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萨福克海岸记行(0) -- 奔波儿

共:💬6 🌺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萨福克海岸记行(0)

在英国地图上,泰晤士河口以北有一处凸出来的地方,被称为东英吉利亚(East Anglia),由四个郡组成,即埃塞克斯郡(Essex)、剑桥郡(Cambridgeshire)、诺福克郡(Norfolk)和萨福克郡(Suffolk)。其中,萨福克就是东英吉利亚腹部裂缝丛生的那个所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复活节假期一共四天,和朋友约好去他那儿做客。朋友所在的小镇叫费利克斯托(Felixstow),属于萨福克郡,与埃塞克斯郡的哈里奇(Harwich)一水之隔,共同扼守着一个“人”字形的海湾。该海湾实际上是萨福克郡的奥威尔河(River Orwell)和塞克斯郡的斯杜尔河(River Stour)的入海口,按说这两条河均不很长,周边地形起伏也不大,但河口区域却像挪威的峡湾一样,深入内陆,水深而阔,沿着河岸设有一系列港口。弗里克斯托似乎是一个普通的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小镇子,但居然拥有英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每年全英国40%以上的集装箱是在这个码头处理的。

另外,根据我在图书馆的读书所得,福萨克郡的沿海小路(Suffolk Coast Path)非常值得一走。虽然小路地形变化很小,最高海拔也不到30米,但这种平坦无垠而又港汊纵横的海岸地形在英吉利岛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行前,和英国同事朋友一聊,果真如此。

No.1鱼排薯条

关键词(Tags): #吃喝玩乐# 英格兰
家园 去朋友家做客兼旅游,多惬意的事啊。等下文。
家园 【原创】(1)No.1鱼排薯条

从南部搭火车去朋友的小镇,需要在伦敦城换地铁,然后再倒火车,不到200公里的路程,却花了三个半小时(回程是四个多小时)。放下行李后,我们趁着天气尚佳,沿着海边溜达。按朋友的说法,小镇的年轻人不多,大部分是老人,因为这儿是英国传统的养老热选地之一,和他以前居住的伦敦城比起来,冷清太多。海边摆了一串游乐机,大人孩子都不老少嘛。毕竟,由于港口的存在,还是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已是正午,我们在一家“Fish & Chip”(鱼排薯条)店外排上了队,据说这是大家公认的全英最佳的鱼排薯条店,顾客可以自己选择鱼排种类大小和薯条多少,价格随着变化,但也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价格。店内也有座位,但价格自然要稍微高一点点,人们因此还是乐于在海风中排着大队。要了份大号Haddock(黑线鳕鱼)+中份薯条,花了6镑,取到手以后一尝,鱼排的味道的确非常好,外焦里嫩,估计外面裹的面浆加入了苏打水,因此格外泡,另外鱼排也是提前化过冻,的确是自己在英国这些年吃过的最棒的鱼排薯条。另外,根据俺走南闯北数十年的江湖经验,大冷天外面还有人排大队的店,东西一定是超级棒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着可乐,用这份英国国菜填饱肚皮之时,看见海面上有大型的集装箱货轮驶过。拿出望远镜一瞅,甲板上垒了大约十层集装箱,也不怕给给抖到以风恶浪险闻名的北海里去?船舷标着MOC,听朋友说是属于丹麦的一家货运公司。再往外看,似乎还有一架石油钻井平台,正被驳船拉向远方。

吃饱喝足,沿海边步道向南前行不多远,就是“人”字形的海湾,此处建有五角形棱堡,名为(Landguard Fort),1667年抗击过荷兰人的入侵。据说这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遭到外敌的侵略,自此后,约翰牛们开始满世界欺负别人。风水轮流转,现而今,大英帝国雄风再已不再,已经沦落到跟着米国大哥屁股后面起哄架秧子的地步。在海角处,还有一处混凝土炮塔,镶有环形轨道,估计是二战时期的旧物,锈迹斑斑,破落不堪。

港口就在海湾内侧,一排排起重机如鹳鸟般林立水边,港内的货轮包括才进港的这艘,总共只有四艘,看岸上堆积的货柜,也并不是太多。整个港区给人的感觉是死气沉沉的,几乎看不见有什么人员和车辆活动。难道仅仅是因为复活节的原因?听朋友说,货轮一般到港后,一两天就能结束卸货,然后就会航行到其它欧陆港口,例如鹿特丹装货。虽然如此,这个英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与我想象中车水马龙的大港口实在是相差太远。查了一下维基百科,根据2010年的货物吞吐量,前三位分别是中国上海港,2907万标准箱;新加坡港,2843万标准箱;中国香港,2370万标准箱。而费利克斯托排名为第35位,为330万标准箱。这就是当初那个靠着商船和军舰称霸海洋,纵横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今天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听朋友说,港区的起重机都是中国制造的。一瞅,还真是的 ,“上海振华”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振华”,多好的名字啊。看着这些来自国内的大力士们,不由让自己想起中学时在政治课上学到的一句口号---“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虽然我对政治课一直是深恶痛绝之的,但这么多年了,这句话常常回响在自己耳边,确实是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了港区,又回到海边沙滩,要穿过一片简装房子组成的住宅区,这些房子下面都有托架和轮子,用车一拉就可以走,而里面生活设施齐全,接好上下水,与一般平房没啥两样,说是一万英镑一间。如果带地皮的话,倒是比较便宜,住上个十年应该是不成问题。从住户开的车来看,应该是经济上非常普通的人家。

海边似乎落了点潮,黑云压了下来,风急浪高,还有人在那儿钓鱼,运气好的话,据说能在夜里钓到haddock。不过我们驻足观望了好一会儿,钓手们拉上来的都是一无所有。

(2)一条小河波浪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勾起了回忆 当年俺没少靠鱼条和土耳其烤肉充饥
家园 【原创】(2)一条小河波浪波

第二天起来,看天,阴沉沉的,北海又恢复了它惯常的颜色,灰黑色。天气预报说连着几天都是阴雨天气,不是很适合远足的天气。回去算了,趁途经萨福克郡的首府Ipswich转车之际,去那儿随便转两下,然后再去伦敦唐人街买块豆腐回去。但是,朋友和与其几位同一屋檐下的室友一再坚持让我多待一日,印度姑娘说要给大家做一顿复活节晚餐,而马来西亚华裔朋友则说可以开车带我们一起出去走走,这几日该轮到这位单身父亲照看儿子,他也想带着调皮孩子出去走走。盛情难却,那就客随主便吧。

阿明,祖籍福建,说一口标准国语(非普通话),先是来英国读书,然后工作,结婚,生子,离婚,快二十个年头都耗在这个岛上,现在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和我一样,喜欢四处晃悠,一聊起来,非常投机。他儿子吵着想去渡口看看,那就先去渡口吧。

沿萨福克海岸,没有完整的海岸公路,好几处河口地区,都得靠渡轮联系两岸交通。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我们所去的渡口在佛莱科斯托镇的北边,位于德夯河入海口处(River Deben),此处河水宽约200米。渡口不大,只有一个一米来宽的栈桥,一艘小艇泊在桥边,这就是渡船,只渡行人。但河湾里却泊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帆船和游艇,也难怪,我们过来的时候,经过一片豪宅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沿着河岸溯源而上有一条步行小道,一直通向伍德布里奇(Woodbridge),步行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听阿明介绍,伍德布里奇保留着不少都铎王朝以来的老建筑,那就去那儿瞅瞅。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走不多远,就到了德夯河畔的这座小镇,镇子里正举行文物节,人来车往,很是热闹,连着了几处地方,都没法泊车,最后在镇子外围一家花木商店找到了停车位。出了车门,一阵急雨袭来,我们顺势躲进了花木商店。店里各色花草种类繁多,也卖种子和园艺工具,顾客非常多,英国人对园艺的喜爱程度,在这儿就可见一斑。已是正午了,商店里面有一间全木结构的大房子,我们在那儿要了几杯茶和点心,聊着天,等雨停。

小家伙,吃东西不老实,和我那小侄儿一模一样,难怪那么瘦。和阿明聊了聊管教孩子的问题,小家伙不会中文,听不懂,只顾玩弄自己那盘烤土豆,刀叉用得倒是很熟练的。以后孩子的中文教育也是个大问题,一定得让娃娃不能忘记祖先的语言。阿明很无奈。

雨停了,我们去德夯河边溜达。这儿一样布满了小艇和帆船,河里桅杆如林,小船往来如梭。岸边有一个划艇俱乐部,摆满了长短不一的皮划艇和赛艇。阿明对这种水上运动也很感冒,但他因为小时候母亲管束很严,一直到现在也不会游泳,潜水倒是学过,但是总怕自己一潜到底就再不出来。小家伙和河边的一头疣鼻天鹅对上了眼,阿明怕孩子掉到水里,我自告奋勇前去护驾。

河堤边有一水池子,在这个微缩版的大海中,一艘小帆船正乘风破浪,保不齐它的小主人日后也会像真正的海员一样纵横在大洋上面。在咱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四分之三的表面是大海的领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河边小憩片刻,我们又驱车前往北边不远的另外一条河---奥尔德河(River Alde)。小河不长,但大半河段都受潮水控制。我们先到了一处老啤酒厂---斯耐普啤酒厂(Snape Maltings)。厂子位于奥尔德河边,东侧是一片苇荡,秋天芦花开的时候,应该非常美。工厂里面早已经没有了机器的喧嚣,厂房被改造成了音乐厅和旅游品商店,这儿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奥尔德堡艺术节(Aldeburgh Festival)的举办地。由于是假日,游人很多,但说实话,我对逛商店不感兴趣。

正溜达着,忽然发现东边的苇荡上空有两群欧掠鸟(Starling)正在漫天飞舞,加起来约有上千只,在空中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慢慢地,它们合为一群,瞬间,一副英格兰地图惊鸿一现,立马又烟消云散,再一眨眼的功夫,又出现一幅南美洲的地图。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最大规模的掠鸟群,该如何计算这个由无数带有生命的小黑点组成的布朗运动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厂子里有一个小码头,泊了一艘古旧的单桅木帆船。不多久,苇荡中传来马达的轰鸣声,一艘小游船翩翩而来,缓缓靠岸。我赶紧往售票处跑,却被告知,潮水已落,刚才回来的就是最后一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带着遗憾,走了,向河口处的奥尔德堡前进。

(3)向连锁店说“不”的小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3)向连锁店说“不”的小镇

萨福克郡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充沛,适合发展农业,但和英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农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连3%都不到。不过和荒地居多的英格兰南部相比,一路所经过的大多数田地还是种上了庄稼的,大致看上去以小麦和油菜居多。途经的一大块田地里,放置有若干样式统一的长条小房子,旁边一头头小牛般的萨福克猪。看来这些小房子就是猪舍,这儿的猪的待遇看来是比国内好上太多,已经住上了单间。同时,猪们的排泄物可以肥田,来年,将猪舍和猪们一搬,这块肥地出产的粮食绝对是格外多。不过,这种颇为绿色也颇为浪费的耕作模式估计只能在英国这类后后农业国家才可能进行。

奥尔德堡(Aldeburgh)因奥尔德河(River Alde)而得名,burgh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一般就是一个小镇,并非真正因为有个“堡”而得名。不过奥尔德堡还真有“堡”,这就是位于小镇东侧海边的马尔泰洛碉堡(Martello Tower)。其实,这种碉堡在萨福克海岸线经常能看见,因为其造型源自科西嘉岛的马尔泰洛(Mortella)而得名,修建于19世纪早期,其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拿破仑的入侵。不过,这位小个子的科西嘉人虽然在陆地上可以说在大部分时间打遍欧洲无敌手,但对海战却是外行,因此从来没有光临过这些以家乡小镇命名的碉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探访的马尔泰洛碉堡不是寻常见到的圆柱型,而是四叶型(Quatrefoil)的,向陆一侧修有深达四米的壕沟,要通过一座木桥才能进入其后面的也是唯一的大门。不过,我们那天进不去了,碉堡已经被一家人占领,他们要在这个内部生活设施完善的古老碉楼里面过上几天瘾。一对小儿女正在碉楼顶上耀武扬威,一面黑色的骷髅旗赫然迎风飘扬。没带火炮,也没有云梯,只好过其门而不得入。

奥尔德堡并不很大,一条主街沿海岸一线排开,常住人口还不到3000人。看得出,大街上溜达的大部分都是游客,还有不少带着美国口音。许多在其它市镇常见的那种连锁品牌商店在这儿都踪迹难觅,至于肯大叔和那个夸张的大M更是不见踪影,而人们就在小菜店、肉铺和杂货店采买日常用品。听阿明和朋友说,这边好几个镇子都是这样,镇上的人们强烈抵制Tesco(英国第一大连锁超市店)这样的连锁品牌店入驻,导致他们如果想去大超市购物,得开车去内陆的大镇子。有时候想,其实这种固执的坚守虽然造成了生活上小小的不便,但不也正保有了小镇的一丝特色。如果去哪儿都是千篇一律的商店标牌和摆设,生活的确是方便了,但岂不少了很多乐趣。方便快捷真的那么重要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的确是退潮了,留下很大一片砾石海滩。很奇怪,这边有河流,地势平缓,没有山岩,按说应该是具有形成沙砾海滩的一切有利条件,但为什么却全是砾石海滩呢?估摸着只能从地质历史去寻找答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水被风卷上来,来势汹汹,但却被自己拍平,缓缓退去,然而再一次冲过来。看远方水天相接之处似乎有些白色的风车,拿着望远镜一瞅,果真是,一大片,队列齐整,有气无力地挥动着扇叶。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下,奥尔德河上静悄悄,小艇都泊在那儿,等待着下一次远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GAME OVE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