儿童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之所以被称为“习得”而不是“学习”,是因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而学习是有意识的获取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学习离不开教学,即便自学,也是有意识地根据某种形式的教材来获取知识。可以说,六岁以前,儿童靠天生本能习得母语;六岁以后,儿童进入学校,开始用“学习”的形式继续提高自己的母语能力,就是语文学习。
这里马上产生了几个有趣的问题。
第一,母语习得离不开记忆,但与抽象事物有关的高级记忆(有意记忆、理解记忆、逻辑记忆)都是以语言应用为基础的,语言本身理所当然的又属于抽象事物。所以,母语和记忆组成了一对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自相关体系。从这个角度讲,所有与“语言学习”有关的记忆理论、学习理论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母语习得。通俗一点说,就是学校里那一套理论用在学龄前儿童学中文上要慎重,呵呵。
第二,既然六岁以前儿童靠自己的打拼就“习得”了母语,而且效果还非常显著,我们为什么要在六岁以后改成“学习”的方式?现行的语文教学要不要参考母语习得机制?
第三,母语习得一般指母语口语习得,那么,母语文字是不是可以遵循同样的习得机制?比方说,中国的传统蒙学其实就是一种更偏向于“习得”的教学方式。
第四,我在《爸爸的启蒙书》这个系列中所描述的零负担中文分步启蒙,倡导不以上课的方式教孩子学习中文,是不是属于“习得式学习”?
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中国有句民谚,叫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根据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身心状态,可以预测他今后乃至一生的心理、行为表现;而根据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三岁、七岁是儿童身心发育的两个里程碑式的关键点。“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总结的就是用这两个关键点划分出来的0-3岁、3-6岁等两个时期的阶段发育成果和重要特征。
“三岁看老”强调的是孩子在先天基础上依本能发育的结果。一个三岁的孩子,其身体素质、大脑发育、语言和认识能力都接近成熟,个性、气质乃至道德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心理特征都有所萌芽,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从各方面衡量,三岁小孩都可以称得上个“小大人”。三岁以前的身心发育,基本上依循自然规律,无须成人干预和教导,产生的结果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一个人的运动技能(特别是精细动作水平)、口语能力、脾气性格、甚至道德品质等深层次的东西,与他的先天遗传和三岁前的发育关系最密切。
三岁以前的身心发育基本上依循自然规律,无须成人干预和教导,并不意味着我们父母家长对此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相反,正因为三岁以前的身心发育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极端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投入时间精力,敏锐地捕捉孩子在这一迅速发育的时期内任何稍纵即逝的变化,自始至终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让他们依天性自由发展。
“三岁看老”也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孩子三岁以前必须全程监护,父母亲任何一个小的疏忽过失都有可能产生抱憾终生的后果。孩子绝大多数先天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也都会在这一时期展现苗头,如果发现及时,这个时期往往又是许多疾病最佳治疗纠正期。
“七岁看小”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孩子在四到六岁的学龄前期的身心发育所产生的影响。三岁以后,孩子的任何一项身心发育指标都继续稳步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智力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笼统一点讲,这些能力全部和“学习”有关。学龄前孩子是否做好了上学的准备,他们是不是已经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能不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都要看在四到六岁这个阶段,成人引导教育的成效如何。“七岁看小”看的就是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学习潜力。
和“三岁看老”强调幼儿发育的天性发挥形成鲜明对比,“七岁看小”强调孩子后天教化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最关键、最能取得成绩的阶段就是四到六岁的学龄前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在家教方面的付出越多,孩子上学后就越轻松,“七岁看小”所看到的就越精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曾经调查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幼儿教育的起迄年龄规定。据统计尽管规定方式有18种之多,但其中3—6岁、4—6岁及3—7岁的年龄划分最为普遍,三者相加达到126个国家。就是说,以3-4岁为幼教起点、6-7岁为迄点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了“三岁看老、七岁看小”这么一条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科学规律。三岁以前,任孩子天性发挥;四到六岁,为孩子提供幼教/家教;七岁开始,送孩子上学。全世界都这样。
(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禁止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博客地址:外链出处,西西河家园:链接出处)
三岁以后,孩子身心发育的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也应该随之进行重大调整。
七岁和三岁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七岁的孩子会骑自行车,三岁的孩子只会骑三轮车?
从三岁到七岁,孩子身心发育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视、听、触、味、嗅等感觉以及各项运动技能越来越接近大人的水平。但是这些变化都是三岁前发育的延续,是量变而不是质变,就象骑三轮车和自行车的区别一样,远远不算三至七岁幼儿期发育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这一时期孩子最重要的变化来自思维发展和智力发育。从三岁左右开始,由于母语能力的持续发展,在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占优势的前提下,孩子的有意记忆、理解记忆、抽象记忆逐步发展;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前提下,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形成;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等要素,都开始显露出人类特有的高级特征。
可以说,三岁的孩子在生理层次上已经成为合格的人类幼儿,各方面生长得象个“小大人”,但他们要到七岁,才能在思维层次上成为合格的人类幼儿。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各方面表现得象个“小大人”,并进入人类社会特有的幼体发育阶段:接受学校正规教育。
不久前的一天,我家后院围墙外两棵很高的白蜡树因为甲虫病流行被市政府的人砍啦。刚刚七岁的儿子放学回来,从厨房的窗户往外看了一眼,马上就叫了起来:
“爸爸!今天的天有问题!”
“天有什么问题?”我知道他说的是树,但想看看他怎么描述这件事,故意装糊涂。
“天变小啦!…………哦…………以前围墙那里有两朵很大的云不见了!”
“云?什么云?什么颜色?两朵黑云?”我问他。
“绿色…………不是…………我知道啦!是树!那里原来有两棵大树,怎么不见啦?”儿子有点不好意思,马上开始追问树的下落。
这就是典型的七岁孩子智力水平的体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树的形状、天的大小),观察力(树不见啦)和想像力(两朵云)已经相当丰富。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考力(云不会老是在一个地方)和判断力(是树不是云),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忆中的错误。这样的智力水平和三岁孩子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达不到这样的智力水平,七岁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的课堂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人既具备生物性,又具备社会性。零到三岁的婴幼儿期发育的重心,是为孩子打下坚实的生物性基础。(即便是大脑发育也是如此,新生儿大脑结构和脑细胞数量几乎和成人一样,三岁孩子的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三分之二左右。)三到七岁的学龄前期发育的重心,则是为孩子打下坚实的社会性基础。这种区别要求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同样的方式肯定不能适应如此重大的发育重心改变。
圈养、放养和教养
说起孩子的培养方式,我们脑海里马上就会蹦出三个词:圈养、放养和教养。
所谓圈养,指的是父母或者特别宠爱孩子,或者有强烈意愿要把孩子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塑造,把孩子“圈”起来,放在一个被严密监视控制的试验田里培养。圈养的孩子被禁止做任何父母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无论是幼儿期的自由玩耍、童年期的兴趣爱好,还是少年期的社交活动,全部由父母监督控制。圈养完全不值得提倡,哪怕是再成功厉害如新闻中的“虎妈”、“狼爸”,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什么名校的毕业生,也不值得我们效仿。因为圈养的过程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无穷乐趣,已经是对孩子的伤害,而且还是以“亲情”的名义加诸的伤害。(何况那种只许弹钢琴、不许学吉他的规定实在是有些无厘头,都什么年代啦!)人一辈子顶多活个上百年,二十年时间没有选择权,二十年以后有选择权啦估计也不敢尝试,这将是个怎样悲惨的人生?至少我不舍得圈养自己的孩子。
放养就是为孩子提供高度自由宽松的环境,顺其自然,让孩子依天性发育,在许多事情上拥有选择权。放养的理念很让人向往,问题是尺度不好掌握,如果不注意的话,放养就变成了“放纵”。有一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百求百应、放任自流;还有一些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只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他们的招牌都是“放养”。
即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纯粹的放养也不高明。孩子毕竟就是孩子,他们的身心发育过程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与周围环境沟通,向同类学习,而家庭就是他们最主要的周围环境,父母就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同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孩子在许多时候都如饥似渴地等待、追求父母的指导和教育,他们并不需要纯粹的放养。
第三种培养方式是教养,就是父母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状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教养的精髓在于有取有舍,不是一味包办代替。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为孩子传授他们无法靠天性发挥、自然习得的社会文化知识。教养之外,留有放养的空间,否则就成了圈养。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采取的都是“放养”和“教养”相结合的育儿方式,走极端的是少数,只不过每个家庭对“放”和“教”的时机选择和对象选择不尽相同,达到的效果也迥然相异罢了。
什么场合放养,什么场合教养
在“放”和“教”的对象选择上,我个人的观点是:生物性层面适合放养,社会性层面适合教养。
生物性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性情习惯等个体领域。这些领域适合于让孩子依天性发展,父母很难介入其中,一旦介入就容易变成阻挠代劳。好比孩子学骑自行车,当然有摔跤的危险,如果手把手地教孩子左脚怎么放,右脚怎么踩,眼睛看什么地方,手怎么控制笼头,对四五岁的小孩来说又很难接受。这个时候既不能放弃不让孩子学车,也没必要拿成人的学习办法去硬教孩子,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戴上头盔护套,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孩子在自己学会骑车的同时,还锻炼了胆量勇气,不再是个摔一跤就哇哇大哭的胆小鬼。
玩游戏也是这样。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游戏,不要过多地强调游戏规则。玩泥巴就不要怕脏,玩水就不能怕湿,一根树枝可能比一套价格昂贵的玩具更吸引孩子的注意,一辆玩具汽车可以临时用来当锤子使。自由游戏最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无拘无束的疯玩最大限度地锻炼孩子的身心素质。
只有大胆放养,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尽情地探索认识周围的世界,孩子才最有可能身体健康,性情开朗,自信幸福。这样的孩子,更擅长和人相处,更愿意接受教育,因此也更容易配合父母的“教养”。
社会性层面指的是行为规范、文化知识、智力水平等领域。这些领域为人类所特有,其内容必须经由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才能交流传授。一个幼儿,如果缺乏从他人那里学习的语言环境,是不可能在行为规范、文化知识、智力水平领域自行发育的。而父母有计划的主动教养,是帮助孩子在这些领域取得显著进步的最佳途径。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在与外界沟通学习时,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孩子对外界的信号信息、社会文化的吸收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在运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游戏,孩子都不停地接受外界信息,缓慢地塑造自身包括气质、个性在内的生理、心理特征,逐步加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智力水平。
另一方面,外部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又是全方位的。各种各样的信号信息、社会文化对孩子的社会性特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无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他(她)们几乎是无差别地受到一切外界信息的影响。如果父母不主动介入,他(她)们的选择鉴别余地是极其有限的。
由于这两个特点,父母主动为孩子安排好社会环境,“不动声色”地提供合适的教育素材,既可以避免孩子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顺利完成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高效而必要的培养方式。
至于怎样为孩子安排好社会环境,“不动声色”地提供合适的教育素材,还得专文描述。这里只提两个心得:第一,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在父母的长期陪伴、成年人的智慧熏陶下,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提高显著。这种长期稳定的陪伴熏陶不限于常规的亲子阅读等交流方式,还包括特意让孩子观看父母做家务、处理工作,以及各种日常活动。第二,语言学习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因为孩子的记忆、思维和智力水平统统与母语能力密切相关。
何时放养,何时教养
最后,在放养和教养的时机选择上,三岁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三岁以前,除了为孩子安排丰富而健康的语言环境外,应该全方位放养孩子。尤其是两三岁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孩子,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探索欲望最浓,是锻炼体魄、陶冶性情、培养自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如同雏鹰展翅,越放飞得越高。
而三岁之后,当孩子身心发育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性层面时,父母就要开始采用放养与教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无拘无束地玩,潜移默化地学,是三到七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玩得尽不尽兴,学得开不开心,是父母的责任。
(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禁止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兄可是UWO的?
孩子真有出息。我正在发愁孩子中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