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常记洛阳行(上) -- 间谍

共:💬31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常记洛阳行(上)

(一)出游

大四那年夏天,不知道怎么搞的,心情烦闷,很想出去走走。毕业生在学校是惹不起的一群,好歹都要出点规矩,特别是如我这般一直供老师耳提面命的好学生。于是约了朋友,逃课来到火车站,计划是一直西行,先到洛阳,再去西安爬山,若还有时间还有钱就去敦煌,打算得挺好,买了最便宜的票,上了一列去洛阳的火车。

那时玩仙剑奇侠传玩得厉害,上了车还跟朋友一路讨论李逍遥在酒馆该去哪里讨钥匙。车行至河南,上来一个女子坐在斜对面,银盘脸,大眼睛,穿很短的裙子,露出长腿,我觉得她好看的不得了,忍不住轻声提醒朋友,他飘了她一眼,颇不以为然地说:眼线描得太厉害。

车行了几个钟头,我忍不住睡过去,醒来时发现已经天黑,朋友在旁边坐得笔直,原来我一直靠在他肩头,搞的他很不好意思。

到了洛阳是凌晨,大概四五点钟的样子,火车站一片清冷。我先买了份地图,然后商量去哪里落脚。初春的洛阳依然寒冷,我穿短裤已经有点吃不消,在地上来回跺脚,朋友很果断地说,去洛阳工学院吧。那个时候最便宜最安全的旅店就是学校招待所了。

洛阳工学院在城市的另一端,坐了公共汽车好一顿颠簸才到。下来车发现脚下竟然是土路,后来才知道,偏远有偏远的好处,去龙门石窟的车从这里首发,有位子坐。

旅店分男女间,每间八个床铺,象大学里的宿舍。坐了一个晚上的车,骨头几乎要散了,刚刚躺下,碰到一帮学生住店,两男两女,因为天亮了,男生就坐在女生宿舍里聊天,我睡不着,碍于男生在场又不敢起,胶滞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用被子包着身子冲一个面善的女生喊:喂!同学,喂!同学。

终于请男生出去,起床后,看见外边的天气甚好,决定不睡了,跑到男生宿舍去喊朋友,发现心灵默契似的,他穿戴整齐坐在床沿跟周围人聊天儿。算了,既然都不睡,今天就去龙门吧。

(二)龙门石窟

出得门来,早餐的茶点还没辙,外头一溜的小桌子,挑了个马扎坐下,要了一碗豆腐脑,收拾干净的大嫂问,要甜的还是咸的?豆腐脑儿还有甜的?我大喜,一叠声地说甜的甜的!

从工学院到龙门并不远,但已是郊外,车好一顿颠簸,中间碰到两个人吵嘴,说的土语,一快了就听不懂,但表情丰富,情绪激动,我饶有兴趣地看了半天,连晕车都忘了。倒是朋友一个劲儿地往后拉我,大概怕动起手来伤及无辜。

一到龙门热气扑面而来,洛阳的温差很大,才刚刚上午,太阳就大得象锅盖,龙门没树,四处是阳光,我无处可逃,戴一顶帽子,但全无用处,于是找了个厕所,把捂汗的衣服脱了一件,马上感觉身轻如燕,几乎跳着进去看石窟。

进门之前看到一个卖罗盘的,铜的,刻着阴阳五行,想起一个学兄专门以此泡妞,决定买一个送他,讨论了半天价钱,未果,最后买了一个纸的,礼轻情义重。

交了门票,直行,游人如龙,再转弯,豁然开朗,一条伊水白哗哗的,天地为之一凉。自从进了河南最深的感慨是无水,土地若无水,便仿佛缺了灵魂。没成想此处有水,且深澈浩荡,河床深,周围有栏杆,所以游人只得远处望水,水不急,但颇大方,河对岸望过去是小山,栏杆处碰到老人讲古,说当初为挖此水,积土成山,名之香山。水上起风,靠着栏杆颇为舒服,于是待了一阵,跟老人聊天儿。

紧跟着水走的是龙门山,石窟全凿在山的一面,并不依仗山势,直接斧子砍下去做成天然屏风,佛像满满地排开,互相挤在一起,因为修建历时五百多年,所以不讲究布局,风格重迭而上。

山尽处水穷,一山一水携手慢行,水的灵气只为这山,让人感叹造物者真不浪费。太阳很强烈,仰头看石像未免累眼,幸好有水衬着,看一会儿石头就去看水,来来回回之间,舒服之极。

龙门石窟起始于魏,兴盛于唐,佛像个个表情宽厚,珠圆玉润,望之而生亲近之意。但石像大多残缺不全,文化大革命给砸的,战争年代也被砸过,但文革的破坏最严重,偷偷听了几个导游,全是这么说的,文革的反思无处不在啊。看了那些没手没脚的石像,情绪不大好,最高的卢舍那佛,因为太大不好砸,革命群众是爬到山上,从上头滚石头下来砸的。我仰头看山,峭壁啊,真佩服群众的革命精神。卢舍那佛据说是按照则天皇帝的样子做的,手指给砸没了,手腕的样子依然妩媚,面容也祥和,母仪天下的样子,则天皇帝性子刚烈,容貌这么委婉动人吗?我怀疑了一下。

整个石窟大大小小的石像几千个,完完整整,全须全尾的大概只有一个。孤零零站在路旁,披衣拖钵,面目不清,不知道怎么逃过劫难,想是工匠做他时漫不经心,浑圆一体不做雕刻,以至后人想砸无处下手?太精致的东西容易留不住,存下的这个不知道是谁人手笔。我跟他拍了很多照,后来洗出来,发现自己目光深邃,神情忧郁,不大相信自己能思古忧今,大概是给太阳晒得。

整个石窟仿佛一个巨大的扇面,立在水边,风流尽收。我们边看边走,一会儿走到头,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倒走回去再看,跟游人一路逆行,被人撞了好几次肩膀。走了一会走累了,靠着栏杆坐在石凳上,前头是山佛无言,后头是水鼓有声,我立于之间,竟见禅意,好一阵激动,但说不清楚,只好愣了会儿神。

走了两趟,太阳越发大,于是踱出来,钻到小卖部里乘凉,见到石像画册,还有魏碑的拓片册子,世称龙门十二品,当地的旅游局印的,挺有趣,买了两本,在门外的大伞下看魏碑照片,沉甸甸的,很耐看。魏碑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字形古直奔放,看得久了,仿佛心意合拍,一笔一划在心里走了半天,喝了两瓶酸奶,正恍惚,朋友打听回来,原来河的对岸是白居易故居,于是收拾好画册,恰好有马车路过,讲好了价钱,跳上去,被马晃晃悠悠地拉过了桥。

白园没什么看头,总不过是个花园宅子,因为是建在小山上,所以错落有致,修有台阶,前后分明。那山唤做琵琶峰,可是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来的?不得而知,只是这名字有妖气,让人担心莫要碰上琵琶精。

白园中树多,茂密成荫,布局讲究曲径通幽,与对面坦诚裸露的石窟风格不同,走了一趟差点忘了对面就是龙门。长安居不易,洛阳居有声,白居易很会选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出而万古长风,入而小楼天下,且天天对着佛像,心灵早晚要被洗涤地不染片尘。

院子有回廊,里面挂的全是诗碑,多时历代文人到此一游。我一面一面看下来,看看哪个字认得哪个字不认得,考自己学问。以前去曲阜也喜欢看碑,不明就里,只会跟人比认字儿。石碑看到最后,眼睛莫明其妙的舒服,想回头再看,才发现回廊尽处就是出口,脚随路走,不必回头,索性就此别过吧。临别时留影,找不到景致,只好站在白居易的坟前拍了一张。

走出香山故居,迎面是一溜渔家民居,简易小楼,一半在水里做码头,一半在地上做小型餐馆。随便进了一家,主人是个安静汉子,婆娘在后头忙活饭菜。地上摆着矮脚小桌,我挑了最里面一桌坐下,守着窗户,脚下就是伊水,从窗户往外望去,正是那面石窟拔地而起,宝相庄严,于我面面相对,愣了一下,差点儿找不到自己。水面有风,吹面不寒,主人家端上凉粉,用粗大的瓷器,旁边竹篮里摆着刚摘的黄瓜,女主人善解人意,递一根过来,我接住,怕人家笑话娇气,张嘴就咬,香气四溢,从口到腹好一阵惬意。

发现这样看佛别有风味,于是在那家坐了很久。

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常记洛阳行(下)

(三)小吃和牡丹

离洛阳工学院不远处,有夜市,整整一条街,全是小吃。傍晚时溜达出来吃东西,结果碰上这么大的场面,吓了一条,旋即高兴起来。我不喜大餐,路边摊正合我口味。

洛阳属华中地区,小吃却颇有些南北兼顾,可吃面,可吃米,有芝麻大饼,也有酒酿汤圆,还有吊的高高的腊肉米粽,个头甚大,与朋友分而食之,他不喜甜,但饭量惊人,竟然一路吃剩饭陪我走下来,把所有的小吃都尝遍,七荤八素,有甜有咸,进来肚子竟也不打架。

摆得最多的是鸳鸯火锅,走了好几家,都不敢坐下,生性怕辣,也怕烟火烤。天色渐黑,到底是走累了,挑了一家坐下,不敢叫火锅,要了几串烧烤,洛阳不靠海,竟然有乌贼串起来烤,叫了几串,一进嘴就知道是冷冻过来的,没有鲜气,还是吃肉的好。

临桌坐一对中年情侣,靠得紧紧地吃鸳鸯火锅,于是有卖花小姑娘提着花篮在身旁走来走去,暗示了无数遍,那男人终于买了一枝,却随手摆在桌子上,接着低头再吃,女人不动声色,好像没有留心,但我却知她是欣喜的,因为她很小心地把火锅挪了一下,不让那热气伤到花。本来嘛,这世上哪有女人不爱花。

我看得有趣,小声指给朋友看,朋友也觉得有趣,招手叫那卖花的小姑娘,说我也买一朵吧。我大笑,冲他吐舌头。

不敢玩得太厉害,学校的招待所11点锁门,吃完饭溜溜达达地回去,一路上消食带聊天,奇怪为什么洛阳的早上那样冷,而傍晚这样温暖呢。

洗刷完毕,离熄灯还有些时间,盘腿坐在床上跟对面的同学聊天儿。原来她们四人两对情侣,是西安交大的,大喜过望,这下去西安岂不就有现成的导游?于是细细问过路径,票价,一一记在心里。对面的女孩子跟我序齿,竟然同年,顿生亲近之意,而且同级,今年毕业,明年读研,越说越近,后来说到几乎不肯睡,彼此问过行程安排,都感遗憾,她们明天要去少林寺,而我们打算好去看牡丹,否则真可以结伴。

洛阳牡丹甲天下,来了岂有不看之理。早上出发之前找服务员打听看牡丹的去处,对方支支唔唔,没得到什么建设性意见。只好自己在地图上找来找去,找到一个叫做牡丹公园的地方。

拿了地图上车,气温渐渐上来,正是上班时间,路上繁忙,我们好像一头扎进这城市的心脏,到处是人,公共汽车几乎是爬行。我本来兴致勃勃在观望窗外的洛阳女孩,发现她们娇小可人,自有动人之处。朋友却拉我下了车,原来还有两站路的样子,车行太慢,改步行吧。

牡丹公园开在市中心,外面是车水马龙,园子里倒安静,大概并非节假日,鲜有人来的缘故。相传则天皇帝曾经心血来潮,大冬天的下令百花齐放,百花中唯有牡丹恪守节气而不从,于是女皇发怒,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从此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句子。

话虽这样讲,但洛阳公园里的牡丹并不很大,开得也孤单,常常一株两株立在山坡上示人,看了两眼便心感不忍。牡丹属灌木类,虽贵为国花,可天生没有主干,如兰花一样杂乱着,再加上花朵硕大,若没有花农细心照料,很容易东倒西歪,不成体统。我喜欢这花,因此不大原谅牡丹公园园丁对她们的忽略,想起以前在荷泽看牡丹时,每株牡丹都有齐腰高,比肩接踵,一个牡丹园绵延几里,那简直不是看牡丹,而是望牡丹。相比洛阳牡丹的孤单,尤其怀念荷泽牡丹的气势,无怪荷泽人说“荷泽牡丹甲洛阳”,这样想来也不无道理。当然前者的牡丹是观赏为主,而后者的牡丹是用来创汇的,有经济效益刺激,多用些心也是难免。

在牡丹公园转了一天,有些后悔,如果重新选择,我大概会把这一天用在龙门石窟。

(四)少林寺

少林寺在洛阳郑州之间,据说为了到底归谁还起过争执,我看应该归洛阳嘛,当然,我是外人,说了不算。

早上起来就奔火车站,那里有各种各样发往少林寺的车。上来一辆,说马上就走,但还是等了一个钟头,人满了才扭扭捏捏开拔。一会儿售票员来收钱,说好的价钱,又要再添二十?问为什么?说是返程费。朋友说不必了,我们自己闲逛,回来不晓得什么时候,坐别的车好了。售票员有些不满,连带司机也开始骂骂咧咧,我害怕了,推朋友说算了吧,不过四十块钱而已。谁知他愣脾气上来,梗着脖子就是不答应。我提心吊胆,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一路走的好像都是旅行车,中间七拐八拐进来一处庭院,戛然煞住,说这里便是白马寺了,一个小时观光,大家快些看过就走。

白马寺香火甚盛,正庙前摆了个大香鼎,香客们买了大把大把的香,整个儿燃了扔到里头,搞的白烟冲天,据说灵验的很。大殿人太多,我懒得进,只在外头敲那个香鼎,是铜的。旁边一拨一拨地过旅行团,我跟着蹭导游听了很多故事。人人都说这里签准得很,我心理素质不过硬,故此离的很远,只遥看那黄袈裟和尚庙中端坐,手上捧着善男信女的签子,前生今世慢慢讲解。

据说唐僧取经回来,在此歇马,故此寺称做白马寺,门口也立有石马。石马是典型的唐马雕塑,线条饱满流畅,李贺有诗“上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但这马肥胖温良,却是找不到骨头的。

白马寺中有高台,名曰清凉台,站在台上四望,见远处有塔,问过身边的人,说那是齐云塔,1500多年历史,当是中国第一座木塔。于是起了亲近之意,但低头看表,离发车的时间到了,不得以,只好往回走。

重新上车,一行人继续颠簸,路越来越不好走,一会儿功夫,游人渐多起来,原来已经到了少室山脚下。车停下来,售票员赶大家下车,沿路上山就是少林寺了,大家在此别过,几个小时之后集合,回洛阳。

我们没买返程车票,不需抢时间,倒乐得逍遥,于是慢慢从街边的店逛起。走了几家,便觉心惊,全是武器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柜台前常见和尚站在那里挑货,难道就是少林寺的武僧,想要站近打量,被朋友拦住,出家人在此,小女子不得唐突。出了门,顶头一辆摩托呼啸而去,上头坐了个披袈裟的和尚,膝头横了一把短刀,非僧非俗的样子着实吓我一条,这驰骋红尘的劲头,哪里会怕见我这样一个女子,阿弥陀佛。

进了山门,一路向上走去,山不陡,青砖铺地,逶迤而上,路上有摆摊的,到底是敌不过心魔,挑了一把大刀买下,刀没开刃,朋友讥笑说是破铜烂铁,我回嘴说,正好砍你这歪瓜裂枣。耍了几下,渐沉,于是塞到朋友手里再不过问。

转眼到了少林寺,端的好寺,门口离个大理石牌子,斗大的字少林寺,低下小字道: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好,要的就是这个,摆好姿势照相,到此一游。

进了大门,很开阔的院子,迎面是大殿,两边有回廊,回廊筑在高高的台子上,倒有气势。进来大殿摇头晃脑看了一阵,惊讶此处的佛像形态古拙,仿佛筑在山上的石窟,是直接从千年前搬来的。旁边有人解说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是周总理亲自下旨,保住了少林寺,所以你看到的佛像是唐太宗修的。心下感叹,神州大地,五千年,若见到古,多半听到周总理的名字。

看了一会,竟没找到达摩像,心感奇怪,走出来看回廊,起手处一人多高的石碑,上头赫然站着达摩一苇渡江,达摩的袍子罩头,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观雪也是如此穿戴,叫做观音兜,这么一想,便觉好笑。画中达摩须髯尽张,凸目高鼻,拇指般大的念珠挂在胸前,但却是个溜肩蜂腰,极尽飘逸之态,当是明人的作品,这个老臊鞑子搞东行记来到中国,体魄上应该没有这么文弱吧。出门又有卖东西的,拣了达摩像放包里,下山时仔细看了,果然是明人作品。

少林寺之后便是塔林,供的历代高僧的舍粒子,塔林处地甚幽,几乎无人,远处是藏经阁,檐角如飞,浮在半空中似的。决定穿过一片塔林去看藏经阁,也许找到易筋经也未可知,结果在塔林里绕来绕去,兴趣大增,加之人少,于是拍照片,手舞之,足蹈之,渐渐把去藏经阁的心淡了。年少时出游多半这样,走马观花,只关心热闹。藏经阁于我真是“虽善无征”了。

转眼天色将黑,坐在少林寺前的石头上稍事休息。据说少林名字来源于少室山下的林子之意,但极目远眺,裸露的黄土要更多一些。仰头看看嵩山,紧紧靠着,严丝合缝,心里琢磨要不要再往上走,周围有懂行的游客说,其实也没什么大意思,不去也可。想来少林是屏障,风水一来,全截于此地,灵气一揽,嵩山便化身靠背以供依仗了。

想了一会儿,起身拍手,下山。少林一游,感觉花哨太多,不如龙门游得舒服。

甩着手下山,脚做煞车使唤,一会儿便觉得累,正好一辆车经过,售票员阿姨把着门探出身子冲我们喊:回洛阳吗?我们连忙点头,她招手道:快上车快上车,有座位。

车还在开,我们连蹦带跳才赶的上,纵身一跃的时候,感觉很象铁道游击队。上来车才发现,没有座位,朋友个头大,只好站着,我看了半天也准备站着,卖票的阿姨心肠好,吆喝来吆喝去,终于在发动机盖上找到一小片地方,一语道破:要不小伙子先坐下,小姑娘做小伙子腿上?我吓一跳,一个大红脸,朋友冲我做了做鬼脸,双手按肩,就把我放到座位上。

回去的路要更加颠簸,也许是疲劳之故,就想一步踏回,晚上还有去吃那腊肉粽子,夜市倒是每天都开,一想到这儿,心里便高兴起来,展开在少林买的东西慢慢看,给朋友的礼物和自己心爱的东西都一一仔细放好。可惜今天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手边却什么都没剩下,即便记忆也是残缺不齐的,年少的日子过起来没心没肺,不知道驻足品尝,多年后回头再望,总是责备自己的懵懂无知。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常常想起那次洛阳之行,我一直以为她尘封于年少岁月而心安理得,却没料到她有不可预料的生命力,经过好几年的蜇伏之后,在这样一个春天自然地舒展,她甚至不屈不挠地叩问我的梦乡,于是我写下这些字,算是对她的一个交代,甚至轻声许诺她,将来必有一天旧地重游。

(完)

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不好意思,写成流水帐

分个上下集,争取节省大家时间

家园 我关心的是

那个朋友现在升级了没有?

家园 呵呵,那个小楼值得坐,记下乐。
家园 甜甜的,好回忆哟。
家园 龙门十二品,可惜Longjuba兄不在,他正好需要呢
家园 印象中的达摩

是眼睛鼓出来,满脸胡子拉差的样子。

少林寺的是这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8好意思,粗看一下,这篇有几处错误

俺家(确切的说应该是我父母家,欧上大学开始算出门也十几年了吧)离工学院不到1公里,有点发言权吧

工学院没有bus直达龙门(也许这两年有变化?),而且离龙门还颇有一段距离。小时候骑自行车要1个小时多。

洛阳温差大?嗯,也许不同地方的人感受不同。

龙门石窟在西山,对岸香山不比西山低,小时候俺上过西山,现在是绝无可能了。香山背后有采石场,不知道这些年关了没有。

卢舍那大佛非常安详平和,气度非凡。只可惜俺没有一张照片。门票太贵了,尤其是进了世界遗产后。留下的印象都是中学骑车到香山,从对岸遥看大佛的情景。还有斑驳的有关残缺石像的记忆

家园 8好意思,又有几处误会

工学院大门斜对面那条饮食街叫“5号”,俺最喜欢吃的是有一家的米皮,夏天就啤酒,简直太爽了。那条路直通下去是一拖集团的大门,远看可以看见主席像,还有背面(也是北面)的洛阳电厂的烟囱。不过现在你要再去,就找不到那些饮食小摊了――道路拓宽,饮食摊点都赶进店里了。

涧西人口很密集,盖因有若干大中型工业国企,你碰到的大概是上班或下班时间。平常路上人并不算太多――8路、就是工学院大门口的那条路除外

牡丹公园其实离工学院很近,娇小姐走路也要不了10分钟。看牡丹要三月,花期不算长,而且不是在牡丹公园,怎么着也要去王城公园或者植物园,专业点可以去邙山上的牡丹基地

随便说说了,还有什么想起来俺再补充

家园 卢舍那大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卢舍那最美的在微笑

一见忘怀。

家园 悄悄扔个小砖,龙门碑刻传世多见的是“龙门20品”

是由最早的龙门4品(黄易四品),加上其后的龙门10品(德林10品),再加上其它六品而成。最早见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家园 那个时代的佛像

就是有种雍容温婉的气质。

家园 多谢沐桩子指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