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齐重一台出口德国的机床引发的一篇口水 -- 所以我才飞好远

共:💬318 🌺4057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消除应力本身和海水无关吧,应该是利用海洋流体作用

另外放在海里用个什么绳子吊着?材料本身腐蚀怎么解决?皮带这个事情有木有说明“所以然”,是为了什么数据?韧性?耐磨……

家园 继续

先得说明,其实我是不懂机床制造的,还是因为自己其实只是修修机床,所以,应该说我是站在用户角度来说机床,而不是这个行业的内部人士,这个和楼主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说的偏颇就请谅解下,只是随感而发,不要过分当真。

上会说到把铁疙瘩沉到海里,这个我们也好奇过,大家吹牛下来主要感觉是因为10年乃至更早以前,对于材料内部的情况没有好办法能知道,只能依靠经验和最经济的手段使其达到要求。就算现在,无论是通过超声波还是x光或者声纳都不能真正说掌握其内部真实情况,更何况工业生产中还要讲究投入产出比。譬如热处理的工件,最好检验方法还是抽取出来做切割这样的破坏性检验才能真正的知道这批工件热处理的效果如何。说到锈蚀,那个潮湿环境其实影响更大,你看泰坦尼克到现在,那薄薄的船身还是没有怎么着,再说还要你考虑余量,谁脑子有病把成品直接扔下去。

我对前沿和国脉所系的东西不了解,我接触的都是普通数控机床,车铣刨磨钻,还有加工中心以及特殊设备哟一点,但是由于我们也算汽车类的大厂,买的设备要求很高,基本代表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所以也胡乱说几句。

机床这玩意,硬件来说50年前已经基本定型了,譬如我上文说的大连机床厂的车床,其实还是德国某企业在二战前那著名型号的子孙代,和坦克什么的其实一样,就是里子经常更新,尤其是控制系统,由于运算和功能的日益强大,所以其能力也有了很大发展。譬如10多年前我单位引进的一台这家德国企业的车床衍生品车—车拉机床,就是如此。当年上海第三机床厂来参观,仔细看了以后就说其实机床本身他们也能造,就是这个系统式没有办法的,当时我是很同情的,因为他们当时已经破产边缘的,还和他们一起痛骂。。。呵呵呵也曾经愤青过。后来明白了,你就是造出床身又如何,人家不给你软件控制,你能在车床上面做出这个拉的动作?你要想开发这样软件,没个十年八年,能编的出来?还是觉得要说这么一句话,机床行业是个成熟产业,我们是后进者,所以能很快的学到东西,而且有跨越式发展,但是你要说乐观,那是远远谈不上的。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容易,到本科乃至做自己东西就不一样了。

现在机床的各个组成中,最核心的就算系统了,无论西门子还是发那科或者三菱,对于我们都只是开放底层代码,尤其是日本人,甚至以前是2轴和某精度以上坚决不卖的,这点,还是西方人大方点。

我上文举的2个例子,是2个典型,一个利润率极低,威胁到发展再投入和自我完善,一个利润率很高,比同类型厂家高了很多,却是行业内部不知名的小弟弟。楼主是业内人士,比我清楚,已经把其中奥秘和缘由说的明白,所以我就不献丑了。

术业有专攻,其实一部数控机床,包括了很多,液压,气动,丝杠,密封,夹具,刀具,主轴,电机,驱动,功率,床身,阀门,电缆,各种传感器。。。每个部件都又能发展出一系列的产品,机械电气产品那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上海北京路的经济效益可是一直比南京路还要好啊。

这么多的子子孙孙,我们落后的是很多的,因为我们一直是在追赶,可是人家也在进步啊。德国人6到8年左右机床就新一代的出来了。譬如以前加工中心,我这个面要打18个孔,那么一般就是靠模板,然后定位,然后分批钻头,铰刀从预留孔中伸出,进行加工,现在直接就是电子主轴,哗哗的,那个叫快,修起来也方便,一般只是调整而已。

字好多,差不多跟上楼主了,不好意思哈,我抗铁牛去了。

家园 我觉得这应该不是国家允许不允许的问题。

当然具体情况我不了解,只是泛泛的分析一下。

  制造这些机床的工厂本身也需要加工机械,小型机械加工不了大部件,大型机械加工小部件也不划算,在相同级别的机械中大型的绝对精度也应低于小型机械。

  工厂建设前设计时就计划好了这个工厂生产哪一类机床,配置机械都是按这个标准来,生产小型机床的厂给配上大型机械经济上不划算。所以工厂建成后除非经过大的改造,一般不会生产超出设计范围的机床。

  以前看过上海某机床厂接到一个超出设计范围的任务,其中有一根主轴长度超过厂里最大的车床能加工的长度。工人想出个办法,把一台车床拆去床头,接到另一台的尾部,这样就能加工接近原先两倍长度的轴。

  不过我想如果要加工的轴直径超过最大的车床,不进台更大的车床应该就没办法了。

家园 LZ是纯干机械的吧?

系统、驱动、电机、主轴,这四个东西是不存在通用性问题的,几乎所有知名、量大的数控系统全都是用自己的运动控制总线,而且都是不开放的,所以也就意味着,除了主轴部分可以用其他品牌的东西外(模拟主轴),其他部分都必须是用这个厂商自己的产品。你有见过FANUC的数控系统配SINUMERIK的伺服系统?笑…………

家园 这里所说的通用性不是那个意思,不同的选择自有不同的搭配

主轴的控制厂里自己就能搞定。那么多数显机床呢。

继续
家园 你又码这么多字,压力很大。

今天去运动,回来已经开始腰酸背疼,好久没玩对抗性这么强的项目了。

我的帖子能抛砖引玉出大家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高度对机床行业的看法,真是十分满足。我看你提及车床最多,应该是接触车床最多了,而我虽然也接触车床,但最了解最能侃的还是镗铣类的床子。

也说二战时期。

不光是你所说的车床,至少镗铣类机床也是二战时期定型的经典设计。抛开现今市场上流行的数控化其他结构的镗铣中心外,国内今天市场销量最好的卧镗系列,就是二战时期定型的东西。这款产品在二战结束后由苏联引进入华,半个世纪过去了,卧镗行业这么多家企业没有一家对其进行过大的改动。无非就是在80、90年代加入个数字显示,在2000年后发展处了数控型号。关于机床本身的技术、结构、工艺都没有什么改动。在性能上,二战时期的精度和现在的精度也没有什么差别。

你抗铁牛吧,我整理一下思路,争取这几天整出这个帖子的大结局。

继续
家园 商量个事,你是修机床的,自然比我对机床的了解深入的多

我知道一个出色的技术工人对机床的制造和装配有多么的关键。(一个机床需要高级钳工对其进行多少处理,他需要掌握多少技术)。但我肯定讲不全面。不如你来讲,专门讲讲一个人,对机床有多么的重要。想想你师傅是怎么带你,他能干什么,那些永远只能靠人的双手处理的确保机床精度的箱条、各种导轨(不用直线电机的)、其他各种平面等等,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个话题在我眼里是关于机床行业最美、最精彩的。

期待。

家园 上学以前,爷爷奶奶带我,两个八级钳工

有几次晚上是姑姑带我玩,他们通宵加班。为啥。大会战。上海北京东北等等几省市联合进行大会战,对国家某重点项目进行攻关,任务派到我们这里,是一种武器上前端部分光电设备的曲面生产模具。当时可没有数控机床,没有N轴联动,想干出国家急需的合格装备只能靠八级钳工的双手和头脑。连续三个晚上不睡觉,厂里分几队攻坚小组分别出方案。

像类似这种会战我儿时的印象里就有7、8次,前不久回家和爷爷提起,他说当时如果不是党员,想效力都没门。时过境迁,不提了。

家园 是这样的

对于制造厂房而言,所需要的空间是最小的,一家机床企业,一层楼高的空间不大的厂房就可以了。一般带外人参观的,都是装配区,真正的制造区是不可能代外人看的。厂房也不起眼。不告诉你你也不知道里面是办公室还是仓库还是啥。

换句话说,核心部件的制造,是小件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设备不大,那么吊装高度不需要有多高,需要的生产空间自然不大。

举一个例子,一个做镗杆制造的厂房(核心部件),主轴直径250和主轴直径110的都可以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干(生产工序不同、生产工艺不一样,肯定不能在一条线上干,这里仅说空间概念)。因为一般而言,镗杆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换句话说在条件上,干主轴直径110的技术工人让他突然干主轴直径250的镗杆他一时半会没门道,但制造空间上是不需要新建厂房的。

上面说了制造,再说装配。装配厂房需要吊装大型铸件,对厂房的高度有较高的要求。有些机床是立式设计,稍微大一点的话就好几米高了,即便吊车的力道够高度也会很吃紧,以镗杆直径的110的机床来说,他需要的空间也许还能勉强干160的,但250的是无论如何干不了了。

以上的情况说明,单就生产来说(不谈研发、培训等因素),装配面积是新产品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但也不是一种产品对应一套厂房。生产镗杆直径110的机床装配空间还是可以去干120、130等等的。

但过去的事实是,110就是你干,120就是他干、130就是我和她两个干,其余人不能干。

没有对计划经济不满的意思,实际上,这中安排有很高的合理性。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生产力水平下,它的弊端也很明显。

家园 已经四天了……

已经四天了,LZ还没有更新,难道太监了么?

家园 大哥!这几天连主贴带回复几万字了!我也要上班、睡觉、玩

吃饭、聊天、发呆、踢球等等呀!

人不能没有生活不是?

保证星期一结束前出来!

家园 应该这样

苏联似的傻大粗笨,玩不转的。

不过要想达到足够高的精度要求,这些都是些垫脚石而已。真正的还是要在基础理论上下功夫。这些西方搞了几百年了,我们还真不好说怎么追得上。包括苏联,人是不追求那点精细的成本控制和精美的外观品质,可不代表人家出来的东西达不到要求。

他们的共同特性就是在理论上一定能够找得到依据,能够直接推导出来。然后只要在理论上通过了,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家园 虽然送了花,但还是要说这是狗屁

在国外教过机械设计的人飘过。对于机械设计中外的基础理论没有区别。同功率的电动机的体积大小和功率密度有关,西门子的电动机和小日本的各有千秋。

家园 不是海水和淡水的区别

应该是充分释放金属材料应力需要恒定和均匀的温度环境。铸件冷却的时候内外温度不同,等温度均匀下来以后内部热胀冷缩就会产生应力。普通的方法就把材料在露天扔上一年半年的。但是季节交替的温度变化还是会产生无法消除的应力。另外扔在地上,朝上一面风吹日晒,温度变化和贴地那一面还是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应力要释放得彻底,还是得拿流体泡起来,而且最好是温度恒定的流体。淡水海水还是油倒不重要。所以靠海就扔海里,靠湖就扔湖里,只要水体够深而且不怎么流动就好。十几米的水下应该足够屏蔽日光照射并且温度足够恒定了。相比在陆上建个恒温的厂房再在里面挖个超大号的游泳池当然是便宜又便宜。既不靠海也没有湖的就只好埋在地底下了。海水腐蚀不是大问题。一年时间,腐蚀也就表面的一层。反正这些表面在后面的加工过程都要去掉的。需要这种处理的都是至少几米以上的大件,被海水腐蚀掉几毫米无关紧要。至于偷,宋朝张俊爱财如命,攒的银子铸成几千两一个的大圆球,名字就叫“没奈何”,就是怎么你也搬不动,偷不走。这些工件可比“没奈何”重得多了,你总不能开上重型吊车拉上几十号人一起来偷吧。而且这种专用的材料你就算偷走了也没处销赃——因为整个国家恐怕也只有这一家厂子会用到。别家你价钱再便宜也没人买,因为用不着。

家园 不知阁下是在哪国教的机械设计?有无实际工程经验?

同功率的电动机的体积大小和功率密度有关

我转贴的文章没有提到同功率电动机的体积差异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