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点书】20120104-鲁迅《流氓的变迁》 -- 南方有嘉木

共:💬70 🌺96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啊,你说得很对。

就像我以前的《她们四则》里头所讨论的。

家园 花!

不过您自然也知道,这可不是我能说得出来的,这是先贤的名言。

家园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花这句——

“在我们这个时代,反抗可见的枷锁易获得喝彩,但反抗资本的意志和无形的腐蚀,则有可能被社会彻底抛弃。”

家园 书生传统中,大概也有报国这一项传统吧

室友要报考公务员,对我说“在公司实习的时候,每天疲于奔命,却只是为生计奔波,离自己为世界为国家做点事这样早先的愿望越来越远。”

家园 鲁迅也有同样的问题

鲁迅看中国人之深刻,不用多言了。引用别人的话,岁数越大,越觉得鲁迅看中国人看的深。

但类似你说的几点

第一,逻辑不好

第二,缺乏分析方法的规范训练,对材料的整合能力较差

以上两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欠缺的地方,换言之,我们的传统文化不看重这两点。

第三,好做浮议

不单好做浮议,而且总是先有看法,而后罗列非常牵强的论据。这个贻害甚广,现在网上众多杂文,很多都是这个路子。当然,也不能说是鲁迅先生的贻害,中国人文化传统中的弱点所致。

第四,西学功底不好

所以看出病症,却没有西医药方。

第五,啰嗦,说明其思维不够锋利

这个或许放在鲁迅上有争议,不过我实在觉得他的批评还是在表面,说来说去,还是在表面,给人啰嗦之感。

第六,因太温情而失之洞察。

这个放在鲁迅身上是爱之深,责之切。

家园 【读点书】国难期中我们应有的自信与自省

今天在家读朱光潜先生的文集,读到这篇他写于1937年的文章,读完发现今日正是七七。时光荏苒,距离当日国难,已经七十五载,虽然世易时移,但这文字读来仍然凛然有声,令人振奋而又扪心惕醒。试想当年,若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在,今日的我们将以何面目在世界立足?我常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先辈们“抵抗到底”的坚持终于令得中国面目一新,从此站立,那我们仍需以这样的精神在此起点上向上攀登,努力为中国乃至为世界的“将往何处去”寻找一条新路。纵然个体力量微薄,但是积细流以成江海,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实践汇集起来,终能成就宏大历史。朱先生在文章中说,“这浩大河山,这光荣历史”,太祖在诗赋中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这,到底是我们的中国。

因此故,特将此文抄录于此,和诸君共享。

----------------------------------------

从卢沟桥战事发生以来,我们的敌人倾国大举,用重兵利器来侵略我们,到现在为时不过四个月,我们的领土几乎被他们占领五分之一了。这五分之一的领土,都是我们国防的重镇。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是我们的西北两方的腹背,是我们和俄国交通的大道。天津、上海是我们北部和中部的重要海口,是我们与欧美交通的要道。我们的长江咽喉,是紧固的江阴炮台,也只守了四天就陷落敌人的手里了。现在敌人还要从捷道包抄我们的首都南京。他们的用意是破坏我们的长江封锁线,一方面侵占南京,控制津浦路线,一方面用重兵直扑汉口,控制我们的平汉路线与粤汉路线。如果他们的计划成功,我们恐怕就要临到生死关头了。

我对于这些军事上的失利,倒不十分忧虑,因为胜败是军家的常事。从历史看,拿破仑和威廉第二都曾经打过好多的胜仗,有在几小时之内就有征服全欧的可能,到后来终于是一败涂地。可见天下事也在人为。我个人所担忧的倒不是这种战场上一时的得失,而在我们的抗战的精神, 是在能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我近来观察群众心理,觉得我们大部分人,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没有真正觉悟。我们有两个可以致死的病根还没有除尽,一是缺乏真正的自信,一是缺乏彻底的自省。换句话说,还不能真正感觉到礼义廉耻的耻。

先说自信。现在有许多人一听到某某地方失守,某某地方我们打败了仗,便不免垂头丧气,仿佛自己没有把握的样子。太原失了,自己就仿佛没有把握能守住潼关;江阴失了,自己就仿佛没有把握能守住南京、汉口。这就是没有自信。打败仗不能亡中国,失土地也不能亡中国,如果中国会亡,一定要亡在这种没有自信的心理。因为没有自信心,就没有抵抗到底的勇气,没有抵抗到底的勇气,就失去了抵抗力,就不免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除了失败便垂头丧气以外,还有一种现象,也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示,我们每遇困难当头,就希望旁的国家来替我们解围。在一个月以前,我们希望九国公约会议的结果能够使各国来压制日本侵略我们,后来九国公约会议,无结果而散,我们感到失望;现在我们又指望俄国出兵,英国出兵,美国出兵。以为他们一出兵,我们就可以抬头了。这种观望心理,很像坐船遇了大风浪,自己的水手不努力救自己的命,而指望岸上的人来救一样。我们近二三十年的国策,就误在这种不相信自己而相信旁人的心理。袁世凯时代,日本突然向我们提出二十一条件,我们希望欧洲各国出来说话,结果他们没有说话,而日本人所要求的都如愿以偿。这个教训对于我们没有一点影响,到“九一八”事变时,我们还是希望国际联盟出来把东四省捧还我们,结果他们除了做些官样文章以外,一点动作也没有,日本人惬惬意意地把东四省吞下去了。不但如此,当时列席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意大利,现在已公然承认“满洲国”了。这个教训还不够使我们觉悟,到现在我们还张着呆眼睛望英国,望美国,望俄国,这种倚赖心理真是可怜亦复可耻。老实说,这个世界,是利害的世界,并非公理人道的世界。旁的国家如果没有真正切身的利害,决不起来帮我们打日本的。到了他们真正感到切肤之痛时,要起来收服日本,那也是为他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什么人道正义来救我们,他们现在已经很坦白地说,他们不高兴日本,因为要“保护他们在华的利益”。他们如果真正向日本宣战,也许可以把日本压下去,但是我们是否就因此能抬头,或者说,他们肯不肯就让我们抬头,也还是问题。自然,我们为外交策略起见,不能不联合一些朋友,来打倒我们的敌人,我们应该用尽方法,运动英国出兵,运动俄国出兵,但是任何其他一国家,决不能帮助我们生存,我们要生存,还要自己努力去在死里求生。自己不能生存,自己不相信自己能生存,纵然外国人有好意要帮助我们,也决无济于事。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先例,说是一个自己不能生存的国家,像寄生物似的,仰仗邻邦的庇荫而生存的。我们如果要生存,一定要自己努力;自己努力,一定要先自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最后的胜利。

不过我所谓“自信”,与“自夸”不同。现在有一句最流行的口号说“最后的胜利必定是我们的”。这句话可以看作好,也可以看作坏。看作好,我们可以说,这是由“自信心”的表示。看坏一点,我们可以说,这是打官话。或者更坏一点,这是心虚口夸。我们凭什么能说“最后的胜利必定是我们的”呢?你说这句话时,是出于“自信”,还是出于“自夸”,就全看你心中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如果你说“最后的胜利必定是我们的”,因为英国、俄国会帮助我们,或者说中国近来命运好,遇事都逢凶化吉,这次也许不致一霎就亡了;那么,你这句话并非真有“自信”而是依赖外人,依赖命运,与自信恰恰相反。然则真正的自信,要有什么做根据呢?真正的自信,换句话说,就是彻底的自知与自知后所下的决心,认清了达到尽这种责任的方法,然后下决心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地做下去,一直到最后的成功才甘休。这才是我所谓自信。就目前的困难说,我们有什么凭据能说“最后的胜利必定是我们的”呢?我们认清了敌人是要吞并我们,逼我们做奴隶的;我们认清了外国人是不可靠的,认清了这浩大河山,这光荣的历史,由我们的祖宗辛辛苦苦地维持起来传给我们,现在如果在我们手里丧失了,使我们子子孙孙永远受人以奴隶待遇,不但是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未来的子孙;同时,我们也认清了我们的人口,我们的疆域,我们的富源就超过我们的敌人不知道若干倍,我们只要真能抗战到底,敌人是支持不住的。敌人现在比我们稍强的不过是新式军械,但是他们的军械也不是天赐的,也还是制造的,买来的;他们能制造,我们就不能制造,他们能买,我们就不能买吗?在这种认识之下,我们四万万的国民,每个人都抱定打到底只剩最后的一个人,都不肯休的决心,有了这种认识和决心,我们才配说“最后的胜利必定是我们的”。

真正的自信必定根据真正的自知。自夸式的自信不难,真正的自知却不容易。希腊人以为人生最高的智慧是“知道你自己”。严格的说,世间事物许多都容易知道,只有自己最难得知道。自己难知道,因为每个人的见解,都囿于自己的智力与经验,每个人都有抬高自己的虚荣心,而虚荣心是最易产生幻觉,蒙蔽真知的。要能自知,先要下自省的功夫。所谓自省,就是自己观察自己,自己省问自己。在这困难当头,危急存亡的时候,我以为我们第一件要务便是自省。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是否在尽他的抗敌救国的责任,或是在准备尽他的抗敌救国的责任.......

我现在把话总束起来,我们如果要抗战到底,一定要有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要根据彻底的自知。要自知必须能自省。能自省才能知耻。所谓知耻,就是西文所谓sense of honour,从前人说“知耻近乎勇”,又说“明耻教战”。不知耻的人不会有勇气,不“明耻”也决不能教战。我们现在要确实感觉到日本人对于我们烧杀淫掳,是我们的极大的耻辱,在这种耻辱之下,我们如果不能真正的觉悟,下极大的决心,去脚踏实地同心协力地去洗清我们的国耻,这是我们的更大的耻辱。

(朱光潜,原载《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第12期,1937年12月)

关键词(Tags): #嘉木读书通宝推:瀚海黄沙,红军迷,柴门夜归,崇山彩云,
家园 信念与坚持

是我们国家这段百年积弱,绝地逆转的近代史赋予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和榜样。

认清了达到尽这种责任的方法,然后下决心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地做下去,一直到最后的成功才甘休

嘉木于七七纪念日,以书中这种精神,与我等共享,甚喜。

P.S. 刚刚看到“读点书”系列,两点感触。第一,“点”字极妙,边边角角时间读书的客观常态和主观有心尽在其中。虽然“点”看似蜻蜓点水,然而“点”成系列,就不再是星星点点的付出,也不再是星星点点的收获。第二,嘉木的聪明乖张,才华四射,在西西河是熠熠生辉的。本以为读书这种小资清流的话题最是你的驾轻就熟,却发现读点书系列的你另有一份实在和朴素的光芒,无论文字还是主旨,有陈郢客的沉淀厚重之风。祝秉持心中目标,不拘于名目,积细流以成江海。

家园 真正的自信

不久前刚看了石牌之战,觉得我国家民族从来不缺乏真正的自信。

胡琏将军抗日祭天词及家书

祭天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照告山川神灵,

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

名正言顺,鬼伏神饮,

决心至坚,誓死不渝。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

华夷须严辩,春秋存义。

身为军人,死为军魂,

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

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

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

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此誓。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家书

一. 致父亲

父亲大人:

儿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操拔顽儿灵魂也。

敬叩金安。

二. 致妻子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

当战斗激烈时,陈诚打电话问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

胡琏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家园 不悱兄,好久不见,问好:)

家园 技术含量,技术含量尔

构造前后首尾一致的论证体系到现在仍然是不少中国学人欠缺的地方尤其是文史哲领域。

论证虽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劝说,但是论证的根本性力量不在劝说上,或曰华丽的修辞和煽情上,而在论证自身的一致性和面对论敌的有效辩护上。

西学训练的用处就在于可以为中华传统的重塑找到一个能够持立的肉身。

家园 吃肉有点用...估计嘉木也吃不下多少肉...

喝点肉丝汤...鱼汤啥的...还能吸收点...

不补点的话...工作学习对身体有点透支聊...

如此下去...怎么?

“也许我们能看穿生活的真相----如果我们足够耐心,我们活得足够长。”

家园 嘉木虚 阿壳实

嘉木浏览 阿壳精读

嘉木天马行空 阿壳脚踏实地

嘉木关爱天地万物 阿壳心疼家中老婆

绝配

讨教:程朱理学似可定位“儒学原教旨主义”,祸国殃民阿

家园 【读点书】关于”未尝过权力的滋味”一语的出处

今年上半年在开心网还是在某处看有人转帖,说抗战时期宋庆龄听闻中共在延安之简朴清廉后,沉默良久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过权力的滋味,底下跟帖感叹者甚多。当时看了心念动了一动,没有多想。

夏天回国,在图书大厦买了本汉娜·帕库拉09年出版的《宋美龄传》。其实09年我读过《纽约时报》对此书的评论,但是那个书评写得很差,浮光掠影,不痛不痒地对宋美龄的一生做了个概括,却全没有对作者的文笔、倾向、思考乃至宋美龄之个人命运后更为深厚的家国变迁做任何分析。我读完书评后,对这本书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兴趣。今夏在图书大厦,想买几本近代史上的人物传记,看到这书出了中译本,便取出来翻了翻,一看发现这本书“其实很有料”,于是便买了。但因为买了太多书,带不过来,只好托公婆找时间给我寄。上个月,终于都收到了,一下子有这么多中文书看,竟然有奢侈感,为了让奢侈感持续地久一点,便捡了本最厚的开始看起。

书很好看,女作家行文,细腻生动,写宋美龄的部分,是精彩华丽的“故事(story)”,而占该书更大篇幅的对中国变迁的陈述,惊心动魄,,是让人悲欣交集的“历史(history)”。其引用了大料史料写西安事变中各方人物的表现,写中国抗战中日军的残酷和国人的坚韧,写国民党政府的内部腐坏和蒋经国的心路变迁,这些都有可供今天的我们思考借鉴的地方。作者在书中页223引用新闻记者端纳(William Henry Donald)于1938年写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邮件,其中写道:

“自从上封信我写说中国无数城市化为灰烬、许多前线血流成河之后......日本又以恶毒暴行蹂躏中国广大土地,屠杀数十万无辜百姓,拆毁他们的房舍和生意......犯下无与伦比的奸淫劫掠,甚至以摧毁或剥夺生活工具的方式,以及放纵鸦片、毒品泛滥的方式,让幸免于难者失去抵抗之心或沦于赤贫......这些城市大部分与战争不相干,也未有军事目标,并且毫无可以自卫的工具......这些惨遭轰炸地区的人民究竟是何种命运?当然,数以千计的人被炸得尸骨无存,死者......若是当下死亡,犹属幸运,数以千计的人带着重伤、残障终身,数以百万计的人更是潦倒无依......他们把仅有的家当背在背上、堆上推车或任何载具......难民挤满公路、山间小径,如蚂蚁般蠕蠕而动......希望能逃过追兵、避过战火......这次大迁徙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是,受苦受难者虽陷于拂逆,却坚毅不扰。他们有生有死,但他们不抱怨。他们面对排山倒海的大灾难,展现出来的哲学已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这种忍受绝大痛苦的天赋本事,这种振作进取的力量,正是日本无法屈服、征服(英文原文:subjugate or conquer)中国的[内在]因素(inherent faculty)。灾难......就活在中华民族的血和骨里头,这股生存的力量使他们能迅速克制、征服灾祸的考验。”

----书中说这封信令罗斯福极为感动,深夜读书的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言归正传,那天看到此书217-218页写道,

“一九三七至一九三八年那个冬天,中国人陷入最低点。就连支持中国最力的人也承认,汉口“充满对战争毫无兴趣的男男女女“,而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讲得更直率。约翰逊说,汉口居民一般的态度是:“让苦力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而同时宋家玩尽令我恶心的诡计”。

针对这一点,芭芭拉·塔奇曼讲了一则有关美龄的故事。美龄邀请一群刚从延安访问归来的记者茶叙。记者们热切谈起中国共产党员的正直和牺牲意识时,美龄站起来、走到窗边。她说,她没办法相信他们所讲的一切。大伙儿沉默了几分钟,她又走了回来。她说:“如果你们所说的是事实,那我只能说他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权力。”

.......

另一位记者斐瑞达·尤德蕾(Freda Utley)也大约在此时专访蒋夫人。该书引用斐瑞达的记叙,

“当我提到一般的印象皆是:共产党是中国最不腐败、最好的人士,她却说:“不腐败,没错;但那是因为他们还未掌握权力。”这句话里头当然有几许真实,而蒋夫人显然不像她姐姐孙中山夫人,(蒋夫人)是个政治实务派。即便如此,和她对话,你会感觉到......对共产党有一股情绪上的悲愤,不愿承认他们的优点。她对那些长久以来不仅反抗蒋介石、迄今仍挑战她本人的宗教和社会信念的人士之仇视,阻碍了她的政治判断......”

看到这段内容,不由想起上半年曾读过的转帖,于是度娘放狗,发现网络上关于这段“中共因未曾尝过权力滋味所以简朴清廉”的评论既有宋庆龄版,也有宋美龄版,标题或为“宋美龄妙论'权力的滋味'”或为“宋美龄是预言家”。比较靠谱一点的宋美龄版大致如下:

“抗战中期,美国新闻记者组团前往延安,他们被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所鼓舞。回来后,他们对宋美龄感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积极上进,健康廉洁的人存在。宋美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 外链出处

仍是觉得不靠谱,于是上Amazon买了该书的英文版,找到相应的英文,然后看作者所附的引文目录,发现这段话出自芭芭拉·塔奇曼于1972年出版的《史迪威和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年》一书,相关叙述的英文原文如下:

The fervor of the Kuomintang's youth had passed to the Communists leaving Chungking with history's most melancholy tale: that every successful revolution puts on in time the robes of the tyrant it has deposed. Madame Chiang Kai-shek in a rare moment left a brief acknowledgment. When a number of journalists returned from Yenan with enthusiastic reports, she invited them to tea, though disbelieving, to hear what they had to say in person. After listening to their glowing tales of the Communists' integrity, idealism and sacrifice for a cause, she said it was impossible for her to believe them. Walking to the window she stared out across the river in silence for several minutes and then turned back to the room and spoke the saddest sentence of her life". "If what you tell me about them is true, then I can only say they have never known real power."

----Stilwell and teh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 by Barbara Wertheim Tuchman

该书在google books上的链接:

外链出处

该书在新浪共享资料上的链接:

外链出处

而该书所引斐瑞达·尤德蕾(Freda Utley)的记叙来自其1939年出版的著作:China at War。书中所引文字英文原文如下:

When I said that the general impression was that the Communists were the least corrupt and best element in China, she exclaimed: 'Incorrupt, yes; but that's because they haven't got power yet.' There is certainly much truth in this remark, and Madame Chiang is obviously, unlike her sister Madame Sun Yat Sen, a political realist. Nevertheless, in conversation with her one felt an emotional bitterness on her part towards the Communists and an unwillingness to recognize their merits. Her hatred of those who not only fought against Chiang Kai-shek so long, but who to-day still challenge her own religious and social concepts, obscures her political judgement, which in other respects is so penetrating. On the other hand, her Christian beliefs, which are most sincerely held, blind her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hose who share them, or appear to share them.

该书线上阅读链接:

外链出处

太晚了,写把考证做到这,关于该书,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说吧。

关键词(Tags): #嘉木读书通宝推:龙驹坝,老老狐狸,三笑,上古神兵,鳕鱼邪恶,唵啊吽,huang,我不是海洋,发了胖的罗密欧,muilho,桥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何为真正的权力

如果宋美龄讲到的是“真正的权力”而不是泛泛“权力”的话,那么她倒是无意中触及了一个重要问题。

当今的几句口号可与之参照:“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可惜啊,这两句口号还缺一条:权为民所督。

(其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句的“所”字用法在语法上恐怕有问题的,因为权不是民所用的,而是官所用的,情也不是民所系的,而应当是官所系于民的,利应当是官所谋于民的。更符合语法的说法是“权为民而用等等”。“权为民所用”只能理解为“权,官为民所用者”的省略。“权为民所赋”则语法正确。)

当今GCD对“真正的权力”的看法,看来是基于“民本主义”的,即,以民为本。民本和民主是不一样的。从民本的角度看,或隐或现的还是存在一种官与民的二分法,官所作所为到底如何,基本是靠他们的觉悟、心地、甚至于心情如何。民本主义中国自古有之,当今中国的民本主义的进步在于从权力天赋论到权力民赋论的转变。

稍稍歪楼,嘉木勿怪啊。

家园 崇高的理想与夏虫焉可语冰

长征与延安的那些人,很多人心中有一种崇高的理想。他们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

这岂可用是否尝过或者掌握过所谓“真正的权力来评价”?

人称宋氏三姐妹中,大姐爱钱、二姐爱国、三妹爱权。这个三妹果然张嘴就是权力如何如何。她对革命者的这个评价,是实实在在的夏虫语冰。

当今的社会中,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像宋大姐、宋三妹这样爱钱爱权的人多之又多,于是大家一起欢呼:宋三妹当初说得好!

通宝推:樱木花道,慧诚,友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