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郎咸平再评海尔变形记 三次变形曲线MBO取得成功 -- Gunpowder

共:💬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郎咸平再评海尔变形记 三次变形曲线MBO取得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冯桔 NBD上海报道)

  昨天,面对复旦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的学员,郎咸平再次拿出海尔曲线MBO的案例进行讲解,对“海尔变形记”给出了一些精要的点评。

  第一次变形

  1997年海尔内部持股会浮出水面,2000年内部持股会成立海尔投资。

  郎氏点评:为什么在2000年要成立海尔投资,筹备海尔中建?答案在于2000年三条法令出台,职工内部持股会不具有法人地位,不能成为上市公司股东。

  通过海尔投资,海尔内部持股会可以将账面收益转变成资本用于再投资。2004年4月上旬,媒体报道海尔集团将把其洗衣机业务,以及持有的飞马通讯(青岛)有限公司35.5%的股权注入海尔中建(1169,HK)的消息。当时市场主要观点是,这将极大地提高海尔的融资能力,促进海尔国际化的进程。

  郎氏点评:这些都不是海尔管理层真正目的,伟大的企业家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处心积虑。

  海尔持股会通过海尔投资,拥有海尔零部件采购和商标所有权,这两项内部交易获利高达34个亿。

  郎氏点评:海尔商标不归海尔集团,反而归海尔投资所有,这是典型的“股东、保姆、职工”角色不分。

  第二次变形

  2001年,青岛海尔利用增发募集资金和部分自有资金共计20亿元,向海尔投资溢价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74.45%股份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20亿元一次性转让给海尔投资。海尔投资手中有了运作的“第一桶金”。

  郎氏点评:这样的交易显而易见等于给海尔投资“送钱”。不知海尔内部持股会成员与海尔集团董事会成员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这笔交易就是违法。

  海尔金融资产扩张几乎都是以海尔投资的名义来进行,如控股长江证券。

  郎氏点评:大部分的经营活动由海尔集团转移到海尔投资,职工持股会几乎已经控制了所有的海尔。

  第三次变形

  海尔投资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海尔集团计划将海尔的洗衣机业务及海尔投资所持的35.5%的飞马青岛的股份注入到海尔中建。如果成功,海尔投资将最终成为海尔中建最大控股股东。

  根据海尔中建的年报,海尔集团的全部白色家电业务有可能归海尔中建,并且海尔中建将更名为海尔电器集团。在海尔中建完成了对海尔集团的大部分优质资产的收购后,海尔集团完成集体上市,海尔投资就将成为海尔集团最终控股股东。海尔持股会,成为了海尔集团真正的主人。而到了这里,持股会曲线MBO取得成功!

  郎氏点评:MBO的资金无一例外都来自国有企业内部自己的资金。

家园 问题:海尔的运作和竞争力如何?和职工控股体制有关系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