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枪故事(序) -- 肥猫
<序>
对我这个在中国长大并读完大学,20多岁才出来的70后来说,在美国生活有时是满无聊的。十几年前出国时对美国生活的无数幻想都像阳光下的肥皂泡破裂了。我的收入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物质消费的增加无法弥补原来在国内拥有的却不觉重要的东西的损失,如故乡母校亲人朋友等等。就像东方不败为绝世武功付出了极高昂的代价,而这代价要武功学会了才知道有多高昂。
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跟我国内的同学(也是跟假设没有出国的自己)比起来,我的安全感应该强于他们的大多数,多半是因为我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住在一个安全的算是高尚的社区。但别的需求似乎都处于劣势。
生理和社交需求就别说了,而尊重需求那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国内那领先世界300年的无物不烹的餐饮业让美国人看上去像住在洞里吃生肉的原始人。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无微不至的服务业更让中国式的社交活动丰富多彩,相比之下业余生活中的美国人好似刚下地的古猿。
尤其是在这个以白人为绝对多数的单位里,英文再好也无法掩盖那或浓或淡的异乡人感。我和同事派对时,盘子里都被放着叫不上名字的大块各色肉类,由叫不上名字的各种酱和汁裹着,十有八九难以下咽。派对完了必须补充米饭/米粉/水饺/馄饨才算对胃有了交代。而每次当他们兴高采烈的谈到母校/家乡的橄榄球/棒球/冰球队或50/60/70/80/90年代的电影/电视/名人轶事或玛丽/珍妮/苏珊和汤姆/杰克/麦克的风流韵事时,我脸上就被迫挤出傻笑, 强装极有兴趣,嘴里蹦出“That is great...yeah...cool...really?...OMG”之类的弱智单词。我的知识集里只有郎平,李宁,黑猫警长,葫芦娃,璩美凤,陈冠希之类的,实在不知说什么。
这种和自己文化背景割裂造成的痛苦不是多看几本书或信基督教天天去教堂就能抚平的。如果不像赵忠祥老师说的定期“流那么一两次”,对身体和心理是有害的。
几年前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回不去中国了,总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了,总要做些什么吧。
明天再续。。。
大月半子沙发,消灭零回复!
顺便说一句,你好像祥林嫂啊。
欢迎续集
这个系列一定要顶啊
可加在一起,嘿嘿......
标题:我的枪故事
《序》:如果不像赵忠祥老师说的定期“流那么一两次”,对身体和心理是有害的。......
颜色猜想:肥猫的枪是什么枪?
顶
支持原创,鼓励坚持。
其实你可以在聊主题的同时多聊一些平时的生活,穿插在一起会比较有趣。
我老婆教大学英语,她学校的外教请我们两口子和另外两个老师去家里吃过正宗美国口味的西餐,玉米棒,鸡胸肉啥的,味道不错啊,不过好像做客的四个人就我一个吃的津津有味,哈哈,可能我打得粗不挑食吧
就是随身佩枪许可。
橄榄球/棒球/冰球队 的球队和队员如数家珍。
专门找黑白电影恶补。
对cheese和sauce还有牛的各种部位了如指掌。
但是,
肤色不一样,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然后去靶场会多一项练习: 拔枪~:)
我每次练拔枪和肌肉记忆的时候都想到傅红雪。。。
我正在选一款9MM的小手枪。初步看上Ruger SR9C 和SW M&P9 Compact with thumb safety.
老兄在哪里玩枪?
好处是枪支管理比较松。比较不方便的是附近没有远距离的靶场。100yard就是最远的了。
对小手枪还真没什么了解,主要小手枪准头也相对差,而又没什么CCW的机会。 刚有CCW的时候,很新鲜,几次出去玩带过CZ75,后来证明十分痛苦。