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人打仗怕死吗? -- 晨枫

共:💬199 🌺1487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4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们说的是南京

南京只是前帝都,辉煌不在,就是江苏省内,苏锡常之类都不让南京啊

家园 怕死不怕死都是相对的

简而言之就是,在xx情况下,用生命来换取值不值得。

1、首先就是为何而战的问题了,这点主帖已经说了很多了。

2、就是钱和命的关系了,大凡钱多一点的军队,都会觉得用钱砸比用命填更加合算。王成式的英雄美军也是有的的——阿甘正传中就有一段,防守的关键地段被敌军突破的情况总是避免不了的。

但邱少云式的英雄要少见缩了——因为从战术上很少有这种需要。估计小时候听英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故事的背景:

“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对于火力上有优势的军队,就不需要这样干了。同样的事情,在对外自卫反击的松毛岭上也出现过一次。进攻作战中国的炮火准备打了28天,防御作战是彻底的用炮火把二线封锁死。邱少云的故事在松毛岭上有出现了一次,但这次是我们的对手,同样是为了缩短冲击距离,躲避恐怖的二线火力封锁: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恐怖的。实际的情况是: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 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倾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蛰伏如前, 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没看过越南的战史资料,不知道越军对此战的评价,是否和当年我们对朝鲜的美军评价一样。但从中国的舆论上,对这样的转变整体上还是欢迎的。

3、最简单的评价,战场上有机会1命换1命,换还是不换?

苏德战场上,苏军大约是愿意的,德军大约不会同意。

中日战场上,中国人大约是愿意的,日本人大约不会同意。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中,美军应该是全世界上是不愿意做这样交换的军队,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人大战最怕死军队之一。不过这样的怕死不应该和战斗力低下划等号。

家园 先提出先举证,你的真凭实据呢?“都是假反”从何而来?
家园 好点的研究所受地域影响不太大

山西的煤炭研究所收入还要高

家园 美国人不同意大概是觉得自己1条要换别人十几条才中

道理还是像楼上说的,钱的多少不同...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美国军队就要贱一些,南北战争的时候要稍微贵一点了,但还是贱,否则不会有皮克特冲锋这样伤亡惨重的战斗...

家园 宝推“不打他一顿,就不会有这个见识”,说到我心里去了!!

抗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可是大英雄,(常凯申当时也是超受支持……)可是到建国前,驻华美军强奸车祸,已经大大影响了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更别提支持不受欢迎的常凯申政府了。连老顽固纯基督徒大教士司徒雷登都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对美国的看法越来越负面,认为美国政府当时的对华政策实在是很有问题。

家园 记得解放南京时,美国大使馆好像是最后撤离南京的,

而苏联大使馆则早就搬广州了。。。再后来就是别了,司徒雷登。。。

家园 想起那笑话儿了

朝鲜战争战略预判

美帝:不就是中国军队嘛。我见过! 志愿军:不就是美械嘛,我也见过! 打起来后,齐:哎哟……

家园 徐向前还受尽委屈一心革命

在《历史的回顾》里给自己洗地洗得那叫一个欢脱,拜托有些人YY悲情也要有个限度,少擅自给别人安上小媳妇的形象。

家园 38军第一次不是还被黑人连吓住了嘛

第一二次战役比较顺,大家都很高兴

后续部队为了了解情况请打过美国人的兄弟部队介绍情况,结果太发扬革命英雄主义过分强调了MD容易对付,所以后续部队都乐观过头了

也怪MD刚开始表现太差

家园 是吓人团不是吓人连,一个连怎么能吓住人……

家园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克林顿来北大演讲时候呛声的那个女生

几年以后一人肉,人家已经移到美国生了混血娃娃了

家园 反得是今天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打压
家园 给您配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一定不能小看美国

那个国家自然资源那么丰富,个体自由度算得上全球之最,我实在想不出那个国家的人民为什么不自豪,不愿意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一个未经允许闯入私人领地可以被主人枪杀的地方,哪个人不愿意留在那里?难道要去家园可以随时被强拆的满洲国吗?

本贴被修改用来统计举报次数,现在被举报2次,请好这一口的童鞋们踊跃举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4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