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无敌光头论太极推手(一) -- 白羊王
很多贴吧的朋友咨询关于推手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朋友对推手有着巨大的误解,这些误解传递出这么几方面的问题:
1.拳理不通。不光练功夫,不管做什么,思想意图是主帅,如果拳理不通,大方向都不对,那么应该说从根上就有问题,接下去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方法,下多大功夫,都不可能是对的。这是重中之重。
2.目的不明确。是思想问题的延续,不知道推手到底为什么,这等于开车不知道要去哪儿,只能左冲右突,最后不是改来改去陷入迷茫,就是自圆其说形成自负。
3.方法不对。方向如果没问题,其实方法不是太大问题,因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基本不会偏离正道。方法不对,首先还是要去思想上找。其次要看怎样的方法最直接有效而不是绕弯子或南辕北辙,这里要有个清楚的判断和选择。
4.以上三点,意识,目的,方法,都靠有缘的明白老师口传身授,这几乎是所有传统文化真正传承的唯一方式,有着重要的原因和历史。自己悟几乎没可能,所以其实这应该是第一点,是个大前提。
接下来会从拳理,目的,方法三个大方面说一下推手。也欢迎提问,我会尽量解答。
质疑探讨的朋友,不好意思在这贴恕我不回。因为道理从来都是各执一词,功夫也往往是先入为主。争论太多了,而且争论往往毫无结果。我不愿意陷入你对我错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认为你说的对,你就是对的,大家各练各的即可。
一. 关于拳理
1.历代内家前辈总结了很多关于拳理方面的规范和文章。小辈在此就不必赘述。众多文章中,首推王宗岳《太极拳论》,这是内家功夫得大成者的极好分享,精准到位,句句经典,句句是金。这里不仅有拳理思想,有感觉状态,有层次变化,有方式方法。无一不是后来修行者的绝好指引和检验。
不管你怎么练,都应步步验证该拳理的阐述,但凡有相背相冲之处,都应留意是否越理走偏。但凡有层次提升,也应在此验证,发现你多大进步都无非是延续前辈的足印。
以下为太极拳论内容: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 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 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 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 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 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 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2.水文化和先天大道。
与拳论一致另一个角度的拳理阐述,就是道家思想和水文化。这里延伸出来有很多内容。简单的说,道家思想就是先天,自然,中道,精气神,内观,由觉知自己而知天下等等。
水文化,就是说水的特性,自然,先天,松柔,静动相宜,随曲就伸,随遇成形,舍己从人等等。
内家拳必然贯穿始终地符合道家文化和水文化,如有问题,回到拳论,道家文化水文化里找,如有相悖,必然练错。
二,关于目的
这里先要说一下我所遇到的一些朋友对推手目的的一些误解。
误解1.推手无用论。
很多讲打,讲所谓“实战”的朋友,说推手是没用的,理由就是实战时候都是直接动手,谁等你先和你搭手啊,而且都是直接攻击,哪儿会有这么贴身的揉来揉去啊。
拿这种练法当用法的人还不在少数,以这种思想练拳的人,大多上来练的就是杀伤力,练力量,速度,不需要细腻的内涵,只承认这种练法才实际有效,才能把对手最快放倒。
误解2.推手是力量+技巧
我在外面接触的大多数推手的朋友,都觉得推手首先胜在体格,有质量和力量那是占据了先天优势,他们不相信四两拨千斤,不相信柔能克刚,更不承认有内劲存在。他们承认推手是有技巧的,就是一些用力的角度,方向等等。
总的来说,他们仍然觉得推手不过是大力胜小力,快手赢慢手,技巧强的可弥补一些力量和速度上的缺陷。
误解3.推手是和师兄弟和师父之间练着用的,无普遍和通用性。
还有一些朋友,认为和外人推手没有意义,他们的理由是你有你的练法,我有我的练法,他们可以和师父师兄弟之间推出各种满意的效果,有挨着就飞的,有弹后很远的,甚至有凌空也可以飞的(配着来,或者不配着来),而和外人出不来效果,所以认为推手只是自家功夫练习和演习的一种方式。这种想法也是有很大的问题。一会我会统一来分析解答。
误解4.推手就是要赢。
很多朋友热衷于参加各种推手比赛,也追求和很多练家,非练家推手,追求胜利的感觉。他甚至不清楚自己用什么推的,对推手过程以及获胜本身的热情,远远大过了解推手目的的热情。还有的为了赢,无视目的和规则。这都是有很大问题的想法。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推手呢?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推手呢?
推手的目的明确的说:
对内:
1.通过推手了解自身的问题,辅助功夫训练。
2.通过推手了解自身的功夫进步情况,检验自身的练功效果,辅助功夫训练,辅助培育和提炼内劲。
对外:
1.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自己的内劲在不同人身上的效用。(听劲之前提首先要听自己身内劲)
2.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别人的劲(听劲)
3.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听劲,化劲,发劲的各种方式和效果。
4.通过和非同门的推手,以文明的方式,交流劲道。
5.过度到散手的必然过程
总的来说说推手既是培育和提炼内劲,检验自身功夫效果的一种练习方法,也是对外文明切磋的一种方式,又是过度到散手实战的必然必要的中间训练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给予一一详细解释。
1.通过推手了解自身的问题,辅助功夫训练。
-----------------------------------------
桩功作为内家拳入门的基本功法和贯穿各个阶段提升层次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在前期的时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功法。很多人不重视桩功,有些桩功不得要领,桩功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这里不谈。我要说的是,在有老师指导,方法正确的情况下,许多初学者站了一段时间以后,并不知道自己身体起了什么变化,生出了怎样的功夫。这时候,推手的作用,就是帮助初学者(在中后期作用也是一样)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问题,就是你站桩到底出了什么效果,你身体到底有了那些质的转变。从上面拳理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练功是要去除后天习气,返先天的正道,身体应如水般自然,松柔,沉静,通畅,贯穿无碍。站桩正是令身心发生转变的重要方法。当你站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人毫无感觉,但其实身体已经有变化,这时候通过推手,发现(或对方告诉你)你身体开始由僵硬,变得没有那么僵硬,由阻滞变得松软,由轻浮变得有点松沉,这些往往在前期你自己是体会不到的,必须通过推手过程中自己对对方的作用效果,或者对方直接给你的反馈(告诉你他的感觉)来得知,哦:原来我松一些了,沉一些了,或者,哦,上次我肩还没有松开,一按就卡在这,这次居然松开,对方按不上了,我能化开了。。。通过这样的反馈,你才开始知道你站的初步的效果,以及还有哪儿有问题,回去在桩上找松,然后再推手,再回桩里求,反复不断循环螺旋上升。
有朋友说,我不需要推手我也知道我很松了,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你觉得松,和真正的松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感觉是会骗人的。有很多朋友练气功,在进入状态时候告诉我,他现在已经松的不行了,骨头缝都松开了,简直又松又沉,我说是么,一摸身子,邦邦硬,给个劲就出去,这是明显的感觉欺骗的例子。
所以说,松沉不是嘴上说的,是有层次,有步骤,可检验的,你松到什么程度,比你高的人,一搭手立刻就知道。这是骗不了人的。
2.通过推手了解自身的功夫进步情况,检验自身的练功效果,辅助功夫训练,辅助培育和提炼内劲。
-----------------------------------------------
在1里我已经解释了,如何通过推手了解自身功夫进步的情况,在桩功里,身体由僵硬到初步的松沉,通常会有个从上到下的顺序,刚开始是肩,然后是腰胯,膝盖,最后到脚。经常听说松到脚底,松到脚底,意思就是要从上到下松透。这个是有顺序的,而且是可以检验的,检验方法一个是通过推手,身体会直接告诉你你到底松开没,松到哪儿了,你说你松到腰胯了,一按你腰胯你就出去,或者劲打到你腰胯上,不管多慢,你都化不开,说明根本没有松到,或者松的不够。二来可以通过找一个松透的前辈摸你一下,就知道你松到哪儿了。回头到桩里继续求,直到不断进步,逐步从上到下松透。
内劲是内家拳重要的核心,很多人不相信,不理解,没见过,所以避而不谈,或者偷换概念,说这就是整力,或者小力,或者技巧力等等。。。都不是,劲是有别于力的独立存在。
而放松,松透身体,是培育内劲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步骤。由于劲的特殊属性,就是力显劲藏,你越练力量,越无法出劲,必须在明白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放松训练(桩是其中一个重要方法)来培育内劲,卸除拙力,让内劲显露(注意,这里没说是创造内劲,是培育,意思就是,人人本身都有,只不过让力掩盖了,必须拨云见日,让它显现)。推手是检验你松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工具,同时也是帮你卸除拙力,培育内劲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明白老师的指导下,你必须敢于不用力,敢于大松大柔,排除用力的习惯性,经过不断层次的磨砺,最终出劲。出劲是你在内家拳领域入门的重要标志。否则还是脱离不了大力打小力,快手打慢手,只能在低层次徘徊,上不了境界。
对外:1.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自己的内劲在不同人身上的效用。(听劲之前提首先要听自己身内劲)
----------------------------------------------
什么是听劲?听劲是懂劲的其中一个内容,其实就是对劲的感觉和把控。老一辈用听,实在是太到位了,因为它细腻,用心,必须修炼静到一定程度来求,仿佛是在用心去听去感知一样。
听劲分向内听和向外听两种。内听是外听的前提和基础。佛道修行,觉知自我而然后知天下,你我合一,天人合一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你首先要把目光向内关注,关注和了解自己,深深的清楚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觉知,自己的动静,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微动,自己的情绪,等等都能清楚的觉察,之后,当你再向外关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也可以明察别人的,甚至明晓整个宇宙,因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与整个一样的系统和生命,你了解一个,就通晓了所有。所以首先要听自己的劲。静桩是一个了解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很好的工具。
向外听劲,要知道,实战最终都是和人来接触的,都是动的人。所以听劲是个重要的了解自己,了解对手的训练。我在上面写的一些人对推手的误解里提到过,许多觉得训练推手无用的朋友,认为实战往往是远距离的瞬间接触,推手练的东西根本用不上,正是大错特错,说明根本没接触过也不了解推手训练里非常细腻和高层次的东西。听劲是个非常细腻的功夫,听劲越细,水平也越高。真正的高手,接触瞬间,一样能如称准一般,量出你的斤两,你的水平,你身子的感觉,包括许多动态。劲的作用,也在这一瞬间施展和传递。没有经过这么细腻训练的人,只觉得猛打猛上就好,其实粗糙的很,在训练的极度细腻的功夫者眼里,你每个所谓快速的冲拳,踹脚都非常缓慢,都能恰到好处的避开,甚至直接感知截劲反击。因为训练时候的细腻,所以看你看的非常清楚,通透,细腻,你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你如果粗糙,对方看你就是“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打你也可以“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后发制人”等等,这都是平常细腻的功夫练就的。所以那些练粗拳粗脚,和用死物对练的,都难以达到这种清楚知我,知人的境界。因为练法决定的,再往上,是拳理决定的。
每个人身上的劲,不同质量,性格,脾气都不太一样。所以和不一样的人推手,会听不一样的劲道,了解自己的劲道到底对各种人是否都好用。好用到什么程度。细腻到什么程度。这些不通过长期大量细腻的推手训练,是根本练不出来的。
2.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别人的劲(听劲)
----------------------------------------------
这个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说明的是,你听别人,别人也在听你,听的细腻的,你劲还没等来,动意,气已经动,劲已经去,人家已经听到,截或者化或者打了。所以,这个层次的高手之间的切磋,为什么说一搭手就知道了,首先一搭手,就知道大家水平层次了,你松到什么程度了,光松沉还不够,还看我劲能不能作用到你身上,如果你够细腻,总能提前听到别人的劲,化掉,或者截,或者打,那么说明你的功夫比他高,反之则粗糙过对方,功夫不够。
3.通过和同门的推手研习,感受听劲,化劲,发劲的各种方式和效果。
----------------------------------------------
这个在上面也基本上说清楚了。推手在根本上是对劲的培育,感知,控制的训练。培育,就是让自己生出劲来,逐渐清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纯。感知,就是感知自己的劲的存在,生长,变化,感知对方的劲的来意,方向,长短,大小,意图,控制,就是如何用劲制人,同时避免受制于人。
4.通过和非同门的推手,以文明的方式,交流劲道。
------------------------------------------------如果不是逞强好胜的话,其实推手是个比较好的方式练家之间互相了解身上的东西。根据我上面所说,真正练家,其实是武德在先,互相文明交流的基础上,大家搭一下手,用比较温和的方式,互相给个劲道,不需三五下,即可知道自己和对方水平如何,心知肚明即可,作为互相之间的交流,以及日后自己训练的提高的方向和动力,都是一个好事。
我们现在大多看到的非同门之间的推手,都容易流于争胜。因为如果大家同是层次比较接近的练家,其实不用大动干戈,稍微摸几下,应该说有个三五分钟,大家即可了解水平,接下来更多的是探讨拳理和练法,而不应过多在意推手的过程和结果,这只是个工具。如果大家层次比较悬殊,基本弱者根本摸不找边的情况,更不应该继续下去,互相给个感觉即可,更多的也是交流一些拳理,思想和练法才真正富有意义。
5.过度到散手的必然过程
------------------------------------------------
其实这个问题,刚才上面也提到了,真正内家的散手,一定是带听劲的,含内劲的。接触即能称对方斤两,知对方身体感觉,瞬间即可用内劲制人,管脚管全身等等。说内家散手不需要听劲的,基本上是粗练的,可以看功法训练,基本都是上来就练打的,这种是没办法练到细腻的。还有就是硬练的,不柔练,身体不可能通透,不可能无碍,不可能真正的快(以意带动),不可能合整和顺(真正的内合),不可能卸除拙力,因此不可能出内劲,不可能有内劲的效果。(内劲和力的差别,在其他帖子里写太多了,这里不做赘述)
不过似乎是转载的?楼主当心,河里是禁止全文转载的。
是练家子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推手的目的,应该了解到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推手,推手是一种训练方法,帮我们了解自身问题,帮我们化开身体各地方僵紧的关节,令身体柔开松通无碍,帮我们联系对劲的培育和控制;他是一种检验手段,帮我们检查自己松沉,松柔的程度,帮我们检查是否出劲,出劲的纯度(包含拙力的程度),劲在自己在不同对手身上的效用;推手也是一种文明交流劲道的方式,同时是过度到散手的必经之路。
那么,根据这个分析,我们回来分析一下提到的几种误区到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
误解1.推手无用论。
答:推手的目的已经说的比较详细了。功夫分练法,用法,演法。推手属于练法,简单的说,是为了练功,不是用法。用法是如何把练出的功夫最合适,最有效的使用出来。两者不可混淆。练法和用法都很重要,没有练法的用法是花架子,没功夫没内涵,没有用法的练法是笨功夫,使不出来,不好使。
误解2.推手是力量+技巧
答:上面也解释过了,推手主要是为了卸去拙力,把全身揉开,松沉通透,然后培育内劲,最后达到用内劲制人的目的。所以不能用力量,正相反,要卸去力量,要练习不用力量也可以赢人。用劲赢人。否则只能还是大力打小力,成为力量的练习,上不了层次。
误解3.推手是和师兄弟和师父之间练着用的,无普遍和通用性。
答:推手确实作为一种练习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是和师父,同门之间练习所用。但培育和提炼出来的功夫,是实实在在的,是确实上身的,是拿不走掉不下去的。所以真正的训练,不管是和师父,还是师兄弟,都不可能是配着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可以弄虚作假的,而且不应该有形式上的限制,都应该各尽所能,随便来。这样,练出的东西,就一定有通用性,所谓的通用性,就是如果你身上的劲,在师兄弟身上好使,那么随便换一个其他人,那也一定好使。不能说,在家里人身上用效果好使,明显,一打就飞出好远,但到外人身上就不好使了,那说明你练上身的东西不是真功夫,至少不具备通用性。
误解4.推手就是要赢。
答:推手作为一种训练方式也好,或交流方式也好,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所以这是个训练的手段,学习的工具。和任何一个人推手,应该尽量要求自己不用力制对方,而不是仅仅把对方推倒,赢对方。但凡有想赢对方的意图,都容易冒进,显力,出拙力,失中正,从而违背拳理,哪怕这种情况下赢了对方,其实你也是输了,也是错的,因为这不利于你提炼内劲,和目的背道而驰,相反,你不用力,尽量柔化,并尽量用劲去制衡对方,即使被推出去了,那因为符合拳理,也是对的,大不了再来,所以练习就不应该有太多的输赢的心。要目的明确,重在练习。
方法:
总的方向,由随意到规范,由粗糙到细腻,从无意到有意再到无意,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
简单解释一下。
很多练推手的朋友上来就四正手,这么练通常很难练出东西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推手最初,不应该带有太强的目的性,我要推出个什么东西,或者上来推手,我就要走腰,走脚,或者说用内劲什么的,这是出不来的,因为你身子连个最基本的感觉都没有,何来这些功夫。初步的推手,就应该在大体上不犯毛病的前提下(所谓的不犯毛病,就是不犯大毛病,尽量不用蛮力,或者尽量注意不用蛮力,或逐渐尝试减少蛮力,不前仰后合,尽量中正,呼吸自然等等,这里的要求,不是一次提出来的,是逐步进步,师父逐渐给你加上的),和同门随便推,我们叫“乱推”,就是说没规矩的推,目的就是先把身子揉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乱推,让身体和身体互相接触,抻拉,揉压,通过身体给身体传递出来的感觉,先让你的身子对人体的劲道有充分的感知。之后师父根据你桩功和推手功力的增长和进步逐渐给你上东西,给你提出一些要求,辅助你出劲和换劲,要求逐渐提高,你的劲道不断的变化,由开始的茫然,到有点初步感觉,到清晰,到自己可以把控,从开始的把控不好,到有点控制,到完全控制,从开始的粗糙,到细腻,从不知所措到收放自如。
这里简单说一下换劲,当你身上的一种劲道熟练了以后,得心应手以后,通常这时候推手你是比较得利的,这时候明白师父就知道在这个层次上,你已经可以了,到换劲的时候了,这时候会给你提出新的要求,有时候是加法,有时候是减法,这时候你的基本功够,但往往是意识上,或者对劲的理解上,需要提升一个层次,老师一点,或者一带手,给你一个切身的体会,领悟快的,往往马上就提升一个层次,这时候你的功夫就之前就大不一样。但这对每个练功者都是个考验,因为这需要你放弃你刚刚练好的东西,再去从头熟悉一个新的感觉,这个新的感觉因为你掌握不好,或者还没理解透,推手会从得利变得不得利。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很多人,放不下原来的东西,功夫就只能在原来的层次上徘徊,有的敢于放下,即使此刻不得利没关系,认真琢磨训练,很快在新的层次上又有不同的体会,不断进步。所以练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这里提到层次,就简单说一下,相同层次之间的推手,功夫之间即使有所差别,但表现上都是你来我往,各有胜负的,强的强不到哪儿去,弱的输不到哪儿去。但不同层次的推手,哪怕是差那么小小一层,那层次高的推层次低些的,都非常容易,低的几乎一下都不行,处处受制。所以换劲,上层次的感觉,就好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层次的提升几乎是没有尽头的,越高的层次越需要你有良好的悟性,好的心态,勤奋的练习,才能把更高层次的感觉和功夫真正练到身上去,当你基本上完全领会和掌握了以后,又面临新的挑战。这也是练功夫过程中很有意思,也是最难的地方。
关于形,和意的过程。刚开始是无,为什么,因为你刚开始学,不需要受太多束缚,先要随便来,让你有个最初步的身体和心理的感受,慢慢开始细腻和规范,这时候通常是有形,有意的,在规范里,你的劲道得以培育,得以提炼,得以不断调整,得以精确把控,之后当你掌控以后,又需要放掉束缚,变成无形和无意,在各种体态,状态,各种对手的攻防中,如水般无所束缚,随遇成形,随曲就伸,无特定规范,但内里是清清楚楚的劲道,心里无一不清楚明白,这个无形无意尽管和开始的无形无意在外再上看起来类似,但内里已经换了境界,是功夫在高层次上的回归。
外链出处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7月
原文太抽象了,没有解释很难消化吸收. 明白了含义才能记住和应用. 顾老的解释应该比较权威.但是个别地方也不是很清楚.
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 “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上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方法。
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不要过与不及,要不顶不丢;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进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为“顶”,退的多了成为“丢”。
直来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听劲”。
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
柔劲好比钢丝绳,变化多。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
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方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心身都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是柔应,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使对方走背劲,造成不利于对力的形势。 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像胶水、生漆粘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粘”这个字,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明朝俞大猷的《剑经》,在他的对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对打)中有时用粘字。到清初,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的用途日广。
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克敌制胜。
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力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急应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动,已先动”,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
一、着熟着是打法、拳法、拳势,譬如看棋。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就是各个不同的“势”联贯组成的,每“势”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错综互用,这就称作“拳术”、“拳法”、“拳套”。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称作体操、舞蹈、导引或八段锦。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实用性差,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
练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势的着法(攻击和防御的方法)要练得正确、熟练;特别是练拳架,首先姿势要正确,拳套要联贯熟练和呼吸配合好。然后在推手、散打中进行试用,捉摸每个看法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用上了,用劲对不对等。这是前人教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看法和变化,不可瞎练,漫无标准地划圈。
二、懂劲看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动的粘随.刚柔、虚宜、轻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现在有些人学推手好谈懂劲,但不研究看法,这是跳班、越级的方法。只追求劲,不讲求看法,往往无从捉摸,不看边际。因为,“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看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舍近就远,劲也就随着“看法”而失去应有的作用。懂劲以后,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
看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结合呼吸。懂劲质量愈高,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越大,看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
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只练拳不练推手,对懂劲是谈不上的。想象出来的懂劲,一接触实际就不行。
三、阶及神明“阶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台阶、梯子,须一步一涉爬上去。“神明”意即神妙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着法熟练后,逐渐悟出“劲”贯看中的技巧,掌握“劲”这个总钥匙,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的程度。
“用力”系指练功夫,不是指用力气。全句意为:不经过勤学苦练,就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
坚持练拳推手,钻研掌理,会有好几次“豁然贯通”,功夫是没有止境的。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对拳理的“豁然贯通”。
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交流和反复研究掌理,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对疗病保健,增强体质才有帮助。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杨.武、吴、孙等五式,陈式还有老架、新架和赵堡架三种,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传统套路都有这种讲究着法、运气的特点。
懂得着法,拳套才容易练正确,不致练得千奇百怪,也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气与力合”,疗病健身的效果较高,又可节省练拳的时间。
“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
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
身心兼修,内外并练,着重在内壮,这也是被称作“内功拳”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
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有降无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如果用顺式腹式呼吸,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须气沉丹田,劲才能往前发。那能有劲要往前发,而呼气时小腹卸内收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
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那时只有陈式太极拳一种,没有流派),对呼吸运气只讲了一句“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不偏不倚”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体上、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丢不顶,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
“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宜无,忽轻忽重,虚宜无定,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于适应顾此失彼。
承上文,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还要做到,对方从左方用力攻来,我左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来攻,则我右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也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这就是不犯双重之病。
练到处处能虚而化之,虚而引之,就是棋高一着,从而使对方缚手缚脚。 “虚”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弥”字作“更加”解释。我运用粘化划弧的引进落空的方法,对方往上进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脚跟浮起,凌空失重的感觉;如对方往下进攻,我低以引之,便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若对方前进,我渐渐引进,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经我粘逼进攻,对力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
这四种情况都是粘走相生,不丢不顶我顺人背,我得机,得势,彼不得机、不得势而出现的。
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认真实践,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这种推手技巧可说是无止境的,因之可说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术。
推手双方功力相等,不容易发挥出这样的技巧,如果差距大了(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等相差大了),这种高级技巧就会显示出来。
这是形容触觉、内体感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练到技术高了,便能做到一恨鸡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觉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在推手时,便能做到他不如我,我能知他。
这句说明王宗岳是唯我独尊的。他生于二百多年前,那时,中国武术家还认为近身搏斗技巧在战场上还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拳术技巧的门派是很多的,它们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脚快打手脚慢。
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都是先天赋有的本能,不是学出来的。看来,这两段话,有宗派观点,有形而上学的论点。说其它拳种是“旁门”,而自己是正门,是正宗,这确是宗派观热。 力大胜力小,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是一种规律,但力量和速度也不是先天自然之能,也需要学习锻炼才能加大力量,加快速度。因此,“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句话是错误的。
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来讲是有柔有刚,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既要栋习“四两拨千斤”,又要练习“混身合下力千斤”,所以单纯强调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察(打手歌)里有“四两拨千斤”一句话,显然不是用大力来胜人;看到年纪耄(意为七,八十岁)或耋(意为八、九十岁)的人还能应付众人的围攻,取得胜利,可是老人体力比较差,动作此较迟钝,还能御众取胜,说明“快”也不一定能取胜。
过去认为《打手歌》是王宗岳的作品,有人从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的.“察”字来判斯《打手歌》是王宗岳以前人的作品,这是很对的。后来核对了陈家沟原有的四句《打手歌》,才断定现在六句的《打手歌》是经过王宗岳修订的。 这四句话是强调小力胜大力的技巧作用。
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样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直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方相抗,如果两方相抗,不能够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
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领会“懂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都是用力顶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
王宗岳这段话是在二百年前讲的,那时候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而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他们不懂双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为人所制。而现在练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础薄弱的人,加上不懂“双重”之病不懂着法,难怪有些练摔跤的人或练拳又硬又快的人说.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
要避免这个“用力顶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阴阳的变化。阴指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阳指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
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
有开有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刚柔、开合.变化灵活,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处处被动。阳刚不能离开阴柔,阴柔不能离开阳刚。
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阳相济,虚实页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精密,一面实践,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学思并用,就能逐渐做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更大,搭手即能判断对力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何处即从何处反击。
推手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技巧,顺应客观规律,不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观规律,必然会出现丢、顶、硬撞,不能引进落空,反而引进落实,造成失败,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 练拳、推手也是这样,学的人要详细辨别这个道理。
1、心灵的功夫为主,拳脚功夫为次。
2、无论动静,保侍中定,否则有过或不及之虞。
3、牢记七字:中定、整体、不用力;
推手时加五个字:顺方向转圈(用意顺对方来劲方向转圈),共十二字可得太极拳体用之功夫。
4、行功盘架都必须“先在心,后在身”的意动心随,注意心意的修炼和运用。此为精髓。
5、以意导气,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
6、与对手接触处,我先用意收(即吸)将对方来劲吸之脚下。使对方跟浮起(气亦浮起)。我借地反作用力把对方发出,即是“呼”,故太极拳“呼吸”非人口鼻之呼吸也。
7、太极拳的“呼吸”指蓄、发、开、合、收、放。“吸”是蓄劲过程,“呼”是发劲过程。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和放大。
8、要内动不令人知,运用内气潜行来支配形体而适应敌之变化。
9、修炼太极拳之内功精要:守住中定盘拳架,一收一放变阴阳。一动整体带旋转,切记用意不用力。
10、练太极拳不可用气(憋气),用气则滞,不可用力,用力则断,不可用法,有法即有尽(先有法后无法),能到最高境界。
11、不在盘架下苦功,任何太极劲都练不出来。更不用说浑元劲。
12、太极拳“道”是“身知”“体悟”,身上不挂力。练好一阴一阳两个动作,就一通百通。
13、太极拳外练手、眼、身、步,内练神、意、气、劲。内外八个方面高度统一了,才能够达到协调完整,周身一家的要求。
14、千招易得,一劲难求。接手四稍空,一接点中求。
15、中正中的点状功夫才是太极拳的真功夫。放松是练成点状功夫的必由之路。
16、内劲达到高深境界后,阴阳相济意、形、气、力融为一体。不用走化,即用内劲发人。敷、盖、对、吞的功夫即指此。
17、盘架子必须式式作到“有上必隅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隅右,力起于腿,发于脊、形于手,用意不用力”就能功到自然成。
18、身体的呼吸要和拳架的阴阳、收放、开合、蓄发高度统一,才能奏效。
陈沛菊太极拳网 www.chenpeiju.com
要中正
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拳者身体不中正,东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别扭,初习拳者尤甚。
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其次,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必须做好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在前成川字步,右肩与左胯合住,右肘与左膝合住,右手与左足合住,右脚在前相反之。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竖门窗时,为了不变形,首先打个"X"来固定框架一样。当然,我们习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来实现了。太极拳的中正,并不是绝对保持身体中心与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体平衡。以"金鸡独立"为例,一定要身体略有倾斜,才能保证身体沉稳,即"斜中寓正"。在行拳过程中,保持身体动态平衡。
要"松"、而不"懈"
练拳时精神萎靡,骨节闭合,好象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样,头垂、背弯、胯余、膝软,两手两臂也是如此,肌肉软瘫一堆。拳架松懈丢瘪、混混沌沌、无精打采。虽练拳多年,但是情绪不浓,推手时丢瘪顶抗,毛病丛生。以上弊病皆由"松"、"懈"不分所致。
首先要提起精神,注意意领。其次,所有骨节都要启开,筋要松开,气要沉,腰以上的劲往上,腰以下的劲往下,处处都要走出两稍之劲来。用意不用力为之松,不用意不用力为之懈。所以拳论说,用意不用力,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意气君来骨肉臣。
要"开"、"合"分明
不少人练拳和推手时,知开不知合,知合不知开,拳势开则散,合则瘪,开合分离,根本谈不上连绵不断。行拳棱角丛生,推手时顶抗丢瘪,处处受制。
开合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开离不了合,合离不了开,开合同时存在。我们提倡开时注意合而不散,合时注意开而不瘪,就是为了防止开合分离。拳论说,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是千真万确的。当你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时,你会感开中有开,合中有合,或者叫一开再开,一合再合,达到开合难分的程度。这是练好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关键所在。
要足下有根
盘架推手时,总是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单脚难以自控,甚至双脚在地也不稳当。主要表现为虚实变换得不好。前后虚实全靠前倒后移,左右虚实也靠左右摇摆,所以这是造成足下无根的根本原因。
关键主要依靠松腰落胯,重心下移,自然站立稳当。具体做法:如弓箭步,后足实变前足实时,后足要蹬,前足要撑,松腰落胯,在松沉中实现重心转移,虚实变换。用我们的话说,在松沉中进退,在进退中松沉。这样既可防止硬腿,又可防止软腿,足下自然稳当有根。
要圆活
棱角多,拳架硬梆梆,动作呆滞不受看,没有太极拳味道。主要原因是没有承上启和抹角所致。盘架和推手时,在开完合尽处,用松沉劲将上下两式无间隙的连接起来,同时在开完合尽处划个小弧,这个小弧叫"抹角"。就好象打篮球接球一样,要有缓冲地接住并返回。有了承上启下和抹角,拳架自然松柔园活,连绵不断。显则象长江大河滔滔不断,藏则象冰下流水视而不见。有了此劲,不仅拳势优美,而且在推手化劲中起重要作用。这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区别之关键所在。
要转换轻灵,避免双重。
双重是病,其表现为:盘架时迈步迟重,起落不稳,老像重生,难以自控;推手时,攻哪守哪,顶抗有余,不明化取。虽练拳多年,仍处处受制,皆因双重所致。
首先明阴阳之理,划清自身虚实,迈步轻灵如猫行。虚实的变换主要靠两肾两胯来完成。正确地变换虚实,肾应能够自然出入,肾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肾怎样才能出入呢?比如说,骑自行车时,一脚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边的肾胯随之下降为实;另一脚沾粘吸提,胯肾随之上升为虚;如果双脚齐蹬则滞,犯了双重之病。那么在习拳过程中,向前迈左步时,左肾左胯升起为虚;同时,右肾右胯下降为实,左右反之。概括讲,凡是虚腿的一边肾胯升起;凡是实腿的一边肾胯下降。无论盘架子和推手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拳论所说"出肾入肾是真诀"之要求。
要松肩垂肘
松肩垂肘,人们往往理解为肩峰往下沉,越沉越好,甚至着意往下沉肩,使肩背紧张,如负重担,造成板胸不能运化,对推手影响极大。
关键在于弄清肩的结构。肩是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胸锁骨构成。压肩会使肩关节闭合,气上浮,有憋气的感觉。要想松肩,必须肩关节启开,松筋并向前有拢意,肩背毫无份量,气因方能畅通。功夫练久了,肩关节自开,肩活胸柔自然能够运化,才能实现拳论所说"运化在胸"的要求。
要圆撑饱满
盘架、推手时,常常发现此处有,彼处无;一处有,多处无。凹凸断续处处可见,拳势不圆满,因此在推手时处处受制。
要学会全面用意,在意的指挥下,周身都要有一定的棚劲,棚劲不能单纯理解为向前向上的顶和抗,棚劲是母劲,一切皆由母劲变化而来,棚劲用好,感觉奇妙。用意就是练意,意既能照顾全身,又能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全面是为了重点,重点是全面的突出表现。这就是太极拳的整体观念。任何拳势的变化都应意变在先,意是指挥官,又是先锋官。无论盘架还是推手,周身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又要千变万化,这就叫"身形不变变在中,变中不变在其中"的理论。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拳势自然舒展大方,紧凑圆活。舒展而不散,紧凑而不瘪。没有断续,没有缺陷,没有凹凸,功夫久了,就能松沉贯通,内外一致,无论行拳还是推手,都会感到奇妙无穷,丢瘪之病自然消除。
要呼吸自然为宜
太极拳之呼吸是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件大事,而一些书刊杂志又各说不一,使得练拳者无所适从。我想谈太极拳之呼吸,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统,即胎吸、毛发呼吸、及口鼻呼吸。这三大呼吸系统,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意识到,都在完成与大自然交换气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要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口鼻呼吸入肺,只有胎吸,气才能下达气海,才是真正的深长呼吸。呼吸深长,一般说来,身体健康,寿命长;呼吸越浅,健康越差,寿命越短。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我认为应该叫胎吸。方法是用神阙穴进行呼吸,吸时神阙穴(脐轮)带动肚皮往命门贴,呼时还是用神阙穴带动肚皮回原处。这样一收一放,周而复始,任其自然。呼吸时注意防止腹紧,防止憋气,腹松气腾然。
从我学拳的人中,有几位练功配气,硬要一次呼吸完成一次开合,结果有的腹痛,有的胸闷,有的血压升高,更有甚者每当想练拳但尚未练拳时腹部就痛。后来他们向我说明了情况,我让他们忘记呼吸,让它越自然越好。实践证明,太极拳的气不是配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练功练出来的。吴图南老前辈完成每个定式要五、六个呼吸,我们练拳每式也要五、六个。
难得一见的太极心法妙文,道出了很多不传之秘。若是有缘,您就试试,可是还是有些障眼法在里面,也难能可贵了,人要知足,不可多贪,这样才是进步的意义。
在当今拜大师要十万数的社会里,不求回报的这样奉献者,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向这一武者施一大礼吧。
* 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 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
* 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才是至重要。
* 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地方,转为松开紧张处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 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 「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 拳式练习时,身体要有起伏(或升降)。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切到整套拳式。
* 我们经常说「松沉」。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样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左边沉,右边升。然后,右边沉,左边升。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 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 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待。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 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跨扩膝,手上劳工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 必须在一式的动作完成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式的动作,不可抢先。
* 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 结束。
* 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折;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绝不可用拙力将手指并拢或撑开。手指尖要虚领顶劲,指根气沉丹田。
* 两手如一手。背部好像有一条似有似无的幼线连着左右两手。当一手下沉,另一手就受牵引上升。一手向内收,另一手就受牵引向外展。
* 当手一动,则应在意念上,该只手向四方八面张开。
* 手向前推出时,肩胛骨的位置要放松。手回收时,肩井穴(锁骨)对下的位置要放松。
* 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谓「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个看不见,但自已能感觉到的一个圆圈。如手出圈,只要对方黏着,稍作牵引,人便失重心,身体往前倾倒。
* 松肩、沉肘和松腕的其中一种做法是:首先,整条手放松,用意推开肩关节,想象了一条水管的阀门被打开,一股水慢慢从肩流落上臂。当上臂充满水后,肘受水的重量往下沉。继而打开肘关节,让水继续流去前臂。待前臂也充满了水后,打开腕关节,让水流去手掌,再打开虎口,让水最终流到指尖。
* 推手时,拟增加手上沉重量,不能光*用力向下压,而是虚领顶劲,领着身体向上升,则手上沉重量自然增加。如双手向左移,则身体须向右走。同样,如双手向右移,则身体须向左走。
* 在练架子或推手时,要松开上肢的每个关节,包括: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可意想手腕关节内侧、肘关节内侧和肩关节内侧都夹着一膨涨的小球,将每个关节推开。
此外,若其中一只手或两手同时在胸前抱圆,则意想手弯和胸的中间位置有一圆球居中。此球可随自已的心意胀大和缩小,亦即开与合。再进一步,意想身体是一个球。当意想球胀大,不单是手向前,身亦向后,肘两侧和身体两侧也向两边胀开,甚至头顶和双脚也上下伸展。因为球胀大是向四方八面同时胀大。
* 肩、肘、腕顺序放松是「意」的训练。目的是使手上任何部位听从「意」的指挥。当手上功夫进步后,肩、肘、腕松的次序可任意组合。例如,腕、肘、肩。
* 想象身体如寺庙里的一口钟。两腿内侧为钟的内壁,尾闾为钟锤。钟锤永远只能在钟内壁的范围摆动。那就是说,尾闾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与任何一腿重迭,否则便是双重。
* 无论是打拳还是推手,作弓步时,后脚不可用力向后向下蹬,而是要开跨、扩膝,放松垮根、膝盖和脚踝的关节。这样,后脚才不会僵硬,重量流至脚板、脚指而反弹。反弹力倒头传至脚跟再传至腿、腰……。这时脚跟会有上升的感觉,身体才能升沉转动灵活。
*当做弓步时,身体的重量从小腹放到前实腿的大腿内侧处。想象前腿的跨和后腿的跨各有一气球。前腿的跨根的气球慢慢缩小,跨部随之慢慢放松、内收下沉;后腿跨部的气球慢慢扩大。
* 若身向左转,则右脚先动,继而左脚动;相反,若身向右转,则左脚先动,继而右脚动。但无论向左或向右转,都必须虚领顶劲,用意将一边身缩小,以脊椎为轴为主转动,带动整个身体转动。
* 无论练拳还是推手,如要转动脊椎,必须在原位上转,不能在转的同时,向前后左右任何一方移动。
* 两脚虚实的转换在练架子时两脚虚实的变换,例如坐步变弓步或反之,不应只是简单地将实脚向前或向后撑,把身体推向前或推向后,使身体的重量,从地面直线地从一只脚一交给另一只脚。
比较好的方法是,意想丹田像是一个水泵,而实脚的整条腿像贯满了水。当两腿进行虚实转换时,丹田的水泵将实腿的水徐徐抽起抽走,然后徐徐贯入虚腿去。水的流动路线像一个倒转的英文”∩”字母。在这样的意想的抽水和注水的过程中,身体便自然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谓意想,不单纯是想,还要真的像感觉到水在一条腿从下而上,经过单田,然后从上而下流动。也就是说,我们要能「用意」来指挥水的流动路线。此外,除了要做到能够以「意」来指挥水的流动路线外,还要能控制水的流动速度。水的流动速度要均匀,不要有停顿。
如假设实腿的水量是从9开始,然后 8,7,6….地减少,最后至0; 则注水的水量则是从0开始,然后1,2,3,4地增加至9。用「意想」所感觉到水的流动路线和速度,起初是很模糊和缓慢的。有时,感觉甚至会中断。但随着多练习,意想的感觉和速度便可以加快和加强。最快比电光火石还要快。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手快不如意先」的原则。进行「意想」时,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不想其它东西。此外,在上述的腿上虚实变换的过程中,必须要「虚灵顶劲」和做到「节节放松,节节贯串」。这样才能符合「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犹须贯串」的要求。当我们按照上述的方法来转换两腿间的虚实时,若能做到全身放松,转换轻灵,在身体的重量全部从一腿转换到另一条腿一刹那,会感觉到有一个力从地面向上反弹到实脚。我们应从脚底、脚踝关节、膝关节、跨等节节向上放松,让这个反弹力随着我们的心意去到身体的任何部份,作为该身体部份的动力来源。例如虚脚的上步或手上的掤劲。要注意,如果在地面反弹力的传递所经过的路线中,有不松开的地方,那么,地面反弹力的传递便在身体不松开的地方中止。因此,在练架子时,必须要全身松开,节节放松,节节贯串,一动接另一动,不许有停滞。
* 每次拳式练习,只可选择一个重点作为练习对像,例如:肩、肘、腕;两腿虚实转移等等。绝不可贪多,欲速不达。
*所谓心法、重点,只是一个手段或是一件工具,帮助我们达到太极拳的要求。当我们做到某个重点,并且运用自如,便应忘记了该个重点,让该重点的要求自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