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为什么只对北大与苏大进行采样呢?而且结论与我所知有很大不同啊
我所看的论文《我国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历史变迁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2012-02-05里引用了李文胜《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研究》中的数据,按照他通过北大档案所做的统计1972-1976年工农兵大学生在北大的比例皆在57%
文革之前又是个什么水平呢
?
请看下图
http://i41.tinypic.com/oqkrvm.gif
建国60年来工农大学所占比例进行整体对比的论文早就有了,文革时期工农兵大学生比例大幅提高基本上是学界公论呀
就是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右派么,发达国家都有,不奇怪
西西河的‘体制派’很少有人把自己当左派把?
至于中国所谓的'右派',大部分不过是带路党而已,叫他们右派,只不过是中国特色,给右派丢脸而已
对大师和所谓民国范的怀念,本来就是有原因的,是想把1949年当靶子。
六亿神州尽舜尧,就不需要大师了,也冒不出大师了。
以前有人包括我也认为中国的左右和国际上是反的,现在一看,其实还是正常的,真正的标准:左派重视公平和底层,右派重视精英,有些人喜欢把民族主义当右翼,实际上这不是衡量左派右派的标准,左右都有民族主义,TG和GMD一左一右,但是都有民族主义者。民主自由也不是,因为一个民主一个自由,前者是当年左派的号角,后者是右派的号角,连80年代批右的时候都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没说反对民主。
至于最容易让人误会中国和美国左右相反的那批带路党,其实他们是右派啊,你看,美国右派主张资本主义,反对国有化,中国的那群也是,美国主张遏制中国,把中国瓜分七块,中国的那群也是,美国右派反共,但是又和TG领袖时常勾搭,中国的那群也是。
你说带路党不是右派是什么
说这个信号是资本主义流毒都有些抬高了,更多是封建主义流毒,思想的倒退,连资本主义都不太好意思在有英雄舍己为人的情况下讨论人与人的价值,更别说这么多的讨论了,当年为了改变思想可说无所不用,民族虚无主义,封建主义,什么都来.
从终南捷径到东林党,从康有为到胡适,从张爱玲到龙应台,从文怀沙到李一,……我已经很腻味了。
文章看过不记得原文了,但在原文中把工人与农民是分开来讲的。
但有个印象,里面说开始招工农兵学员的第一年,工人子弟入学占比大幅上升,而农民大幅大降。
我看到这一点也有些疑惑,给同学们上课时也提到这一点。我因为对这一块不熟悉,不能像兄台有数据,所以只是存疑。并想,如果该数据是对的,也许会不会是因为城市下放知青在农村推荐,因此事实上占比更大……
记得该文也提到李文胜一书。我不清楚,不能妄言,不清楚两者的统计口径是什么
左派上台了,体制派就是左派,比如梁效,石一歌。右派上台了,体制派就是右派,比如今天的南方系。
体制派不需要任何的独立人格,这类人是被异化的人,只有依附性。不值得研究。
说这样才有“张力”。记得90年代,浙大还请过一个国外的汉名叫"墨子刻“的”学者“来做讲座,核心内容就是中国需要拉大收入差距。
结果今年(还是去年底?)公布出来,彭宇确实是撞倒了老人的,而且双方签了协议,不回应媒体了。但是,这个事情已经发酵,社会效果非常糟糕。
当然,真正的数据也许永远找不到了。
所谓工农兵出身的大学生的比例,在统计上有个相当大的问题,即什么叫工农兵出身。那时的干部,大多是工农兵出身的,因此他们的孩子填的成分也是工农兵。比如说贺龙的孩子,填的成分绝对是家庭出身农民、本人成分学生,这是当时的一个通用填法,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的父母在当时真的是农民。
因此,才有文革初期对工农兵出身的大学生比例过少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